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可綱進宮

皇上這兩個問題的解釋還真另類,戰力瞬間提高問題是秘而不宣,指揮權到了戰場上給自己,這又從何說起,監軍的權利在軍中是被無限放大的,基本上所有的事情監軍都有戰場‘決定權’,任何事都是一言可決。連巡撫、大帥、總兵都聽他們的,而自己現在卻只是都督僉事,連個遊擊、將軍都不是,權利上也沒有象千戶一樣擁有自己的兵,自己只是個沒有實權參謀。現在卻聽皇上說上了戰場這些宦官將軍就是監軍,歸自己指揮,這簡直就是一幫‘祖宗兵’,自己能指揮的動嗎?那自己又是什麼職務?

“皇上,微臣位卑職輕,恐難以勝任。”

孫承宗聽皇上的這些話,也是一陣頭疼,皇上擺明了並不看好遼東軍,雖然自己也在遼東呆過,但想想戰績也有些臉紅,倒是無法辨論什麼。皇上卻在遼東挑出了三個他信得過的人,那就是這個何可綱和另外兩個以前他在遼東的時候,關係很好,或者說很鐵的關係,但現在的關係聽說鬧的很僵趙率教和蒙古族滿桂。而皇上最信任的就是眼前這個何可綱了。現在更是把淨軍交給了何可綱,這信任可真是太大了。

要知道監軍可是在‘欽差’一般的存在,沒有人敢於和他們強爭什麼,這也是軍事失利的重要原因,外行指揮內行。而偏偏這個外行還變態,非抓這個指揮權不可,還真給他抓的死死的。這不得不讓前線的將士們頭疼不已,現在皇上卻提出以後這樣的存在交給何可綱來指揮,那何可綱將是什麼樣的存在?可不可以理解成袁崇煥都不如他了。

“何愛卿,不必着急的推脫,淨軍不是一種負累,而將成爲大明的驕傲,這點你現在不明白,很快就會知道。你先和他們一起訓練着,磨合好了,這個能不能指揮的問題你自己決定,大的指揮權是在朕和孫承宗老師的手裡,你只管發號施令和應付緊急事件而已。這些都是後話,朕這裡需要提醒一句,何愛卿是朕的心頭寶,這些淨軍也是朕打敗建奴的期許所在,所以朕有句要求,那就是你們以後的接觸中,無論有什麼矛盾,都不可以以人身缺憾爲攻擊手段進行嘲弄他們,那太傷人了,能做到嗎?”宦官小心眼記仇的能力是相當強悍的,他們奉行的是‘善百善事,不及一惡過’,不管你平時對他有多麼的好,但都不及一句惡言,徹底的把他得罪了。

兵嘛基本上都是大大咧咧,特別是在生死邊緣徘徊的遼東兵,哪裡能注意這些小節,稍稍的嘴巴大一點,那可就成了這幫‘獐頭鼠目’淨軍的生死大仇了,那對以後淨軍在遼東‘第一槍’的發揮,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就不得而知了。

‘人和’在軍隊之間以及友軍之間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沒有團結、信任如何敢把後背留給隊友?所以摩擦可以,矛盾也可以,這些都是可以調和的,但唯獨這一條,是遼東軍和淨軍的高壓線,萬萬不可觸碰。

“這點請皇上放心,臣一定吩咐到每個人。”皇上如此重視,又如此擡愛自己,這點要是再不同意,那純粹是給臉不要臉了。

“好,朕把愛卿隆重介紹給他們,走,”

讓淨軍們停了下來,把何可綱的英雄事蹟給淨軍們簡單一說,又把這段時間要一同訓練的事情也做了交待。淨軍們看到皇上如此重視何可綱,竟然把他們接到宮裡來住,這聖眷可是不小,花花橋兒從人擡,不看僧面看佛面,宦官別的本領不敢說,但這察顏觀色的本領那可是‘獨領羣雄。

當然的對何可綱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何可綱也挺感動,激動的看着以前以爲是‘天’的監軍,現在竟然對自己如此的熱情洋溢,大有以身相許的感覺,剛剛想要發表獲獎感言呢。這時候魏忠賢來報。

“皇上,徐光啓和孫化元到了,”

“快快請到乾清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兩位牛人終於還是到了,“何愛卿,先去宮外把你的人接進宮裡來吧,但淨軍的事是大明的最高機密,不容向任何人談論此事,包括袁崇煥,知道嗎?”何可綱可是袁崇煥提拔上來的,人都是講究知恩圖報,特別是何可綱這種能‘含笑而死’的鐵漢子更重這種情義。

“臣知道,但臣能不能問一句,皇上爲何如此不信任袁巡撫?”何可綱問了一句絕對是天真的不象話的話語,這是你能問的嗎?問完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你知道嗎?

一旁的孫承宗也是暗暗搖頭,‘自如這孩子,看來是真不受皇上待見了。唉,’本來袁崇煥是他的得意門生,明代對這些門生關係是相當講究的,如果沒有孫承宗的力挺,袁崇煥絕對也走不一巡撫這個高度。但現在看來,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只能到此了。

“這不是信任不信任誰的問題,這是整個體制的問題,不僅僅是袁自如、遼東軍連同監軍和一應大小將領,他們真的是在爲大明無私無畏的在作戰嗎?一年二千多萬兩的白銀,都用在了何地?戰士們又能得到幾兩銀子的軍餉?這些問題太大,朕每思之都是頭疼不已,以後慢慢的和愛卿詳細聊聊。去吧。”對如此聰明的人卻問出這等愚蠢的問題,可見其對袁崇煥的忠心程度。朱由校沒有多說什麼,現在他的心裡裝着的可都是徐光啓了。

何可綱聽說皇上這雲山霧罩的話,心裡是真不踏實,但皇命難違,只能告別了皇上和孫承宗離去。這一天跟做夢似的,太不真實了。如果不是身邊的一個小宦官陪着,又掐了掐腿感到痛,還真以爲是在作夢。真的鬧不明白,皇上怎麼就能夠從衆多的遼東武將裡把他給挑出來的。

回到了袁崇煥在京城的府砥,這時候袁已經出去探親訪友去了,留書一封‘掛印封金’,帶着自己二十二個手下,就要離開。剛剛走到門口,可巧,袁崇煥回來了。

袁崇煥這是到了孫承宗的府上,先拜見了自已的老師,論起來他和朱由校還是師兄弟,都是師從孫承宗,但拜師的目的、學習的內容之類的那可就全然不同了。

袁此時的心情相當的沮喪,孫承宗是沒見到,家人告訴他是進宮了。再去拜見魏忠賢,這幾年他就沒有斷過給魏忠賢獻好賣萌,無論是建生祠還是平時的三節六禮各種孝敬從來沒斷過,但魏忠賢這頭老狐狸並沒有給他提供什麼幫助,充其量就是沒扯他後腿而已,稍有不慎還要遭到他的批評。現在皇上如此態度,問問他原因所在也是不錯的,結果魏忠賢‘日理萬機,’當然的不在家。袁崇煥不得其法,只能淡然而歸,正好碰上了‘離家出走’的何可綱。

“可綱,這是要到哪裡去?”

“回巡撫大人,皇上要末將去宮中住一段時日,正要前去,本想給巡撫告辭,但剛纔沒找到巡撫。”何可綱也大感尷尬,這一同赴京、一同面聖,結果一個慘淡經營,一個聖眷在握,離奇得寵,這種境況的確不是太好說,相見不如不見,留書一封飄然而去的灑脫多好,偏偏又遇見了。。

“去宮中住?”袁崇煥一聽那個煩啊,自已一個堂堂的巡撫,皇上重視是隻是讓他‘帶貨’而已,純粹是當成了驛站,而這個小小的都督僉事卻如此的被重視,這是皇上變向的羞辱我嗎?看着眼前的不帶長的‘秘書’,袁崇煥不由的問。

“回巡撫大人,是到宮裡住一段時間,但什麼原因,末將真不知情。”何可綱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既便是把皇上在遼東只信任他、趙率教、滿桂的事情告訴袁巡撫,相信這種事情袁也不會相信,連自己這個當事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別人又怎麼相信呢?

“哦,既然是皇上的恩賜,可綱去吧。”雖然這是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的,但能如何呢?無奈、沮喪,一時之間忽然感到心灰意懶所有的雄心瞬間灰心喪氣,揮揮手萎靡不振的說。

“巡撫多多保重,末將告辭。”本想安慰一二,但這時候說什麼話都顯得太假了,張了幾次嘴,何可綱也沒有說出什麼,只好告辭而去。

北京西山、霍家練鋼作坊,此時的那臺碾子在不緊不慢的在五臺水車的帶動下轉動着,五個在旁邊幹活的人卻在竊竊細語。

“王老二,這都兩天了,估計東家是不來救我們了。”

“沒想到啊,一個小小的刑科的官,竟然敢這樣對待我們東家,這膽子夠肥的啊。”

“糊塗蟲,還刑科的叫,你不長眼!那幾個是公公,圍着我們的是錦衣衛,有一個以前抓過我。這哪裡是什麼刑科的事,明明就是皇家的人動的手,不是王爺就是皇上,否則在西山這一塊哪裡來這麼多的人馬。”那個最早發現錦衣衛的部隊,並向朱大福報告的黃三說。

諸位衣食父母,感謝您的打賞、收藏、推薦、評論、點擊,謝謝大家!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夢難成靠的就是您或者他這樣那樣的君子。謝謝。

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98章 亂點中醫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241襄陽炮現1第81章 藥店火藥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97章 恩及萬民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5章 德行有虧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87章 羣測皇上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418章 又見百姓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85章 大明銀行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97章 恩及萬民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48章 山寨初夜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77章 東林智囊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360章 阻敵衝鋒第85章 大明銀行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755章 請求入遼
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98章 亂點中醫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241襄陽炮現1第81章 藥店火藥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97章 恩及萬民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5章 德行有虧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87章 羣測皇上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418章 又見百姓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85章 大明銀行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97章 恩及萬民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48章 山寨初夜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77章 東林智囊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360章 阻敵衝鋒第85章 大明銀行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755章 請求入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