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

雙方部隊在不斷接近着,張強緊張的看着,蕭飛的指揮無疑是華夏軍最好的,同時他勇猛,敢於冒險這點也是張強欣賞他的,但面對早就打了幾十年戰鬥的鰲拜,張強還是爲蕭飛捏一把汗,初生牛犢不怕虎,可老虎有時候也是非常精明的,很多牛犢都是死在老虎口下。

成功的逆襲老虎的牛犢很少,成功的成爲傳說,不成功的則成爲老虎口中的食物,而且大多如此,牛犢總是成爲老虎口中的食物。

鰲拜是一支勇猛的老虎,同樣也是一隻捕獵經驗豐富的老虎,張強就不信這幾年鰲拜會不知道華夏軍火器的厲害,他敢於一戰,肯定他有依仗,鰲拜不是那種送死的愣頭青。

二十歲的鰲拜也許真的是勇猛過人,愣頭青,但四十多歲的鰲拜,那是成了精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在內部鬥爭十分激烈的清朝皇室宗親中,最後成爲康熙大帝的心頭刺,讓康熙也十分頭疼,四朝元老啊,能經歷四朝的人會是一個只憑着勇猛就能安全混過去的人?

他會不會是大唐的程咬金,大唐所有的功臣死的死,傷的傷,都被李世民弄死了,而老程卻活下來了,而且活的很滋潤,子孫後代都世襲罔替,享盡榮華富貴,這是什麼,生存的哲學,被一個看似粗人的聰明人玩的登峰造極。

鰲拜或許差點,康熙的時候不知道隱忍,不知道妥協,所以死了。

但如今的鰲拜肯定還在他的鼎盛時期,並且是即將在今後幾年到達鼎盛時期的衝刺階段,這就讓人不放心了。

鰲拜此刻正在隊列當中,帶領着中軍緩緩前行,不斷的有探馬將前面的最新消息彙報過來,鰲拜只是揮揮手,身邊的親衛大聲下達命令,讓探馬繼續探報,並沒有發佈進一步的命令。

在他看來,打華夏軍根本不需要他親自操作,有下面的那些滿清將領就好了,華夏軍先前一聽到他的大軍到來,連守城的兵力都不留,迅速的後撤半個湖廣,讓出了那麼大地盤,這幾乎和何騰蛟永曆大明的明軍一樣了,甚至更不如,他有些覺得洪承疇把華夏軍看的太高了一點,也許洪承疇他們先前的戰鬥,是清軍太不堪一擊了。

那些清軍大都是大部分的明軍降兵,綠營,綠營兵那是鄉勇團練,漢人爲主的部隊,漢人的部隊他打的多了,都一樣貪生怕死,有那麼幾個勇敢的,但都不帶腦子,明智不可爲,非要以卵擊石,最後慘死,他佩服他們的勇氣,可他認爲他們都愚蠢的可笑,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清軍,滿清的勇士,在知道不可能打過敵人的時候,也許選擇撤退,或者潰逃,哪有那麼笨的人,非要衝上來送死。

要當勇士,還是大清第一勇士,光肌肉和武力是戰勝不了敵人的,得要頭腦,要豐富的作戰經驗,他認爲華夏軍其實不堪一擊。

對於這樣的軍隊,還用他親自指揮嗎?

他手下的那些勇士們就能沖垮他們。

如果敵人兵力多一些,他還考慮一下,是不是動一下腦筋,但敵人的兵力和他相當,那麼肯定是大清的軍隊蹂躪對面的明軍了。

他一直認爲華夏軍其實就是明軍的中的一支起義軍部隊,反抗清軍的一支力量而已,而清軍面對明軍或許還會遲疑和考慮一下,面對這些雜七雜八的部隊,即便他們再正規,最後還是會被清軍剿滅。

所以他沿用了以前清軍對明軍的打法,先讓那些漢人部隊先上,如果那些漢人部隊能打過敵人,他們只需要收拾戰果就行了,清軍雖然這些年戰無不勝,兵力猛增,可他們滿清的人口增長卻很乏力,四五百萬人,算是吧滿清的人口弄到了極限了,再也不可能增長了。

真正的滿族部隊,不過三十萬人,比入關前增長了一倍,其他的滿族部隊,說實在的都是一些以前擄掠來的漢人人口繁衍出來的滿清第二代人,這些人把自己當成了滿族人,從外表來看卻十分像柔弱的漢人,缺乏他們這些真正的滿族人的勇猛外形和骨子裡面的血性,他對這樣的滿族人相當不滿意,感覺他們血統不純。

但他不得不承認,他們目前是滿族人的中堅力量,兵力比較龐大,達到了六十萬兵力,這樣滿打滿算滿族軍隊有九十萬兵力了,在接下來就是從漢人第二代裡面招收的漢軍旗,這些人都在滿族的統治下成長起來,自己也認爲他們是滿族人,其實滿族人從骨子裡面不承認他們是滿族人,所以給他們安了一個漢軍旗的旗號,證明他們受到了滿族的信任,他們的忠心可嘉。

這使得漢軍旗的那些漢人們感激涕零,想要報銷朝廷,報效滿清,爲了這麼目的,他們作戰勇敢,甚至不遜於第二代滿族人,這些漢軍旗部隊有八十多萬兵力,是滿清控制大明被佔領的領土,大清的絕大數領土的中堅力量,是值得信任的部隊。

至於綠營部隊,先前只是編出來配合漢軍旗駐守地方的輔助部隊,後來卻成爲主力炮灰部隊,爲大清一統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一些綠營裡面的明軍投降將領爲此升官發財,也在清軍朝廷的武將和文官階層裡面佔據了中游主導地位。

原先編制了六十萬,但最後編成的部隊,就算他鰲拜這樣的大將也不知道倒地有多少這樣的綠營部隊在爲滿清賣命。

目前隊伍裡面有一萬綠營部隊,還有收編的各地投降明軍的部隊,起義軍和反正軍的俘虜兵的一萬部隊,他從各地把他們抽調過來,頭一戰,他當然讓這些部隊去打了。

反正是炮灰,死的越多,對大清越有利,漢人少了,滿族人多了,這對大清的統治很是有利,鰲拜當然願意做這樣的事情,試探一下敵人的虛實,然後再出動輔助部隊和漢軍旗部隊,纏住敵人,最後出動滿族部隊,洪承疇抽調來的那些滿族部隊,不是他的部族,死了也對他的實力沒有什麼影響。

他很爲自己的聰明得意。

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2371章 交替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十一章 奪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
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2371章 交替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十一章 奪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