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子駕崩

雖然熊文燦對於航海的事情瞭解不多,但是起碼也知道,比起走陸路傳遞消息,走海路顯然要快很多。

有了這一次事情之後,熊文燦不由得對於孝天又倚重了一些,起碼以後有於孝天這條路子,他可以更快的獲取到京師那邊的消息,這對於他們這些外放的大員來說,可謂是極爲重要的事情,手快的打手慢的,要是京師萬一出現什麼好事的話,早接到消息,肯定可以早點佈置安排,晚了的話,估計屎都吃不上熱乎的。

所以僅憑這一點,他就不得不更加高看於孝天一眼,這一次於孝天給他的消息實在是太及時了,雖說當今聖上還年紀輕輕,一般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駕崩的情況,但是世事難料,這世上歷朝歷代,又有多少皇帝不是英年早逝的,真正能活的很大年紀的皇帝,還真就不多。

現在京師傳來皇帝病重的消息,那麼說不定就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意外情況,要知道一代皇帝駕崩,在一個朝代來說,絕對是天塌地陷一般的大事,這裡面牽扯到了無數的變數。

更重要的是當今聖上,自從繼承大統之後,這些年來,居然沒有生出一個皇子,萬一聖上駕崩的話,那麼接下來會由誰來繼承大統,這裡面的變數可就大了去了。

熊文燦之前雖然在山東爲官,可是卻對京城的事情始終都盯得很緊,特意還在京城之中購了一套宅子,安排了可靠的家人專門在京師留駐,爲他打聽京師裡面發生的事情,所以對於皇家的事情,自然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當得知這次聖上病重的消息之後,他自然會進行一番分析的,最終他漸漸的便把目光落在了當今聖上的親弟弟,當今的信王朱由檢身上,而且於孝天在給他的信中,似乎也點到了這個信王。

於是熊文燦在思量一番之後,還是決定派人前往京師之中,先想辦法聯絡上這個信王,不管這次當今聖上能否度過這一關,這個投資還是很有必要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萬一押對寶的話,對他今後的仕途來說,無疑將會起到良好的助力。

想想看當官能當到巡撫這樣職位上的人,哪一個會是個笨蛋?可以說能幹到這一層的人,全部都是一些人精,對於官場的事情,反應應該非常靈敏,熊文燦當然也不例外,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雖然他在歷史上的下場實在是有點悲催,可是這並不代表他的智商就比誰低多少,只因爲他的能力的關係,加上嘴賤了點,最終才導致了他因爲招撫張獻忠,後張獻忠再次起兵反叛,使得他被逮問斬首。

倒是於孝天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過多的糾結什麼,現如今雖然他最清楚未來大明朝局的走勢,可是現如今他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參將,雖說在大明軍事系統來說,也算是有點身份地位了,在福建這邊也算是跺跺腳就能呼風喚雨的人物,可是如果放在整個大明朝堂上來說,他這麼一個參將,實在還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蝦米。

以他目前的地位,如果想要趁機跑去巴結未來的崇禎皇帝陛下的話,實在是還有些不夠看,就算是勉強巴結上,以崇禎多疑的性格,還真就不見得是好事壞事。

於孝天現在要的是潛心暗中發展擴張自己的實力,在未來天下大亂之際,橫空出世率軍去逐鹿中原,在此之前,他認爲自己還是先別顯山露水,被未來的英明神武的崇禎皇帝看見爲妙。

要不然哪一天,偉大的崇禎皇帝,被韃子或者是李自成張獻忠之輩逼急眼的話,忽然間想起他這麼一號人物,讓他率兵北上,去給他當打手,那可就悲催大了!

所以於孝天才會把這個便宜賣給熊文燦,希望熊文燦能抓住這個機會,能平步青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熊文燦還不會在福建巡撫之職上止步,按照歷史原來進程的發展,熊文燦可是還會在今後幾年之間,憑藉着在福建的政績,升爲兩廣總督。

而他現在正需要的是幫着熊文燦,踏出這一步,只要熊文燦能按照正常的發展,當上兩廣總督,他便可以藉助熊文燦的力量,今後把觸角伸到廣東廣西等地。

要知道現如今大明天下,最富庶的地區,恐怕除了南直隸和浙江等地,就數廣東最爲富庶穩定了,一旦他未來能把廣東也經營起來,作爲他的後方基地的話,那麼起碼糧食的來源便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可是如果單憑他藉助海上力量,想要把觸角伸入到廣東廣西的話,恐怕目前還力有不逮,充其量他也只是能橫掃兩廣海面,成爲真正的大明海上的霸主,但是想要向廣東內地發展,估計還是有很大的變數。

故此他眼下需要熊文燦來給他幫忙,熊文燦想要利用他成就一番政績,那麼他何曾不是同樣也在利用熊文燦來成就他自己呢?

於孝天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如同一個觀衆一般,靜靜的觀望着京師方面傳回來的各種消息。

一切消息都正在表明,歷史巨車似乎並未發生過多的偏轉,正在朝着原來的方向滾滾碾壓而去。

八月間,就在熹宗皇帝落水被救染病之後一段時間以後,皇帝朱由校似乎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有點撐不住了,自覺可能時日無多,又苦於自己沒有生出兒子,來繼承他的皇位,一旦有朝一日他駕崩的話,那麼這大明不能沒有皇帝繼承大統。

故此他思來想去一番之後,將信王朱由檢招入了宮中……

八月二十二日,熹宗皇帝終於還是沒有能挺過去,在乾清宮中駕崩,帶着他未能完成的夢想,駕鶴西去。

而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在兩日之後奉兄長熹宗皇帝朱由校的遺旨,登臨天下,成爲了大明的新皇,並且昭告天下,舉國大喪。

這一次皇帝駕崩、新皇登基的消息,朝廷用了最快的的速度傳召各地,所以就連於孝天收到消息,也只來得及剛將其送給熊文燦,上來不及做出更多反應和佈置,朝廷京師傳召的快騎便已經到了福州,將消息送抵了福建官方。

於孝天思量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前往福州城,面見一下熊文燦,順便也將林易陽帶上,一同前往福州城,參見熊文燦。

當他快馬加鞭趕到福州城的時候,熊文燦似乎還沒有從這個震驚的消息之中恢復過來,帶着一臉的悲哀神色。

熊文燦對於於孝天突然來訪,感覺到有些詫異,雖然自從於孝天就撫之後,對他很是恭敬,但是畢竟他是一省巡撫,平時要呆在福州城之中,而於孝天作爲一方重將,自然也要留在他管轄的地頭上,兩個人平時也只是相互派人互通消息罷了,一直並未直接見面。

這一次於孝天不召即來,令熊文燦頗有點詫異,於是放下了手頭的事情,將於孝天招入到了他的外書房之中。

於孝天帶着林易陽進入外書房之後,一起對熊文燦施禮,簡短截說,雙方寒暄一番之後,熊文燦命人上茶,並且將左右閒雜人等盡數屏退。

熊文燦不是笨人,他很清楚在這個時候,於孝天突然從圍頭灣趕到福州城,肯定是有相當重要的事情跟他商議,所以這些事情就不易讓太多人知道,故此他將下人都趕出了外書房,並且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外書房。

“孝天,不知這一次你不召而來求見老夫,又有何重要之事?這裡已經沒有外人,你不妨直說好了!”熊文燦當看到已經沒有外人之後,便開口對於孝天問道,倒也沒有遮遮掩掩,好像是把於孝天當做心腹對待一般。

而於孝天並沒有因爲熊文燦的態度,而變得放肆,還是裝出了一副謹慎小心的樣子,恭敬的對熊文燦說道:“啓稟大人,屬下近期收到一些京師的消息,原本並未重視,但是屬下的林贊畫,卻從這些消息之中察覺出一些事情,可能會對大人有利!這種事對於屬下來說,並無大用,但是對撫臺大人來說,卻恐怕會有所助益!

所以屬下思前想後,還是決定貿然前來面見大人一面,不管大人是否採納,也算是屬下盡了一些心意!”

熊文燦聽罷之後,眉頭微微一挑,這段時間他對於京城方面的消息最爲敏感,特別安排人趕往京師那邊坐鎮,收集一切有關朝堂之上的消息,並且儘可能快的將消息送回到他手中。

而且他通過前段時間於孝天的表現,已經認定於孝天有更快的途徑可以獲得京師那邊的消息,甚至比他在京師的人員收集的消息還要完善,所以今天於孝天這麼一說,立即便引起了他足夠的重視。

於孝天看看左右沒有其他人,也不再猶豫,因爲這件事事關重大,雖然表面上來看,跟他牽扯不大,但是實質上,卻還是跟他有很大的關係。

第48章 生財之道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82章 夜闖敵營第95章 啓用孫傳庭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82章 辯駁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36章 炮匠雷第269章 駕臨笨港第195章 反目第158章 韜光養晦第43章 試炮1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58章 移民問題2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1章 攤牌第182章 大亞灣會戰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144章 遇敵第197章 接觸戰第79章 相互覬覦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71章 奏疏第16章 修羅沙場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91章 有限反擊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181章 佈置第54章 玻璃第50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3章 絕境第109章 建寨第261章 點天燈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31章 各有心計第247章 進軍打狗港第216章 暫時休整第96章 制服第18章 京觀第125章 求援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136章 牽制第38章 惡果惡報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20章 護航第21章 不甘認輸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48章 生財之道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60章 水利第153章 恩賜第63章 叛軍來了第244章 不平等條約第142章 中興之世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89章 生擒活捉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4章 獎懲第78章 強攻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07章 震怒的張虎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94章 隔離檢疫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65章 窮書生2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195章 反目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31章 戰兵發威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139章 徵倭第67章 耍賴第7章 刀下留人第61章 關廂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45章 茂盛源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19章 伏兵四起第204章 換地登陸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57章 歸家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26章 接火第116章 敗露第71章 超乎常理
第48章 生財之道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82章 夜闖敵營第95章 啓用孫傳庭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82章 辯駁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75章 狼牙步槍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36章 炮匠雷第269章 駕臨笨港第195章 反目第158章 韜光養晦第43章 試炮1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58章 移民問題2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1章 攤牌第182章 大亞灣會戰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144章 遇敵第197章 接觸戰第79章 相互覬覦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71章 奏疏第16章 修羅沙場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91章 有限反擊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181章 佈置第54章 玻璃第50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小有建樹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3章 絕境第109章 建寨第261章 點天燈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31章 各有心計第247章 進軍打狗港第216章 暫時休整第96章 制服第18章 京觀第125章 求援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136章 牽制第38章 惡果惡報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20章 護航第21章 不甘認輸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48章 生財之道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60章 水利第153章 恩賜第63章 叛軍來了第244章 不平等條約第142章 中興之世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89章 生擒活捉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4章 獎懲第78章 強攻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07章 震怒的張虎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94章 隔離檢疫第64章 肥羊還是惡虎第165章 窮書生2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195章 反目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31章 戰兵發威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139章 徵倭第67章 耍賴第7章 刀下留人第61章 關廂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45章 茂盛源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19章 伏兵四起第204章 換地登陸第3章 大明走私船第157章 歸家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78章 奴僕和炮臺草案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26章 接火第116章 敗露第71章 超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