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

大不里士是波斯薩法維帝國的舊都,伊斯邁爾一世就是在這裡創建了波斯薩法維帝國,這裡也曾是波斯薩法維帝國的經濟、政治中心,四方通衢,繁華無比。

但是,由於大不里士離奧斯曼帝國太近,幾乎時刻面臨戰爭的威脅,伊斯邁爾一世的繼承人塔赫瑪斯普一世不得不將帝都遷到了加茲溫,從此,這裡便成爲一個軍事中心,成爲抵禦奧斯曼帝國入侵的邊防重鎮。

這次,大不里士又遭遇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奧斯曼帝國就跟抽了瘋一樣,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將大不里士團團圍住,大有一副拿下大不里士,全殲守軍的架勢。

波斯薩法維帝國得相蹋奇慌了,他不但從各地守軍中抽調了五萬人馬緊急增援,還派人向正在東部邊境駐防的軍務大臣蘇爾坦求援,希望他能抽調部分兵力來解大不里士之圍。

但是,蘇爾坦卻告訴他,明軍已經兵至三十多萬了,東線都需要需要支援,根本就不可能抽調兵力去支援大不里士!

如此危局,如何能解?

蹋奇也沒辦法了,他知道大明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爲了歐亞鐵路,當初如果薩非陛下同意大明帝國的鐵路過境,那就什麼事都沒有。

但是,他同樣理解薩非陛下的苦衷,波斯薩法維帝國的盟友,不管是英國還是荷蘭,都是大明帝國的敵人,如果同意大明帝國的鐵路過境,那就把盟友全得罪完了。

要知道,波斯薩法維帝國不但在軍事上依靠英國的支持,在經濟上同樣依賴於英荷,如果英荷翻臉,他們絕對沒好日子過。

所以,薩非陛下在位期間一直採取拖延戰術,用商議的藉口,婉拒大明帝國的請求。

他掌權以後,同樣不敢輕易答應大明帝國的請求,因爲他也怕英荷翻臉。

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英荷沒有翻臉,大明帝國卻翻臉了,不但在東線重兵壓境,還聯合了奧斯曼帝國對西線動了進攻。

兩邊加起來足有五十萬大軍,這已經出了波斯薩法維帝國能承受的極限。

他只能邊派人向英荷求援,邊祈禱:

奧斯曼帝國不要太瘋狂啊,攻一段時間攻不下大不里士就算了,畢竟攻城的傷亡可不是一般的小;

大明帝國也不要輕易動進攻啊,畢竟那裡有帝國二十萬大軍駐守,真要打起來,就算打贏了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他的祈禱並沒有起到效果,蘇萊曼率軍狂攻了幾天之後,現大不里士的確有點難以攻克,他乾脆圍在那裡不打了,就算波斯薩法維帝國五萬援軍已經抵達不遠的阿巴德,他還是賴着不走,反正大明帝國皇帝陛下都說了,不想打扎着也行。

要想讓他撤走,那簡直是門都沒有,別人不知道大明帝國正規軍團的戰力,他還不知道嗎,波斯薩法維帝國絕對頂不住,他只要扎這裡等勝利就行了。

侯世祿也不可能待那裡不動彈,皇上可是下旨了,讓他儘快解決南亞問題,佔領坎大哈與奧斯曼帝國中間那塊狹長的區域,好方便修築歐亞鐵路。

所以,遠征軍第一軍團和忠勇軍抵達坎大哈以後,他便召集秦翼明和楊忠開始商議具體戰術。

在坎大哈原總督府寬敞的會議室中,侯世祿坐在主位,秦翼明和楊忠分坐左右,三人一起圍着桌上的波斯薩法維帝國地圖討論起來。

侯世祿先介紹了一下大致的情況,又將皇上要求佔領的區域在地圖上指出來,待秦翼明和楊忠細細體會了一會兒他才接着道:”現在最麻煩的就是城西那二十萬波斯薩法維帝國大軍,雖然我們能利用武器和人數上的優勢將其擊潰甚至是全殲,但是,這樣肯定會造成很大的傷亡,對後面的戰局極其不利,畢竟這裡到奧斯曼帝國還有四五千裡遠,我們要一路打過去,中間還要派人駐守,人員本來就有點不夠,傷亡太大的話就沒法打了。“

侯世祿是那種老派將領,喜歡穩打穩紮,不善於出奇兵,秦翼明和楊忠就不一樣了,他們可年輕的很,腦子相對來說靈活的多。

四五千裡,打過去!

想想就令人恐怖,那可是四五千裡,打馬跑過去都要十多天,走過去更是需要兩三個月,何況是打過去,他們下意識都很排斥這個戰術。

秦翼明先問道:”侯將軍,這麼長的距離,糧草輜重怎麼運送?“

侯世祿胸有成竹的道:”可以效仿皇上和太傅孫承宗大人在北邊採取的戰術,邊修鐵路邊推進,反正歐亞鐵路遲早要修,我相信皇上肯定會同意的。“

這樣豈不是耗時更長,楊忠忍不住提議道:”侯將軍,要不我們換個戰術,擺出進攻他們帝都伊斯法罕的架勢,迫他們簽訂合約,將中間這塊地割讓給我們大明?“

這個戰術侯世祿還真沒考慮過,他不由驚奇的問道:”這樣能行嗎,他們會同意割地?“

楊忠胸有成竹的道:”末將在來的路上曾研讀了波斯薩法維帝國的大致歷史,現他們曾有過幾次割地求和的先例,像他們最有名的阿巴斯大帝就曾經割讓大片土地給奧斯曼帝國,以換取喘息之機。而且,從這裡到奧斯曼帝國中間這塊區域有大部分都是他們從月即別汗國手裡搶來的,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是很難割捨。“

侯世祿聞言,有點猶豫道:”竟然有這麼回事,那或許可以考慮一下,秦將軍你看呢?“

秦翼明當然贊成迫降戰術,要真修鐵路慢慢推進,那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去,他不由點頭道:”我認爲****的戰術很不錯,這樣既節省時間,又節省兵力,皇上不是說讓我們儘快解決南亞的問題嗎,我認爲這樣是最快的。“

這樣打的確快的多,因爲伊斯法罕離坎大哈就兩千多裡,路程起碼近了一半,再說,如果波斯薩法維帝國如果真有割地求和的傳統,那根本就不用打到伊斯法罕他們就會來求和,畢竟,要真打到了伊斯法罕那就是滅國之戰了,他們不害怕纔怪!

皇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秦翼明和楊忠必須聽他的,可能就是想讓他多聽取兩人的建議,這兩人一個是皇上的二舅哥一個是皇上最器重的年輕將領,他還真得罪不起。

再說了,他們提出的戰術的確比自己提出的戰術要快捷的多,正符合皇上儘快解決南亞問題的聖意。

想到這裡,侯世祿重重的點頭道:”那好,就按楊將軍說的,我們兵逼伊斯法罕,迫使波斯薩法維帝國割地求和!“

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章 隱忍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
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章 隱忍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