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六朝古都

港口雖然有着一定的防禦能力,但有着一定遠程打擊能力的明軍,首先就是以大炮對準了其炮陣等進行了猛烈的近一個時辰的打擊。

這種力度是相當大的,直接的摧毀了港口炮陣,大炮、火藥、投石機、八牛弩等等炸的到處都是,此時是步兵粉墨登場的時候了。

一千豎盾兵在前,一千持燧發槍的淨軍在後,何可綱深深的感到了大炮的強大,如果沒有大炮,僅僅是那炮陣遠程,就得損失不少的兵力。而現在,一個時辰的轟炸,早已把港口的建奴的兵膽給嚇的差不多了,哪裡還有反抗的能力?

在塌房戰的時候,遇到了最爲兇猛的反擊,沿着港口一線,那一排塌房爲數不少,那裡原來是專門經商所用。現在與港口的堡子連在了一起,成爲了防守的主力。而建奴們躲在了塌房裡,負隅頑抗,他們的弓箭當然沒有什麼殺傷性,但隱藏在內的八牛弩,的確是大殺器,給親軍帶來了傷害。

“阻擊弩換汽油彈壓制!將敵人的八牛弩打下去,豎盾兵衝鋒!”這個時候親軍已經到了港口,不能再用大炮了,那就造成誤傷。八牛弩操作上太麻煩,更有死角存在,所以抓住這個空檔,以堅盾兵衝鋒,無疑是最快捷的決佔方式。

在付出了二十多人犧牲的前提之下,終於把塌房給徹底的解決了。

而港口的堡了,更是建奴們此時已經沒有什麼壯志凌雲了。雖然論防禦能力,他們可比那小小的塌房要強的數倍。但也經不住明軍的大兵的猛攻。

最終這戰鬥沒有什麼懸念就結束了,收拾了近二千多的建奴與漢軍俘虜。按着皇上的慣例,全都宮刑處理。

而在港口開戰的同時,何可綱派去的一支陸戰千人隊,也無聲無息的進去了蓋州城。那裡現在是一座空城有明軍巡邏,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雖然蓋州城不小,但千人搜索起來,並沒有什麼困難,有了目標。尋找起來當然很快。特別是在第一個洞穴裡抓住了建奴俘虜之後,事情變得更加的輕鬆起來。

這幫建奴都是好手,同時也精通武藝,近戰、遠戰均有不俗的戰鬥力。雖然明軍沒有進城。但封閉了四門。派人看守。他們現在只能接着在蓋州潛伏着,以待時機。

但這戰鬥力在豎盾神屠兵之前,根本不夠看的。只要找到了洞口,持盾前進就是。不能挺盾的,找出出氣孔,往裡灌水等手段,如果不是怕弄出大動靜,當然用汽油彈更是直接。

有堅盾的保護,人手又多於建奴幾倍,這一戰,在港口戰鬥沒結束前,就已經有了結果。

一審訊,倒是把何可綱嚇了一大跳,這是針對皇上的烈火焚城之計,其心毒辣無比。一旦皇上入了城,建奴計劃一旦得手,那就是個無解之局啊!

正在行軍的朱由校接到了何可綱的光報之後,仔細的看了一遍後,眼裡露出了笑容,這個迷還是給解開了,解的是如此的偶然,又是如此的輕鬆。這讓他心裡好受了不少。

“皇上,黃臺吉賊心不死,用心歹毒,竟然異想天開,圖謀萬歲。幸吾皇乃真命天子,得天庇佑,不會中其之毒計。”袁可立看了之後氣憤的說。

“皇上,好險啊,一步之差險些釀成大錯,那時一旦龍體有損,臣萬死莫能恕矣,臣失職請皇上賜罪。”這個空城計,孫承宗那邊,的確是稍稍的大意了,對於皇上放棄蓋州,理都沒理蓋州甚至是西鳳山的代善部衆,一時還有點微詞,現在得知真相,唬得一身的白毛汗,急忙的請罪。

“孫老師無須自責,建奴滅我之心不死,實屬正常,再則就算是要入主蓋州,朕相信孫老師也會天上地下搜上一遍的。建奴空城之計,又以代善西鳳山之藏軍爲餌,造成一種空中計反攻的假相,無非是吸引我軍的注意力而已。但這烈火焚城實乃一招狠棋。依朕看,其派使求和,也是一招視敵以弱,配合着海州、鞍山的二座空城,想着再進一步向朕說明,建奴節節敗退,而遼陽之時雖阻,但其阻不能傷其太多的兵力,然後撤退,而在遼陽,我軍必然會在其撤退之後入駐其中,恐怕那裡纔是他這招烈火焚城的延續之所吧。”

朱由校並沒有責怪孫承宗,這樣的計策他根本就猜不透。好象一人藏物千人難尋一樣,一個人千般惦記着,弄出這麼一計,想找出他的真相來,根本是不可能的。朱由校也只是預感到不好,才最終躲開的,這一點說是王八之氣也好,主角光輝也罷,總之朱由校很小心謹慎,這種謹慎是顯得不那麼豪爽,但也的確讓他少吃不少虧。

黃臺吉此次的投降,這讓他弄不明白其含意到底如何,但假投降那是肯定的,朱由校弄不明白,黃臺吉與大明到底有沒有過和談,但他知道一件事,野豬皮死後,袁崇煥是去弔孝來着,這說明雙方還是有過和談或者說是和談意思表示,但歷史上卻沒有任何的生效,最終還是入關劫掠。所以這種鬼話,他是不信的。

而明軍現在對待建奴的態度,也着實表明了明軍與建奴這種不共戴天之仇,已經是沒有了任何和解的可能性。爲何還會如此過來要求和解,這黃臺吉不會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幹,根本是別有用心。現在看來,麻痹明軍就是他的意思了,或者還有別的也不敢說,但一旦輕視了,明軍這種勢如破竹一樣的打擊之下,遼陽那邊再弄這一套烈火焚城計劃,真的可能上當。甚至依着黃臺吉那性格,搞不好,爲了這一計劃的實施,他都有可能拉上這幾個城池的百姓爲掩護,直接一塊在遼陽來個大火。

孫承宗這一次打擊不小,雖然皇上不追究此事,但這種判斷上的失誤,讓他不免有包袱。大清河一戰,這種大捷,使其政治生涯上,取得了最大的成果,稍稍的有點飄了。建奴的不堪一擊,讓他感到建奴的大勢已去。並且把眼光放在了代善那幾萬人之處,在他想來,明軍野外都有抗敵能力,依託城池,這種能力更將無限的放大。哪裡會去想建奴會利用個下水道,來做文章呢?

明軍的隊伍,在傍晚時分,還是趕到了遼陽城之前。朱由校沒有着急的包圍遼陽,因爲這裡的地勢相當的特殊。

遼陽城是個大城,可不是蓋州、耀州這樣的小城可以相比的。不說別的,章就城門而言,蓋州城是四門,而耀州城只有南北兩城門,而這遼陽城則是六道城門。那此小城與遼陽相比是沒有可比性的。

“孫老師、袁愛卿,這遼陽怎麼如此之大?”看慣了前邊幾個小城,這一下如同看到一個都市一樣,朱由校有點不習慣。

“回皇上,遼陽是個歷史悠久的名城,二千多年的歷史上,先後有五個政權在此定都,如果把建奴也算上的話,那就是六個政權了。”孫承宗博古通今,不由的說道。

“六朝古都?這不趕上南京了?愛卿給朕說說。”

“是皇上,春秋之前,此地東胡族和殷商移民居住之地,燕國在這裡已經設遼東郡,遼陽此地的名稱爲襄平縣。

秦漢時代,秦置郡縣,襄平縣仍隸屬遼東郡。漢承秦制,西漢遼東郡郡府仍設在襄平縣,郡轄18縣;東漢末,遼東太守公孫度自立爲遼東侯,置平州,治襄平。

魏晉司馬懿設平州,下轄遼東五郡,在襄平設東夷校尉。

東晉末年,高句麗部族興起,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佔據遼東,改襄平城爲遼東城,襄平城一名由燕國始稱,至此廢除。

隋代遼東仍爲高句麗所佔據,隋王朝不容忍割據勢力存在,曾三次出兵遼東,均遭失敗。此即隋煬帝的三徵高麗,最終使大隋走入深淵。

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征討高句麗,攻克遼東城,置遼州,第二年罷遼州,設安東都護府。

宋時,契丹族興起,建立遼國,那時遼陽作爲遼國的陪都,五京之一。女真族建立的金國,攻克遼東京遼陽府,金襲遼制,以遼陽爲東京,仍爲國之陪都。

元朝建立後,設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而我大明,在遼東廢州縣,實行軍衛制,立遼東都指揮使司治所亦在遼陽。遼東都司下轄二十五衛、二州。

而在皇上登基之時,遼陽被建奴攻克。當年老奴酋便定都遼陽,在太子河東岸建了新城——東京城,三年後又遷都瀋陽。

而皇上一路攻克的蓋州、耀州、海州、鞍山它們都是在驛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故此,規模上無法可比。”孫承宗娓娓道來,把遼陽城的歷史說了一遍。

朱由校一聽,難怪大,合着這就是‘我大清’曾經的首都,這種地方當然重要了許多。

“孫老師,那這遼陽城的規模數據可有?”

“回皇上,此城的記載還是永樂丙申(1416年)年時築城的數據。”孫承宗不由的有些爲難,這個數據的確是有點老了。)

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57章 東廠情報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78章 神弩降世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49章 皇莊改制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27章 同樂酒店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56空中飛人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48章 北牆收復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291章 錦衣屠奴6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44章 備羽絨服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75章 大明求極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218百姓衝陣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4章 災難現場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22章 驛站光報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22章 驛站光報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8章 連弩改造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81章 藥店火藥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8章 皇莊御苑
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57章 東廠情報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78章 神弩降世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49章 皇莊改制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27章 同樂酒店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56空中飛人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48章 北牆收復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291章 錦衣屠奴6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44章 備羽絨服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75章 大明求極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218百姓衝陣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4章 災難現場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22章 驛站光報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22章 驛站光報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8章 連弩改造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81章 藥店火藥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8章 皇莊御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