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

bookmark

等到張問達走了,新的代理戶部尚書也定了,天啓再次將話題轉回來,繼續憂心國庫開支問題:“百姓田賦的確過高,再也不能加徵了,如果殺雞取卵,那就會激起民變。但國庫的確空虛,朕的內帑也已經告罄,不但如此,朕爲各地軍餉和賑濟,已經揹負了三千萬的本息饑荒,所以,財政問題,還需要解決啊。”

對於財政問題,東林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就默默無語。

孤臣黨有辦法,但不想站出來,因爲大家心知肚明下一個提議該是什麼,那是一個得罪人的事情,這事情早就和魏忠賢說好了的,這杆大旗他去抗,只有他打出了收稅的事情,孤臣黨再給予修補,落個好人。

魏忠賢當然不放過這個最佳機會了,一來東林連去兩人,還都是東林骨幹,正是虛弱混亂的時候,打鐵趁人,等東林人反應過來,那就又是一番撕扯,也不知道會撕扯到什麼時候去呢。於是,用眼色給了巡按地方,最有話語全的崔成秀。

以御史巡按淮揚的崔成秀就秉承魏忠賢的意思,再次站出來,拋出了他解決財政危機的辦法:“臣考察天下,百姓已經達到了承受的極限,不能再徵收任何捐稅,但天下財貨滾滾,卻可以爲我們再次增加收入,不但如此,其空間遠遠大於農夫,請萬歲明鑑。”

天啓當然知道崔成秀要說什麼,因爲魏忠賢已經向他彙報了毛文龍計劃的詳情,天啓也悄悄的召來出身鹽商世家,懂得商業運作的馬維忠談過。

馬維忠年輕氣盛,正是熱血爲國的好時候,哪裡顧得自己家族利益,當然從國家角度出發,說出了現在大明工商業現狀,給了天啓一個明確的答覆:“徵收工商稅,只要所行得法,可行。”也正是如此,馬維忠更得越來變得越強勢的天啓喜歡,認爲他有能力,而且大公無私,這是一個能臣幹臣,爲他快速竄升打下了基礎。

目的明確的天啓在這個時候,就明知故問:“愛卿認爲從什麼方向增加國庫收入好呢?”

崔成秀就說出了石破天驚的計劃:“向全天下的商賈以及礦主作坊主,徵收工商稅以補充國庫。”

這話一出,立刻就捅了馬蜂窩,東林第一人鄒元標立刻站出來,大聲的斥責:“奸佞小人,休要出此害民殘民惡政。”

“我是如何奸佞啦,我是如何害民殘民了,還請鄒老大人詳細說說。”

東林堅決阻止向工商業主徵收賦稅,其藉口就那麼簡單的幾條,鄒元標早就說的滾瓜爛熟,這時候也不過是再炒冷飯罷了。於是面對皇帝,面對羣臣侃侃而談:“皇上愛珠玉,人亦愛溫飽,君子朝臣,應該不言利,只言義,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這纔是王道,怎麼能爲了區區一點銀子去與百姓爭利?此不是亂政是什麼?”

這樣的所謂微言大義,這兩句話成了秒殺一切加稅“謬論”的超級大殺器,而且以往是無往而不利的。

但魏忠賢是鐵了心和官員們對着幹了,也做足了功課,於是,閹黨骨幹十狗之一的豬蹄御史周應秋,拿出他十狗的本事出來:“鄒大人,農民是不是天下百姓?”

鄒元標梗着脖子說:“當然是。”

周應秋就嚴肅的道:“-既然農民是天下百姓,那麼爲什麼所有賦稅都要加在農民身上?將他們辛辛苦苦所得不多的錢糧幾乎悉數剝奪徵收,按照你的理論,那是不是要將天下百姓的利益還給他們,免了全天下百姓的稅賦?”

鄒元標立刻駁回:“天下百姓皆爲王臣,帥土之賓皆爲王土,他們繳納稅賦是天經地義。”

魏廣微就上前交替詢問:“那你鄒大人是不是也該繳納賦稅?據我知道,您家的土地直追當初徐階閣老的十五萬畝了。”

“從古至今,官紳不納賦稅。”鄒元標理直氣壯的反駁。

周應秋就步步緊逼:“既然如此,那麼皇上算不算官紳?”

“當然算,而且還在官紳之上。”

“既然如此,你老大人剛剛說了,天下百姓皆爲王臣,那麼那些百姓就不應該繳納稅賦。”

十孩兒之一的李魯生就笑眯眯的加了一句:“即便繳納賦稅,也應該給皇上而不是給戶部來養活你們這些昏庸之輩。”

新任戶部尚書,當然得爲自己的衙門爭取利益,於是來宗道就隨便的加了一句:“國庫空虛到了這個地步,真的一心爲國的君子,就不應該追逐名利,喝喝西北風,繼續爲國操勞纔是高風亮節,拿着俸祿辦事的,真的可恥啊。”

徐國公就接口:“我不是君子,我們都是小人,小人還得吃喝呢。”

這一羣一擡一呼的,當時將鄒元標氣的要死;“君子節操固然要堅守,但絕不是你們想的要在商賈身上爭利。”

來宗道立刻反駁:“既然你們可以在農夫身上橫徵暴斂,那爲什麼不能向天下商賈徵收賦稅?難道商賈們就不是這天下百姓了嗎?”

“百姓可以耕作土地,但商賈無地,只能依靠販賣獲取溫飽,如果國家盤剝他們,那還如何讓他們活?”趙南星站出來加入戰團。

周應秋髮揮了他逮誰咬誰的狗性,直接衝趙南星開火:“但據我知道,你趙大人家族有土地三五萬畝,有商號不下十間,既然你有土地耕作,還不繳納賦稅,那麼你的商號還需要販賣獲利來養活你們嗎?”

李魯生義正詞嚴的懟他:“既然你的商號以獲利爲主,那麼請問,你的商號是不是在榨取百姓以獲利?你的利流進了誰的腰包?爲私利而壞國利,難道這就你們的操守嗎?”

連番詰問,讓趙南星理屈詞窮。

要說閹黨和東林辯論春秋大義,那是絕對甘拜下風,但和東林進行詭辯,那絕對是無往而不利。

趙南星看到一臉壞笑的毛文龍,當時轉移火力對着毛文龍大吼:“毛文龍身爲將軍,不思死戰報國,卻一心經營獲利,而開設銀行,放高利貸給百姓,其罪難饒,更加放貸國朝,這是割大明的肉,這是喝大明的血,其心該誅。”

毛文龍正看熱鬧呢,突然趙南星對他開炮,毛文龍簡直蒙圈了,這說着說着商稅呢,怎麼就說到自己身上來啦。

好吧,既然你們需要我的參與,那我就參與,你們需要圈踢,我們就如你所願。

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257章 大戰略第663章 商路通達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227章 大搬運第582章 步步壓迫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446章 發筆小財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346章 光復第1248章 我委屈着呢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898章 科學家的要求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360章 人生初見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611章 出兵草原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839章 警報頻傳第624章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194章 殺回去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269章 條件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1329章 四佔鎮江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338章 初勝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1269章 全民皆兵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243章 佈防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
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257章 大戰略第663章 商路通達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227章 大搬運第582章 步步壓迫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446章 發筆小財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346章 光復第1248章 我委屈着呢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898章 科學家的要求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360章 人生初見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611章 出兵草原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839章 警報頻傳第624章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194章 殺回去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269章 條件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1329章 四佔鎮江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338章 初勝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1269章 全民皆兵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243章 佈防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