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

等朱大有引領鄭成功和鄭泰進來,張強起身迎接。

兩個人一見面就對張強跪拜,張強連忙躲開,並且從側面扶起他們來。

笑話,張強雖然是個後世人,可他並沒有愚蠢的認爲他可以和這兩個老奸巨猾的老海盜相提並論,並且坦然接受人家跪拜的地步。

鄭家雖然對隆武有挾制的仇怨,可人家也是扶持隆武登基的功臣,同時鄭家對隆武也算好的,隆武也是個精明的人,也是個極爲重視禮節的皇帝,現在是大明,人們還有根深蒂固的儒家禮節傳統,如果張強一個總督接受已經封爵爲忠孝伯的鄭成功的跪拜,這不合禮制,這對張強以後發展不利,同時在鄭成功心裡紮下一根刺,以後他必然不肯和自己真心。

想想,爲了遵守禮節,鄭成功居然會對和乳母亂的自己的大兒子鄭經賜死,可見禮義廉恥,儒家禮制在鄭成功心裡是有多麼的根深蒂固,今天他爲了能崛起,跪拜了自己,到時候自己不合他成爲仇人,也能受到他暗中的報復,或者不配合。

而自己的水師成長起來還需要人才和時間,海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長起來的,自己需要時間,這時間不斷,很長時間自己得依靠鄭成功這個外援。

因此張強絕對不能受這一禮。

“謝總督大人。”兩個人見張強堅決不接受跪拜,只能在張強好言相勸之下,落座下首,有獵騎兵侍衛奉上茶水。

和張強所知的明朝人見面辦事一樣,雙方寒暄半天,繞來繞去,大約半個小時,鄭成功才說明來意。

“大人,鄭彩雖然叛變大明,可他畢竟是我父親手下的兄弟,作爲繼承我父親產業的世子,我懇請大人饒恕鄭彩,將他交給下官去處理,留他一命。”

張強笑着不接話,而是拍拍手,朱大有從懷裡拿出一封聖旨,張強接了過去,遞給鄭成功,“這是皇上赦免了你家聖旨,並且希望伯爺能爲朝廷繼續效力,皇上冊封伯爺爲延平郡王,賜姓,“朱”,言國姓爺。”

“是嗎?”鄭成功接過聖旨,用顫抖的雙手拉開聖旨,看完了聖旨。

“謝主隆恩。”這次兩個人跪拜下來,張強坦然承受了,因爲他這是以欽差的身份接受了他們的跪拜,當然聖旨給了他們,欽差身份也到頭了,兩個人起來,坐下以後,互相看了一眼,眼裡滿是激動。

鄭泰抱拳道:“謝總督大人,要不是總督大人,我們鄭家還揹着叛徒的罵名,這下,我們可以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做人了。”

鄭成功也對張強道:“感謝總督大人替我鄭家平反,以後但有差遣,刀山火海,義不容辭。”

張強笑着揮揮手,“說兩句話,舉手之勞,擔不得郡王如此感激,現在我們同朝爲官,大家以後互相幫助,共同爲光復社稷努力,以報皇上的至於之恩。”張強朝着泉州府方向作揖,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現如今張強在隆武皇朝裡面有親自推薦上去的金聲這個吏部尚書,朱大典這個兵部尚書,作爲張強在朝中的奧援,說兩句話,疏通隆武地關節,這點還是辦得到的。

隆武現在的心思就是發展民生,理順整個朝廷的運作,同時增強兵力,準備進軍江西,只要有助於同韃子作戰,恢復大明江山的事情,他都會支持,這點弘光不如他,魯王雖然也有心,卻無力,魯王性格太軟,沒有什麼主見,隆武卻是一箇中興之主。

等感謝完了,鄭成功依然不忘鄭彩,再次問道:“總督大人,不知鄭彩可否交還於我等,畢竟大家生死一場,是我父親的老兄弟。”

“不知延平郡王怎麼看待葡萄牙人?”張強又岔開話題。

鄭成功十分不解,張強爲什麼總是不接他的腔,怎麼又扯到葡萄牙人那裡去了。

鄭成功雖然無奈,可他也不得不隨着張強的思路,跟着張強的話題走,誰讓他現在的實力很弱小,根本無法同張強抗衡,如果他自持自己海上經驗豐富,可以和張強一較長短的話,他不得不參考一下鄭彩,鄭彩的覆滅完全就是自己將來的下場。

鄭彩那時候可是比自己如今的實力要強,可對上了張強怎麼樣?

還不是給打斷全軍覆滅,他鄭成功雖然整合了鄭彩和鄭泰的實力,還收編了一些中型海盜團體,一些小的海盜也順風投靠,可以說浙江和福建沿海,甚至到臺灣沿海他都有話語權,可也不能忽略張強的海上實力。

鄭成功的海上實力還是以小船居多,中型船隻也不少,可大型船隻,例如擁有葡萄牙人的武裝商船和荷蘭人的武裝商船,甚至是戰艦的數目都沒有張強的水師多,甚至說根本沒有,他的坐艦還是大型福船,看起來比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在此地的大型戰艦還要高大,戰鬥力上卻不如對方。

無論海盜多麼猖狂,他們都需要最終落腳到陸地上,無論他們多麼厲害,根都在陸地上,而陸地上,靠近他們最厲害的勢力就是張強的金華義軍。

次次以少勝多,次次幾千打幾萬敵人,這戰鬥力,就是給鄭成功多十幾年也訓練不出來。

“葡萄牙人,下官覺得不過一羣商販,可以不必理睬他們。”鄭成功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在他眼裡,葡萄牙人的確不是最厲害的,他的主要敵人是荷蘭人,荷蘭人在巴達維亞有基地,可以支援在大明的荷蘭人,葡萄牙人雖然在馬六甲也有基地,可他們的戰艦不多,要支援還得遠隔萬里,所以他覺得葡萄牙人主要多大是商人,而不是能作戰的敵人。

“可是葡萄牙人佔我領土,用一些教義迷惑我大明子民,還派人幫助韃子攻打我金華義軍,這算不是敵人?”張強加強了語氣問道。

鄭成功努諾半天才道:“大人,葡萄牙人不足爲懼,他們只不過是停留在我大明境內的商人,我們需要他們將大明的貨物轉運萬里,不能不給他們一些添頭。”

“錯了,我不是說他們不可以成爲商人,只是他們已經逾越了商人的本質,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動搖我大明根本的海盜,強盜,蛀蟲,因此,我覺得,他們不應該再留在那裡了,我們共同討伐他們,將他們消滅,所有人抓做俘虜,讓他們爲我們效力,你覺得這個提議怎麼樣?”

鄭成功眼裡滿是不解,疑惑,懼色,慌忙道:“大人,那誰替我們販賣貨物?”

張強站起來,揹着手,邊踱步,邊說道:“我們歡迎商人的正當行爲,但他們又是駐軍,又是城堡,甚至還參與我們同韃子的戰爭,這已經可以看成是同我們的敵對的行爲了,實際上他們已經是敵人了,因此我們不得不消滅他們。

如果他們還願意做一個正經的商人,我們歡迎,但再也不能擁有艦隊,擁有城堡,甚至是把我們大明的屬地,變成像他們的領地那樣混亂的地方了,我們需要派遣官員和士兵,管理他們的行爲和貨物。”

鄭泰站起來,“總督大人,你的見解讓下官豁然開朗,一直以來葡萄牙人咄咄逼人,欺負人,但朝廷一直不作爲,我等也只是隨波逐流,不明所以然,今日聽大人一席話,才知道,原來我們門口放了一個無賴和強盜,下官願意盡起手中船隻,加入大人的討伐大軍,爲我大明光復失地。”

張強看向鄭成功。

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
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