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

初步穩定北元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對黑土地進行一個開發了。艼

這一塊黑土地,如果能夠徹底的開發出來,對於大明目前的六千萬餘人口來說,已然是真正的能夠解決溫飽問題。

即便是再多幾千萬,也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那一塊塊黑土,真就猶如一塊塊肥料,在肥料上直接種植糧食,收成可想而知。

不過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做好防護問題。

遼東黑土不像是別的地方,這是一塊遼闊的平原,建立防護和城池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的辦法就是,駐紮大軍在周邊,並且將周邊所有的散落部族,全部都收歸到大明的直接統治中來。

這一塊,就涉及到草原軍事基地了。艼

此刻的朱棣,已然是回到了草原軍事基地。

“就這麼達成和平盟約了?”

朱棣有些無語的問道。

旁邊的張玉無奈的點點頭:“王爺,屬下四處都詢問過了,北元爲表達誠意,放棄了所有的漢臣,和咱們大明是真正的達成了和平盟約。”

“現在草原之上,凡是大明的商隊都會受到蒙古騎兵的保護,太孫那邊也是不斷的輸運物資,保障草原的供給。”

朱棣冷哼一聲:“他這是在養虎爲患,等草原恢復了元氣,必然會入侵我大明。”

“這草原狼,喂再多的肉,也是喂不飽的。”艼

張玉苦笑,卻沒有去反駁王爺。

朱棣沉聲問道:“怎麼,難道你覺得本王說的不對嗎。”

張玉遲疑了一下,道:“我聽說太孫殿下那邊,正在跟北元恰當僱傭兵事宜,說是要讓北元的騎兵走出去,跟着咱們大明的商隊,去海外作戰。”

“按照護衛的價格進行一個結算,給予北元一個發展的路子。”

朱棣聽完,頓時沉思起來。

只是略微想了會,他就明白朱英在這裡頭的籌謀了。

這等於是源源不斷的對北元的兵源進行一個抽取,乾脆是把整個北元當成備用兵了。艼

朱棣當然非常清楚,大明商隊在海外的利益,當北元的騎兵賺取到第一桶金的時候,那麼肯定就會想要賺取更多。

咋一看好像是大明在爲北元訓練,供養騎兵。

實際上以朱棣對於草原的瞭解,還有對於朱英的熟悉,這些騎兵極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誰都想過上更好的日子,更何況是現在的北元騎兵。

他們本身就對中原有着很美好的想法,如今可以名正言順的過來,當習慣了中原的繁華,還會想着去草原上過苦日子嗎。

“朱英他,當真是有點東西,本王終究是小瞧了他。”

朱棣一聲嘆息,帶着幾分無奈的說道。艼

而後道:“聽說倭國那邊戰事四起,張玉你說本王現在向朱英他請求去往倭國,他會同意嗎。”

張玉聞言,連忙道;“王爺小聲點,這裡是草原軍事基地,到處都是太孫殿下的人,有些話要是傳到太孫殿下那裡,難免會生存幾分不好的影響來。”

朱棣喝道:“怎麼,還能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本王可是他的四叔。”

說是這麼說,但是朱棣哪怕是喝問,聲音也是小了很多。

真就算是死鴨子嘴硬。

說起來,朱棣現在還真的擔心朱英再次針對於他,要是不讓他掌控兵權,沙場肆虐,那確實會比較難受。

大半輩子都在打仗的朱棣,可不想現在就這麼閒下來。艼

京師邸報。

回安南省親的月妃,不日即將返回京師。

當然,這些消息能夠在邸報上刊登出來,自然是朱英早就已經知道的。

不僅是知道,對於整個行程的經過詳細,基本上七八日內,都會有人不斷的上報過來。

大明對於周邊國家的影響力,或者說中原王朝,實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當中原王朝處於鼎盛時期,周邊再是鬧騰的小國,都會變得乖乖的小弟。艼

就比如說是目前的占城,本身的文化受到天竺很大的影響,而隨着大明的商隊不斷過來,目前於占城所有的城池中,都已經是在開設了漢話學堂。

當然,這些漢話學堂,主要還是占城的貴族或是貴族子弟們在學習。

占城是種姓制度,在姓氏的加持下,貴族是天生而又高貴的。

對於這些,大明並沒有去幹預,對於占城的教化並沒有過多的注重。

類似於這種文化,其實是非常乖巧聽話的,何必又去費勁心思。

如今的占城,已經是有了大明的駐兵,並非他們的需要,全部都是由占城這邊來負責提供。

哪怕是陳慕月回京師,有一半的水師已然返程,剩下的一萬多水師,也不是說占城可以隨便得罪的。艼

陳慕月的安南之行,可以說是十分的順利,幾乎沒有生起半點波瀾。

尤其是到了安南之後,在玄甲衛的護衛下,對於整個安南的政治情況,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本身現在的安南情況就非常的複雜,看似興盛的安南,實則是四面漏風。

如同是唐朝藩鎮割據般,各地都有自己的統帥,對於安南王室不怎麼搭理。

再加上胡季犛在其中攪合,情況就更加的複雜了。

只是如今陳慕月的到來,就如同是一劑強心針打在了安南王室的心頭上。

到來之後,僅僅是七天的時間裡,安南王室就得到了王都周邊數個勢力的效忠。艼

局勢在變化,有了大明作爲依仗的安南王室更爲強勢起來,別人也都不是傻子,安秀公主都回來了,哪裡還不懂得大明的態度。

尤其是玄甲衛的出現,讓所有的見識到的安南人,算是真正的瞭解到什麼叫做精兵強將。

這威風的派頭,比之安南的軍隊來說,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隨着陳慕月迴歸京師,接下來就是朱允炆要去占城就藩的時間了。

明白事理的呂氏,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讓僕從收拾東西。

這一去,便可能是再也回不來了。

“炆兒,你有後悔過嗎。”呂氏看了看宮殿四周,最後嘆息着說道。艼

朱允炆愣了一下,這才說道:“孩兒不明白孃親是什麼意思。”

呂氏頓時尬住,微微一頓之後,繼續道;“其實你大兄的身份,有很多可以攻擊的地方。”

“甚至是孃親,在這裡面也做了許多的準備。”

“假若當初,孃親站出來,爲你爭取那一絲機會,也不見得說完全沒有可能。”

“陛下他對於你大兄的喜愛,自然是極其寵溺的,但有些事情,一旦真正的擺在檯面上,也不見得咱娘倆會輸。”

呂氏的心情裡,帶着幾分複雜。

她雖然一直在退讓,可並非是沒有進攻的機會,一個死去多年的長孫突然冒出來,裡頭本來就有着很多可以去論述的疑點。艼

呂氏作爲太子妃,在太子已經薨逝的情況下,說話也是有着一定的分量。

之所以會默不作聲,說到底並非是呂氏怕了,而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最終沒能爭得過。

在這等事情上,一旦爭不過,後邊的日子可想而知。

所以呂氏最終選擇了沉默,避讓。

也是因爲當初的選擇,纔算是有了今天的生機。

朱允炆還是比較單純的,其實在他的世界裡,很多事情並不會往復雜了去想。

“孃親,或許你會說孩兒過於懦弱,可是孩兒還是想說。”艼

“你看今日的大明,已然不是曾經的大明,大兄或許不會吟詩作對,不懂四書五經,可是在治理國家上,遠遠的超過孩兒。”

“孩兒心中仔細的想過,如果是孩兒來當這個太孫,大明會有現在的盛況嗎。”

“大致是不會的,甚至可能更加的糟糕。”

“曾經皇爺爺問過我,如果藩王們有所異動,我該如何。”

“孩兒的回答是,先禮後兵。”

“可看大兄,對於各路藩王於京師之威脅,已然是在諸多謀劃之中,逐漸的消失,了無痕跡。”

“無論是皇叔們,還是弟弟們,誰又能對大兄的安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呢。”艼

“這是隻有大兄才能辦到的事情。”

“所以孩兒不後悔,也很慶幸大兄的迴歸,當初孫兒被定爲太孫時,其實孩兒的心裡頭是惶恐的。”

“總是感覺德不配位,果然還是大兄纔是最爲適合的人。”

朱允炆的語氣中帶着幾分輕鬆,看向這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有幾分留念。

他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這一次的離開,幾乎是意味着回來很難了。

而再回來,也不會像是如同現在一般。

呂氏在聽完朱允炆這番內心獨白後,微微停滯了一下,最後還是輕輕點頭。艼

能有現在的結果,算是非常的幸運了。

這也是太孫的大度,從來沒有想着要有什麼打壓。

其實哪怕是不給海外藩地,也不會有人去說什麼。

現在給了,說明還是在乎這份兄弟情誼的。

只要好生待在海外藩地,也不用擔心什麼秋後算賬。

這也是其他藩王,佩服太孫的緣由。

畢竟海外,跟大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艼

“前些日子我收到了消息,水師那邊有所準備,你大兄也安排了軍隊給你。”

“這幾日你多跟陛下還有你大兄請安,也好爭取多去熟悉一下自己未來的將士們。”

“對於將士們,要親和一點,不要有那讀書人的臭毛病,往後咱們娘倆在占城,最爲依賴的便是他們了。”

呂氏囑咐着說道。

她很清楚,內政是需要,但兵權更爲重要,只有將士們歸心,纔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其他方面,就算是差一點,其實影響也不會太大。

畢竟在身後,還有大明撐着。艼

也不必怕些什麼。

“孩兒明白。”朱允炆認真的點頭道。

坤寧宮中。

朱英正在看着桌案上簡陋的地圖沉思。

他的目的,當然不僅僅只是安南,占城。

這些地方說起來,對於現在的朱英而言,還真就沒有什麼挑戰力。艼

緊挨大明疆域的國家,曾經多數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郡縣,只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就可以很輕易的掌控回來。

不過二十萬大軍,就能輕易的對整個南洋地區進行掃蕩了。

純粹的戰爭,並非是朱英想要的結果。

對於南洋地區的開發和推進,纔是朱英的最終目的。

現在安南那邊,大明的軍隊們正在不斷的開墾屯田,就是想要把安南發展成大明的後花園,糧倉。

“希望呂氏不會讓我失望吧,畢竟這次我可是給了三萬兵過去。”

朱英從來就沒有說把紮根占城的可能,放在朱允炆的身上,而是放在了呂氏這麼一個女子的身上。艼

去海外就藩,可不是守成該做的事情,而是要有一顆進取之心。

呂氏便就是這麼好的一個人選。

如果不是考慮到其他原因,朱英還真就想把軍隊直接交給呂氏進行節制。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關於朱允炆就藩的安排,準備,可以說都是呂氏在操作。

甚至連黃子澄這樣的讀書人,也是被呂氏一頓忽悠,一同去往占城。

黃子澄在歷史上,名聲很臭,畢竟是因爲他的失誤,才使得朱棣能夠順利的奪取帝位。

但不管在忠心上,還是個人的能力上,黃子澄是一等一的好手。艼

否則也就沒有讓朱元璋託付,甚至任其爲東宮伴讀了。

沒有真材實料,怎麼可能會被朱元璋所看好。

有黃子澄這樣的人輔佐,至少於占城藩地的內務上,可以說不要讓人操心了。

陳慕月回來之後,葉月清的身體也基本上可以說是恢復了。

宮廷裡的太醫,自然是有真本事的,尤其是在調養身體這塊。

接下來,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葉月清的再孕。

只有說葉月清生下一名男娃,纔算是有了傳承的保障。艼

而其他的妃子們,也能夠開始獲得懷孕的准許。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裡,太醫在葉月清這邊再次診斷出了喜脈。

也就是說,再過九月,就有可能迎來大明的曾長孫了。

朱元璋可是一直在盼着的。

他可是一直都在想抱曾長孫呢。

是男是女,也就是在十個月之後見分曉了。

()

第381章:沙盤軍演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470章:不留活口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62章;京師血案第六十三章:海禁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546章:七日奏報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368章:孝陵祭奠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182章:大明第一所軍事化學堂第五十五章:別嚇我啊第388章:先談招安第335章:大明邸報第386章:大明國旗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491章:一步登天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491章:一步登天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六十一章:倭寇第三十六章:回憶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130章:陽謀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441章:完勝
第381章:沙盤軍演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470章:不留活口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62章;京師血案第六十三章:海禁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546章:七日奏報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813章 倭國進行的豪賭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368章:孝陵祭奠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182章:大明第一所軍事化學堂第五十五章:別嚇我啊第388章:先談招安第335章:大明邸報第386章:大明國旗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491章:一步登天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491章:一步登天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六十一章:倭寇第三十六章:回憶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130章:陽謀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441章: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