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存亡絕續

<h3class="read_tit"></h3>

而王在晉很滿意袁可立現在這個態度:“可立兄,你也知道陛下讓我出任遼東經略的時候,我覺得不堪大任辭任過一次,但是陛下一定要讓我去,我就決定去山海關挽回殘局了,你千萬不要有誤會,以後只要咱們精誠合作,遼事絕對有挽回的餘地。”

只是袁可立卻敏銳地問道:“我接下去是外放何官?這件事不能光由陛下說了算吧。”

王在晉當即說道:“可立兄這個位置本來是要廷推的,但是既然陛下說好,司禮魏太監與內閣六部也都贊同,肯定沒有什麼大問題。”

只是袁可立卻是鎖緊了眉頭:“到處外放何處何職?”

王在晉答覆他:“陶朗先在登萊與柳鵬柳樹別駕已經是勢成水火,堪比當初的熊王之爭,偏偏金州新復,再這麼鬧下去恐怕不堪設想,所以朝廷上下都覺得可立兄是最佳人選。”

袁可立已經明白過來了:“是登萊巡撫?”

登萊巡撫雖然不是省域巡撫,而是一個區域巡撫,但是責任一點也不輕,甚至比一般的省域巡撫還要重要,現在從登萊送來的奏報,內閣都是第一時間送到大內去的。

只是登萊巡撫雖然是海疆重臣,但是陶朗先這個登萊巡撫卻已經是幹不下去了。

他與柳鵬之間的矛盾之間雖然很大,但柳鵬還是給足了陶朗先面子,並不象王在晉說的那樣直接撕破了臉,甚至到了熊王之爭那種你死我亡的地步,但問題在於他是靠熊廷弼的推薦才得以出任登萊巡撫,現在熊廷弼跟着王化貞一起倒臺,他自然沒法堅持下去。

畢竟熊廷弼是以三方佈置的名義才把陶朗先推到登萊巡撫的位置,現在熊廷弼已經下獄,而三方佈置自然是一紙空文無從談起,在這種情況他與柳鵬的矛盾又鬧得很大,大家覺得他必須去職才行。

只是在新任登萊巡撫的人選之下,內閣與司禮監本來各有人選,只是在袁可立經史講得很有趣,給天啓皇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天啓皇帝當即拍板,決定讓袁可立出鎮登萊,而天啓皇帝自然下了決心,司禮監與內閣自然都覺得這個人選可以接受。

袁可立還在爲自己即將擔負的重任震驚不已,而王在晉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對,就是登萊巡撫,我曾經做過一任山東巡撫,在登萊故舊頗多,當時陶朗先就是我的下屬,這些人脈可立兄或許可以用得着!”

袁可立點了點頭,他跟山東是一點歷史關係都沒有,現在突然讓他到山東赴任幾乎是兩眼抓瞎,王在晉主動幫忙把自己在山東的那些人脈關係介紹過來,那是最好不過了,只是他很快就問道:“在晉兄是不是爲了登萊而來,或者說,是爲了那位柳別駕來的?”

“嗯!”王在晉並沒有否認,他倒是告訴袁可立:“登萊巡撫這個位置錯綜複雜千頭萬緒,但是說來說去,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只不過是柳鵬柳通判一人而已。”

現任的陶朗先之所以倒臺,就是他與柳鵬之間的關係嚴重惡化,柳鵬的龍口軍在金州打了那樣的空前大捷,陶朗先不但沒有沾光,反而成了他倒臺的致命因素。

南山勝捷的捷報是交給廣寧王化貞飛報兵部,而克復金州的捷報乾脆直接越過諸位巡撫、總督,直接飛報兵部,雖然在具體的行政程序有着致命的問題,兵部卻是不但沒有駁回,歡天喜地地接收了下去,飛報內閣與司禮,也讓因爲廣寧失守的京城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下來了。

袁可立甚至聽說過,廣寧失守以後,宣府巡撫解經邦畏奴如虎三次辭任遼東經略,但是確認龍口軍確實收復了金州斬級無算,而不是虛報戰績之後,他又跳出來準備接任遼東經略的位置。

只是解經邦的如意算盤打得再好,終究是天算不如人算,他還沒有把謝恩的題本遞出去,天啓皇帝已經恨極了他,直接下旨“著革職爲民,永不敘用”。

不管是遼東經略還是登萊巡撫,很多時候不能光靠天吃飯,而是必須跟這位柳鵬柳通判好好合作才行,王化貞之所以暫時保全性命,陶朗先之所以不得狼狽離任,就是跟這位柳通判的關係問題。

但是這位柳鵬柳通判雖然戰功顯赫,但不象尋常邊將那樣對朝中文臣恭喜聽命,而是自行其是。

因爲朝堂之上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位柳通判,甚至連上一次南山勝捷的封賞都沒有確定下來,不然的話這位通判即便不能有公侯之賞,但至少也能換一個道臣的位置,結果他立下如此驚人的戰功,至今天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別駕而已。

“登萊巡撫這個位置,確實是只需要跟柳鵬柳通判一人打好交道就行了。”

他對王在晉說道:“金州雖然克復大獲全勝,而且斬建奴真韃逾千人,但是那位柳通判報上來的斬獲卻只有一半,只有斬級,根本不提俘獲,現在我都不知道如何處置。”

“嗯!”

王在晉對於袁可立的說法深有同感:“柳家軍屢挫建奴,但是朝堂之上對柳家軍卻是束手無策,即使不算是鳥盡弓藏,也絕對是功高不賞,假以時日必然後患無窮,所以我這個遼東經略能不能坐得安穩,關鍵就看我與可立兄能不能配合得怎麼樣。”

在這一點王在晉是未慮勝先慮敗,建奴勢大,他的方略又過於老成持重,搞不好就要被人借項上人頭立威,但是如果用好柳鵬這枚棋子,他王在晉自然可以跟王化貞一樣立於不敗之地。

而袁可立已經明白過來:“在晉兄是一心準備退守山海,盡棄遼東嗎?”

“對!”王在晉當即答道:“退守山海是上上之策。”

說到這王在晉如數家珍地說道:“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爲危局,再壞爲敗局,三壞爲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

既然退到山海關已經無一步可退,那麼王在晉就準備在遼西走廊搞堅壁清野,盡撤遼東軍民入關,也讓建奴找不到任何可能抄襲明軍或是劫掠人口、財富的機會,只能看着千里無人地帶而望洋興嘆。

如果在皇太極時代,王在晉的部署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後金軍隨時可能從喜峰口等地破關而入,但是在天啓二年、天命七年,盡撤關外退守關門不但有着驚人的勇氣與敏銳的目光,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金國的周邊到處都是虎視耽耽的敵人,不管是朝鮮、毛文龍、林丹汗還是柳鵬,只要女真敢於傾巢而出,他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抄了女真的老巢,而明軍完全可以依託山海關構築一條堅實的防線,讓女真兵無縫可擊。

只是袁可立還是問了一句王在晉:“在晉兄這麼安排的話,不但是我這個登萊巡撫,恐怕您這個遼東經略都只需要跟柳鵬打好交道吧?”

他知道王在晉的方略很有可行性,但問題是這樣的方略太保守太萬無一失,根本沒有任何進取之心,把整個遼東都直接送給了建奴,然後依靠朝鮮的毛文龍與金州的柳鵬來牽制建奴可能發動的大規模攻勢。

就是王在晉自己也吃不準這個方略能不能執行下去,但是他仍然說道:“退守山海,遼餉至少能省下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供應金州與毛文龍也不成問題!”

他是從財政角度考慮問題,但是袁可立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雖然我現在還不是登萊巡撫,而且登萊巡撫未必是一定是我,但是我還是必須說一聲,如果我真是登萊巡撫的話,堅決反對在晉兄的方略,退守山海盡棄遼東的話,等於我登萊一鎮要面臨金國舉國來攻!”

不管他對柳鵬有多少不滿與意見,但是擺在面前的問題很現實,毛文龍至少在一兩年之內不堪大用,登萊方面只能指望金州與旅順堡。

但是現在龍口軍在金州尚且立足未穩,王在晉決意盡棄遼東退守山海,而不在關外重建防線的話,那麼龍口軍將面臨整個大金國傾巢而出的攻擊。

袁可立站在登萊巡撫的立場上,是堅決不同意這種完全無視登萊利益的方略,他當即說道:“遼東、登萊脣齒相依,存亡與共,在晉兄出任遼東經略,我是一百個贊成,竭盡全力同進共退,但是我必須說一句……”

“我作爲登萊巡撫決不同贊同盡棄遼東退守山海!”

只是王在晉卻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句:“可立兄,如果您不是登萊巡撫的話,您贊同不贊同盡棄遼東退守山海的方略?”

袁可立卻是微笑地說道:“我如果不是登萊巡撫,雖然不會贊同,也不會反對,但是朝堂之上,沒有幾個人會支持盡棄遼東退守山海!”

說到這,袁可立十分從容地說道:“但不管在晉兄要不要盡棄關外退守山海,我登萊都要爲天下存亡絕續……”

第1088章 真正的目標第340章小倉官大能量第705章 金州內情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819章 兄弟齊上陣第984章 全殲海北賊第581章蚩尤旗第113章印書第221章馬停寨第15章皁班干將第1150章 貞義軍第194章不取分文第975章 皇太極的上上之策第424章新驛長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4章走馬上任第509章:絕無此事第681章 金枝玉葉第273章人面桃花第492章分之攻之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1143章 伏兵第583章花光用光第165章朝廷心腹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25章投名狀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926章 承諾第1042章 反射爐第810章 石頭火鍋第689章 五百斤豆油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851章 發動第650章易含之第807章 三思而行第612章官不聊生第62章三十文錢的殺手鐗第1016章 靠不住第707章 水到渠成第438章各得其所第945章 學習院的女皇第490章大魚第912章 突如其來第414章祖宗法度第136章以遼制遼第113章印書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383章多活數百人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326章有奸細第672章當世周處第183章窮親戚上門第848章 紫塵隊第759章 自知之明第334章全殲第52章預備倉第660章死者六百第154章龍口墩第660章死者六百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第1077章 攻心第393章萊陽第1062章 選擇第1077章 攻心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409章已經到登州府了第136章以遼制遼第613章地方宗派第1109章 寬嚴相濟第1055章 去鳳陽第131章一波又起第184章借錢買房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1139章 趙家屯第871章 醫者之心第1096章 第三者第714章 顏神鎮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1125章 雙方的增援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1156章 嶺北行省第1145章 收穫的季節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752章 柳少神算第620章:登萊互保第633章一位好官第899章 兇名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951章 小妻子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208章吳家小呂第44章把關第1076章 阻力第213章擴編第666章獻俘第450章史載勳
第1088章 真正的目標第340章小倉官大能量第705章 金州內情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819章 兄弟齊上陣第984章 全殲海北賊第581章蚩尤旗第113章印書第221章馬停寨第15章皁班干將第1150章 貞義軍第194章不取分文第975章 皇太極的上上之策第424章新驛長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4章走馬上任第509章:絕無此事第681章 金枝玉葉第273章人面桃花第492章分之攻之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1143章 伏兵第583章花光用光第165章朝廷心腹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25章投名狀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926章 承諾第1042章 反射爐第810章 石頭火鍋第689章 五百斤豆油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851章 發動第650章易含之第807章 三思而行第612章官不聊生第62章三十文錢的殺手鐗第1016章 靠不住第707章 水到渠成第438章各得其所第945章 學習院的女皇第490章大魚第912章 突如其來第414章祖宗法度第136章以遼制遼第113章印書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383章多活數百人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326章有奸細第672章當世周處第183章窮親戚上門第848章 紫塵隊第759章 自知之明第334章全殲第52章預備倉第660章死者六百第154章龍口墩第660章死者六百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第1077章 攻心第393章萊陽第1062章 選擇第1077章 攻心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409章已經到登州府了第136章以遼制遼第613章地方宗派第1109章 寬嚴相濟第1055章 去鳳陽第131章一波又起第184章借錢買房第418章碧霞元君與妖蝗第1139章 趙家屯第871章 醫者之心第1096章 第三者第714章 顏神鎮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1125章 雙方的增援第781章 爭先恐後第1156章 嶺北行省第1145章 收穫的季節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752章 柳少神算第620章:登萊互保第633章一位好官第899章 兇名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951章 小妻子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208章吳家小呂第44章把關第1076章 阻力第213章擴編第666章獻俘第450章史載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