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縣城裡面,張強的大軍正在休整。
他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天時間了。
越來越多的義軍加入了張強的隊伍,這三天裡面又有三千青壯義軍加入,他的隊伍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三千人,這不能不讓他感嘆,有時候,還是流寇的作戰方式,最快捷。
打下縣城不去守衛,那麼周圍的百姓就得跟他走,不走的一般都遭遇了不測,清軍會過來梳理一波,留守的義軍會抓一波人,或者蠱惑一波人,當清軍來的時候,他們就只剩下逃跑二字了。
這時候他們能去哪裡,肯定是來追自己的隊伍,於是張強的部隊就合理的以救世主的名義收留了這些人,他的隊伍也順理成章的壯大了。
除了正規軍還有跟着的五六千義軍,還有那些越來越壯大的俘虜兵,四萬人兵力了,這裡面有沿路的縣城裡面的清軍,也有落草爲寇的土匪,更有幫助清軍的鄉紳豪強的家丁,部族,讀書人。
蘇觀生到來的時候,看到的景象令他感到十分的震撼,因爲張強把那些俘虜也編隊訓練,目的嗎,當然是能讓他們聽從命令,服從指揮,路上好指揮,加快行軍速度,要不然他們一個人不跑,趴下一分鐘,那有四萬人不跑,他豈不是今年都別想跑到汀州府了?
蘇觀生原名時澤,字宇霖,東莞人。明末大臣,弘光帝時,官至戶部主事,清軍南下,避兵至杭州,與鄭鴻逵等人奉隆武帝(初襲唐王)入閩,隆武帝即位,拜大學士。
隆武二年(1647年1月20日),清軍攻破廣州,蘇觀生自縊殉國。
隆武元年(1645年)五月,清軍攻下南京,蘇觀生逃往杭州。剛好唐王朱聿鍵到了,蘇觀生前往拜見。朱聿鍵和他談話後十分高興,和他一道乘船到了福建。觀生和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兩個一道擁立朱聿鍵做了皇帝,朱聿鍵提拔他爲翰林學士,不久升任禮部右侍郎兼學士。開設了儲賢館,分十二科,招攬四方人才,由蘇觀生負責其事。蘇觀生髮誓以清廉自持,也稍微有些文采、學識,不過當時他還沒有什麼名望。朱聿鍵因爲他是老部下,對他的眷愛和恩惠超過了別的朝臣,短時間內就破格提拔他做了東閣大學士,參與國家軍政大事的處理。
在名望方面他的確不如馬士英,錢謙益等人。
甚至不如朱大典,才能方面也不如他們,但他擁立之功,使得他在隆武朝廷站穩了腳跟,如今更是跟着隆武落難的近臣。
這個人有個特點就是時刻爲他擁立的皇帝着想,不像朱大典等人其實是想着自己的好處,不滿足自己的好處的時候,他們寧願將自己賦予名望,節氣,殉國,也不會多做無用的事情。
蘇觀生令人敬佩的一點就是不放棄。
所以張強在縣城縣衙接待了他。
而就在張強接待蘇觀生的同時,張存哲的大軍三萬餘人,加上週邊的清軍三萬多人,已經從三面包圍了上來。
範紹祖在溫州府府城接待了張存哲的使者。
聽聞浙閩總督張存哲帶領六萬大軍三面朝着金華義軍包圍上去的時候,範紹祖動心了,立刻調配三千水師,一萬清兵,帶着葡萄牙的使者再次開赴前線。
水師戰船上,範紹祖咬牙切齒的對葡萄牙的新的使者道:“弗雷司令官,這次我們是去找殺害你們使者的兇手,這次我一定會將兇手捉拿回來,交給貴方處置。”
一身灰色葡萄牙火槍兵打扮的葡萄牙陸軍司令官,弗雷看着他道:“我已經命令我的部隊900多人,從香山坐船來和我們會合了,到時候,我要親自槍斃敢於惹我們葡萄牙人的大明兇手。”
屏南縣城,張強笑着對蘇觀生道:“閣部,我早就聽說閣部侍奉皇上,至死不渝,今次能真正見到閣部,也算緣分。”
蘇觀生對於張強的一身類似葡萄牙人的火槍兵褲子,上衣,短褂,打扮很是不喜,但他知道此次必須依靠這個人,隆武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很可能下一刻,就是被清兵從豪紳的寨子裡面揪出來,斬首邀功了,因此,再對張強不喜歡,他也按奈下心情,平心靜氣的端着茶杯,問道:“不知道首領對朝廷目前的處境有和感想?”
張強笑道:“皇上落難,下官定當傾力相助,自從接到朱大人派遣的求救信使的口信,下官立刻帶領精銳兵馬,星夜兼程趕來救援,”他裝作一副無奈的樣子,“可剛走到了此地,就聽聞汀州府被清軍攻破,皇上不知所蹤,下官躊躇彷徨,不知下步做何打算,”他擡起頭,眼睛裡帶着笑容,“如今見到了閣部,想來皇上已經安全脫險,不如閣部帶領下官前去,將皇上迎入軍中,以免閣部不在的時候,皇上出危險。”
蘇觀生沒想到張強會一上來就希望將隆武迎入軍中,他看了看張強,這個人看來也有心弄個擁立之功。
他放下茶杯,蘇觀生的本事雖然不大,可怎麼說人家也在大明做過知縣,做過大學士,南明還是戶部尚書,大學士,入閣的人,修養還是很高的。
“皇上落難,我等做臣子的自然很是憂心,但本官還是想要首領一個態度,你會如何待皇上?”
“定當以禮待之,盡臣子本份。”張強道。
蘇觀生很是失望,這個鄉野莽夫,根本沒有那種見了皇帝納頭便拜的誠惶誠恐,看來,此人還是不可靠啊,回想,雖然不可靠,可畢竟是朝廷的軍隊,忠於朝廷,現在是最近能找到的唯一一支武力了。
蘇觀生站起來,“那就請首領隨本官去見駕吧!”
張強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衣物,“閣部請帶路,”回頭,“楊千戶,帶領五百士兵,五百騎兵,隨本都督接駕。”
楊陽陽從大門口閃了進來,“大人,兵馬已經準備好。”
張強對趕來的古月笙,唐殿風道:“唐殿風,你負責主理這裡的軍事,古月笙,你扶着看守俘虜和後勤物資,等本都督回來。”
“是,大人。”
蘇觀生對張強道:“首領,不帶大軍前去,如若遇到清兵,該如何應對?”
張強笑道,“快去快回,之後,我們退兵處州府,進入下官的地盤,即便是清軍來的再多,也可從容應對,哪裡兵強馬壯,我等已經數次擊敗清軍的圍剿,清軍不敢輕易的進剿。”
蘇觀生雖然心裡還不是很放心,可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對張強也無法約束,這一次走的匆忙,對張強的義軍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接觸,因此他也沒有帶什麼聖旨,這是他的聰明之處,如果帶着聖旨,萬一路上被抓,不是把自己和皇上的行蹤都暴露了嗎?
沒有聖旨,就算被抓,也可以說逃散,只要他不說,別人就不知道隆武帝在附近,他也可能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