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節 避無可避

“高谷祖屋,還是茅舍!”于謙突然插了一句嘴。

茅舍就是指草屋,形容那屋子很破舊。

其實大明初的官員,清廉的還是很多的,比起明後期東林黨那些滿嘴沒牙的文人,明初的儒臣確實是有着極高的自我約束力。

“石亨,各位有什麼說的?”胡濙開口問了一句。

“他該死!”俞士悅都看不起石亨這種人,轉爾又說了一句:“只是官員,那許多鎮守太監呢?我們有資格管這些人嗎?既然是還大明一個清明,那麼這些污垢豈能留下。”

胡濙笑了:“名鷺呀!”

白名鷺作爲八位書記員之一,正坐在商輅後面記錄着今夜的談話,聽到胡濙叫自己趕緊出列,其實他已經驚到無所形容,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兄長竟然有這麼大的勢力,在自家的府中召集起了一個小朝會的規模。

出例行禮,恭敬的等着。

“去叫你兄長來。”

“是!”白名鷺施禮,退着出了正常。他也不方便去後院,但他卻可以通過在這裡的幾位白家支房的人聯繫到白名鶴。

很快,白名鷺回來,一臉的尷尬:“各位大人,我兄長說更衣後再過來。讓我拿了這個先來。”白名鷺沒有想到自己的哥哥這麼大的架子,所以很是緊張。

那個盒子帶着封條,于謙當着衆人的名接過打開。

裡面是幾本小冊子,這是興安給白名鶴的誠意,一份名單。上面盡數東廠覈查之下的,全大明所在不盡職的太監,其中列出的是必死的,需要貶職留命的。以及有些許小錯需要訓誡的。

“誠意滿滿呀。”于謙看過冊子後放在桌上:“東廠今晚已經開始抓人了,只針對各職司太監。連更換的新人都已經安排好了,看來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情了。”

于謙並不知道,抓人的不是東廠,而是新成立的西廠。

白名鶴的東廠眼下的任務是蓋房,以及大量的訓練可以派往海外的密探。光是學習倭語的就有近千人。挑選出來的孤兒也有幾萬人,開始學習各種語言以及生存的技巧。

事實上,東廠知道太監內部有多少有問題。大明文官們也知道京城之中,大概那個文官不怎麼幹淨。只是官場上,沒有到必要的時候,誰也不會主動把事情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可眼下,卻是大明皇帝已經下了狠心。

“各位大人,看來今晚上不打算睡了。”白名鶴搖晃着走了進來。

從白名鶴身上的衣服看。白名鶴穿得並不厚。

“年輕真好。”于謙笑呵呵的說了一句,然後指了指身旁的人:“想老夫年少之時,冬天也可穿單衣。現在卻是不行了。”

“說衣服呀,我給各位大人都準備的有。不過各位大人可爲我保密,按禮應該先給萬歲獻上的,進宮的時候也不是忘記了,而且是要進貢的東西太多,所以沒有必要單獨爲這麼幾樣小東西提一次。”

這會是說正事呢。白名鶴又提到什麼衣服。

這傢伙絕對是一個滑頭,擺明了想躲開這一次的官場大地震呀。

沒有錯。白名鶴真的不想過深的參與其中,所以只能選擇迴避一些。這會正好用衣服來說話,輕輕的拍了拍手,楊虎進來。只聽白名鶴吩咐道:“從庫裡,將我準備的0073號貨物與0077號貨號各擡三件過來。”

“白名鶴眼下談的是正事!”

“胡老,晚輩說的也是正事。天氣寒冷正好把萬歲讓晚輩代爲轉給各位大人的賞賜先發下一部分,因爲許多貨物還在天津衛,所以先發上一些。說到正事嘛,晚輩只有兩句話。”白名鶴依然在選擇躲。

胡濙倒是沒有介意:“你這兩句話如果說的好,那麼老夫就不再讓你爲難了。”

“是!謝胡老。這頭一句就是。我的意見是殺惡但也有寬容的一面,畢竟作官的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讀,一個知縣的俸祿都不夠自己養活一家老小的。第二句就是,在坐的都是長輩,都是大明棟樑,所以長輩們作出的決定,我無條件支持。”

從官都笑了,白名鶴果真是一個滑頭,不過有這樣的表態也不好再逼白名鶴了。

很快,白名鶴要的六個大麻布包給擡了進來。

“休息片刻,先說這些貨。我手上的貨物有近千樣之多,我能記下了也只有非常重要的幾種。先說這個羊絨衣,其實是從河套來的,羊毛是不能浪費了,普通的羊毛有用,但羊毛之中還有羊絨,以及黃金羊絨。這衣服就是用最頂級的黃金羊絨織的,十隻羊一件衣服。當然,差的羊絨一隻羊就一件。”

大明的羊還沒有改良,工藝上也差的多,專用將最精華有着軟黃金之稱的精羊絨整出來,一隻羊能弄出一兩就不錯了。

“這麼薄一件,頂你幾斤棉花的棉衣,這完全就是奢侈品。”

“白名鶴……”四聲暴喝同時出現,可是把白名鶴嚇了一跳。

一位是俞士悅、一位是楊寧、一位是金濂、一位是何文淵。這四位尚書對視一眼之後,同時反應過來,都是給白名鶴找麻煩的。最後由最年長的何文淵先開口:“白名鶴,大同之戰是你背後搞的鬼,你要給本官一個交待,大明什麼時候出兵竟然不用通過內閣、六部了。而且兵部於尚書,也是後知。”

“嘶……”白名鶴倒吸一口涼氣,似乎自己拿出羊絨就是一個錯誤。南方那裡有羊呀,這不完全就是從北方運過去嘛。

“是呀,這私自出兵是可謀逆大罪!”楊寧也來了一句。

胡濙、陳循對視一眼,都笑了。看白名鶴這次如何回答,他要是敢說這是萬歲默許,怕白名鶴在這些人心中的身份就會暴跌。

白名鶴只是被嚇了一跳,心中並不緊張。

“依大明律。只是清除各衛所範圍內的匪類,任何非官方認可的持械之人都可爲匪。大同與宣府只是格守本份,而晚輩也僅僅是在糧食與軍械上提供了那麼一點點的幫助罷了。所以這不叫私自出兵。”

白名鶴的話講完,何文淵冷笑兩聲:“白名鶴,你認爲你這話得過去嗎?”

誰都知道,事實上受降三城已經不屬於大明瞭。只是面子上過不去,所以在地圖上那裡還是大明的國土,在這些人面前玩這種心眼,何文淵的意思就是你白名鶴當我們是什麼,你這種市井無賴的作法我們不滿意。

白名鶴跳了起來:“好,那我就實話實話。之前我和你們又不是一夥的,幹什麼要把這種機密的事情告訴你們。就算我無賴也罷,出兵的事情我也騙到了兵部的文書,哄到了刑部的除匪令。”

wωω★ TTkan★ ¢O

大實話。白名鶴這話才真正的大實話。

何文淵怒了,要去打白名鶴。卻被楊寧拉住:“何大人,此事我們實在沒得說。現在想一想,當初白名鶴騙到兵部文書的時候,您與於大人還是在一起的。”

“這混帳!”何文淵想了想也當真是沒話說了。

跳起來了四個人,三個都是爲了河套地區私自出兵的事情。俞士悅自然是後來才反應過來,白名鶴和李秉從自己這裡討要了清匪獨審的文書,也就是等於得到了刑部的授權。抓來的人等也被白名鶴私下處理了。

金濂這才慢吞吞的問白名鶴:“白名鶴,身爲戶部尚書。本官職權所在。你交賬吧!”

“金大人,我知道是您管戶部絕對是盡職盡責,但賬我現在不能交。晚輩斗膽說一句,戶部要大改,改制之後賬冊一定會上交。就算銀子不入庫,也會有賬目過手。眼下晚輩只能說一句。你要多少銀子,說個數我絕對不還價。”

金濂心說戶部改制,怎麼改。

想要再問下去,于謙插嘴了:“金大人莫要再問,這幾天就有結果了。你要問數字。我告訴你,白名鶴帶入京城的貨物值多少我不清楚,但金銀兩項,大約有十足金五百石,七金一千石。銀子方面,按十足銀算也超過二萬石了。白名鶴肯定有細賬交於萬歲處了,戶部之事會是絕大的好事,安心等相信我。”

于謙的話金濂絕對相信,只是心中疑惑,戶部如何改。

白名鶴不能說,于謙也不能細說。

兩人心中都明白,那就是建立真正的大明國庫,而不是幾地分倉。

胡濙也說了一句:“白名鶴這些銀子當中,有我禮部八百萬兩。只要萬歲同意,這筆銀子是用於建全國蒙學所用,依老夫之夢想,大明天下人人能寫會算。就算不能熟讀聖賢書,簡單的賬目會算一算,寫封家書再不用請人代筆,已是大善!”

“大善!”在坐的全部都是文官,就算于謙也屬於進士出身。

白名鶴這時才往唯一空着的椅子走去,大明是一個非常講規矩的社會,有着嚴格的等級觀念,就是排坐位都有着非常獨特的講究。

胡濙作爲實際上的六朝元老、陳循作爲當朝首輔自然是坐在正中的兩個位置上。依官職,陳循作了左側的位置,左爲尊。

所以陳循以內閣首輔的身份坐在左側,而右側就是胡濙的作法。

這兩個的旁邊,還有兩把椅子,其中一把空着。

然後依次往兩則是代表六部的六把椅子,六部尚書自然是依年齡大小而坐。(……)

ps:這幾天要存些稿子了,岳父大人在半年前腿步骨折。現在半年過去了,需要拆掉鋼絲圈了,要住院,自然是需要陪牀的,趕緊存些稿子,保證不斷更。

第610節 神兵出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204節 你問過少爺我同意嗎第517節 雅典港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558節 這才叫不擇手段第30節 君子六藝第91節 三萬石糞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491節 淡馬錫第43節 春耕祭祀第238節 屠戮(二)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156節 爲什麼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501節 聖令-拜占庭復國第491節 淡馬錫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322節 閒話**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110節 秘談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74節 初見趙弟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492節 權威展示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431節 王雨辰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57節 分勝負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154節 論政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503節 洪流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131節 最貴的書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156節 爲什麼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50節 收藏品!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245節 銀票第222節 失去剎車的白名鶴第59節 史上最強的送行規格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41節 織機決定工業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248節 夫人的智慧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65節 廕監憑引第580節 再往南……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542節 魏國公駕臨地中海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106節 棋子第80節 七日之約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350節 收藏品!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278節 太上皇第271節 議賞第561節 出海口第107節 君臨暹羅灣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76節 生死大仇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
第610節 神兵出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204節 你問過少爺我同意嗎第517節 雅典港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558節 這才叫不擇手段第30節 君子六藝第91節 三萬石糞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491節 淡馬錫第43節 春耕祭祀第238節 屠戮(二)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156節 爲什麼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501節 聖令-拜占庭復國第491節 淡馬錫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322節 閒話**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110節 秘談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74節 初見趙弟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492節 權威展示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431節 王雨辰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57節 分勝負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154節 論政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503節 洪流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131節 最貴的書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156節 爲什麼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50節 收藏品!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245節 銀票第222節 失去剎車的白名鶴第59節 史上最強的送行規格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41節 織機決定工業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248節 夫人的智慧第82節 超越人類極限的紀錄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65節 廕監憑引第580節 再往南……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542節 魏國公駕臨地中海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106節 棋子第80節 七日之約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350節 收藏品!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278節 太上皇第271節 議賞第561節 出海口第107節 君臨暹羅灣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76節 生死大仇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