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雷厲風行軍機處

看着同僚們情緒慢慢的安穩下來,盧象升就淡然的道:“這次召集大家來,就是議一下防範舉措,也好最後向皇上呈報。”

於是大家就開始你一言一語的獻計獻策,不過最終不過和上次一樣,第一是京師戒嚴,一個發文各地勤王,也沒有其他辦法。

而調兵勤王,大家有了上次經驗,調動其他各地的軍隊回來勤王,那簡直就是浪費錢糧,荼毒地方,說穿了,也就是不過調回了一批豬罷了,根本就於事無補,反而是添亂。

於是,一致認爲應該調呂漢強回師勤王,只要呂漢強大軍一回,這區區四萬建奴立刻就會灰飛煙滅。

關於京師戒嚴,這一點盧象升有不同意見,在調兵勤王上,盧象升也表示了不置可否。

“諸位,這次清兵二次入寇,本官卻不認爲有什麼太大的危急,雖然由於邊軍的原因,讓他們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長城大安口和龍井兩關,但遵化卻固若金湯,清兵是不會繞過遵化直奔京師的,如果是這樣,他就是自尋死路,所以,只要遵化不失,京師就是安全的,所以,京師戒嚴之事,卻不着急,以免造成人心惶惶。”

“而調兵勤王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呂漢強督師三路攻擊遼東,戰事正打的如火如荼,不能就因爲這區區四萬清兵入寇,就調動呂漢強回援,這可是收復遼東決勝的一戰,也可說是滅國之戰,若是就這樣前功盡棄,豈不可惜?”

“那依照大人的意思,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個成員小心的問到。

“依照我的意見,京營雖然在上次一戰損失慘重,但在曹公公的整頓下,還可一用,出擊不行,守城還可,就讓他們加強京師防禦,以應對不測。”

這個建議立刻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對,京營的確在曹公公的整頓下有所起色,但也就是比原先強些,更像個軍隊的樣子罷了。還有在上次一戰中,京營萬大軍灰飛煙滅,這一萬人馬也的確是不可用的,如果要讓他們參守城,那這個北京城可就等於是不設防的城市亂,先不說百姓安危,就是大家的一家家小可就危險亂,你這麼一弄不等於是兒戲嗎?於是,大家對這個舉措一致反對。

最終大家七嘴八舌,討論來討論去各種意見根本就不能統一,這次會議就又有了車皮的嫌疑,於是盧象升果斷的採取了一貫的方法,投票決議少數服從多數。

結果十個人投票,竟然有八個反對進城不與戒嚴的決定,沒辦法,盧象升只能同意了大家的意見,準備這次會議之後,去找內閣首輔孫承忠,再商談一下。

京城戒嚴關乎到百姓民生,一百多接近兩百萬的北京市民,所需要的糧草物資那是海量的,這裡直接負責的是內閣,因爲那個主管內政,所以還要讓內閣通過才能執行。

大明分權已經多年,大家已經習慣了這軍政分家,既然這裡涉及到政務,那也只能等孫承宗的內閣作出決定之後再具體實行怎麼辦?

先將這京城戒嚴的問題放一放,再談一談大軍回援的問題,這時候,十個軍機處成員在此意見產生了分歧,其中有七個人堅決要求呂漢強抽調大軍回援京畿,盧象升就只是聽着,不置可否,還有兩個人卻是若有所思。

這時候,新晉軍機處成員,兵部右侍郎的楊嗣昌,第一次站出來,走到巨大的地圖前看了一看,點頭贊同了盧象升的說法:“其實,這次的四萬建奴,經過呂漢強督師的連番打擊,也早就不如原先兇悍,而我們大明軍隊在軍事革新之後,戰鬥力也已經突飛猛進,不用呂督師回援,就完全可以將這股敵人殲滅在遵化周圍。”

對於同樣年輕的楊鶴兒子楊嗣昌,盧象升一直看好的,這的確是一個文人裡有軍略的人才,今日一見他有了如此之說,於是就鼓勵的道:“說說你的看法。”

楊嗣昌,沒有因爲他那個大明第二大嘴巴的爹楊鶴,剿匪不力下獄而受牽連,反倒是因爲能力出衆,被同僚看好,一路高升到兵部,做了兵部的右侍郎,而且還被盧象升特意拉進了軍機處,成爲盧象升手下的得力干將。

而楊嗣昌也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用實幹肯幹的精神,慢慢的抹去由於父親的罪過而對自己的影響。

得到盧象升的同意和鼓勵,,楊嗣昌就看着地圖,將心中剛剛想到的一一道來。

“敵人遠道來襲,定然是兵力疲憊,而這時候,他們也不若上次那樣,有蒙古韃子的接應,現在他們就是孤軍深入,無論是兵員還是輜重糧草,都沒有接濟,因此他們必然需要速戰速決,而他們想以詐城的方式奪取遵化,以爲基礎的奸計,在黃炳燦的面前沒能得逞,所以,必將展開對遵化的攻擊,以爲他們拓展縱橫空間,作爲他們的立足之處,這樣,只要遵化能守住,那麼,就給我們留出了騰挪的餘地。”

說這話的時候,用眼睛望向了盧象升。

盧象升略微思考了一下,對楊嗣昌肯定的道:“黃炳燦幹才,守軍一萬可謂訓練有素,若沒有特殊的情況,黃炳燦是能守住遵化的。”畢竟黃炳燦是自己手下使喚出來的人,盧象升對這個干將還是心有底的。

“只要遵化不失,這四萬清軍就不敢輕易進攻京師,否則就會出現被我京師通州遵化,三地前後夾擊的狀況,我認爲清兵的將領怎麼也不至於愚蠢到這種程度,所以我說京師的防務需要加強,但還不是到了非要全城戒嚴的地步。”

盧象升還是不想大動干戈的戒嚴全北京,就因爲區區4萬清兵,就讓這天下帝都如臨大敵驚慌失措,這對天下的影響太過不好了。

第785章 試探本心第023章 招投標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972章 辭官潮第698章 難兄難弟第260章 行路難第1062章 民亂第185章 餿主意第654章 有不要算計吳三桂第606章 平息與開始第821章 呂漢強的野心第313章 武人的恐懼第186章 白忙活了第1082章 護犢子第616章 提前分贓第713章 談崩了第630章 痛苦第928章 聚變第117章 爲一個人的改變第398章 直指弊端第915章 各懷心事第053章 多災多難第863章 交易第411章 我全錯了第793章 開誠佈公第315章 瞄上衛所第1013章 不動如山皇太極第811章 升官了(繼續爆更)第738章 抵抗第296章 尷尬第179章 別有用心第942章 關寧態度第597章 戰羣儒第799章 視察葫蘆島第930章 難得還有明白人第607章 花樣審問第909章 有士來投(繼續爆更)第187章 壯大的組織第778章 戰後總結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1089章 訣別第956章 意見分歧第018章 被人惦記上了第345章 震懾不從第850章 宮廷政變2第562章 迷茫第1097章 走投無路皇太極第102章 蛻變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599章 開海啦第086章 突然的恩典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891章 出擊第1041章 決斷第464章 進京勤王第227章 好戲上演第1061章 窘迫第622章 溫體仁失寵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006章 大明第一步第512章 不動如山第340章 晉商八雄第832章 再見林丹汗(今日爆更,敬請期待)第819章 軍隊問題第288章 雞犬升天第790章 推心置腹第929章 失控第948章 抗捐第822章 強盜邏輯第637章 出征遼東第224章 四處拉人第227章 好戲上演第894章 全殲第242章 說出真相第229章 離家難第620章 預演一下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933章 安排應對第513章 大敗嶽託第788章 大麻煩第946章 索捐第283章 我把軍功賣給你第240章 都是被逼的啊第942章 催要第407章 封鎖州衙第418章 氣不死你第708章 大獲全勝第357章 調兵遣將第952章 內閣的決斷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303章 多項發展第965章 情況有變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285章 在賣一官第042章 日進斗金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753章 完勝第557章 培植實力第1052章第690章 養精蓄銳
第785章 試探本心第023章 招投標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972章 辭官潮第698章 難兄難弟第260章 行路難第1062章 民亂第185章 餿主意第654章 有不要算計吳三桂第606章 平息與開始第821章 呂漢強的野心第313章 武人的恐懼第186章 白忙活了第1082章 護犢子第616章 提前分贓第713章 談崩了第630章 痛苦第928章 聚變第117章 爲一個人的改變第398章 直指弊端第915章 各懷心事第053章 多災多難第863章 交易第411章 我全錯了第793章 開誠佈公第315章 瞄上衛所第1013章 不動如山皇太極第811章 升官了(繼續爆更)第738章 抵抗第296章 尷尬第179章 別有用心第942章 關寧態度第597章 戰羣儒第799章 視察葫蘆島第930章 難得還有明白人第607章 花樣審問第909章 有士來投(繼續爆更)第187章 壯大的組織第778章 戰後總結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1089章 訣別第956章 意見分歧第018章 被人惦記上了第345章 震懾不從第850章 宮廷政變2第562章 迷茫第1097章 走投無路皇太極第102章 蛻變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599章 開海啦第086章 突然的恩典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891章 出擊第1041章 決斷第464章 進京勤王第227章 好戲上演第1061章 窘迫第622章 溫體仁失寵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006章 大明第一步第512章 不動如山第340章 晉商八雄第832章 再見林丹汗(今日爆更,敬請期待)第819章 軍隊問題第288章 雞犬升天第790章 推心置腹第929章 失控第948章 抗捐第822章 強盜邏輯第637章 出征遼東第224章 四處拉人第227章 好戲上演第894章 全殲第242章 說出真相第229章 離家難第620章 預演一下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933章 安排應對第513章 大敗嶽託第788章 大麻煩第946章 索捐第283章 我把軍功賣給你第240章 都是被逼的啊第942章 催要第407章 封鎖州衙第418章 氣不死你第708章 大獲全勝第357章 調兵遣將第952章 內閣的決斷第959章 又一場完勝第303章 多項發展第965章 情況有變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285章 在賣一官第042章 日進斗金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753章 完勝第557章 培植實力第1052章第690章 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