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

朱元璋很相信自己的直覺。

從開局一個碗,成長到如今大明帝國皇帝。

朱元璋明銳的直覺,相當的重要。

自始皇后,縱觀古今五百多位帝王,唯一能夠和朱元璋媲美的,也就是漢高祖劉邦了。

如果非要深究一下,劉邦當時還是大秦的亭長。

而朱元璋卻是連父母都會被餓死,吃不上飯的黔首。

後世有稱:自古以來得位最正的皇帝。

哪怕是六十多歲的年紀了,但朱元璋沒有絲毫老人的呆愣,思維依舊敏捷。

只是微微沉思,朱元璋就立即發現了剛纔朱英問題中的不對勁。

“晚輩朱英,敢問老爺子如何稱呼。”

朱元璋沉思間,朱英的聲音響起。

朱元璋遲疑一下,便坦然笑道:“咱也姓朱,朱國瑞。”

朱國瑞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卻真就是朱元璋的曾用名。

只不過比起朱重八和朱元璋這兩個名字來,只在小範圍內傳播。

朱重八算不得大名,只是小名。

在朱元璋小有成就的時候,就給自己起了個朱興宗,字國瑞的名字。

不過這個名字並沒有多久,知道的人也不多。

尤其是朱元璋的一些老朋友,要麼就是稱呼其當時的職位名稱。

親近的也是喊着重八兄弟。

朱興宗,字國瑞這個稱呼,沒過多久。他就沒用了。

便是直接取名朱元璋。

在現在的大明,說朱國瑞的這個稱呼,哪怕是朱元璋的皇子們,大臣們。

也都是陌生的很。

唯有胡惟庸,李善長,周德興,劉伯溫,湯和,徐達,常遇春等等這些老年兄弟有所耳聞。

不過大部分都去世了,剩下的也不多。

何況對陛下稱呼曾用名,也是屬於一種大不敬的行爲。

這個曾用名之所以流傳到後世,還是因爲朱元璋自己編撰的一些文獻中記載。

這才流傳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在後世朱興宗,朱國瑞這等稱呼。

聽到後自然是無法聯繫到朱元璋的身上的。

至於‘咱’這個自稱。

那就更不用說了。

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咱’是屬於淮西方言。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就現在的南京城裡,不少富戶都是朱元璋從淮西那邊移民過來的老鄉。

便是整個淮西武將集團,也是拖家帶口的在這裡。

若是聽到自稱‘咱’的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就認爲是朱元璋的話。

那麼白日裡去南京城街道上走一走。

便是能夠認下五百個朱元璋出來。

大量淮西人士在南京,還地位高貴,不是勳貴就是大戶人家。

甚至於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會下意識的模仿淮西方言說話。

尤其是朱元璋,哪怕在早朝的時候,也是一口濃烈的淮西話。

下方的淮西官員,也是用淮西話跟陛下交流。

這便導致對大明現在來說,淮西話某種意義上,便是官話。

不懂幾句官話沒問題,自稱‘咱’總會吧。

十多天前,朱英剛到來南京城的時候,就自然是發現了這個事情。

路上咱來咱去的,還有各種淮西方言。

所以對面的老爺子自稱咱,朱英也不可能產生很豐富的聯想。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就目前而言,對於老鄉都還是很不錯的。

即是姓朱,又自稱咱。

朱英自然猜道,在自己面前的老爺子,身份地位就整個南京城而言,恐怕都不會過低。

“老爺子,看來咱們也算是一家人。”

朱英客氣的說道,倒不是說什麼攀附權貴。

若真是想攀上老爺子這條線,他還是有很多辦法可想的。

哪怕將自己身份來個不清不楚,恐怕都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只是就現在而言,對朱英來說卻是沒這個必要。

他自己的基業,已然算得上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在大明地界不咋行。

但是出了大明疆域,說是個土皇帝也不爲過。

到時候搞一下工藝改革,海外建國。

以後世眼光提升商貿。

日後他的國度,絕不會比這南京城會差,只可能更加繁榮。

“是一家人,本來便是一家人。”朱元璋肯定的說道。

經過一番深思後,朱元璋心中已然可以九成確定,面前的朱英就是自己大孫的。

至於爲何能夠達到九成。

這便是朱英自己的問話告訴他的。

在朱英的問話中,並不是強烈的強調自己不是大孫。

而是在仔細詢問大孫的情況。

比如一開始就問,大孫是不是失蹤了。

而後續問是什麼時候失蹤的。

看似正常,實則不然。

當然僅憑這裡,還不夠。

後面聽到早夭後,第一反應便是屍體失蹤。

然後又問安葬的具體位置。

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深思下,就發現不對勁了。

因爲從一個角度上看,朱英除了一開始說認錯了。

到後面的詢問中,卻是對大孫情況的好奇,而不是自信的強烈反駁。

朱元璋雖然有些老花眼了,但這麼近的距離,還是看得清晰。

在聽到安葬位置的時候,大孫眼底裡那一抹淡淡的失落,被朱元璋捕捉到了。

直覺告訴朱元璋,朱英的身世,絕對是有問題的。

而朱元璋從未懷疑過自己的直覺。

太多次戰役的勝利,便是朱元璋的直覺。

直覺這種事情,聽上去有些虛無縹緲,可朱元璋很是堅信,從未懷疑。

加上朱英的長相,氣質。

根本不是一個普通商人可以有的。

只能說明在八歲時,氣質就已經定型了。

現在的朱元璋,便是跳過過程,直接把結果定下。

朱英就是自己的大孫。

雖然這過程肯定是非常的離奇,但他朱元璋,有的是時間進行詳細的調查。

隨着朱元璋的情緒穩定下來。

朱英也開始述說自己的身世。

什麼母親難產而死,父親自小帶自己行商,而後如何云云。

朱元璋聽着,卻是面上有些唏噓。

自己的大孫,貴爲皇室貴胄,卻是這般過得不容易。

朱英的講述,聽上去都是他的親身經歷。

但是朱元璋很快就發現,朱英所講述的經歷,似乎都是十歲之後的事情。

至於十歲之前,尤其是兒時的玩伴這些,卻是閉口不談。

是真的不說,還是說不知道?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朱英,並未吹毛求疵的去計較。

作爲大明帝國的皇帝,他會進行詳細的調查的。

“老爺子,若是無聊便多來坐坐,可惜今日晚了些,下次什麼時候過來,可先差人通知一聲,我爲老爺子準備茶樓的特色早點。”

朱英客氣的說道。

在朱英的眼裡,面前的老爺子,說不準就是自己的二大爺,三大爺之類的。

便也身份地位足夠。

多多結交卻是沒有壞處。

朱元璋聽到,便是點頭肯定道:“那自然是要常來的。”

若不是朝廷裡還有諸多國事,朱元璋甚至就想天天呆來這茶樓,和大孫在一起了。

離開茶樓後,朱元璋對着旁邊的蔣瓛命令道:“傳老四過來,讓他立即到宮裡見咱。”

“臣遵旨!”

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211章:情竇初開徐妙錦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175章:爺孫辯論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518章:出海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670章:少主朱英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414章:大明九劍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371章:重啓藍玉第488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390章:驛站民用第429章:三分知縣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226章:朱英發難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89章:攪動西域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504章:北元大軍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553章:大明的降維打擊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407章:朱元璋的小脾氣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71章:大開殺戒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539章:改名長安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354章:棄筆從戎
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211章:情竇初開徐妙錦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175章:爺孫辯論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518章:出海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670章:少主朱英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414章:大明九劍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371章:重啓藍玉第488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390章:驛站民用第429章:三分知縣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226章:朱英發難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89章:攪動西域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504章:北元大軍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553章:大明的降維打擊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407章:朱元璋的小脾氣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71章:大開殺戒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539章:改名長安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354章:棄筆從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