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漁農稅

另外土豆和玉米也都是西方人從美洲引出來的農作物,並且先被引到了美洲,進而又通過海路引種到了亞洲一帶,並且得到了廣泛的種植,但是在明末期間在大明內地卻種植並不廣泛。

南日島雖然有淡水資源,但是淡水資源並不豐富,只是夠島上的人使用,但是卻並不適合大面積的種植消耗淡水比較多的水稻的種植,於是於孝天考慮再三,在種植農作物的選擇上,最終鎖定了旱稻和土豆玉米以及番薯這幾種東西,僅僅少量種植了一些水稻。

而土豆、玉米、番薯這幾種農作物,都很適合旱田種植,產量也相對比較高,重要的是這幾種東西都比較耐儲存,如果條件適宜的話,可以存放很久不會壞掉。

於是他託人到處想辦法,採購了一批土豆和玉米的種子和種塊,甚至於還意外的從出川的商人那裡,搞到了一點點辣椒的種子。

這可把於孝天給樂壞了,於孝天來這個時代之前,很喜歡吃辣,特別是四川火鍋,可是到了這裡之後,卻再也沒有機會吃上這玩意兒。

其它作料倒是還好解決,花椒、肉桂、八角等作料都可以買得到,甚至胡椒也能購得,但是他始終卻沒法找到辣椒,這一次無意間搞到這麼點辣椒種子,對於孝天這廝來說,可是天大的利好消息,於是他專門挑選了兩戶人家,讓他們專門播種這些辣椒種子,將其擴繁留種,以後準備大面積種植,作爲他們的一個特色農業,起碼可以滿足一下他的口腹之慾。

他來這個世上,可不是光來吃苦的,有機會他怎麼都要想辦法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現如今他都要想辦法嚐嚐,而且這時代的食品基本上可以說都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沒有農藥殘留,沒有化肥,沒有污染,要是不趁機好好飽飽口福的話,還不如去當苦行僧呢。

所以在南日島上,這一年多來,農業發展非常迅速,一塊塊農田在移民們的努力勞動之下,被逐步的開墾出來,並且迅速的被種植上了農作物。

剛開墾出來的土地,屬於生田,土地肥力很差,農作物產量很低,這讓於孝天有點頭疼,但是這件事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因爲他們生活在海上,周邊許多荒島上鳥類都十分繁多,許多荒島上長年累月下來,積存下了非常多的鳥糞資源,而鳥糞之中本身就富含氮磷鉀肥,是一種極好的純天然的肥料。

於是於孝天便組織人力船隻,到這些富含鳥糞資源的島嶼上開採鳥糞,拉回到南日島,將其施入到耕田之中,提高土質的肥力。

另外南日島在他主持之後,島上人員聚集生活的區域,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嚴格的控制,所有人員聚居之地,全部建立起了大量的旱廁,人排泄出的糞便,無疑也成爲了島上農民們的搶手貨。

腐熟的人糞便成爲他們爭搶的對象,甚至島上有些地方出現過農民爲了搶奪某些茅廁的糞便,還發生過械鬥的情況。

總之到了天啓四年秋季的時候,南日島的農業發展已經相當好了,當年所產出的糧食作物,雖然還沒有完全可以滿足南日島所有人一年的需求,但是也起碼滿足了他們七成左右的糧食需求,使得他們減少了大量採購糧食的支出。

而於孝天在南日島上實行的土地稅是十抽三,凡是在南日島耕作農田的,要在收穫之後,給海狼繳納三成的田稅。

這個稅率放在後世的話大概不算少,但是在這個時代,卻並不算高,因爲別看陸上明朝官府收取的田賦表面上也不算高,可是經過各級官吏們的層層盤剝下來,農民的負擔卻非常重。

明朝官員薪水低,就要想辦法找到解決的辦法,於是無德官吏們便想出了比如火耗、踢斛淋尖等種種方法來從老百姓手中盤剝,使得老百姓的負擔非常之重。

更重要的是各地官府還會常常因爲各種事情,對老百姓徵發徭役,老百姓還要出徭役,這麼下來,老百姓們更是苦不堪言,到了明末的時候,大明的土地兼併也達到了極致,大批老百姓失去了他們賴以爲生的土地,大量土地集中在了地主和權貴手中,使得老百姓只能從他們手中租佃農田進行耕種,這就更加重了他們的貧困程度。

所以到了明末,南方還算是好一點,畢竟相對來說比較風調雨順,老百姓雖然窮的要死,可是畢竟還不至於大批的餓死,但是中原和北方一帶,卻因爲小冰川時期氣候的影響,出現連年的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使得民不聊生,以至於引發了大面積的農民暴、動,最終成爲了摧垮大明王朝的根本原因。

所以於孝天雖然在南日島徵收三成的田賦,但是對來這裡的移民們來說,卻並不算太重,他們還有七成的糧食可以留下自行處理,足夠滿足他們一年的所需了,甚至於他們還有結餘購置一些其它東西。

同時海狼在南日島也實行了徭役,不過他們的徭役多集中在農閒時候,而且儘可能根據每家每戶農耕情況不同,輪流出工,這樣一來,也不太影響他們的農業生產。

甚至於海狼還推出,一旦有移民的至親子弟進入海狼之中做事的話,他們家的的徭役便可全免,田賦也可以免去一半,來刺激這些移民將他們的子弟送入海狼之中做事,使之漸漸的和海狼融爲一體。

除了這些糧食作物之外,於孝天還在南日島一些不太適合作爲農田耕作的地方推行種植果蔬之類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儘量選擇管理粗放一些的東西,減少勞動力的消耗,同時又可以獲得不少副產品。

對於這些果蔬類的農副產品,於孝天還下令直接花錢收購,而不強行徵取,使得農民們還可以另外再獲得一份收入貼補家用,所以南日島的移民們到了這裡之後,在海狼的扶植之下,日子可以說是越過越好,頗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了。

這麼一來,南日島上的農業發展爲海狼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糧食供應之外,還使得海狼部衆們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果蔬供應渠道。

以前在船上做事,基本上都是以主食加鹹菜爲主,海狼部衆生活好一點,可以在船上每天獲得一些鹹魚鹹肉補充營養,但是很少有人能吃上新鮮蔬菜或者瓜果。

但是在到了天啓四年秋季的時候,海狼部衆在船上出海做事的時候,伙食就變得豐富了起來,短期出航的時候,他們幾乎可以都吃上新鮮的蔬菜,其中土豆無疑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東西,另外綠色的蔬菜也不再是稀缺品。

甚至於船上的水手們還能每天吃上一個桔子或者一片柚子,甚至於偶爾連荔枝這樣的東西也能吃到,這放在以前的話,是水手們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農業之外,南日島的漁業發展也非常迅速,原來南日島只有兩個小漁村,這兩個小漁村總共不過一二百人的人口數量,小漁船也不過只有十來條。

而且這些漁民們除了要受到鯊魚幫的盤剝和欺壓之外,出海的時候,還要小心一些小股的海盜對他們的侵擾。

一些小股海盜沒有實力搶大船,所以他們只能挑選海上捕魚的小漁船進行下手,南日島周邊一帶的漁民以前會經常性的遭到這些小股海盜的侵襲,除了被奪去漁獲漁具之外,有時候甚至連人帶船都被人給強行掠去。

再加之漁民們還要受到陸上漁霸的盤剝,他們還要想辦法購置漁船和漁具,一年到頭更是收入慘淡,過的日子也是朝不保夕。

而海狼入主南日島之後,對這一切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將一些小船淘汰,修補之後送給了漁民們作爲漁船使用,使之擁有了可用的載具,同時還以借貸的方式,幫他們置辦漁具,供其出海捕魚之用。

另外海狼強勢掃蕩周邊和福州一帶海面上的小股海盜勢力,將其吞併或者逐離,接受漁民的報警,充當了海上警察的身份,一旦發現有地方出現小股海盜,馬上奔去進行處置,使得海面上活動的漁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漁民們不再天天提心吊膽的害怕出海捕魚被人搶了,而且他們的漁獲也隨着船隻和漁具的改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雖然一些漁獲也要交給海狼作爲漁稅,可是獲取的漁獲還是要遠比以前高出很多。

加之海狼開始儲備大量的冰,提供給漁民一些在海上儲存魚鮮,使得他們出海的時間得以延長很多,所獲漁獲也就自然大幅增長。

另外沿岸的一些著名的漁霸,也遭到了海狼的警告或者無情的打擊,幾個仗着背後有後臺的漁霸莫名其妙的被殺,大大的震懾了一些沿海的漁霸,使得他們對上岸賣魚的漁民們不再敢像以前那樣肆意欺負和盤剝了,漁民的收入自然又高了不少。

這一年多下來,原來南日島只有兩個小漁村,到了天啓四年秋季的時候,南日島居然又出現了三個漁村,都是附近一些漁民自己跑了過來,遷居到了這裡,自願接受海狼的管理和庇護。

島上漁民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的增長到了六七百人之多,每天海狼都可以獲取到大量的魚鮮,除了當日可用之外,還有大量的盈餘,這些漁獲基本上都被醃製起來,製成魚乾儲存起來,隨時可供海狼部衆出海的時候取用。

這也爲海狼部衆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營養供應,使得海狼部衆的體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戰鬥力自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這些漁民們在接受海狼的庇佑的同時,也被綁在了海狼的戰船上,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也願意幫海狼做事,自願在海上捕魚的時候,幫着海狼監視海面的情況,一旦發現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寧可放棄捕魚,也要飛快的跑回南日島報信,甚至於寧可點燃自己的船帆,給海狼通報消息。

而海狼對他們這樣的做法,也給予了極大的回報,每次遇上這樣的情況,除了給他們高額的報酬之外,船隻受損的話,還可以免費送到船寮之中進行維修。

所以漁民們除了給海狼提供大量的肉製品的同時,也成爲了海狼不可或缺的海面上的眼線。

近期一批漁民,在海狼的勸說下,已經動身前往了雞籠灣一帶,到那裡定居捕魚爲生,逐漸的以這些漁民,來減少駐守在那邊的海狼部衆們長時間在海上的巡防活動。

(今天特別鳴謝寒江雪衣和青羽之翼二位兄弟的不吝打賞!)

第92章 交權第248章 送給褚彩老的大禮第135章 善後第126章 是福是禍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22章 獸血沸騰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85章 決戰南門2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82章 辯駁第19章 卑劣的戰術第11章 應戰第54章 玻璃第3章 收編納降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194章 暗流2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131章 開打第6章 錢鬆故去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14章 示弱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87章 決戰南門4第50章 烏合之衆第274章 覬覦第261章 點天燈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268章 滾刀肉第88章 孫元化的反應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293章 臺灣局勢(下)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66章 後勤準備第23章 死戰第46章 玻璃鏡第67章 恃強凌弱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49章 卡隆炮2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132章 死鬥1第127章 善後第313章 新船寮2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37章 起帆返航第42章 偵查第84章 複雜環境第167章 跋扈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264章 赴約第103章 降卒第141章 圈套第313章 新船寮2第71章 按勞取酬計件工資第176章 一路洗劫第43章 藉機發難第148章 各方抉擇第10章 抗旨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15章 驚天逆轉第276章 下馬威第68章 海狼出獵第37章 肅清第101章 應戰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50章 淡水槍作第33章 怒海狂濤第50章 淡水槍作第98章 登陸第72章 試槍第65章 定規第197章 接觸戰第65章 對壘第165章 窮書生2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32章 幣制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02章 排槍槍斃第119章 成交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42章 登萊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301章 風聲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13章 曙光第167章 招兵買馬第283章 責任第18章 入甕第64章 金銀島第71章 超乎常理第240章 僵局第22章 驗貨
第92章 交權第248章 送給褚彩老的大禮第135章 善後第126章 是福是禍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22章 獸血沸騰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85章 決戰南門2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82章 辯駁第19章 卑劣的戰術第11章 應戰第54章 玻璃第3章 收編納降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214章 兵破滸茂城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194章 暗流2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131章 開打第6章 錢鬆故去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14章 示弱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87章 決戰南門4第50章 烏合之衆第274章 覬覦第261章 點天燈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268章 滾刀肉第88章 孫元化的反應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293章 臺灣局勢(下)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66章 後勤準備第23章 死戰第46章 玻璃鏡第67章 恃強凌弱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49章 卡隆炮2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132章 死鬥1第127章 善後第313章 新船寮2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37章 起帆返航第42章 偵查第84章 複雜環境第167章 跋扈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264章 赴約第103章 降卒第141章 圈套第313章 新船寮2第71章 按勞取酬計件工資第176章 一路洗劫第43章 藉機發難第148章 各方抉擇第10章 抗旨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15章 驚天逆轉第276章 下馬威第68章 海狼出獵第37章 肅清第101章 應戰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50章 淡水槍作第33章 怒海狂濤第50章 淡水槍作第98章 登陸第72章 試槍第65章 定規第197章 接觸戰第65章 對壘第165章 窮書生2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32章 幣制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02章 排槍槍斃第119章 成交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42章 登萊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301章 風聲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13章 曙光第167章 招兵買馬第283章 責任第18章 入甕第64章 金銀島第71章 超乎常理第240章 僵局第22章 驗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