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

張強連夜召集內閣和國防部,以及在中樞的官員商議以後,大家一致得出一個結論,南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得不投降。

這投降還來的相當的合情合理。

李光地被張強用精神力控制過的,他在華夏軍的幫助下已經掌握了南明的朝廷政權,排擠了蘇觀生這一反對同華夏軍交好的朝廷勢力,很多已經早就受夠了華夏軍糖衣炮彈攻擊,無限羨慕華夏軍的南明國官員已經從心底不想苟延殘喘,恢復什麼朱家江山了,他們只想活着,等華夏軍縣諮詢局一出,他們是徹底沒有信心去和華夏軍對抗了。

南明國四面被華夏軍包圍,同清軍,大金軍斷絕了接觸,當初恢復朱明江山的理念此刻變得不現實了,他們要繼續同華夏軍對抗,只有死路一條。

先前還有蘇觀生等壓着,此刻李光地掌握了朝政,投靠李光地的官員一多,朱聿健幾乎成了空殼子皇帝,蘇觀生也不問政事,很多人就只能服從,這時候他們又沒有多少兵力可以對抗華夏軍,很多有執念的朱明忠誠不是上吊自殺,就是心灰意冷,掛印隱居起來,或者遠走他鄉,實際上南明國已經成了空殼子了。

在李光地同朱聿健談了一次話以後,不過旬日,朱聿健下旨投降華夏軍,從此南明過將不復存在了。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樣,也有了石子的堅硬,雖然不是太美觀,可走起大車來,平穩結實,還不咯腳,關鍵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遠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乾淨了很多,因爲大明沒有後世那種重達幾十噸的汽車,即便有運輸的馬車,也絕對不會超過幾噸的重量,這點重量對於這種低級的道路來說,綽綽有餘,這就是張強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

不能說有多高級,多先進,但絕對便利。

而且隨着研發人員的增多,主要是華夏軍在科舉考試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的行業考試,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有考試,低級的人員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認證的行業資格證書,擁有這些證書,你可以從事相關行業的研究,並且把研究的成果賣給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錢買下的研究成果。

這是行業全民認證資格證書,擁有這份證書就像讀書人考上了童生一樣,是一份榮耀,在村裡也能獲得村長或者保長,鄉長的接待,並且讓大家高看你一眼,在這些低級別的行政崗位上,你還能獲得一份不菲的收入,還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資。

村裡麪人讀個書信,認個字,或者打造個什麼,找個權威認證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來的東西要比大家沒有得到認證的人賣的價錢高一些,算個帳,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張煌言就一路走,經過鄉村就通過帶路的嚮導小夥子的嘴瞭解到這些東西。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當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時候,官府推出了三級資格認證,這些人就必須能說會道,並且能算會寫了,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夥計,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業領先的人,他們有人被官府直接徵用,給個辦事員,這些辦事員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官府上班的,稱爲官府的底層辦事員。

他們沒有升爲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面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爲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爲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爲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爲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這些即會讀書,又會研究各行業的技巧的人最終會成爲副鄉長,副鎮長,或者研究遠,官員方面這就到頭了,研究員就能被選入各個行業的官府研究機構,成爲更高級的官員,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然後進入更高的研究機構。

這是張強爲自己手裡沒有多少聰明的科學人員培養人才。

總不能老讓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們需要幫手,靠他們培養一些學徒實在太慢,對華夏軍的科技發展不好,所以張強要把華夏的那些民間人才找出來,送入他們的研究院,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對兩個人進行幫助和啓發,這樣才能加快發展。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