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侯家沒了

現在一聽皇上如此一說,大佬們相當的震驚,候氏如此刺殺皇帝,屬於什麼罪過,那是不言自明的,皇上怎麼就能洞若觀火的看出其狼子野心的呢?要知道廢除遼餉之時,皇上就有意打壓遼將,最後遼將反了,有了皇上沿山海關而治的戰策。現在皇上禁止侯家接觸軍政兩界,這個舉措卻讓侯家鋌而走險,刺殺皇上。不說皇上逼迫不逼迫,就這樣的處罰,哪朝哪代沒有過?全家充軍發配的海了去了,也沒見有一人敢於創新到刺殺皇帝的地步,這是絕對的謀反。回想起來恰恰證實了皇上的慧眼如炬,堪破宵小。

大臣們不由的向左右看了看,得到的眼神是不可思異,但這種不可思異,可不是一次兩次了,連山西地震,常州水災都預言出來了,這個倒不算什麼了?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其智似妖這個評語卻出現在了大佬們的心中,越想越是震驚。

“另外還有一點,此案還牽扯着上次建奴阿敏被刺一案,侯家與建奴聯手做下了此案,現在侯家在京城的勢力已經大部分落網,但建奴那邊還不曾抓到,錦衣衛正開始滿城的收捕。”

“皇上,侯家如此膽大妄爲,竟然敢私通異族刺殺皇上,已經是謀逆大罪,臣以爲無須再議,可以直接抄家滅族了。”首輔顧秉謙拱手說道,不過他的年齡太大了,已經七十七八歲了,看他那意思是打算把首輔這個位置一直坐到死。這個年齡了連走路都成問題。還這麼看不開,朱由校看着都費勁。

“皇上,侯家此舉罔顧君恩,不思忠君報國,竟然與遼東部的侯時虎一般投敵,並意圖刺殺吾皇,其行令人髮指人神共憤。臣肯請皇上此次切勿姑息養奸,徹底的誅殺!亂世當用重典,只有徹底的誅殺,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萬不可再如宮變之事那般處理。致使更多心懷叵測之人可以放開心胸如此的肆意妄爲。”黃立極的話裡卻有了一絲對皇上過與仁慈的不滿。這種巴結的提法倒是新鮮。但這一定性倒是把侯家滿門一下子就推到了滅族的境地。

朱由校聽了聽,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仁慈給予了敵人,那就不叫仁慈。而叫愚蠢了。

“啓奏皇上。臣以爲。昨日皇上封鎖了城門,百官均以爲刺殺皇上如此震驚大明之事,當全力的追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其繩之以法,封鎖幾日城門也不妨事,但侯恂卻死咬着此點不撒口,爲何?侯恂與侯時鹿可是一姓,雖出了五服,但也是同族,臣肯請皇上徹查一下,若無牽連甚好,但若一旦有了牽連,有如此大的一個內奸做內應,恐仍會有不利皇上之事發生。”施鳳來昨日來時就罵了侯恂幾句,現在侯家是主使,那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

“施愛卿此事提醒得及時,大伴,將昨日與侯恂一起來奏本之人,分別控制起來,詢問一下,昨日爲何會上本言封鎖城門之事。”朱由校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封鎖了城門一個時辰,他們就跑過來唧唧歪歪,惹自己不爽。現在想想的確不同尋常。

“是,皇上。”魏忠賢答應着,這段時間,東廠的案件並不多,一是皇上西征,二是離開了錦衣衛,辦事的觸角當然也就不長了,靠着他們那幾百口子人,又能成了什麼大事?對付侯恂一衆言官,那可是魏忠賢早已想做的事情了,所以痛快的答應着。

朱由校又聽取了諸位大佬的意見,商量了一會,侯家已經是罪不容赦了,以侯時鹿爲核心的侯家軍已經成爲了大明的毒瘤,必然施以重手,將其徹底的剷除,誰也救不了他們。

“侯時鹿爲首幾人凌遲處死,整族男者盡數宮刑終生苦役、女亦終生苦役。”

這就是侯家的下場所在!幾百上千顆的腦袋瓜子排隊被斬,朱由校實在是幹不出來。現在做到這一步也有自己後怕以及爲張海山的那條腿報不平的意思。好在時間趕的緊,將腿給鋸了下來,命還是保住了,但以後只能單腿活着,對於張海山來說,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諸位,抓捕鰲拜等人,還需要一些時日,城門封鎖也會順延幾日,建奴在京城重地,先是盜我神弩傷我錦衣衛,繼暗算俘虜阿敏,現又刺殺朕,其對大明的危害程度不容小視,此次決不能坐失良機,任其逍遙法外,所以還要委曲城中百姓幾日,如今在寒地凍,朕想問問諸位有何良策解這些百姓之困?”朱由校懷頗深的說道,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無論是不是裝的,都有了幾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模樣。

“皇上,昨夜九城門稽留百姓俱向宮城跪拜之事,可曾聽說?”禮部尚書朱國禎此時言道。禮部現在是一個被邊緣化的部門了,連全民教育這樣的事情都爭取不到,真是不甘心,但沒辦法,得不到聖眷只能如此,好事皇上當然留給帝黨或者積極向帝靠近的人,怎麼輪也輪不到禮部去。認識到了這一點之的,朱國禎抓住了機會說道。

“倒是聽說了。”昨天夜裡朱由校就聽說了,因爲前去實施賑濟的都是自己人,這樣長臉的事情,當然彙報了。

“皇上,勿以善小而不爲,由如此小的事情,完全可以看出皇上在百姓心中的重量,百姓能夠發自內心的對皇上跪拜,不是皇上的地位有多高,不是皇上的錢有多多,而是皇上澤被萬民的那種高尚情懷感動了百姓。這是大治的特徵,臣爲皇上賀、爲社稷賀、爲天下賀。”朱國楨越說越激動,和一個搞傳銷的沒有什麼兩樣。周圍的大佬們已經開始露出了異樣的眼神,這傢伙想巴結皇上估計是想瘋了吧?怎麼如此直白起來。

“朱愛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但這與解決此事有何關聯?”好話誰都喜歡聽聽,總比處處都唱反調要強得多。但好話不解決問題那有什麼作用?

“回皇上,當然有關係了,皇上請想民心向背一向是成敗的關鍵,現在既然已經有了鰲拜等人的畫影圖形,爲何不將這些百姓利用起來?皇上既然對於提供情報的人員有獎勵,爲何不能讓他們客串一下巡捕?幾萬人,撒到了京城裡面,也是一大助力。”朱國禎眉飛色舞的提出了利用這樣暫時不能歸家的人去打探消息。

“嗯,愛卿之言有些道理,但操作上還在認真對待。”

“皇上,臣有一言,”施來鳳這時也站了出來。施來鳳才高八斗,以和柔著稱,其也是禮部出身,這時聽了下級之語,也站出來表示一番,因爲他對朱國禎的話實在不敢苟同。

“講。”

“皇上,臣以爲侯家所置的房產,此次肯定是要抄家的,雖然少了一些,但完全可以給一些百姓居住。再號召一下城裡的百姓提供一下住房,相信會有不少善良的人家願意在這個時刻替皇上分憂的。”施鳳來越聽朱國禎的歌功頌德越是聽不下去,太無恥了,爲了巴結皇上,連這樣的主意都能出,要知道這人羣裡面可就有那些罪犯。都當捕快了,到底是誰抓誰啊?這不添亂嗎?

“施愛卿此計倒是可行,善行碑的善行就已經讓我大明百姓有了一種助人爲樂的覺悟,現在張貼告示,想來會有人肯出面收留這種被滯留在京的百姓的。不過爲防引狼入室,這樣事端,落個好人沒好報,更爲了使離犯有了可乘之機,所以凡願意接受百姓的先行登好記;而那些願意去這家人家寄居的也要登記好了,再行入住。如此可以省卻不必要的麻煩。愛卿以爲呢?”對於施鳳來的話,朱由校的確是上心聽了,也的確表示認同。百姓們離家之後,沒有地方居住被滯留在京城之中,食字已經給舍粥布飯,倒是解決了,但沒地方住,這倒是真的。施鳳來的計謀卻正中了這個要害,所以被朱由校認可。

“皇上所想倒也周全,臣佩服之致。”施鳳來一聽皇上如此舉一反三從善如流,也挺是行意。

“皇上,收留城外百姓固然可行,但城外之人又將如何?現在城外的道路正在挖掘之中,爲何不能將這些人招到了挖路之中,一是可以加快道路修建,二是可以使其可以自食其力。”工部尚書徐光啓言道。現在京城的二環線以及相應的設備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人工的數量雖然說是不少,但因土地凍的厲害,對於挖掘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所以人工缺口還是挺大的。城外爲寒冷更甚城內,想進來京城的一些人也被堵塞在了九門之外。他們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照顧,本來徐光啓想着求皇上請他們進城,但人多了口就雜,幾十萬人進京城來,肯定會對緝兇起到一定的困難,所以才些主意。

“愛卿此言甚和朕意,準。”

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333章 路遇兵匪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94章 水井抗旱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34章 親力而爲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218百姓衝陣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5章 勝利油田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505章 北伐東征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52章 鑄幣權回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618章 歷史爛帳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32章 與民爭利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218百姓衝陣第82章 大練鋼鐵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96章 信王選秀
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333章 路遇兵匪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94章 水井抗旱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34章 親力而爲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218百姓衝陣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5章 勝利油田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505章 北伐東征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52章 鑄幣權回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618章 歷史爛帳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32章 與民爭利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218百姓衝陣第82章 大練鋼鐵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96章 信王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