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水泥

三個大型的木質水輪機,可以同時給三座工廠提供動力,如果按照以前的辦法,這樣的水輪機似乎只能給一臺水力機械提供動力。

但是於孝天卻還是想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經過反覆的思考之後,他想到了天軸這種傳動方式。

天軸其實就是一根架起來的鐵質或者鋼製的長軸,如果放在地上的話,就是地軸,這種東西是在電動機大量普及使用之前,工廠經常採用的一種動力方式。

沿着天軸,機器可以擺在天軸下面,在天軸上隔一段距離,會安裝有一個皮帶輪,上面掛上皮帶,機器需要動力的時候,將皮帶掛在機器的轉輪上,便可以給機器提供動力,使機器開始運轉。

至於皮帶,肯定沒有後世的那種橡膠皮帶,只能想辦法解決,經過多次試驗,最後發現鹿皮倒是一種不錯的替代品,正好臺灣本地就產鹿皮,而且數量很多,故此皮帶的問題也就得以就地解決,沒有造成太多麻煩。

這樣的辦法便解決了以往一架水車,只能給一臺機器提供動力的弊病,使得一個大型的水輪,可以爲很多臺機器提供動力,只要動力可以滿足需要,就可以通過增加天軸長度,來爲更多機器提供動力。

這麼一來,就可以建起一座相當規模的工廠了,而且也可以開展更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了。

可以說這套水輪機和天軸系統,爲未來海狼的機械化進程,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起碼比起使用畜力和人力要方便多了。

不過建造這樣一座水力工廠並不簡單,因爲這裡面牽扯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於孝天一個人,也根本沒有這種精力來做這些事情,而且因爲材料的問題,許多部件要採用木材替代,強度怎麼樣,誰也不清楚。

於是於孝天便把張鐵匠從槍作調了出來,在這裡當了總工程師,因爲畢竟除了他之外,對機械瞭解最多的也只有張鐵匠了,當初於孝天弄出的那本有關機械方面的筆記,交給張鐵匠現在已經有近一年時間了。

這一年之中,張鐵匠可以說是一頭扎入到了這個筆記本之中,像是發癡一般的瘋狂從中汲取營養。

他一邊看這個筆記本,一邊在槍作之中工作,現如今槍作的整體管理工作,已經移交給了他人負責,而他則成了一個閒人,主要負責一些技術指導,另外就是主要負責對槍作和炮作之中使用的各種工具進行改進。

有了這本筆記本之後,張鐵匠對於機械方面的知識瞭解更深刻了一些,不但開始知其然,而且還漸漸的知其所以然,許多以前他不理解的地方,現在漸漸的被在看過這本筆記之後,便豁然開朗,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其實很多時候,有些技術方面的問題,並不是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關鍵是有人想到想不到的問題,一旦想明白了,知道其中的道理,解決起來也就簡單多了,所以又了張鐵匠這個機械狂人,一些連於孝天都覺得撓頭的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多了。

畢竟張鐵匠有着深厚的打鐵的經驗和底蘊,動手能力之強,於孝天是拍馬也趕不上,所以在於孝天看來,一些因爲材料和加工方面很難解決的問題,到了張鐵匠手中之後,居然能被張鐵匠想辦法解決掉。

另外海狼現在抓在手裡面的人才,也不單單隻有張鐵匠一個人,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收羅,於孝天手中現在高明的木匠、石匠、建築工匠也着實不少,有了張鐵匠來主持這件事,把這些高手都集中起來,原本看起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也就漸漸的在集思廣益之下,被一道道的攻克。

這也使得這座水力工廠的建設,得以變得不是那麼難以逾越了,在年後開始動工之後,這裡的工程進展速度,還是相當可觀的。

加上現在人力資源也比較充沛,財力更不用說了,有哪些戰爭紅利支撐,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工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這裡的工程進度,每天都在朝前推進。

一座水壩在無數勞工如同螞蟻搬家一般的努力工作之下,僅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便被建成,並且開始攔住了河水,水庫開始蓄水。

至於工廠的主體建築方面,更不是什麼問題,這裡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木材,而且還專門起提前建起了一座木材烘乾廠和木材加工廠。

另外爲了建立這座工廠,海狼還在周邊就地取材,建立起了一座大型的磚窯,日夜燒製磚瓦,供應工廠使用。

當然爲了建起這座工廠,於孝天也終於開始鼓搗起了水泥來,燒製水泥其實並不難,關鍵是水泥窯的建設,於孝天想要搞出後世大型的水泥窯,現在還不太可能,只能用土法上馬,先建起一座立式的土窯,一切因陋就簡,先幹起來再說。

至於原料就更簡單了,在淡水周邊,粘土、石灰石、石膏都可以找到,只需要研磨碎煅燒之後製成熟料,摻上石膏研磨成粉,就可以了。

現在水車的問題好解決,於孝天讓鑄炮場那邊鑄造了一些生鐵碾輥,取代原來的石磨,專門在水泥窯這邊進行原料破碎和最後的研磨。

當然燃料方面是個問題,燒製水泥爐溫需要很高,要達到一千四百多度以上才行,使用木炭顯然不太夠用,所以還是要使用煤作爲原料。

但是臺灣這個時候沒有煤礦,就算是有,暫時也找不到,也開發不出來,只能暫時從陸上購買。

不過對於儲備煤炭這件事,於孝天早在一年多錢就已經開始着手準備,大量從福建購入煤炭,用船隻運回到淡水城,專門擇地堆積儲存了起來。

雖然中間因爲戰爭停頓了小半年時間,可是目前他們還是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煤炭,燒製水泥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麼問題。

最大的難度還是在水泥窯的建設上面,因爲爐溫要求較高,普通的爐溫遠達不到,必須要想辦法提高爐溫。

對此幸好他們已經有了經驗,在爐前增加了一個預熱爐,先把吹入爐中的空氣加溫,然後再用鼓風機吹入爐中,這麼一來,才使得爐溫可以達到要求的溫度。

對此別人肯定不知道,但是於孝天卻還是瞭解這些事情的,就算是他沒吃過豬肉,也大概知道豬怎麼跑的,所以摸索着倒是還能解決,只是可以肯定,這種土法上馬的做法,肯定出不了好質量的東西,不過他要求暫時也不是很高,只要能燒出水泥就行,質量稍差也可以對付,總比用粘土和石灰做粘合劑要強。

另外幹這個沒有人有經驗,他也不可能親自去燒水泥,肯定需要培養工人,這也需要一個較爲漫長的過程,等工人漸漸摸索出經驗之後,以後就可以建造更大型的水泥窯,生產質量更好數量更多的水泥了。

但是理想很豐滿,往往現實卻很骨感,水泥窯雖然建了起來,隨後投料開始生產,但是結果卻很不讓人滿意,燒製出的水泥質量非常差,甚至出現不能凝固的情況,更不要說作爲建築的粘合劑使用了。

最初生產出的水泥,經過於孝天親自帶人試驗之後,讓於孝天非常無語,這些看上去像是水泥的東西,顆粒粗糙,達不到足夠細的程度,凝固慢,甚至不能凝固,就連以前他們用的土水泥都趕不上。

這樣的結果讓於孝天很是鬱悶,他仔細考慮之後,開始帶着人尋找問題,後來經過反覆燒製了好幾窯之後,總算是發現了問題。

一是爐溫還不夠高,二是配料的配比有問題,於孝天畢竟不是全才,只是多少知道點水泥是怎麼燒製的,但是具體的原料配比他卻並不記得,只能摸索着來,所以前期燒製出來的這些窯水泥,配比嚴重不合適,所以質量肯定不行。

當他們連續燒了很多窯之後,終於燒製出了可以凝固的水泥,於孝天趕緊讓工匠們記下了配比,將其拿去進行試驗,結果發現終於湊合着可以用了。

另外於孝天有讓工匠們對水泥窯結構進行了調整改進,提高了爐前吹風的溫度,使得水泥窯的產品質量這纔算是稍稍可以讓人滿意了一些。

對此於孝天也沒有辦法,因爲一切新東西,在最初試驗性的生產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問題,特別是在他這種半吊子水平的帶領下,失敗的可能性就更高。

只有通過不斷的試驗,才能做出需要的產品,早期的浪費是不可避免的。

隨着山寨水泥的試驗成功之後,水泥窯的產品質量多少算是穩定了下來,開始逐步的出產水泥,並且運到了工地上開始使用。

但是考慮到這樣的土水泥窯燒製的產品質量實在是不讓人放心,於孝天特別囑咐,每一窯燒製出來的水泥,都必須要取樣進行試驗,確保能用之後,才能送往工地使用,否則的話保不準他建造起來的這座工廠,就可能會成爲一座豆腐渣工程。

臺灣島每年可是要經受不少次颱風的洗禮的,要是建成豆腐渣工程,天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到時候房倒屋塌砸死不少熟練工匠的話,他可就賠大發了!

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4章 天子駕崩第9章 崇武所第81章 逼宮第65章 對壘第221章 逆變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4章 小黃島第40章 天下巨震第99章 老相識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115章 叛軍請降第269章 不完滿的覆命第15章 強行出關第131章 開打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33章 意外訪客第76章 還有誰第240章 僵局第81章 幕後之人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255章 滿目瘡痍第56章 危機四伏第116章 開臺王第129章 推杯換盞第110章 再戰第46章 痛下殺手第48章 討伐檄文第50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恩斷義絕第74章 紅夷大炮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17章 軟硬兼施第82章 正主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70章 談判第136章 豈有此理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176章 預言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62章 約談第199章 應戰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65章 調將第109章 建寨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36章 決戰7第216章 碰面第240章 荷蘭使團第98章 深度改裝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169章 儲備第124章 被遺棄的殘兵第11章 合作意向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97章 嗤之以鼻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131章 顏思齊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61章 老謀深算2第113章 曙光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7章 刀下留人第125章 禪位第272章 托盤奉還第41章 主導權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4章 你可知罪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23章 惡報第101章 奪舷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44章 燈塔第14章 獎懲第66章 等什麼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77章 強勢通過第23章 偷襲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64章 整備戰船第79章 轉攻土圍子第245章 茂盛源復業第59章 誘餌第141章 圈套第192章 豪氣干雲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2章 廢物點心第54章 動手第76章 殉爆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135章 轉戰應援第5章 扮豬吃老虎
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4章 天子駕崩第9章 崇武所第81章 逼宮第65章 對壘第221章 逆變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89章 改稱基隆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4章 小黃島第40章 天下巨震第99章 老相識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115章 叛軍請降第269章 不完滿的覆命第15章 強行出關第131章 開打第52章 半步理論第133章 意外訪客第76章 還有誰第240章 僵局第81章 幕後之人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255章 滿目瘡痍第56章 危機四伏第116章 開臺王第129章 推杯換盞第110章 再戰第46章 痛下殺手第48章 討伐檄文第50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恩斷義絕第74章 紅夷大炮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17章 軟硬兼施第82章 正主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70章 談判第136章 豈有此理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176章 預言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62章 約談第199章 應戰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65章 調將第109章 建寨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36章 決戰7第216章 碰面第240章 荷蘭使團第98章 深度改裝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169章 儲備第124章 被遺棄的殘兵第11章 合作意向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97章 嗤之以鼻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131章 顏思齊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61章 老謀深算2第113章 曙光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7章 刀下留人第125章 禪位第272章 托盤奉還第41章 主導權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4章 你可知罪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23章 惡報第101章 奪舷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44章 燈塔第14章 獎懲第66章 等什麼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77章 強勢通過第23章 偷襲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64章 整備戰船第79章 轉攻土圍子第245章 茂盛源復業第59章 誘餌第141章 圈套第192章 豪氣干雲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2章 廢物點心第54章 動手第76章 殉爆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56章 高起潛現身第135章 轉戰應援第5章 扮豬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