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

明軍修築棱堡當然不是爲了屯糧,而是爲了限制滿蒙騎兵的機動性,將他們困在三個大草原,讓他們沒法到處搞偷襲。再說,明軍根本就不用專門修建屯糧之所,因爲他們所經過的地方將堡壘遍佈,糧道根本就不存在被截的可能性!

十萬人甚至是三十萬人修築一座棱堡那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再加上工部準備的軍需物資充沛,不但水泥和鋼筋備好了,甚至連澆築鋼筋混凝土用到的木夾板都準備好了,所以基本上是水泥幹了一座棱堡就修好了,修築一座棱堡最多也就是五六天!

盧象升的東路尤其誇張,他這路人多勢衆也不怕清軍來偷襲,所以他將手下的大軍分成了兩路,由他率天雄軍五萬武威軍押着十五萬俘虜爲一路,曹變蛟和李明甫率邊防軍第一軍團五萬武威軍和十五萬俘虜爲另一路,兩路在相鄰的口子同時開工,相互照應,五六天時間他能修兩座!

滿清這會可還沒學會電報通訊,他們通訊還是基本靠吼,或者說靠快馬傳遞,所以當皇太極察覺到不對的時候,南路和北路的明軍都已經開始修築第三座堡壘了,東路的盧象升更是已經開始修築第五個和第六個棱堡了!

皇太極把各方查探到的堡壘位置往地圖上一標,不由驚得冒出一身冷汗,三大草原的出口和相互連接的通道都快被明軍堵完了!

”孫承宗你個老王八!“皇太極氣得直吐血,是真吐血,前文就分析過,他應該是有呼吸系統疾病,動不動就吐血。

孫承宗簡直就是他的剋星,任他智計百出,這個老王八就只用一招,修堡壘,修堡壘,還是修堡壘,他縱然有千種花樣,人家就是不跟你玩,只知道一個勁地修堡壘,你能拿他奈何?難道改變方向,去發展重甲步兵?讓一個遊牧部落去發展步兵而不發展騎兵,除非是腦袋被驢踢了!

吐完血他連忙分析起當前的形勢來,時間不等人,按明軍修築堡壘的速度,再有十多天,三大草原所有出口和連接通道都要被堵上了,到那時候他就和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失去聯繫了。

分析了一會兒,他就發出了命令,令分散在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的清軍立刻騎上所有能騎的戰馬,從僅剩的幾條通道趕回察哈爾草原,至於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沒了戰馬怎麼辦,他已經顧不上了,再猶豫,通道就要被堵上了,兩大草原駐紮的十萬清軍等於就是白送給明軍了!

他現在將十萬清軍全部調回來,還有一搏的機會,因爲小皇帝還不知道他有大量火槍和火炮的秘密,如果出其不意,一舉擊敗大明的東路大軍,逮住小皇帝,就能重演蒙古瓦刺部的土木堡大捷,讓明朝大亂!

在皇太極看來,擊敗大明東路大軍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因爲據密探來報,東路大軍總共也就三十萬,小皇帝現在一路修堡壘,每個堡壘最少都要留下一兩萬人駐守,這樣最後能用來進攻察哈爾草原的兵力最多隻有二十五萬,而清軍全部集結起來以後就有二十萬,在加上察哈爾草原蒙古各部的十萬蒙軍,總數就是三十萬,三十萬對二十五萬武器上雖然有點劣勢,但在騎兵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贏面應該很大。

至於截糧草的問題,他已經不去想了,人家修了那麼多堡壘,你知道糧草藏在哪個堡壘裡面了,更有可能的是每個堡壘裡面都有,那打下一個兩個又有什麼意義,而且,據探子來報,明軍的堡壘都是修在地形險要的山包上的,自己這邊火炮沒人家射的遠,地形也不利於大軍展開,根本就沒辦法短時間內拿下一座堡壘,到時候小皇帝隨便派哪路大軍從後面抄過來,他都得完蛋!

所以,皇太極放棄了截糧草的打算,全力整軍備戰,準備與小皇帝在察哈爾草原正面硬剛,一決雌雄!

而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在幹嘛呢?他這會兒正坐在修築好的第三座堡壘中拿着電報發呆呢,皇太極竟然將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的清軍全部撤回了察哈爾草原,而且還騎走了所有戰馬,也就是說他已經準備放棄這兩個草原了,因爲沒了戰馬的蒙軍戰鬥力就連大明的三等軍團都不如!

朱慈炅也在分析,不過他有詳細的情報作參考,所以分析起來貌似更簡單一些,皇太極放棄了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又不逃跑,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他認爲他能打敗自己的南路大軍!

如果皇太極知道朱慈炅這麼輕易就猜到了他的想法,估計又會氣的吐血三升。

既然猜到了皇太極的想法,朱慈炅自然不會傻帽的就率這麼點人跟皇太極去決戰,他思慮再三之後,終於向盧象升和孫承宗發出了電令:

令東路軍主帥盧象升將天雄軍五萬精騎交由曹變蛟統領,趕回海州,坐火車趕到北大營,然後秘密趕往察哈爾草原西南角集結待命;

令北路軍主帥孫傳庭將關寧軍五萬精騎交由曹文詔統領,趕回關寧,坐火車趕到北大營,然後秘密趕往察哈爾草原東南角集結待命;

令兵部尚書孫元化分別調集三十列火車趕到海州城和關寧城,準備運送天雄軍和關寧軍的騎兵。

當然,他還可以從東路大軍和北路大軍調更多的軍隊到南路來支援,但是,科爾沁草原和海拉爾草原畢竟還各有十萬蒙軍,如果調的東路大軍和北路大軍都只剩下十萬了,或者十萬都不到了,進攻起兩個草原來就比較費勁了,再說,如果動靜太大把皇太極嚇跑了怎麼辦,各調五萬已經是極限了,再多調點,皇太極必定會察覺,萬一他又跑了那又麻煩了。

發完電報之後,他繼續率領南路大軍往察哈爾草原的下一個出口趕去,還有兩個堡壘要修呢,先把出口全給他堵死再說,修完兩個堡壘曹變蛟和曹文詔率領的精騎也應該到位了,到時候兩暗一明,直撲皇太極的汗庭所在,看他還能耍什麼花樣!

到十一月八日,最後兩座棱堡終於修築完畢,而此時,曹變蛟和曹文詔所率的精騎也已經到位了,他們的通訊兵也早已將電報線路拉過來了。

朱慈炅不再猶豫,直接率禁衛軍第一軍團、秦軍和五萬定遼軍出發,直撲皇太極汗庭所在的位置,至於曹變蛟和曹文詔,他已經給他們發去電令,讓他們率精騎悄悄的跟在左右後翼,注意隱蔽,到時候給皇太極來個驚喜!

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
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