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至於於擇虎被暗殺一事,他斷不承認,說根本就不知情,也沒安排人去暗殺他,反正當場兇手也沒有被抓住,這事情根本沒法坐實在他身上。

事後這件事一直鬧到了京師,其實所有人都明白,於擇虎爲何被殺,雖然於擇虎這麼做,確實不對,可是於孝天也乾的太狠,一千多廣州守軍,幾十條戰船,被於孝天宰雞殺羊一般的就給幹掉在了獅子洋之中。

而於擇虎身在廣州城中,居然也被於孝天派人做了掉,於孝天這樣的報復手段,也太過份了一些。

崇禎聞之大怒,但是最終也只是下旨又對於孝天斥責了一番,並未敢拿於孝天怎麼樣,而且現在他正在用於孝天之際,也不敢對於孝天處置太甚。

而且崇禎這次讓於孝天南下平定兩廣海盜,於孝天也確實捷報頻傳,雖然到處都是告於孝天囂張跋扈的彈章,但是從兩廣傳回的消息看,於孝天採用的這種手段,確確實實對平定兩廣沿海的海寇可以起到奇效。

兩權相害取其輕,現如今兩廣海盜的事情爲大,別人也沒有辦法,唯有讓於孝天放手去幹,才能討平這些海盜,而且這些海盜確確實實在岸上跟很多沿岸當地的大戶勾結甚深,不打掉這些跟海盜勾結的大戶,也確實沒法平定海盜。

這海盜就算是現在平了下去,但是有這些勾結海盜的大戶在,於孝天一走,這幫大戶士紳便立即又會培養出更多的海盜,這海盜跟割韭菜一般,割一茬長一茬,永遠也割不淨。

所以雖然於孝天做的很過分,但是根子上卻解決了問題,這種事就算是崇禎想不到,也有人替他想到了,京師之中,有於孝天一幫代言人,自然會替於孝天說話,把這種事情給崇禎解釋清楚。

這麼一來,崇禎聽了這些人的進諫之後,也就明白了於孝天這麼做的好處,而且有人上奏崇禎,說時下時局如此,就必須要下猛藥才能治亂,表面上來看於孝天這麼做是過分了一些,可是卻可以讓兩廣沿海一帶長治久安,徹底解決海盜的麻煩。

崇禎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自然也不會太過爲難於孝天,而且還覺得於孝天這個人,還是可用的,這傢伙雖然跋扈,可是卻還是願爲朝廷所用,爲朝廷辦事還是比較盡心竭力的,這次他親自率兵南下剿賊,就很說明問題,崇禎反倒覺得放心了一些。

但是任由於孝天如此跋扈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崇禎最終只能採取折中的辦法,對於孝天下旨申斥了一番,把原來大亞灣大捷的嘉賞衝抵掉,不再另給嘉賞。

但是這樣的處置,可以說是不痛不癢,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處分只是巴掌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跟瘙癢差不多,這一下廣東的兵將算是上下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死都不要去招惹於孝天這個煞神,否則的話絕對討不了好。

原本爲了這件事,還摩拳擦掌準備跟於孝天翻臉的那些廣東的軍將們,自總兵以下一衆人等,都頓時偃旗息鼓,決口不提於擇虎被殺的這件事了,於孝天也通過這件事,真正的在廣東地面上立威成功,使得所有人都明白,他們眼下可以得罪任何人,但是絕對不能得罪於孝天。

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於孝天也不再親自領兵南下清剿兩廣海面上的海盜了,他在香港坐鎮了一段時間之後,將剿匪的事務交給了獨眼龍等人負責,而他自己則啓程返回了圍頭灣。

這麼做雖然明面上有點說不過去,畢竟聖旨是讓於孝天親領大軍南下剿匪,而他現在卻把事情託給了手下去辦,自己跑回了圍頭灣呆着,明顯是有點不給朝廷面子。

可是所有人都認爲,這是於孝天在鬧脾氣,他在大亞灣獲得大捷,卻因爲和廣州駐軍發生衝突,招致朝廷不賞,反倒給予他了申斥,所以於孝天不高興,才這麼做的,這應該是給朝廷表明了一個態度,給朝廷難堪。

但是實際上於孝天這麼做,是因爲他這次返回福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現如今眼瞅着已經到了崇禎八年。

八年初流民軍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羅汝纔等十三家七十二營大會於滎陽,進而分兵三路席捲河南,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率部東進正月間殺入鳳陽府,居然把朱家的老家鳳陽給攻破,把朱元璋的祖墳給挖了。

這件事朝野震動,崇禎爲此第一次下了罪己詔,誓要把流民軍剪除乾淨,任洪承疇爲山、陝、川、湖、豫五省總督,負責幾省全面對流民軍進剿。

而流民軍在這一年,已經發展壯大到了空前的程度,幾十路農民軍加在一起數量已經過了幾十萬人之多,而且他們流動性非常強,如同蝗蟲一般,不斷的從一個地方飛向另一個地方,所過之處吃光搶光,裹挾更多的流民入夥,其中自然少不了大部分是被強行裹挾的。

另外他們對於社會基礎破壞極爲嚴重,雖然他們摧毀了社會上層結構,搶了殺了不少大戶地主以及士紳人家,可是同時也徹底摧毀了整個社會生產力。

一些地方原來雖然百姓日子過的十分困苦,可是畢竟還能種地,還能給社會提供糧食資源,可是農民軍一過,這些地方的生產基礎全部被徹底摧毀,使得更多的人無以爲生,只能逃難或者加入流民軍之中,跟着一起混吃等死。

隨着流民軍活動範圍擴大,以前還只限於陝西的流民軍已經席捲了幾省,而這幾個省,又都是中原重要的產糧大省,流民軍一過,一切都被摧毀,使得饑荒如同瘟疫一般,迅速的擴張席捲向更多的地方。

流民軍也通過這種手段,不斷的擴張勢力,而官府方面,以前各省之間都是各自爲戰,他們只考慮各掃門前雪,本身也沒有權利,所以只考慮把流民軍趕出他們管轄的地盤,至於流民軍跑到其他省,那就不關他們的事兒了。

所以官府在這幾年之中,剿匪基本上沒見到多少成效,反倒是流民軍的數量越剿越多,以至於發展到了把朱家的祖墳都給挖了的程度。

於孝天從來不否認流民軍是被逼無奈才走上了這條道路的,但是流民軍之中,絕大部分人,卻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後來被流民軍逼迫無奈,纔不得不加入流民軍的,這種情況對於整個社會的基礎破壞之嚴重,是無法想象的。

但是這又是一個必經的途徑,一個時代的終結,就必須要先摧毀整體的社會結構,特別是這些上層的社會結構,大明二三百年來,上層社會壟斷了太多的社會資源,已經導致了整個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公,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所以作爲一個時代的終結,這種社會結構就必須被打散重新進行分配。

如果他現在參與到其中,就必須率胳膊挽袖子親自上陣來幹這種事情,這對於以後他平定全國,肯定會造成他聲譽上的一些影響,積累太多的仇恨值。

所以於孝天思前想後,和手下諸謀士們商議,最終還是認爲,這件事他最好還是不要過早插手的好,雖然現在大明已經快到了筋疲力盡的程度,可是卻還有一息尚存,還沒有完全到崩潰的地步,所以還需要這些流民軍甚至是建奴,繼續挖空大明這座大廈,直至將大明這座大廈的基礎徹底挖空。

到那個時候,纔是他臨門一腳,把這座大明的大廈給踹翻的時候。

所以於孝天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韜光養晦,不斷的積蓄力量,眼看着大亞灣之戰之後,兩廣重要的大股海盜都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接下來已經不需要他繼續領兵去對其進剿了。

他這才返回圍頭灣,實質上是回到臺灣島,督促各種基礎的進程發展。

現如今整個福建,於孝天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各地,儼然已經成了暗中的管理者,而明面上的官府,在這個時候,在許多地方已經被架空,政令可以說是不出城池,甚至於到了不出州府縣城的衙門。

所以於孝天已經不再單單關注着臺灣島方面的基礎設施發展了,而是把目光已經轉移到了福建的陸上。

福建本身產煤,而且也有大大小小的鐵礦,而臺灣島這些資源貧瘠,煤鐵都無法自行供應,以前只能從陸上轉運到臺灣那邊去,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將這些原材料輸送到臺灣島,運輸費用着實不低。

現如今他已經把勢力伸到了福建各地,福建官府已經徹底對他失去了控制能力,所以他現在根本不需要繼續把資源源源不斷的輸往臺灣島,而是很多原材料的初加工甚至於中加工都可以放在福建陸上來完成。

這樣一來,他以後只需要把經過加工過的原材料,比如重要的鋼鐵原料,直接輸往臺灣島,這樣可以減少很多運力的浪費。

於是他在自從受撫之後,便開始暗中運作這件事情,在福建各地大肆兼併收購私人的鐵場和鐵礦,特別是福建煤鐵的主產地龍巖一帶,更是他控制的重點,當地不管是官私煤鐵礦以及鐵場,私人的基本上都被他兼併,官面上的,也差不多都被他伸進去了手,所產鐵礦絕大部分,都落在了他的手中。

(還是繼續感謝大漠笑春風兄弟的打賞,月底了,)

第175章 時機成熟再摘桃子第258章 幾省會剿第268章 滾刀肉第100章 接觸第24章 一籌莫展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57章 野心第63章 棄島第116章 敗露第43章 試炮1第55章 苦難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52章 李九成之死第276章 下馬威第190章 盤點1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9章 崇武所第131章 捕鯨第28章 肅清戰場第29章 立威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2章 正主第13章 絕境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34章 怒海餘生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282章 錢莊第31章 決戰2第63章 強攻3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20章 這樣都行第21章 知己知彼第73章 硝石之困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77章 強勢通過第19章 伏兵四起第139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71章 無力感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35章 馬源第187章 帶引號的克復第144章 手榴彈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23章 轉舵向北第73章 奸細第119章 成交第8章 登陸大沽口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27章 刁難第119章 收編第95章 服從意識第167章 跋扈第266章 毫不退讓第118章 踏陣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286章 再臨淡水3第138章 大炮對決第64章 金銀島第72章 試槍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15章 火焚月港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44章 潛入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23章 龍顏大悅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3章 垮塌第32章 認輸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96章 新任巡撫的態度第90章 降服第119章 溜之大吉第15章 強行出關第12章 狗頭師爺第264章 赴約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99章 惡鄰登門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68章 破釜沉舟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40章 鐵癡第61章 各懷鬼胎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42章 中興之世第125章 出兵淡水河第124章 閉門羹
第175章 時機成熟再摘桃子第258章 幾省會剿第268章 滾刀肉第100章 接觸第24章 一籌莫展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57章 野心第63章 棄島第116章 敗露第43章 試炮1第55章 苦難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52章 李九成之死第276章 下馬威第190章 盤點1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9章 崇武所第131章 捕鯨第28章 肅清戰場第29章 立威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2章 正主第13章 絕境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34章 怒海餘生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282章 錢莊第31章 決戰2第63章 強攻3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20章 這樣都行第21章 知己知彼第73章 硝石之困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77章 強勢通過第19章 伏兵四起第139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71章 無力感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35章 馬源第187章 帶引號的克復第144章 手榴彈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23章 轉舵向北第73章 奸細第119章 成交第8章 登陸大沽口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27章 刁難第119章 收編第95章 服從意識第167章 跋扈第266章 毫不退讓第118章 踏陣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286章 再臨淡水3第138章 大炮對決第64章 金銀島第72章 試槍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15章 火焚月港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44章 潛入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23章 龍顏大悅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3章 垮塌第32章 認輸第199章 直撲南日島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96章 新任巡撫的態度第90章 降服第119章 溜之大吉第15章 強行出關第12章 狗頭師爺第264章 赴約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99章 惡鄰登門第220章 徵收供奉第68章 破釜沉舟第25章 玩兒死你們第40章 鐵癡第61章 各懷鬼胎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42章 中興之世第125章 出兵淡水河第124章 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