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關廂

這時候管他是什麼身份,只要他不跟官府作對,那麼就不能得罪,何況現在叛軍馬上要大軍壓城了,這會兒不利用他的這些力量,豈不是太可惜了?

於是趙知州沉吟了一陣之後,想想也是這個理,這劉不同肯定底子不簡單,但是應該和叛軍那邊絕不是一路的,只要這一點可以確定,那麼就算是他豢養私兵,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現如今世道不靖,有錢人家誰不豢養私兵,這也是他們自保的手段,只要他們不跟官府作對,那麼大不了睜隻眼閉隻眼也就算了。

有很大的可能,劉不同可能背後在南方有一個超級人販子撐腰,派出劉不同回來山東這邊,收買奴僕或者女人,運往南方販賣,賺取大量銀子。

現如今既然亂成這樣,雖然這麼大張旗鼓的販運人口,並不是能見光的事情,可是這些難民這麼多,如果不把他們弄走的話,遲早也會惹出大亂,與其逼得這些難民投靠叛軍,倒還不如讓劉不同把他們弄到南方去,也省的在這裡餓死或者給官府添麻煩。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趙知州也不再猶豫,下令開城門,把這二百多西山村的鄉勇團練接入城中。

但是趙知州下令之後,城外的這些鄉勇卻並沒有馬上入城,倒是其中幾個人在北門外轉悠,似乎在查看北門外的地形。

古代城池建的都比較早,城牆建好之後,城內的面積就固定下來了,隨着人口越來越多,一般城內的地方就不夠用了。

於是一些人便在城外特別是城門附近購地建房,自發的在城門外面逐漸的形成了市,而牟平縣城的情況也一樣,在幾個城門外面,都形成了這樣成片的房屋,稱之爲關廂。

但是今天李三到了這裡之後,觀察了一下這裡的情況,卻發現這裡的官員簡直都是笨蛋。

現如今叛軍馬上就要大軍臨城了,可是北門外的北關關廂的房子卻根本沒有拆毀,這些北關外的關廂也有一些有錢人家建的房子,屋舍堅固高大,一旦叛軍來到的話,就可以利用這些關廂的房屋,在房頂上和城牆上的守軍對射,掩護其他人攻城。

而且叛軍根本不需要跑很遠的地方去找材料,需要材料就地就可以扒掉關廂的房屋,取房樑之類的東西,就地建造攻城器械。

可是這一點居然也能被這些蠢官忽略掉,只知道聽聞叛軍來襲,慌忙鑽入城中關上城門,就以爲安全了。

等叛軍到來之後,輕鬆就可以利用關廂的這些房屋掩護身形,對城門發動進攻,這對於守城來說,極爲不利,所以李三對此很是不滿。

就在他查看地形的時候,錢巡檢湊過來對他說道:“李三兄弟,城門已經開了,請你們入城!知州大人這會兒也在城門內等候你們,不要失了禮數!”

李三這才點頭,招呼了一下,讓自己帶來的這些人暫時留在城外,自己跟着錢巡檢走入了城門,見到了城門內的趙知州。

“小的西山村劉員外家的家丁李三,參見趙大人!”李三看到趙知州之後,從官服上便立即認出了他的身份,趕緊上前見禮。

趙知州看李三這個人年紀很輕,但是卻相當彪悍,確實像一條漢子,於是點點頭微微露出笑容,對他說道:“免禮!李三,既然來了,爲何卻不讓你們的那些鄉勇家丁入城呢?眼下叛軍距此不遠,還是早早入城佈置,落下關鎖爲好!”

李三趕緊答道:“大人,並非小的不讓那些弟兄入城,而是小的有事要向大人啓稟!”

“你說吧!有何事要稟明本官!是不是又和需要,你只管說來,但凡是能辦到的,本官儘量滿足你們便是!”趙知州這會兒也不太端着架子了,裝出很平易近人的樣子,放低姿態對李三說道。

李三搖頭道:“要求不敢!小的來之前我們劉老爺已經吩咐過,一定要小的帶人守住這北門!至於條件,該說的我們老爺都已經說過了!小的豈敢再提其它條件!

小的之所以不讓那些弟兄入城,是因爲剛纔小的看到城門之外,北關關廂的屋舍居然都沒有拆掉,小的雖然不才,也多少知道一些御守之道,這些關廂的屋舍,一旦不拆掉的話,定會被叛軍所用,眼下叛軍就要兵臨城下,可是這些城外關廂的房屋卻都在,這麼下去,恐怕會非常不妥

所以小的這才進來,斗膽請大人能下令,儘快調集人手,出城拆毀這些關廂的房屋,如果能將磚石運入城中最好,如果來不及的話,起碼要把房樑等物都運入城中,否則的話這些東西,必將被叛軍所用!”

趙知州一聽,臉色頓時大變,這些天他可以說早就慌神了,只顧着到處求援,求救兵,調集鄉勇團練入城協防,卻完全把這件事忘掉了。

李三說的確實不錯,城門外的關廂,確實對守城不利,可是這裡的人卻都沒有想到,而且有人想到了,可能也不願意說,怕得罪了一些大戶人家!

現在李三一說出來,他這纔想起來確實這是個嚴重的疏漏,於是面色一緊,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是也沒敢看着是錯,不去承認。

於是他聽罷之後,面色一變,厲聲喝道:“這件事到底是誰來辦的?本官不是早已經說過,要做好萬全準備,爲何到現在關廂都沒有拆除?

來人,速速派人去辦,今晚就算是幹到天亮,也務必要將各門城外關廂拆掉!決不能被叛軍所乘!快點去辦!”

其實今天白天的時候,爲了準備抵禦叛軍進攻縣城,趙知州已經在州衙門之中,對城中的守務進行了分配,各門都派了專人負責,他自己則親自負責西門的守務,這樣省的到時候亂套,讓叛軍所乘!

這會兒聽李三這麼一提醒,衆人也都慌了,因爲這件事確實是件大事,居然被他們就這麼集體無視,直到現在才感覺到,不拆掉關廂,乃是一個極蠢的事情。

於是那些各自都有分派的官吏士紳們,一聽轟的一下就散開,各自奔向了他們負責守禦的城門方向。

而負責北門這一帶的守務的,乃是牟平縣的姓呂的知縣,呂知縣一聽,也慌忙下去召集人手,趕緊出城去拆除關廂。

城內這時候還是有不少人的,這些百姓雖然抄傢伙幹仗不行,可是爲了保命,讓他們乾點粗活,還是沒有問題的,在一番忙活之後,這呂知縣就近派人驅趕來了上前民壯,把他們趕出城門,令他們不管想什麼辦法,都必須要在今晚把城外關廂的房屋拆掉,將其夷爲平地。

至於李三帶來的這些西山村的人馬,卻並不受呂知縣的調遣,這是提前說好的,幹這種粗活,李三才不屑於讓自己的弟兄去費這種力氣。

所以李三要求他的人在外面散開戒備,防止這會兒叛軍突然間派出輕騎來此騷擾,一旦要是這會兒叛軍派出少量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間出現在城門外,估計這會兒正忙着拆房的那些百姓,肯定一下就亂了套,肯定會瘋了一般的朝城裡面跑,到時候叛軍趁亂完全可以追着百姓,衝入城中奪取城門。

所以呂知縣聽罷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便讓李三自行行事,讓他帶人在關廂外面進行設防戒備,並且在天色漸漸黑下來之後,派人在城外點起了大量的篝火,照亮城外大片的區域,防止叛軍突然來襲。

至於拆房的事情,這會兒肯定不能幹細活了,只要能把房子推倒就行,至於怎麼推倒,老百姓自有辦法,找一些房樑,幾個人擡着猛撞圍牆或者房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房屋推倒。

但是李三在觀察了一番之後,卻告訴這呂知縣,北關外的關廂,不必全部拆除,靠近城門大約百米左右的一些屋舍,可以保留下來,把外圍拆除的房屋的那些磚石,就地堆放在內部一些未拆除房屋之間的通道上,堵住四周可以滲入關廂內的通道,僅僅只留下直通城門的這條主路,不完全封死。

而這條主路雖然不完全用磚石封死,李三卻讓自己的人過去幫忙,弄了不少屋樑和椽子的木料,就地找一些大釘或者繩子,將其紮成一道道的鹿砦和拒馬,堵在主路上面,形成對叛軍的阻礙,令其不能大舉推進到城門外面。

那個呂知縣,本身是一個文官不說,而且是個膽小怕事之人,對於守城之事,根本就是一知半解,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幸好這傢伙倒不是個不懂裝懂裝逼的傢伙,看到李三似乎很有經驗,於是便對李三言聽計從。

他也看出來李三帶着的這些西山村鄉勇,都是一些悍卒,他負責北門的守禦,當然今後這些天,就要指望李三來幫他鎮守北門了。

所以對於李三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意見,都從善如流,李三說是什麼,就是什麼,讓怎麼辦,就怎麼辦,倒是相當配合,一點官的架子都不敢端着。

(今天小驚喜了一下,月票榜上反爆了兩個菊花!感覺不錯,哈哈,繼續反爆!另外特別鳴謝大愛知白和南南之語二位兄弟的打賞!)

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24章 斷其四肢第4章 副將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115章 抱大腿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219章 亂戰2第7章 謠言的力量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21章 不甘認輸第4章 碰壁第28章 挑戰第125章 逼降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201章 入甕第55章 苦難第50章 人販子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283章 責任第72章 另一種表演第24章 開箱驗貨第193章 衆賊聚會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57章 親赴臺灣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獻策倒魏第6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96章 炮臺2第162章 笑話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61章 關廂第95章 點兵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2章 橫行鄉里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63章 潭頭鎮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152章 棄船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242章 下馬威第197章 接觸戰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131章 捕鯨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70章 無力迴天第27章 獻策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7章 見面禮第187章 南望第173章 示弱第38章 焦慮第199章 應戰第61章 關廂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173章 示弱第180章 夜襲第146章 錢鬆的策略第112章 澎湖時局第215章 火焚月港第71章 米涅彈第94章 落井下石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30章 高歌猛進第143章 餘波未平第296章 不以爲然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0章 禍福雙至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87章 強攻第92章 趁機勒索第122章 懸賞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95章 漁稅第59章 應援第162章 目標出現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25章 逼降第312章 新船寮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99章 老相識第149章 以夷制盜
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24章 斷其四肢第4章 副將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115章 抱大腿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78章 暗抵東沙嶼第219章 亂戰2第7章 謠言的力量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21章 不甘認輸第4章 碰壁第28章 挑戰第125章 逼降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201章 入甕第55章 苦難第50章 人販子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283章 責任第72章 另一種表演第24章 開箱驗貨第193章 衆賊聚會第108章 雪中送炭第57章 親赴臺灣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獻策倒魏第6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96章 炮臺2第162章 笑話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61章 關廂第95章 點兵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2章 橫行鄉里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63章 潭頭鎮第156章 得勝還師第152章 棄船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242章 下馬威第197章 接觸戰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131章 捕鯨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235章 休兵罷戰第70章 無力迴天第27章 獻策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7章 見面禮第187章 南望第173章 示弱第38章 焦慮第199章 應戰第61章 關廂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173章 示弱第180章 夜襲第146章 錢鬆的策略第112章 澎湖時局第215章 火焚月港第71章 米涅彈第94章 落井下石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30章 高歌猛進第143章 餘波未平第296章 不以爲然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0章 禍福雙至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87章 強攻第92章 趁機勒索第122章 懸賞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270章 親自上陣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95章 漁稅第59章 應援第162章 目標出現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25章 逼降第312章 新船寮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99章 老相識第149章 以夷制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