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那就臣對臣吧

倭人使者蒙了。

可大明的官員卻沒有蒙,大明的文官部分,真的是讀書極多的。

特別是有身份的高官,他們很清楚的記得,曾經大明搞不清這個將軍與什麼天皇的關係。在成祖的年代,足利第四代將軍就派出使者。以以“日本國世子源義持”的名義,遣使嚮明朝報告父喪;明成祖派中官周全前往弔唁,並冊封義持爲“日本國王”。

所以,這使者的國書,就是真的國書,至少是大明承認的國書。

但是,現在是大殿之上,白名鶴就算是個混蛋,也是大明正經的七品官。大明還沒有象辮子朝那樣,滿朝堂全是賣溝子貨,在對外方面他們是一致對外的,要處罰白名鶴,也等先收拾了倭人再說。

胡濙這個時候突然有了反應,打出手勢,無論如何支持白名鶴。

不僅僅是胡濙,就是陳循、高谷也紛紛表示,此時無條件支持白名鶴。

問理由?

這三個人年齡不小了,他們卻還記得,在三十九年前。那個時候他們初入官場,最年輕的高谷剛剛纔中了進士,最年長的胡濙卻已經是禮部正五品的年輕高官了。

就在三十九年前,足利義持送了國書,斷更與大明的來往。給大明解釋則是“本國開闢以來,百事皆聽諸神”、“靈神託人謂曰:我國自古不向外國稱臣”,並且聲稱要改變義滿的外交政策,“今後無受外國使命,因垂戒子孫,固守勿墜”

這已經讓大明感覺臉上無光了。

可還有更可恨的:足利義持斷絕了對大明白的稱臣後,對騷擾明朝海岸的倭寇持縱容態度,對明朝要求取締倭寇的要求置之不理。

所以,這一次的國書,也只是按對等的國與國之間的國書送來的。

斷歸斷,大明卻有十五不徵國之備案。其中就有倭國。在大明眼下的文獻記錄中,倭國還是從屬國,臣屬國。

“嘿,矮子!”白名鶴開口了。

那倭人使者帶着一種戒備的眼神看着白名鶴。卻沒有出聲。

“矮子,大明海邊的百姓死了不少,是你們倭島的流寇乾的。這件事情你們給一個交待嗎?”白名鶴惡狠狠的問着。

倭人兩個使節快速的用倭語交談着。

禮部有懂倭語的,也小聲的給胡濙翻譯着,陳循也隨後幾步,在聽着。

“大人,倭人商量,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在考慮,是賠錢,還是推拖。”

“如果他們選賠錢。無非就是想在白名鶴殺了他們那些人的情況下,討一個好價錢。要是推拖的話,白名鶴就敢說,既然你們倭島不管你們國家的人殺了我大明的人,那麼。我們大明也不會管大明殺倭島的人。”

陳循在旁邊。看似隨意的說了兩句。

胡濙聽到點了點頭:“但此事,老夫的意思是。要給倭人一個教訓,最好讓他們臣服!”

“不可能。”陳循直接就否定了這個說法。

胡濙不解,陳循繼續說道:“先不說倭人會不會臣服,就是白名鶴也不會讓他們臣服。老夫看得出來,白名鶴已經在磨刀了。上次他殺了許多倭人,得到了巨大的財富。這一次。他不用自己動手,只要指個方向,想殺倭人的排着隊呢!”

胡濙想到了,白名鶴的英雄帖,這些人絕對是一等一的殺手。

“那麼,讓白名鶴去鬧一鬧?”胡濙問陳循。

胡濙心說。白名鶴你就去鬧吧,別來京城鬧事。讓老夫也好好的把京城裡那些貪婪的清流好好收拾一下。

得到陳循的認同,胡濙決定再幫白名鶴一次。

當下,有一個官員就出例:“萬歲,臣以爲倭寇橫行。是倭國之錯。這件事情大明自然要爲大明子民討個公道。”

“臣附儀!”好幾個官員出來。

緊接着,于謙也讓自己的人表示一下支持。就是高谷也不想被人看冷眼,也安排了兩個人出來,爲大明的百姓討一些公道。

倭國使者終於出汗了,大明朝堂之上過半官員的態度,這可以說代表着大明的態度。

趕緊跪伏於地:“尊貴的大明皇帝,流寇作亂我倭島也深受其害。外官代表我家將軍懇求大明皇帝,這個流寇也是我大和國的罪人,請大明將其捉拿,讓我們帶回來嚴刑以正國法,外臣謝大明皇帝天恩!”

厲害呀,好一招四兩撥千斤之術。

“萬歲!”白名鶴聲音極大,一下就讓整個大殿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無一例外的都認爲,白名鶴要下狠手了。可白名鶴卻說道:“萬歲,臣以爲。這矮子就是一個什麼將軍的使者,他還沒有資格面君,既然代表的不是倭王,那就是倭國臣子的使者,臣啓萬歲,交由臣來應付就是了,不必要耽誤萬歲與衆位大人的時間。至於說勘合,幾百石黃金臣的合浦還是拿得出的,也交給臣好了。”

“臣以爲,白大人所奏有理。白大人身在廣東,與倭島海路相通。只須派一人監督此事進展即可。”胡濙心說,監督都是一個笑話,估計也是興安派人,結果只是白名鶴多了把刀!

倭人要的是就是勘合。勘合是什麼,在大明這個時候,還是一種貢品類貿易。

倭人的目的就是勘合,將軍的堂兄反正已經死了,能討點好處也行。

至於說將軍的堂妹嘛,一個女人罷了,在倭人心中就是一件貴重一點貨物罷了。

聽到勘合,那倭人使者趕緊問道:“不知道這位大人,可給我倭國幾份勘合?”

“勘合是什麼?無所謂了。”白名鶴擺一擺手:“本大人是很大方的人,百八十份的小意思。你們趕緊走,這太和殿是我大明議事的地方,要談什麼去本官府上吧!”

倭人聽的傻了,上一次勘合,只有三份。

一份就是一船。這個年輕的官員真的是不學無術,開口就是百八十份。倭人使者趕緊就跪下了,衝着大明皇帝朱祁鈺只是磕頭:“尊貴的大明皇帝,敢問這位大人所說的可當真?”

“混帳!”一個武官在於謙的示意之下衝了出來:“你竟然敢質疑我大明的誠信,你想死嗎?”說罷,那巨手就要過來抓那倭人使者。

朱祁鈺這才輕輕一擺手:“退下。”然後說道:“倭使退下吧,白名鶴既然代表朕處理此事,他說的話就代表朕的意思”

“倭使退……”蔡公公高呼一聲。

陳循與胡濙相互看着,都忍不住笑了,然後看看于謙,三個人都笑了。

白名鶴是什麼人,說他飽讀詩書可能這三人不太信,但博覽羣書絕對是真話。白名鶴讀書之多,怎麼可能不知道勘合代表着什麼。白名鶴這番態度只能是一個結果,那就是,白名鶴是鐵了心要坑倭人了。

坑倭人,是大明這些老臣子都非常樂意看到的。

三十九年前,許多老臣子還忘記不了那一幕呀。

看着倭國使者退下了,白名鶴這才跪倒:“萬歲,臣代暹羅國遞上國書一份,貢品禮單一份。許多貢品就是臣帶來的,已經交於內庫。”

蔡公公接過那國書,看上面的花紋就可以肯定,這不是大明的產物。

白名鶴代暹羅遞上國書,可他卻沒有資格去念。這個國書,是暹羅文與漢語兩種文本的,禮部有懂暹羅文的人,他按暹羅文來念,這是對暹羅的尊重。另一位以漢話來念,方便大明的臣子可以聽懂。

國書上寫着,自大明先祖之後,暹羅已經有三十二年沒有聽到過大明的聆訊。就象是孩子三十二年沒有聽到過長輩的教導一樣,現任暹羅王雖然自稱爲暹羅王,卻因爲手中沒有大明的冊封金卷,每天吃不下,睡不安穩。

後倭人仗着刀兵鋒利,強要暹羅稱臣納貢,更讓小王深爲惶恐。

不是害怕倭人的刀兵,只怕作晚輩的對不起大明這個長輩,只可惜,長輩太遙遠,這個晚輩只有日日苦盼,夜夜苦思。

終於,在倭人猖狂之時,大明天兵神降。

當看到大明的旗幟,就如同漆黑的深夜突然間黎明來到,暹羅的黑暗被光明所照耀。暹羅就象是遊子找到了家鄉,更象是一個孤獨的孩子見到了思念已久的親人。

……。

這才唸到一半,這位禮部的官員已經是泣不成聲,好感人的國書呀。

比起倭人的惡毒,這暹羅是多麼好的國家呀。

兩相一比較,高下立分,就是朱祁鈺都不由的動容了幾份,這樣的屬國,纔是好屬國。

有些人也在動心思,白名鶴回到京城已經二十天了,爲什麼現在纔拿出來,白名鶴這是動的什麼心思。

可無論什麼心思,在這份把許多老臣子感動到眼淚嘩嘩的國書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

“白名鶴,朕問你。暹羅想要什麼?”

“回萬歲,暹羅只求一個正統的冊封。暹羅王說過,沒有大明的冊封,他這個王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除了冊封並不他求。但臣觀察,暹羅需要幫助!”

ps:

手指好多了,就是傷的位置討厭,在中指關節處,打彎困難,影響了碼字速度。

謝謝大夥的關心。

第313節 還我河山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404節 萬雪兒醒了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37節 論恥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281節 窺視第272節 冤大頭?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138節 我有黃金二百石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84節 廉州衛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206節 淡巴菰第404節 萬雪兒醒了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289節 館閣體第143節 等一下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217節 封海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424節 誰知我心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281節 窺視第56節 最後一擊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227節 拳拳之心第278節 太上皇第348節 白大傻子?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190節 人傻錢多大明人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533節 保住幸福的生活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281節 窺視第7節 天蠍座的女人是極品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25節 好、成、行!第104節 大明無敵艦隊第252節 百里鹽田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451節 援兵至第500節 入廣西第106節 棋子第472節 皇帝坐客白府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91節 錫蘭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166節 離京第550節 大明報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146節 論賢臣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29節 明商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227節 拳拳之心第461節 只當是去旅遊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209節 不長眼的就要敲打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400節 刺客的人選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22節 花癡純真美道姑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220節 忠僕第342節 金點子
第313節 還我河山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404節 萬雪兒醒了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37節 論恥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281節 窺視第272節 冤大頭?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138節 我有黃金二百石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84節 廉州衛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206節 淡巴菰第404節 萬雪兒醒了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289節 館閣體第143節 等一下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217節 封海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424節 誰知我心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281節 窺視第56節 最後一擊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227節 拳拳之心第278節 太上皇第348節 白大傻子?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190節 人傻錢多大明人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533節 保住幸福的生活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281節 窺視第7節 天蠍座的女人是極品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25節 好、成、行!第104節 大明無敵艦隊第252節 百里鹽田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451節 援兵至第500節 入廣西第106節 棋子第472節 皇帝坐客白府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91節 錫蘭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166節 離京第550節 大明報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146節 論賢臣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29節 明商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227節 拳拳之心第461節 只當是去旅遊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209節 不長眼的就要敲打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400節 刺客的人選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22節 花癡純真美道姑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220節 忠僕第342節 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