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員外、老爺好!小老二這廂有禮了!”青衫磊落的說書人團團行了個禮,看起來頗有一番氣度。
下面的坐着的商人見這個樣子,紛紛都精神一振,嘴角含笑的看了過來。要說生意能夠做的這麼大,不識字是不可能的,但真讓他們讀報紙,基本上不能理解裡面的典故和政令措辭。
不是看不懂,而是不能理解後面的深意以及各種深層次聯繫。而這些纔是解讀官面文章的關鍵所在。
如此,在報紙大量發行的現在,很多說書人就兼職讀報,附帶解說一二,不管準不準確,但起碼讓人能夠明白文章中指摘的是什麼,而各地的說書人中,又以京師爲最,無他,天子腳下,愛談政治,中樞所在,見聞廣博。
啪嗒!
一抹銀色的影子從天而降,摔落在說書人的腳邊臺子上,滾了幾下,隨即停下來。說書人定睛一看,確實一枚如今隨着商稅徵收,逐漸流通開來的銀元。
“好好說,說的準爺還有賞賜。”一句話從二樓的雅間淡淡飄出來,讓說書人莫名驚喜。他不是沒有見過打賞,但以往都是幾枚紅錢——這就相當於幾十文舊銅錢了,紅錢一枚頂十枚,官方定價。如這般出手豪綽,一次一兩銀子的打賞,他也是極少見到。
“謝這位爺賞,您瞧好了,小老兒這京師可不是白混的,定然讓您將報紙上的事情瞭解的通透。”說書人作揖拜謝。
隨後,他也進入狀態,將報紙展開,“各位客官,小老兒也還沒看過報紙,讓我們看看,今天這一期報紙有什麼大事麼?”
說書人笑容可掬的說着,報紙被打開,他便衝着頭條頭版瞅過去,一看,他的笑容頓時僵硬,整個人捏着張報紙,傻愣愣的站着。
頓時,下面議論紛紛起來。
“這老頭咋了,莫不是失心瘋犯了?”有商人不明所以的問道。
“我看估計不是,應該是報紙上有什麼不得了的大消息吧。”有經常來這茶館的商人解釋。
帝國日報的發行並不是和後世的報紙一樣在清晨,因爲整個大明就這一家報紙,所以顯得比較任性,沒有固定的售賣時間,只是隨印隨賣,而且也沒有固定說是一天一期,什麼時候湊夠了一版什麼時候就發,或者說天天有驚人消息的時候就一天一版。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朱由校估計是不會放開報紙的開辦了,而帝國日報這種陋習,估計要持續很久。
經過有經驗的人解釋,很快其他人便明白過來,怕是今天的報紙上刊登了啥不得了的消息,說書人這表情,以往也不少見到,然後那念出來的,確實驚天文章,比如上次那王道之師的階級論。
“到底是什麼消息啊,這老頭還沒回過神來。”
“是啊是啊,不知道是不是和賺錢有關的。”
“那可不一定,上次劉宗周駁斥陛下的時候,這老頭也是這種反
應。”
“嘿,那可不能比,上次可沒這次久,都快一刻鐘了。”
底下的議論紛紛,終於讓臺子的說書人清醒過來,他掃視了一週,隨即苦笑道,“這是倒是個好消息,就是太大了,也不知道各位客官能不能吃的下。”
一聽,衆商人都紛紛高興起來,這意味着讓說書人驚訝萬分的文章和賺錢有關。
“快念快念。”有性急的忍不住催促起來,能夠刊登到報紙上的,起碼關聯不小,他們這些人在各地都有一定地位,自己說不定也能分一杯羹。
“那小老兒就念了。”說書人一抖報紙,開始大聲唸誦,“今晨,內閣諭令,將展開全國築路計劃……..”
隨着報紙的唸誦,下面坐着的商人眼睛越來越亮,到最後,更是如同看見了美女的惡狼,垂涎欲滴,雙眼赤紅。
隨着水泥馬路的使用,其便捷之處,越來越廣爲人知,從南到北的,只要走過這種馬路的行人和商客,無不交口稱讚,很多走南闖北的商人都紛紛稱,若是全國都是這種馬路就好了。
而如今,內閣宣佈,開啓全國築路,由北閣大學士王佐統籌主持,地方政府實施修建,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以後的商路好走了。
旋即,隨着後面的消息披露,他們瞬間錯愕,然後化身爲狼。因爲修路的水泥都是在地方採購,而不是由內府商貿部統一供應。
說實在的,朱由校手中幾種賺錢的技術保護的都很好,尤其是香水、烈酒、玻璃之類的,唯獨水泥的技術泄露出去了。沒辦法,大明的匠人實在是太聰明瞭,只要稍微看看水泥就大差不差的猜出來製作原料,然後一番實驗,便差不多能做出來,當然,效果是沒有內府做的好,但基本的快速凝結和低成本都是具備的。
只是,沒有人敢去生產,雖說錦衣衛如今收斂,但還是有辦欽案的權利,而這私自生產水泥就被朱由校定位了欽案,幾番抄家之下,自然沒什麼人生產了。研究水泥生產的匠人也被髮配到了遼東。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水泥的技術擴散算是暫時被遏制住了。但水泥的便捷,卻在所有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爲了築路,內府可算是開放了這個限制,允許地方生產,但卻有一定的前提,一是將自己名下土地統計獻出來,等到土改時直接交由官府分配,二就是參加這個水泥配額拍賣大會了,用銀子買下當地水泥的供應身份。
等到整則公告全部念出來之後,整個茶館彷彿炸了鍋一樣,到處都是嗡嗡的討論聲。
“內閣要投入三千萬兩白銀修路!”一商人眼睛瞪的跟牛眼一樣,神情非常的驚訝,顯然被這個大手筆的數字震撼的不輕。
三千萬兩是什麼概念,萬曆年間,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才四五百萬兩銀子,這是整整六七年的政府收入投資啊。
“不是內閣,是陛
下,所有投資都是陛下投入的,內閣如今哪裡有錢啊,能把那些官老爺的俸祿發出來就不錯了。”商稅的收取,他們都是有切身體會的,加上報紙的不停報道,他們對內閣的處境那是非常的瞭解。
“管他是誰,三千萬兩,要是能參合進去,供應原料,不知道能賺多少。”一商人不屑道。朱由校免除了大明所有的舊有稅收,以商稅代替。其中就包括了徭役制度,如今工部修建任何東西,都是採取僱傭制,之前南北修路時,就是這樣,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都對此不陌生。
整個大廳當中,到處都是討論的聲音,而且話題都不離三千萬兩銀子,說的都是如何從中分一杯羹。
有的說要提供糧食,有的說提供工具,有的說想競爭下水泥生產商,還有的打算提供人力,種種說法,不一而足,讓場面看起來十分的熱鬧。
啪啪啪!
又是幾抹銀色的影子閃過,還是剛纔那個雅間,丟出了幾兩銀子的賞賜,財大氣粗的,看的下面坐着的商人眼紅不已。這裡是騾馬市場,雖然有剛纔黑瘦商人那種走海路的大商人,但大部分,還是做些小的販賣生意,一次生意下了,也不過幾十兩的利潤,看別人一次幾兩幾兩的打賞,如何不眼紅。
“還請先生解說一二。”土豪開口,一樓的小商人都靜了下來,他們見識不足,不足以認識到其中的深刻蘊含,但吃這口飯的說書人就不同了,平時都會留意這些方面。
“多謝客官。”說書人拱手作揖。他本就是一京師落魄的秀才,家中因爲他讀書,早就敗落的乾淨,若是在鄉下,他這秀才或許還能滋潤一二,但京師卻是截然不同,除了抄抄寫寫,都沒有他能幹的夥計。
後來,他給酒樓開始說書爲生,等到報紙興起,他因爲對朝政關注,自己還有着那麼幾分瞭解,便開始幹着解說報紙的行當。說實話,說書人多,但真能指着報紙上面的重要消息文章解說一二的,還真沒幾個。
這不僅要對朝政大員有着較深的瞭解,還要關注天下之事,還要有着自己的見解。早年間這說書人家中還算殷實,跟着老師同學們倒也四處交遊,見識還是有些的,不是那種純粹的書呆子,故而解說起來還算有的見地,隨着時日漸久,名聲就傳出去了。
茶館裡的很多人都是專門來捧場的,他們自己對報紙背後蘊含的東西看不懂看不透,自然就找能看懂的人指點一二。
“還請先生解說一二。”一樓的商人也紛紛慷慨解囊,丟出一枚枚的紅錢。這是規矩,想要聽解說,一人一枚紅錢,而這個,則是解說人的收入了。對於這些錢,茶館是不抽成的,這是合則兩利的生意,一個藉助平臺賺錢,一個接着說書人聚攏人氣,賣茶水點心。
“多謝各位客官。”說書人再次團團作揖,等到場面再次安靜下來,他長身玉立,看着周圍渴望的目光,緩緩開始自己的評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