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出海

長江口。

大量的貨物不斷的被搬上海船上。

這些貨物,就是此番出海的保障,到時候會賣給各國,而後又會從各國的手中收購大量的貨品。

去的時候是滿滿貨物,回來的時候也差不多。

大明的貨物賣出去了,到時候回國就賣其他外國的貨物。

這番算來,等於是賺了兩趟的錢,不空跑。

陳齊之帶着十二名強壯的護衛,看着自家的貨物被不斷運送上去,心裡頭是第一回感覺到了美滋滋。

按照現在的股份劃分,這艘船上有陳家三成的股份。

這已經算是大股了,多數都只有一成,抑或是一成半,也就這麼一船,有大約七八個家族的參與。

陳齊之能夠帶人上船,也因爲他是這裡頭的大股東。

十二名護衛是屬於他的護衛,海船上的水手,亦是屬於護衛的一種。

他們平時就是水手,但許多也玩得來刀劍槍炮,若遇到什麼危險,自然也能打上一番。

在海上討生活,跟刀口舔血沒啥區別了。

“少爺,你可不能大意了,這出了大明,就沒這般安全了,尤其是那些海外蠻夷,一個個都是不可信的,他們的眼中也只有錢財,該給予震懾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慈手軟。”

“老爺本來今日要親自來送的,可是昨夜偶然風寒,現在正在家中歇息,還請少爺不要誤會,這回老爺特地交代了,咱們陳家的興衰,可就寄託在少爺的身上了。”

老管家絮絮叨叨的說着。

陳齊之聽到自己父親染上了風寒,面色上有幾分焦急,連忙問道:“父親他沒事吧,大夫怎麼說的。”

老管家回道:“大夫讓這兩日不出門修養,沒什麼大事,少爺不用過多擔心。”

陳齊之聞言這才稍稍放下心來,道:“父親沒什麼大礙便好,還請轉告父親,此番出海,我必然爲陳家拼搏出一番未來。”

老管家重重點頭,而後道;“老爺還說了,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命可是自己的。”

“這路上要是有什麼危險,主要還是少爺要保護好自己,不要爲了些許錢財捨棄了性命。”

陳齊之道:“讓父親放心吧,我特地去市舶司打聽過了,如今這海外,盡皆是在我大明水軍的掌控之中,便是像我們這樣的大船,海外匪寇宵小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打我們的主意。”

老管家從懷中掏出一張書信,遞給陳齊之後悄聲道:“南洋那邊有富庶之地,按照太孫殿下的特別令旨,各家族可享有海外土地購買之權益。”

“具體的一些消息,書信上都有說,到時候少爺就知道了。”

接過書信的陳齊之重重點頭。

很快,海船這邊的貨物,基本上就已經上裝完畢了,陳齊之也要上船離開。

目前這種新型的海船,總體來說跟福船的區別不是很大,外觀造型上自然不同,在凋刻上花費了許多心思,船頭更是刻有龍頭。

在許多部位進行了改造,主要是爲了儲備遠洋的一些生活必須。

原本來說應該有八百噸的載重,但因爲火炮還有其他物資關係,所以船上的貨物在五百噸左右,也就一萬斤的貨物。

這些貨物的組成主要分爲三大類,絲綢,茶葉,瓷器。

此三大類,是大明對外最爲賺錢的東西。

尤其是在遙遠國度,絲綢幾乎有着跟黃金同樣重量的價值。

瓷器就更不用說了,目前在瓷器這塊,可謂是全世界最爲暢銷的東西。

茶葉亦是全世界的暢銷品,尤其是大明的茶葉。

僅這三項,通過海洋貿易,直接可以賺得盆滿鉢滿,往往利潤在數十倍上。

這一艘船的貨物全賣出去的話,加上路上買回來的,至少能賺五十萬貫寶鈔的錢財。

幾萬貫變成五十萬貫,僅僅只是一年都不到的時間裡,這對於所有的家族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暴利。

陳家有三成,意味着這一趟來回,就可賺十五萬貫寶鈔。

這個錢財,是除掉賦稅之後的分紅,真的是來得太容易了些。

難怪說都想着要參與進來,哪怕是有再多苛刻的條件,也都義無反顧的答應。

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投入基本上就可以回本,往後的每一年,那可都是大賺。

說是大家族,可這錢財都是家族裡一代代人省下來的,每年能有個一兩萬貫就算是很不錯了,現在一下子就是十多萬,還有太孫殿下背書,如此好事哪裡尋得到。

在這方面,朱英的關鍵,是要把大明海商的力量發揮出來,進行一個對外的擴張。

陳達林給兒子的書信裡,就有着極爲詳細的介紹。

是關於海航路線上,富庶地區的安排。

要使用錢財,從這些富庶小國的地方,購買到肥沃的土地,然後留下駐紮的人員,管理建設自己的海外地盤。

於這一點上,朱英是屬於強制要求的。

也就是說,每一個參與的海運中的家族,都要有人手來進行一個管理和購置。

在以後海船的往返中,都必須要有一定的糧食運送回國,否則就要減免這些家族的份額。

強行對全世界的糧食進行進口,這便也是目前朱英的一個方針。

其中糧食是一方面,還有包括大量的肉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當然不是說新鮮肉,但經過風乾醃製的臘肉,可以保存有相當長的時間,朱英就是打上了這個主意。

這些肉類糧食的價格,是以平價進行採購,不算入海貿之上,是每個船規定的要求、

海船上,已然出發的陳齊之站在你船頭,看向遠方遼闊的海平面,心裡頭只感覺到豪氣萬丈。

船上有人八百之數,三船共有兩千四百餘人。

在這裡面的船員,個個都是身材魁梧,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惹的。

加上海船船身兩排的大炮,這可是給了他們足夠的底氣。

隱約有些許盼望,看能夠遇到海盜什麼的。

以這等海船的實力,遇到海盜直接就是打過去,沒有絲毫可擔心的。

海盜的破爛船,連跟此海船對撞的資格都沒有。

看似笨拙的海上樓船,實則有着極爲驚人的航行速度。

“這就是大海嗎,真是壯闊啊。果然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陳齊之站在甲板上,沒有半分的不適。

似乎他原本就應該屬於這大海。

而跟着來的護衛十二人,如今已有十人嘔吐不止,唯有兩人還算過得去,不過面色也不怎麼好看。

這些對於初次出海的人來說,都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很可能一兩個月都要在這樣的情況中度過。

不是說每一個水手,一開始就能出海的,大家也都經歷過這麼一遭。

當待的時間足夠長了,也就會習慣了。

就像是學游泳,誰還不嗆幾口水呢。

倒是陳齊之,卻也跟個沒事人一樣,一如船上多年的老手。

“先前老夫還覺得陳少可能會有諸多不適,沒想到陳少竟然是天生的水手,這一點真是令老夫頗爲羨慕啊。”

“想當初老夫第一次出海的時候,吐得那叫一個五臟六腑都出來了,足足昏了一個半月,身體這才逐步的適應,那段日子,感覺真就是生不如死。”

一年歲在五十歲左右的魁梧老者,緩步走到了甲板上。

他便是這船的船長,也是整艘船的主要負責人,劉成平。

劉成平這話可不是爲了奉承陳齊之,他是實實在在的羨慕,說的也都是心裡話。

半輩子都在海上討生活,往前都是偷偷摸摸的,現在朝廷有了新的律令,他也算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幹這門生意了。

他並非是江南人,而是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家裡頭自小也是在海上討生活。

只是後來海禁,爲了生計鋌而走險跑走私。

現在放開之後,他的名聲在海貿這個圈子裡算是不錯,是江南大族們花高價特意給他聘請過來掌舵。

“劉爺玩笑了,在下雖是不曾入海過,可劉爺的名聲當時知曉的。”

“海上這點風浪,對於劉爺來說可謂是家常便飯,小子初來乍到,若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劉爺不要嫌棄,這往後的行程,還需要劉爺多多照顧啊。”

陳齊之笑着作揖說道。

從小父親就教他,不要小瞧任何人,更不能說緊着自己的脾性來。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多幾分禮貌總是沒錯的。

劉成平見此,心裡頭也放下心來。

他來甲板見陳齊之,也是特意想要試探一番,看看對方是個什麼意思。

不管如何,從身份地位上來說,兩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對面的陳齊之的打扮,明顯是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他這點名氣,也就對普通人有用,放在這等大族大少面前,卻也什麼都算不得了。

在上船之前,陳家就專門過來跟他聊過,示意要照顧好陳齊之。

若是陳齊之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那陳家的報復也不是開玩笑。

劉成平最怕的就是陳齊之什麼都不懂瞎指揮,整一個紈絝子弟。

現在看來,初次交流的感覺還算是不錯。

彬彬有禮,隨和客氣,想來往後的行程不會因其有什麼意外產生。

當然,劉成平可不是什麼良善人,曾經跑走私的時候,他手裡頭的人命可不在少數,別說是什麼小國海盜了,便是倭寇見着了,那也是殺。

說起來有點搞笑,在對付倭寇這塊,往往海商比沿海官兵還要來得更狠一點。

他們非常熱衷於搶奪倭寇的海船。

甚至有一些幹無本買賣走私的,就等着倭寇去搶奪沿海,然後再來一趟黑吃黑,把倭寇給搶了,最後走私出去。

這也是爲什麼說,倭寇之患,並非只是來源於倭國,更多的是來源於走私本身。

裡面存在的巨大利益,足以讓許多人爲此鋌而走險。

尤其是對比這邊溫飽都是問題的情況下。

而劉成平也不是一個人,麾下的這些船伕,個個都不是啥好惹的。

若說單純的武力值,或許他們打不過幾人,但結合在一起,那就完全不同了。

只是跟名震天下的大明水師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這裡頭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火炮。

海船的火炮,當真是這大海上的恐怖存在,劉成平之所以願意放棄之前幹走私的路子。

一來也是想從良,畢竟現在大明的國威日益濃厚,稍微有幾分見識的,都明白走私幹不長久。

再就是現在海禁的解開,雖說是賺得少了,但勝在安全不是。

怎麼說根基都在大明,海上只是生活,真被抓了,那就可直接涼涼。

最大的關鍵,就是劉成平現在雙眼發光看着的火炮了。

有了這些火炮,這海上只要出了大明的海界,那還不是由着自己來?

“先生,這一路上,可就全都指望先生了。”

劉成平恭敬的對着一個老人說道。

老人手掌粗大,整個人有些乾瘦,但劉成平對其比對陳齊之還要更加的恭敬。

沒有其他的原因,只因爲老人是火炮這塊的技術負責。

便是說火炮的養護,使用,還有修補這些活計,都是由老人負責。

老人笑着說道:“船頭只管是放心,老頭子幹這活計大半輩子了,這些炮可都是火藥司的好炮,只需要把火藥保存好了,定然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老頭子每日也沒什麼事情幹,天天都會檢查着,便就請船頭放心即是。”

聽着這話,劉成平放下心來。

而後撫摸了一下冰冷的炮身,這無疑是給了他極大的底氣。

要想在海上混,那麼火炮這個東西,可千萬不能出問題。

在隨船這塊,火炮工匠,隨船大夫,都是重點要關照的人員,因爲他們是保障這一路行駛的關鍵。

劉成平跑了大半輩子的海,自然知曉這其中的利害。

陳齊之便也跟個好奇寶寶似的,四處查看。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什麼都是新鮮的。

尤其是不暈船,所以就有了足夠的精力。

對於父親的交代,他也時刻銘記心中,定要在這海外,闖下一個名頭來。

第404章:中都皇城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567章:活捉朱棣!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638章:洪武大典第527章:推行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472章:夷三族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440章:黑吃黑第381章:沙盤軍演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527章:推行第271章:喜歡搞壟斷的朱英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434章:手段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388章:先談招安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405章:難搞哦!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130章:陽謀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373章:謠言案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
第404章:中都皇城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567章:活捉朱棣!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638章:洪武大典第527章:推行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472章:夷三族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440章:黑吃黑第381章:沙盤軍演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527章:推行第271章:喜歡搞壟斷的朱英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434章:手段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388章:先談招安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405章:難搞哦!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130章:陽謀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373章:謠言案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