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宣戰

鄭芝龍?

劉興祚對於這個名字仍然沒有任何印象,但是他也知道鄭芝龍既然來找自己合作,那麼就是柳鵬的敵人,雙方在這件事上擁有互信基礎,因此他沒有仔細追究細節問題:“多謝顏將軍與鄭將軍鼎力支持,不知道顏將軍與鄭將軍接下去準備讓在下怎麼做才合適。”

鄭芝龍當即說道:“劉將軍雖然想大有作爲,但實力太弱,還是多招一些兵馬爲好,只要劉將軍有上萬雄兵,天下何處去不得?有誰敢小視劉將軍。”

上萬雄兵?劉興祚可以說是小小地吃了一驚,他當即告訴鄭芝龍:“上萬雄兵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鄭芝龍當即回覆劉興祚:“有志事竟成,我也知道上萬甲兵不是一個小數字,但是沒有上萬雄兵,怎麼與柳鵬與海北鎮相提並論,要知道聞香教二十萬蓮妖在兗州城下被海北軍一日所破!”

只是劉興祚卻是很不爲然地說道:“那是蓮妖的烏合之衆,我手上若是有兩千精兵的話,就足以跟海北鎮相抗衡!”

雖然劉興祚的遼東兵始終沒有融入海北軍這個團體,但既然與海北軍同處一地,所以劉興祚對海北鎮有着比較直觀深刻的認識,他不認爲自己的遼東兵會比海北軍弱上多少,他甚至覺得自己有一整套對付海北軍的戰法。

但所有這一切前提是劉興祚必須有自己的幾千甲兵才行,而鄭芝龍很滿意劉興祚的回覆:“劉將軍請放心便是,只要劉將軍登高一呼舉起義旗,我們會全力支持劉將軍!”

這是顏思齊與諸位大首領定下來的章程。

從表面來看,顏思齊這一支海上勢力與柳鵬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雙方是井水不犯河水,鄭芝龍現在跑到徐淮之間活動挖柳鵬的牆腳可以說是自尋死路自找苦死,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海北軍與顏思齊這支海上勢力的衝突已經是越來越劇烈了。

顏思齊雖然在全力經營臺灣,但是他們這支海上勢力的命根子就是海上貿易特別是對日本的海上貿易,生絲貿易更是他們命根子的命根子,而現在的形勢卻是海北軍在海上獨領風騷,甚至連江南的生絲都要運到龍口轉口向對馬宗家輸出。

現在在海上顏思齊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海北鎮,海北鎮越是春風得意他們受到的損失就越大,因此顏思齊與鄭芝龍明明知道自己在臺灣立足未穩,但還是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來挖柳鵬的牆腳,在柳鵬的後院儘可能給柳鵬找麻煩。

而劉興祚則是這一方針最大的受益者,顏思齊與鄭芝龍都決定大力扶植劉興祚,讓他在徐淮地區牽制柳鵬,讓柳鵬根本分不出來手來對付顏思齊。

劉興祚在幾番言語之後也確定了鄭芝龍這位大海商爲了扶植自己確實將要運來大量資源,他十分高興地說道:“鄭將軍,你既然把我當朋友,那我也給你幾句金玉良言!”

鄭芝龍當即問道:“不知道劉將軍有什麼金玉良言。”

劉興祚回答道:“在山東地面上,海北鎮有的是敵人,而且最近正好有人聯絡我,鄭將軍可以見一見!”

只是劉興祚說到已經壓低了聲音,鄭芝龍敏銳地明白過來:“建奴?”

劉興祚只是回答道:“是柳小魔的死敵!”

鄭芝龍當即笑了起來:“不管是誰,只要是柳小魔的死敵,見一見都無妨!”

對於徐淮地區發生的這一切柳鵬暫時一無所知,雖然徐淮地區也是蕭夜與偵緝系統的工作重點之一,但是這一場黃河洪水卻讓海北軍在徐淮地區的情報機構幾乎處於停擺狀況,情報人員首先得保證自己的家園不被洪水沖垮才能繼續考慮向龍口傳遞情報的問題。

事實上,海右會內部還在爲劉興祚終於向海北鎮服軟而歡欣鼓舞,就在鄭芝龍與劉興祚的接觸不久之後,劉興祚就以個人名義向柳鵬發出了一封請援信。

在這封書信他對柳鵬表示極大的尊敬並以下屬自居,除此之外他還一併提及了黃河決口的善後問題,希望柳鵬能向徐淮地區支援三千石糧食。

而柳鵬也沒想到鄭芝龍會在這個時候冒出來,他拿過書信就對鍾羽正說道:“三千石糧食給他沒問題,但是不能現在一次性全給他,先從運河上調八百石過去救援徐淮饑民,然後再看看劉興祚的表現如何!”

八百石糧食對於徐淮地區的百萬饑民來說,只是滄海一粟罷了,但是鍾羽正卻知道這是一個姿態,也是海北鎮介入徐淮地區的最好藉口:“我們可不能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劉興祚一個人身上!”

柳鵬點了點頭:“對,劉興祚終究不是咱們自己人,雖然到了徐州之後就開始向咱們靠攏,但始終還是外人,不是咱們自己人,還得派個自己人去徐州鎮場子!”

而亓詩教在旁邊補充道:“這一次東三府的事情就是前車之鑑,咱們得儘量用自己人中遇到大事纔不至於亂了陣腳啊!”

事實上,柳鵬與鍾羽正之所以忽略了徐州發生的這件大事,就是眼下一件有重要得多的事情需要處理,而這件大事就是東三府的人事問題。

東三府可以說是海北鎮的基本地盤,即使是對青州府的控制力相對有限,但是青州府的地方官雖然敬畏柳鵬甚於朝廷,更不要登萊兩府,所以在東三府各州縣的地方官員在某種意義上幾乎都是“親柳派”,區別只是在親近海北鎮的程度不同而已。

而現在的朝局卻是閹黨大獲全勝,不但一路追殺東林黨,準備將東林黨用過的手段都用在東林身上,將東林斬盡殺絕,另一方面也把屠刀對準了過去的合作對象海北鎮。

這一次朝廷就突然在東三府開始了一輪官員調動,甚至可以說是地方官員幾乎爲一空,光是知府、知州、知縣這樣的地方主官就換了十七人之多,知州、知縣之下的縣丞、主簿更是不計其數,現在送到柳鵬手上的初步統計是朝廷突然空降了將近一百名官員下來。

過去雖有“三年一考、六年考滿”的規矩,而且地方官員的人事任命權多多少少在於吏部,但是在地方人事問題上,山東巡撫、巡按多多少少要跟柳鵬通過氣再奏請吏部,而吏部也要多多少少給柳鵬一點面子,哪象現在連聲招呼都不打,就把東三府的官員幾乎都換了一遍。

當然,從表面上看,這只是完全正常的人事調動,所有的人事任免都只是出自吏部,魏忠賢也親自派人給柳鵬傳了口信過來,表示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

但是連三歲小兒都知道現在的吏部早就是魏忠賢的提線木偶,魏忠賢這麼突然發動就是準備徹底架空海北鎮在地方上的基礎,那邊沈濱就不由發了一通牢騷:“是啊,我們一心想着報效朝廷,怎麼幫朝廷收復遼南失土,結果朝廷倒是先抄了我們的後路挖了我們的牆腳。”

只是柳鵬卻是十分謙遜地表示:“沈叔,朝廷是朝廷,魏閹是魏閹,這兩者不可以一概而論。”

不過柳鵬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真正想法:“只是魏閹既然要對我們海北鎮宣戰,那麼我們海北鎮就不能坐以待斃,任由閹黨凌虐海右,一定得展開反擊才行!”

東三府既然是海北軍最核心的地盤,所以海北鎮一直視東三府爲禁臠,甚至可以說是經營成了針插不進的獨立王國,是海北鎮最基本的核心利益所在,根本不容外人插手。

不管這一回是什麼給閹黨足夠的勇心讓他們來了這麼一輪突然襲擊,海北鎮上上下下都認爲這就是對海北鎮直接宣戰。

既然是對海北鎮直接宣戰,那麼來而不往非禮也,海北鎮肯定也要發起全面反攻,那麼亓詩教已經搶先說道:“柳少,我覺得既然閹黨不給咱們面子,那麼咱們也不必給閹黨什麼面子,凡是閹黨派過來的人,該殺的就殺,該打斷腿的就打斷腿,咱們山東這朗朗乾坤,容不下閹黨!”

只是柳鵬卻不贊同打擊面太大:“水至清則無魚,和光同塵纔是正理,再說了這次吏部派下來一口氣下來了一百人,這一百人誰是閹黨,又誰不是閹黨,我們不好判斷!”

這次空降下來差不多一百名正式有勘合的官員,而每一個官員往往都代表着一個利益集團,把他們都解決掉自然不是什麼正理,反而是樹敵無數,而那邊鍾羽正已經說過了:“不如讓他們都先到金州來,見過了柳少之後再拿着柳少的書信再慢慢上任……”

鍾羽正這麼一說,大家已經明白過來,那邊沈濱當即答道:“不如讓他們到復州走一趟?”

柳鵬卻是搖了搖頭說道:“走一趟金州就夠了!”

雖然這些空降下來的官員可能是閹黨成員,也有可能不是閹黨成員只是被殃及的池魚而已,但是現在在海北鎮與閹黨全面衝突的形勢之下,他們必須要明確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

第1097章 任性第512章:生祠第819章 兄弟齊上陣第1051章 機會第371章曹知縣告狀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304章莊票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462章冷風吹過來第803章 割草第1092章 楊柳青青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153章禍水東引第624章一萬石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1060章 妙用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6章副役第425章朱橋驛的經營第960章 天崩第521章同流合污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1068章 江華島第297章北山谷,和豐倉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46章張玉冠第504章龍口告急第295章要什麼勘合第864章 底線第758章 人質背後的交易第193章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589章肥料革命第430章鍾羽正第750章 小黑山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65章夢雨小姐出事了第57章風熱入體第184章借錢買房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47章道高一丈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1003章 斡耳朵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798章 跑部前進第376章靠譜的德蒙斯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659章槍林彈雨第365章馬停之爭第1087章 優勢第1127章 犧牲品第293章和豐倉第699章 倉皇北竄第216章 買馬第1160章 挺進中原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745章 只差了一點點第178章海上巡防隊第639章政治掛帥第1123章 難堪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371章曹知縣告狀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16章常典史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920章: 雪中送炭第87章真假內使第598章:分贓第1047章 柳鵬的野望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517章:善後與安排第8章馬經承第301章署職典史第309章聶遠第580章百劍盟第644章李永芳的妙策第921章 落水狗第561章放火第503章:諸城丁氏第424章新驛長第93章眼紅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1059章 戴罪立功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460章小夥計第489章:蕭夜第846章 長遠考慮第478章:必勝第434章莫名奇妙的徐典膳第584章遼餉第1141章 三個連第640章一個都不能少第1046章 堂堂正正之師
第1097章 任性第512章:生祠第819章 兄弟齊上陣第1051章 機會第371章曹知縣告狀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304章莊票第322章福山銀案的真相第462章冷風吹過來第803章 割草第1092章 楊柳青青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153章禍水東引第624章一萬石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1060章 妙用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6章副役第425章朱橋驛的經營第960章 天崩第521章同流合污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1068章 江華島第297章北山谷,和豐倉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46章張玉冠第504章龍口告急第295章要什麼勘合第864章 底線第758章 人質背後的交易第193章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589章肥料革命第430章鍾羽正第750章 小黑山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65章夢雨小姐出事了第57章風熱入體第184章借錢買房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47章道高一丈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1003章 斡耳朵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798章 跑部前進第376章靠譜的德蒙斯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659章槍林彈雨第365章馬停之爭第1087章 優勢第1127章 犧牲品第293章和豐倉第699章 倉皇北竄第216章 買馬第1160章 挺進中原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745章 只差了一點點第178章海上巡防隊第639章政治掛帥第1123章 難堪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371章曹知縣告狀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16章常典史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920章: 雪中送炭第87章真假內使第598章:分贓第1047章 柳鵬的野望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517章:善後與安排第8章馬經承第301章署職典史第309章聶遠第580章百劍盟第644章李永芳的妙策第921章 落水狗第561章放火第503章:諸城丁氏第424章新驛長第93章眼紅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1059章 戴罪立功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460章小夥計第489章:蕭夜第846章 長遠考慮第478章:必勝第434章莫名奇妙的徐典膳第584章遼餉第1141章 三個連第640章一個都不能少第1046章 堂堂正正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