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

李定國何許人也?

相信讀穿越架空的人一定會知道這個人,但沒有人去描述他,沒有多少人去關注他,相比張獻忠,李自成這種大名鼎鼎的人,其他的人都喜歡郝搖旗,劉宗敏,牛金星,李巖,紅拂女這些性格出衆的角色,卻不一定對一個張獻忠的義子,有多少研究,或者喜愛。

義子,在現代人的認識裡面和乾女人,乾兒子這種字眼一樣,帶有貶義詞,但說實在的,在歷史中的義子一次卻很受人尊敬或者敬仰,因爲身爲義子,尤其是身爲能量巨大的人物的義子,那就相當於是半子身份,將來或許是輔佐舊主之子,或者直接承接舊主的基業的人,那不是誰都能攀附得上,或者有此機緣的。

而李定國身爲張獻忠的義子,張獻忠是什麼,歷史對他的評價並不好,所以這個人空有一身正氣,民族大義,智勇雙全,卻因爲身爲一個被醜化的人物的義子,而變得籍籍無名。

永曆南明的天其實是他一直在支撐着,沒有他,永曆南明早就滅亡了。

李定國比起鄭成功自私自利來說,他還有一種匡扶民族正氣的大局觀,張獻忠的人和永曆南明的人搞在一起,他爲了永曆南明的延續,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和妥協,艱苦支撐着這個搖搖欲墜的漢人最後一個王朝。

李定國以一己之力,抗衡滿清三大王,四漢奸,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還有最後背叛的孫可望,這樣漢族人的英雄,卻沒有人宣傳,反而是漢奸們有人給他們立碑寫狀,歌功頌德,這讓身爲漢人的中華民族後人們感到十分的難堪。

雖然誰都不能否認下一個朝代,是上一個朝代的繼承者,但如此否定自己一個主體民族的行爲,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

聽到了李定國派人來訪,張強放下了手裡頭的工作,隨着周粥去拜見他們。

李定國派來的人是王尚禮。

幾個人寒暄一陣,歷數這些年的抗清事件,互相吹捧幾句以後,王尚禮對張強道:“候爺,我定西王希望和華夏軍聯合抗清,東西夾擊清軍,以光大明江山。”

張強曾經被隆武朱聿健封爲金華侯爵,因此稱作候爺也是情理之中,李定國張獻忠死後,他和其他三個人,艾能奇,孫可望,劉文秀,自稱王,後來也得了永曆皇帝朱由榔的承認,因此他這個王也來的名正言順。

只是這名正言順對於他的華夏軍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爲華夏軍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是後世穿越者建立的國家,說好了是融合進歷史中,說不好了,就是穿越者入侵歷史世界,一切的表現他不知道身爲漢人,注重大明正統的李定國會怎麼看他和他的華夏軍。

因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做法和李自成,張獻忠差不多,是起於微末的人,是和皇朝正統們做鬥爭的人,這無論是現在的南明朝廷,還是大明百姓,抑或是清朝貴族們都不會容於他。

甚至是後世的我大天朝,實際上已經從微末之人變成了貴族,財團統治的國家,他們對於農民起義軍或者是沒有任何根底的人的鄙視和厭惡是自於內心的,他們的優越感來自於他們是官,他們是貴族,他們有錢,這樣的基礎之上的。

不容於世,不容於天,這是張強和他的華夏軍目前最大的危急。

但顯然,王尚禮並不是爲了譴責或者質疑而來的,他和馮雙禮一樣,是爲了華夏軍的武器裝備以及援助而來的。

這些都沒有涉及到正統之爭。

雙方還是可以合作的。

聽到王尚禮開口這麼大的話題,張強莞爾一笑,“這個是不容質疑的,滿清爲異族,我中華可以讓他融入進來,但不能改變我中華的漢人爲主體,漢人統治的根本,否則中華就不是中華了,而是異族征服之地了。百世之後,我中華將以和麪目面對天下?說自己是一個大雜燴?來的都要兼容幷蓄嗎?那麼誰能代表中華聲?誰能代表中華?”

張強擲地有聲的說道。

“好,好,張強侯爵果然深明大義,我華夏之族屢遭劫難,就是因爲摻雜了太多的雜質,讓我中華男人變得柔弱和猶豫,沒有了血性,如今看侯爵如此表現,我也放心了,定西王也放心了。”王尚禮很是喜歡張強的言語表現。

說完之後,他轉而沉聲道:“自從聽到華夏軍義軍崛起,我定西王就甚爲關注,但苦於滿清勢大,漢人懦弱,奸詐之小人之多,猶如大海里面的魚兒,雖有渾身本事,卻被他們纏的無法出西南半步,今日前來,定西王派我來向候爺請援,請候爺看在都爲大明子民的份上,給予困境之中的定西軍以援助。”

張強伸手讓王尚禮起來,王尚禮從躬身施禮,到坐正身體,張強對他道:“我可以對你軍以援助,糧食三萬擔,水產八百石,兵器三萬把,大刀,朴刀,長矛,弓箭,弩箭樣樣俱全,不知這樣的安排,王大人可否滿意?”

王尚禮躬身施禮,“感謝候爺的支援,不過這裡下官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聽說華夏軍以火器起家,精通火器,不知道可否能援助我軍一些火器?”

這時候,周粥附耳在張強耳邊道:“聽說李定國部明軍在雲貴大敗孫可望部,就在李定國部想要憑藉着大勝的威風再接再厲的時候,孫可望部突然使用火器,擊敗了李定國部五千部衆,根據調查,是孔有德部的火器營支援了了即將大敗的孫可望部,孫可望部最近得到了孔有德部的支援,聽說還從馮雙禮哪裡買來了一部分火器擴編了火器營。”

張強十分驚訝,馮雙禮不是投降了隆武明軍了嗎?怎麼轉頭又去支援孫可望部了?

王尚禮也聽到了周粥的話,畢竟幾個人坐的不是很遠。

王尚禮道:“叫候爺明白,孫可望以前同爲張獻忠義子,馮雙禮以前是在孫可望賬下聽命,仍然有舊情,如今的局勢,很多明軍將領都蛇鼠兩端,希望留一條後路給自己,像我家定西王這樣一心爲公,匡扶大明正統的人不多了。”

張強揉了揉額頭,現實比電影戲劇更加詭異啊,更加戲劇啊。

本以爲馮雙禮是一心抗清的,沒想到還要玩這一手。

“周相,你馬上吩咐下去,以後我軍的火器不能隨便賣給其他人,以後只賣一心反清的義軍,對於其他人不提供訓練等項目。”

“是,大都督。”周粥道。

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十四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
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十四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