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

雙方部隊在不斷接近着,張強緊張的看着,蕭飛的指揮無疑是華夏軍最好的,同時他勇猛,敢於冒險這點也是張強欣賞他的,但面對早就打了幾十年戰鬥的鰲拜,張強還是爲蕭飛捏一把汗,初生牛犢不怕虎,可老虎有時候也是非常精明的,很多牛犢都是死在老虎口下。

成功的逆襲老虎的牛犢很少,成功的成爲傳說,不成功的則成爲老虎口中的食物,而且大多如此,牛犢總是成爲老虎口中的食物。

鰲拜是一支勇猛的老虎,同樣也是一隻捕獵經驗豐富的老虎,張強就不信這幾年鰲拜會不知道華夏軍火器的厲害,他敢於一戰,肯定他有依仗,鰲拜不是那種送死的愣頭青。

二十歲的鰲拜也許真的是勇猛過人,愣頭青,但四十多歲的鰲拜,那是成了精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在內部鬥爭十分激烈的清朝皇室宗親中,最後成爲康熙大帝的心頭刺,讓康熙也十分頭疼,四朝元老啊,能經歷四朝的人會是一個只憑着勇猛就能安全混過去的人?

他會不會是大唐的程咬金,大唐所有的功臣死的死,傷的傷,都被李世民弄死了,而老程卻活下來了,而且活的很滋潤,子孫後代都世襲罔替,享盡榮華富貴,這是什麼,生存的哲學,被一個看似粗人的聰明人玩的登峰造極。

鰲拜或許差點,康熙的時候不知道隱忍,不知道妥協,所以死了。

但如今的鰲拜肯定還在他的鼎盛時期,並且是即將在今後幾年到達鼎盛時期的衝刺階段,這就讓人不放心了。

鰲拜此刻正在隊列當中,帶領着中軍緩緩前行,不斷的有探馬將前面的最新消息彙報過來,鰲拜只是揮揮手,身邊的親衛大聲下達命令,讓探馬繼續探報,並沒有發佈進一步的命令。

在他看來,打華夏軍根本不需要他親自操作,有下面的那些滿清將領就好了,華夏軍先前一聽到他的大軍到來,連守城的兵力都不留,迅速的後撤半個湖廣,讓出了那麼大地盤,這幾乎和何騰蛟永曆大明的明軍一樣了,甚至更不如,他有些覺得洪承疇把華夏軍看的太高了一點,也許洪承疇他們先前的戰鬥,是清軍太不堪一擊了。

那些清軍大都是大部分的明軍降兵,綠營,綠營兵那是鄉勇團練,漢人爲主的部隊,漢人的部隊他打的多了,都一樣貪生怕死,有那麼幾個勇敢的,但都不帶腦子,明智不可爲,非要以卵擊石,最後慘死,他佩服他們的勇氣,可他認爲他們都愚蠢的可笑,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清軍,滿清的勇士,在知道不可能打過敵人的時候,也許選擇撤退,或者潰逃,哪有那麼笨的人,非要衝上來送死。

要當勇士,還是大清第一勇士,光肌肉和武力是戰勝不了敵人的,得要頭腦,要豐富的作戰經驗,他認爲華夏軍其實不堪一擊。

對於這樣的軍隊,還用他親自指揮嗎?

他手下的那些勇士們就能沖垮他們。

如果敵人兵力多一些,他還考慮一下,是不是動一下腦筋,但敵人的兵力和他相當,那麼肯定是大清的軍隊蹂躪對面的明軍了。

他一直認爲華夏軍其實就是明軍的中的一支起義軍部隊,反抗清軍的一支力量而已,而清軍面對明軍或許還會遲疑和考慮一下,面對這些雜七雜八的部隊,即便他們再正規,最後還是會被清軍剿滅。

所以他沿用了以前清軍對明軍的打法,先讓那些漢人部隊先上,如果那些漢人部隊能打過敵人,他們只需要收拾戰果就行了,清軍雖然這些年戰無不勝,兵力猛增,可他們滿清的人口增長卻很乏力,四五百萬人,算是吧滿清的人口弄到了極限了,再也不可能增長了。

真正的滿族部隊,不過三十萬人,比入關前增長了一倍,其他的滿族部隊,說實在的都是一些以前擄掠來的漢人人口繁衍出來的滿清第二代人,這些人把自己當成了滿族人,從外表來看卻十分像柔弱的漢人,缺乏他們這些真正的滿族人的勇猛外形和骨子裡面的血性,他對這樣的滿族人相當不滿意,感覺他們血統不純。

但他不得不承認,他們目前是滿族人的中堅力量,兵力比較龐大,達到了六十萬兵力,這樣滿打滿算滿族軍隊有九十萬兵力了,在接下來就是從漢人第二代裡面招收的漢軍旗,這些人都在滿族的統治下成長起來,自己也認爲他們是滿族人,其實滿族人從骨子裡面不承認他們是滿族人,所以給他們安了一個漢軍旗的旗號,證明他們受到了滿族的信任,他們的忠心可嘉。

這使得漢軍旗的那些漢人們感激涕零,想要報銷朝廷,報效滿清,爲了這麼目的,他們作戰勇敢,甚至不遜於第二代滿族人,這些漢軍旗部隊有八十多萬兵力,是滿清控制大明被佔領的領土,大清的絕大數領土的中堅力量,是值得信任的部隊。

至於綠營部隊,先前只是編出來配合漢軍旗駐守地方的輔助部隊,後來卻成爲主力炮灰部隊,爲大清一統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一些綠營裡面的明軍投降將領爲此升官發財,也在清軍朝廷的武將和文官階層裡面佔據了中游主導地位。

原先編制了六十萬,但最後編成的部隊,就算他鰲拜這樣的大將也不知道倒地有多少這樣的綠營部隊在爲滿清賣命。

目前隊伍裡面有一萬綠營部隊,還有收編的各地投降明軍的部隊,起義軍和反正軍的俘虜兵的一萬部隊,他從各地把他們抽調過來,頭一戰,他當然讓這些部隊去打了。

反正是炮灰,死的越多,對大清越有利,漢人少了,滿族人多了,這對大清的統治很是有利,鰲拜當然願意做這樣的事情,試探一下敵人的虛實,然後再出動輔助部隊和漢軍旗部隊,纏住敵人,最後出動滿族部隊,洪承疇抽調來的那些滿族部隊,不是他的部族,死了也對他的實力沒有什麼影響。

他很爲自己的聰明得意。

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十章 殺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
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十章 殺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