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

看着漸漸退去的反哈布斯堡聯盟艦隊,鄭成功的臉上並沒有勝利後的喜悅,這一次雖然坑掉了他們兩百餘級戰列艦,但這還不足以讓雙方實力逆轉。&1t;/p

他們剩餘的級戰列艦還有上千艘,如果自己手下三支艦隊沒有任何損傷,或許勉強能和他們打個平手,但是,這次三支艦隊的損失也不低,目測最少有百餘艘戰艦已經失去戰鬥力,實力差距依舊,憑藉現在的實力,自己仍不是他們的對手。&1t;/p

鄭成功靜靜的站在旗艦的指揮台上,等待着三大艦隊報告戰損,同時思考接下來的戰略。&1t;/p

這次打草驚蛇和以逸待勞的戰術還是相當成功的,反哈布斯堡聯盟的實力應該差不多完全暴露出來了,他判斷,對方的級戰列艦總數應該在一千三百艘到一千五百艘之間。&1t;/p

也就是說,除去這次擊沉的兩百餘艘,反哈布斯堡聯盟的級戰列艦應該還有一千兩百艘,這個數字與大明海軍擁有的級戰列艦不多,不過戰力上來說要稍微差一點點,因爲他們的艦炮都是前裝式的,射上比大明的艦炮差了一截。&1t;/p

如果大明能抽調五個艦隊過來的話打敗反哈布斯堡聯盟聯合艦隊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問題是大明現在總共才六個艦隊,一個艦隊守歐亞運河和地中海是絕對不能動的,剩下的全掉過來,大明所有海域都玩空城計?&1t;/p

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萬一敵人派個艦隊從原來的老路,也就是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繞過去,大明沿海港口就要倒大黴了。&1t;/p

而且,就算是五個艦隊全部掉過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因爲在明顯打不過的情況下,敵人是不可能集合所有戰艦來跟你拼命的,最有可能的就是躲進有炮臺和棱堡的港口,慢慢跟你磨。&1t;/p

思來想去,鄭成功也想不出快結束這場大戰的辦法,正好這個時候三大艦隊6續將戰損報上來了。&1t;/p

別看明軍貌似沒吃什麼虧,其實損失也不小,開始誘敵深入的時候就有十來艘戰艦被轟的千瘡百孔,基本廢了,最後這一波硬剛跟也廢了一百餘艘戰艦,要知道對方可是上千艘戰艦,就算是一次側舷齊射那也是四五萬炮彈,只砸廢百餘艘已經算是不錯的了。&1t;/p

這些所謂廢掉的戰艦基本上都是船體和蒸汽管路嚴重受損,根本就無法修復了,要拿去修,還不如造艘新的來的快。&1t;/p

鄭成功想了一會兒,便令各艦隊將受損嚴重的戰艦全部拆了,艦炮,鍋爐,螺旋槳等有用的東西全部拆下來,運回東大營造船廠,至於其他的,那就只能拆下來當柴火燒了。&1t;/p

經此一戰,大明三大艦隊剩餘的戰艦已不到五百艘,不過反哈布斯堡聯盟海軍的實力總算是暴露了,而且他們損失更大,大明倒也沒吃什麼虧。&1t;/p

鄭成功直接將雙方的戰損和自己的戰略計劃寫了份詳細的奏摺,令人快船送到歐亞運河明軍基地,直接往京城,稟明皇上。&1t;/p

他電報中還特別提醒了皇上,敵人的一千多艘級戰列艦都是輪船,絕大部分都是新的!&1t;/p

也就是說,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的造船能力相當恐怖,一年差不多能造出五六百艘級戰列艦,如果要打持久戰的話,大明的造船能力也要跟上,不然拼消耗是拼不過敵人的。&1t;/p

作爲一個統帥不但要兵法嫺熟,指揮若定,還要有全局眼光,如果只知道着眼於戰鬥本身,其他方面都不理會,很有可能會滿盤皆輸。&1t;/p

鄭成功無疑是一個很優秀的統帥,不但指揮作戰相當出色,眼光也相當全面,他如果只知道催朱慈炅使勁往這邊調集戰艦,調集人馬,跟人家拼消耗,那麼,不出兩年,大明帝國就要被反哈布斯堡聯盟耗死了。&1t;/p

因爲,這個時候,大明一年才能生產兩百艘級戰列艦,而反哈布斯堡聯盟五國一年最少能造出五百艘級戰列艦!&1t;/p

朱慈炅收到前線的電報之後,同樣高興不起來,雖說鄭成功率大明海軍大勝反哈布斯堡聯盟,但是,這場大勝還不足以改變戰局,雙方不可避免的進入相持階段,現在,拼的就是綜合國力了。&1t;/p

倒不是說他認爲大明國力比不上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現在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大明都佔據優勢,主要問題是歐6離大明太遠了,雖說有鐵路和輪船轉運物資,但損耗也是相當大的。&1t;/p

不說別的,光是轉運物資所佔據的運力損失就相當驚人,他當初修築歐亞鐵路可不是爲了轉運糧草輜重和武器彈藥的,組建大明皇家海運公司也不是爲了給軍隊搞後勤的,原本兩顆搖錢樹,現在不但搖不下錢來,還得往裡倒貼,損失之大簡直無法估算!&1t;/p

還有,現在歐6已經駐紮了六十萬明軍了,按鄭成功的意思,最少還要派兩個艦隊過去,再加上駐守在歐亞運河和地中海的明軍,那就是整整一百萬,消耗之大,同樣驚人。&1t;/p

還有造船的費用,造武器彈藥的費用,士兵的傷亡撫卹等等,這樣一來,大明雖然短期內不會被拖垮,經濟倒退那是必然的,耗個十幾二十年,可能就要被耗死了!&1t;/p

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朱慈炅的眼光比鄭成功看的還要寬,這次大明可是在幫西班牙和葡萄牙奪回殖民地,讓大明來承擔所有戰爭費用顯然是不對的,他們也必須承擔大部分的戰爭損耗。&1t;/p

朱慈炅細細算了一下戰爭損耗,主要就是糧草,武器彈藥和傷亡士兵的撫卹,針對這些,他一一給列出了分攤方案。&1t;/p

先是糧草,這個是最好說的,大明帝國是去幫你們打仗的,分擔大部分糧草應該不過分吧,他相信,只要不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承受極限,他們是不會反對的。&1t;/p

然後是武器彈藥,這點問他們要也要不來,因爲他們產量有限,朱慈炅決定幫他們建立彈藥製造工場,就按前線的損耗來確定規模,設備大明可以提供,至於材料和人工,相信他們也不好意思問大明要。&1t;/p

最後就是這個士兵傷亡撫卹的問題了,朱慈炅準備賒給他們四百艘級戰列艦,讓西班牙和葡萄牙各組建一個艦隊加入鄭成功麾下,並給幫他們建立年產戰列艦百艘的組裝流水線,鍋爐、螺旋槳、火炮等主要部件大明帝國提供,船體讓他們自己造,這樣既節省了造船的費用,又降低了士兵的傷亡,西班牙和葡萄牙也能增強自己海軍的實力,皆大歡喜,朱慈炅相信,他們應該也不會反對的。&1t;/p

ps:推薦歷史大神一袖乾坤的新書《振南明》,寫的也是明末,是崇禎朝太子朱慈烺在南明覆國的故事,很精彩,推薦給大家。&1t;/p

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四章 隱忍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
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四章 隱忍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