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

本站收錄的所有均由本站會員制作上傳,純屬個人愛好並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爲原版權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如果版權所有人認爲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會損害你的利益,請指出,本站在確認後會立即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且未直接通過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適用於接到權利人通知後進行刪除即可免除責任的規定。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Copyright?2013 263中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放羊的孩子

南方的勢力變化,猶如一陣風潮,迅速的蔓延到北方。

清順治皇帝依然沒有親政,因爲歷史發生了變化,多爾袞應該在三年前就死去了,卻因爲張強的穿越,把個中華大地的局勢搞的紛繁複雜,喜愛遊獵的多爾袞沒有時間去他的老家去遊獵,所以沒有被有心人害死。

他還在爲滿清的未來奮鬥,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然而這理想太難了一點,也太多變了一點,入關以後的勢如破竹,望風而降的局面在一個叫金華的小城市被一個叫張強的無名小卒拼死擋住了。

這就和曾經不可一世的我大德意志的鐵騎被西伯利亞的寒風阻擋在莫斯科城下一樣,折戟沉沙,本來是一個意外,卻隨着時間的推移,讓一個意外演變成一場足以葬送清王朝女真族人統一大業的險灘,成爲另外的一個明長城,不知道這次又能阻擋他們幾百年。

更加令人憂心的是,在萬里草原上也不平靜,已經沉浮於他們的察哈爾蒙古人變成了他們的心頭大患,兩年前還不顯,但此刻,察哈爾部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強大的遼人,角色互換,他們成了關內的明軍,需要安排重兵把守各個關口,防止察哈爾部入關突擊他們的西北方領土。

派去草原上的清軍和糾集起來的蒙古人呢?

被遊動的察哈爾部蒙古人打的大敗而歸,察哈爾蒙古成了草原上的心腹大患,人口猛增,三十萬人,控弦十萬,更有萬餘馬匪,小部落依附於察哈爾蒙古人,往日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鬧騰的他們不得安寧。

現在大清朝等於是多線作戰,西南和西北方向的永曆南明儘管有大軍壓制,並且略次清剿,可儘管永曆南明軍隊戰鬥力不堪,可無窮無盡的兵力,猶如地鼠一般打下這邊,冒出那邊,打下那邊,這邊又冒出來了,煩不勝煩,需要重兵分守各地才能讓他們不至於繼續坐大。

而西北極西的陝甘等地也是鬧騰不已,不說那些回鄉的大順餘部,明軍殘部,就說那些土司和俄國,西域等人也是鬧騰不已,清軍一直想要抽調吳三桂再次南下也不能,還得繼續增派兵力,派遣王公,貝勒督陣才能勉強壓服地方。

如果說這些地方還能看到希望,那麼打不死的隆武南明卻讓人更加頭疼,每次都快勝利了,南明往華夏軍領地一跑,不久以後,又是滿血復活,然後再次跑到別的地方落地生根,幾個月以後再次和清軍打的難解難分,越打越難打,一次次損失增大。

如果說張強不想和清軍對戰,怕教會清軍作戰的藝術,那麼清軍就是確確實實的讓隆武南明學會了怎麼和清軍打仗,怎麼安排戰略,怎麼排兵佈陣,隆武也就像張強經常在後世聽到過的某節目的名言,“女人就是男人的學校,每一次經歷一個女人,男人就成熟一分。”

隆武南明已經不在怯懦的呼喊,悲號,哭喊,深明大義,也不像沒有頭腦的弘光南明一樣,居然蠢的把失去大明江山的責任推給大順逆賊,而請清軍一起匯剿大順農民起義軍,自絕於民族。

他們立國了,正式的承認自己是一個國家了,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場,所有立志反抗清軍的大明土著和大明百姓都往隆武南明的南明國跑,壯大了敵人的力量,也把馬得功驚嚇的跑回了桂林,將半個廣西府相讓,丟失了前面多鐸,等王公費盡千辛萬苦打下的地盤。

還有一個一直消滅不了的魯監國明軍,突然和鄭成功合流,變成了魯國。

經過梳理以後,整個朝廷的清朝大臣們發現,原先不過是一個鬆散的地方反清勢力,居然都成了實力強大的國家,統一大業變成了國戰。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所有人都認爲是華夏軍。

剛剛年過四十的多爾袞威嚴的坐在已經成年的順治帝下首,也不管順治帝如何想,直接擺出叔父,重臣的威嚴,對下面的文武百官道:“說說吧,如何應對當下的局勢,各方都需要援兵,各方都在催餉,列位臣公你們有什麼看法?”

“王爺,臣認爲應該從盛京調兵,先滅察哈爾部,草原不穩,我國就無從南下,曾經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對我國纔是重大威脅,至於南方,現在的兵力自保還行,等洪大人訓練完畢新軍再同華夏軍決戰,到時候,蒙古八旗兵力空出來,就像我們曾經攻打明朝一樣,三十萬騎兵大軍南下,加上幾十萬綠營清軍,選一統帥,足以蕩平所有的威脅。”大學士剛林起身說道。

剛林是多爾袞提拔的親信大臣,多爾袞問話,他立刻站出來迴應。

多爾袞點點頭,“說的有道理,其他諸臣,你們有什麼建議?”

范文程站出來道:“王爺,臣認爲還是先完成統一大業,剿滅永曆南明纔是,永曆南明現在是大順餘孽支撐,爲南方最弱的勢力,魯國次之。

魯國雖有海上強大實力,然步足在路上戰力委實不堪,屢次登陸陸地上都做不成什麼事情,派隨便一個參將級別的大將領軍兩三萬足以打敗他們。

他們登陸不上來,我們也無法去海上追繳,所以不足爲懼,隆武明軍如今背靠華夏軍,可令濟爾哈朗親王分兵去幫助孔有德剿滅,再派遣一些軍隊足以壓制或者剿滅。

聽說華夏軍和他們已經起了齷齪,以後他們不會像以前那樣能得到華夏軍的強力支援了。先剿滅永曆南明,再剿滅隆武南明,再同華夏軍決戰,一舉定乾坤,這樣才能迅速的統一江山。”

多爾袞逼着眼睛聽他說了一通,微微點頭,“不錯,範大人說的不錯,不過草原上也不可忽視,你認爲誰可擔當統兵大將,完成剿滅察哈爾蒙古的重任?”

范文程思索了一下,“滿洲鑲黃旗靖遠大將軍鰲拜可領軍平定草原。”

多爾袞睜開眼睛,想了想,“好,就鰲拜了,雙管齊下,一定要剿滅草原叛逆,到時候率領三十萬蒙古大軍,六萬清軍大軍拿下,一舉蕩平南明餘孽。”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十四章 定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十五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十四章 定計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十五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