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

<h3class="read_tit"></h3>

直到現在海北軍還沒正式通知他們已經出兵復州,他們居然是從朝廷轉發的東江鎮塘報中才得到這個重要消息,這就讓關寧軍長久以來的怨氣都爆發出來,只是埋怨歸埋怨,大家更擔心的是海北軍進兵復州之後引發的連環反應。

那邊大將馬世龍已經說道:“反正不管這次復州之戰的結果如何,他們海北軍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反而是我們關寧軍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爲什麼關寧軍會架到火上烤,那自然是海北軍既然傾巢出動進攻復州,那麼接下去關寧軍肯定不能繼續搞靜坐戰爭,而是必須真刀真槍地拉出去與建奴決一死戰才行,不然沒法跟朝廷交代。

說到這一點,寧前道袁崇煥已經怒氣沖天地說道:“經略大人,這件事你得管一管!他們海北鎮與柳鵬都是狼子野心,一心是準備犧牲掉我們關寧,現在不能再這麼姑息下去了,你得跟袁撫院好好爭一爭,不爭一爭的話咱們關寧十幾萬將士就要被他袁可立盡數葬送了。”

雖然孫承宗與袁可立之間的關係非常良好,但是兩個戰區不僅存在配合問題,而且還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關寧軍得到的資源多了那麼海北軍得到的資源就少了,而海北軍得到更多的資源就代表着關寧軍獲得的資源少了,而這次海北軍突然進兵復州就是雙方矛盾的總爆發。

袁崇煥很快就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前次我就不明白了,爲什麼他們海北軍的水上巡防隊會突然跑到我們遼西來,而且一口氣攻破了好幾個建奴的沿海屯堡,現在我是看明白了,他們是一心準備禍水西引!”

不管是袁崇煥還是馬世龍,或者是其它明軍統帥都覺得現在是關寧軍最脆弱的時刻,向遼西築壘雖然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但不管是城防與兵力部署都沒有完全到位,如果建奴趁着這機會向遼西發動攻勢,或許孫承宗精心準備已久的築壘攻勢就會不戰自潰。

孫承宗倒是有戰區統帥的氣度,他笑了起來:“大家也不用太緊張,海北軍出兵復州對我們關寧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不管怎麼樣建奴的主力在兩三個月之內不可能移兵遼西了,他們現在是有心無力啊!”

復州之戰肯定把建奴的主力吸引過去,但是袁崇煥卻是怒氣沖天地說道:“問題是不管海北軍能不能打下復州,我們關寧軍就被動了,不對,是必須動一動了!”

從資源分配來說,關寧軍是朝廷的親兒子,而海北軍與東江軍加起來都不夠一個乾兒子的分量,所以每年的資源爭奪之中關寧軍總是佔了上風。

但現在最致命的問題就在於,與海北軍、東江軍相比,關寧軍的戰績實在太不出彩了!

這個“太不出彩”的評價實際還是孫承宗手下留情的結果,如果說得刻薄一些,那就是耗餉千萬擁兵十萬未經一戰未立寸功!

海北軍一路攻城略地屢次擊破建奴主力,而東江鎮也不斷上陸襲擾建奴,兵力最衆糧餉最多的關寧軍反而除了一些小規模接觸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能上奏疏的戰報,以至於孫承宗每次上奏都是把關寧軍的築城成果算成了戰功。

但是現在海北軍強攻復州卻逼得關寧軍不得不拿出一份實實在在的戰績出來,不然關寧軍沒法跟朝廷跟天下關代。。

海北軍如果能攻克復州自然是一場空前的勝捷,他們即使在復州即使是受挫也是雖敗猶榮,至少海北軍是拼盡全力與建奴一戰,可是大家很快就會把目光集中到關寧軍的身上。

海北軍拼殺得這麼辛苦,關寧軍在幹什麼又立了什麼戰功?

他們還在曬太陽嗎!他擁有十幾萬大兵,耗餉何止千萬,得到的資源是海北軍與東江軍的幾倍,但是他們跟建奴有過正式接觸嗎?

這就是關寧軍統帥眼下最頭痛的問題。

那邊袁崇煥當即說道:“現在將士未經訓練,營壘未固,守城尚且沒有勝算,何況是出城與建奴決一死戰,但是不與建奴一戰,又沒法跟朝廷與天下人交代,難道跟朝廷說糜餉千萬的關寧軍除了築壘之外一無是處啊。”

這正是所有關寧軍將領最頭痛的問題,柳鵬這是逼宮啊!

柳鵬的用心如其險毒!

柳鵬是一定要逼得關寧軍走投無路狗急跳牆!

那邊張鳳翼也是附和道:“是啊,他們前次派水師在遼西登陸同樣不安好心,絕對是一心禍水西引,把建奴的主力引到遼西來。”

只是這個時侯孫承宗卻是說道:“這不叫禍水西引,建奴本來就是要西進山海,我們本來也是要越過遼河收復遼瀋……”

大家都被孫承宗的發言所驚呆了,只是孫承宗很快就說明他的真正想法:“現在海北鎮既然把建奴主力都牽制到復州去,那就給我們關寧軍一個證明自己的天賜良機,這一年多時間關寧軍始終沒有機會證明自己是天下勁旅,而現在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了!”

只是大家都是人精,第一時間就領會了孫承宗發言中的真意,遼東巡撫張鳳翼雖然不懂行軍打仗,但卻是政治鬥爭的老手,他不由拍着桌子連聲贊好:“經略說得太好了,咱們本來就是要越過遼河收復遼瀋,得感謝海北軍給我們創造這麼一個天賜良機。”

實際他的觀點與前任遼東經略王在晉是一的致,都認爲盡棄關外退守山海是最佳策略,只是他剛剛走馬上任屁股還沒坐熱自然是不敢把自己的真正想法表達出來,恰恰相反,他現在反而在附和孫承宗的謀劃。

而下面的馬世龍雖然是武將,現在也第一時間領會了孫承宗的意思:“沒錯,晚打不如早打,現在出兵東進,想必朝廷上下不管勝負對我們關寧軍肯定沒有什麼怨言。”

而寧前道道臺袁崇煥則是大笑起來:“經略這手棋下得太妙,咱們就出兵東進,到時候看海北鎮怎麼交代!就是受挫了,那也是海北軍牽制建奴不力的結果。”

整個關寧軍已經達成了一致共識,海北軍既然兵臨復州城下,等到復州戰役結束的話,那麼關寧軍就處於全盤被動的局面,

那時候被迫出兵東進不管勝負都要被海北軍的光輝所掩蓋,所以孫承宗覺得與其到時候被迫西進,不如趁着現在海北軍進攻復州的天賜良機,主動出兵東進,不管勝負都可以跟朝廷有個交代。

剛纔袁崇煥說得很對,如果受挫失敗自然是海北軍牽制建奴不力關寧軍遭遇建奴主力的緣故,如果獲勝則是關寧軍將帥運籌帷幄的功勞,反正現在出兵對關寧軍最爲有利。

那邊袁崇煥已經大聲說道:“關寧擁兵十數萬,我覺得可以一半守城,一半出戰,以馬步精銳五萬席捲河西,如果建奴不堪一擊就可以渡過遼河收復遼瀋!”

只是一聽到這個數字,遼東巡撫張鳳翼就不由眼皮一跳,他連聲說道:“五萬不行,五萬絕對不成,出兵五萬的話精銳盡出,到時候我軍就無兵可用了,我覺得……”

他想了想,覺得應當拿出一個比較穩妥的數字:“馬步五千人就近抄襲河西,應當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一個說五萬,一個說五千,孫承宗也不由糾結起來,他不得不詢問起馬世龍這位統軍大帥的意思:“世龍,你覺得是五萬好還是五千好?”

馬世龍當即說道:“下官以爲張巡撫與袁道臺說得都很有道理,但也都有不妥之處,小人覺得五百騎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

從五萬人縮水到五百騎,這個數字跳水得也實在太快了一些,馬世龍這話一出那邊袁崇煥當即大怒:“馬世龍,你不要動搖軍心,若是隻出動區區五百騎如何向朝廷交代,如何渡過遼河盡復遼瀋?”

只是馬世龍卻覺得自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他當即說道:“諸位大人,凡事得未慮勝先慮敗,若是派馬步精兵五萬人或五千人東進,一旦有變如何收場,若是隻派五百騎東進,勝敗皆有把握。”

聽到馬世龍這麼說,孫承宗不由點了點頭。

在五萬人、五千人與五百騎這三個方案之中,他覺得自己更傾向馬世龍的五百騎方案,至於原因自然很簡單,那就是馬世龍的五百騎無關大局,風險最小,也就是最安全最穩妥的方案,正如馬世龍所說的“勝敗皆有把握”,即使失敗局面也不至於失控。

而現在的關寧軍正是力求穩妥的時候,有了海北軍這個競爭對手,關寧軍更是事事力求穩妥,別說是袁崇煥的方略,就是張鳳翼出動五千人的方案,關寧軍的將帥們都覺得太過冒險,丟掉五千人尚且是件小事,丟掉了朝廷對於關寧軍的信心纔是大事。

所以在三個方案之中,馬世龍的方案一定會勝出,在場的文武官員大部分都跟孫承宗表達同樣的意見,他們覺得馬世龍所謂“勝敗皆有把握”說得太對了。

第179章登州路上不太平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185章金百萬第90章合夥大計第603章廣鹿島第117章主筆第632章朝局變幻第798章 跑部前進第330章:敲警鐘第1050章 怒潮第318章戰利品第245章東府絲東府收第87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8章 大買賣第825章 快刀斬亂麻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84章我說了算第262章姚姐姐的威風第636章最合適的時機第118章後院起火第1074章 恩威並施第447章東良第66章北山谷氏第569章琉球海道第1032章 真正的女王第275章畝產一百八第76章谷夢雨第910章 鄧玉函的條件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586章不踢人不行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548章安排第120章西馬東來第1017章 我們的舞臺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622章海右會第532章殺人放火一起來第876章 宣戰第1123章 難堪第134章禁海令第606章白日夢第442章怎麼把事情鬧大第954章 徐南鎮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15章天馬行空的思路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481章新年禮物第1168章 新朝氣象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903章 魏忠賢的底線第174章體制改革第890章 教難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839章 遼海巡撫第862章: 聯姻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564章劍盟的得失第947章 生祠第646章殺李永芳第189章王道一第619章:寬恤之至第40章專司迎送天使第408章柳鵬的恐怖傳說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791章 官莊第一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1077章 攻心第494章看你不順眼第266章孔推官第1052章 接管第251章福王藩田第545章秋糧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1035章 我們的世界第921章 落水狗第674章 蓋州與復州第930章 施洋第219章假太監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492章分之攻之第689章 五百斤豆油第759章 自知之明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726章 英雄惜英雄第441章衡府用度第1095章 九蓮菩薩第1042章 反射爐第294章趙顯兵第367章鴻門宴第60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855章 柳氏家臣第1167章 減免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11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章狂瀾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第505章決一死戰第1156章 嶺北行省
第179章登州路上不太平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185章金百萬第90章合夥大計第603章廣鹿島第117章主筆第632章朝局變幻第798章 跑部前進第330章:敲警鐘第1050章 怒潮第318章戰利品第245章東府絲東府收第87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8章 大買賣第825章 快刀斬亂麻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84章我說了算第262章姚姐姐的威風第636章最合適的時機第118章後院起火第1074章 恩威並施第447章東良第66章北山谷氏第569章琉球海道第1032章 真正的女王第275章畝產一百八第76章谷夢雨第910章 鄧玉函的條件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586章不踢人不行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548章安排第120章西馬東來第1017章 我們的舞臺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622章海右會第532章殺人放火一起來第876章 宣戰第1123章 難堪第134章禁海令第606章白日夢第442章怎麼把事情鬧大第954章 徐南鎮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15章天馬行空的思路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481章新年禮物第1168章 新朝氣象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903章 魏忠賢的底線第174章體制改革第890章 教難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839章 遼海巡撫第862章: 聯姻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564章劍盟的得失第947章 生祠第646章殺李永芳第189章王道一第619章:寬恤之至第40章專司迎送天使第408章柳鵬的恐怖傳說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791章 官莊第一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1077章 攻心第494章看你不順眼第266章孔推官第1052章 接管第251章福王藩田第545章秋糧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1035章 我們的世界第921章 落水狗第674章 蓋州與復州第930章 施洋第219章假太監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492章分之攻之第689章 五百斤豆油第759章 自知之明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726章 英雄惜英雄第441章衡府用度第1095章 九蓮菩薩第1042章 反射爐第294章趙顯兵第367章鴻門宴第60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855章 柳氏家臣第1167章 減免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11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章狂瀾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第505章決一死戰第1156章 嶺北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