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

雪代表什麼。

白名鶴第一次狂言,得到大明皇帝手書,天下第一時那首詞。

“胡老?”于謙真正有些緊張了,不過好在大明並不是後世的清朝。還沒有文字獄把人往死裡整的案例呢。可胡濙這句話也代表了,他看得出白名鶴那一句還看今朝,卻未必指的是大明太祖。

“讓我們猜一猜,是誰?”胡濙笑問。

于謙搖了搖頭:“這個話題不好繼續,往淺裡說怕會你我都有遺憾,往深裡說你我都有麻煩。所以這個話題還是不要繼續的話。”

“年輕真好!”胡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感慨。

船超過瓊島,沒有立即北上合浦,而是南下往峴港去了。

從瓊島南往峴港順風順水,也有近四百里路,怎麼也要一天多時間。白名鶴並不急,也沒有催着全速前進,沒有必要爲這些時間讓船工們浪費體力。

“白名鶴,往南就是外海了,怪不得你用戰船出海呢。”于謙不膽小,他這些話只是讓船上的人安心罷了,畢竟一路往南對於商人們來說是惡夢,曾經不是沒有人出海,可出海有多危險。

三次出海必有一次要經歷生死,這就是大明以前走私商人給的死亡率。

狂風,暴風,海匪,敵國。特別是這海匪與敵國,是南下最可怕的。爲什麼說敵國,現在麻六甲有着進必死的說法,那裡早已經不是三寶太監下西洋時的麻六甲了,那裡的人,反華夏。

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勢力,不知道爲什麼,他們會盡一切可能清除華夏人在南洋的影響。

白名鶴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伸手一指海面:“於大人,您貴爲大明兵部尚書。代表的就是大明軍方最高權利,換一個名詞來說,您就是大明的國防。您視線所達之地,只有臣服,任何的反抗將來被清除。”

“小白,還有三十里!”陳阿大親自操船,這會已經馬上到峴港了自然是離開了駕駛倉,來到了前甲板上。

大明的水手,原先用直角尺,星盤來測算在海中的位置。白名鶴教給了他們使用六分儀,大明水師除了導航員之外,任何一個船長如果不會使用六分儀,不會計算船隻的位置,那麼他們就會被下放在底倉去幹活。

“掛旗,告訴他們,我們到了。”

旗杆上一面旗幟緩緩的升了起來,掛的不是大明水師,也不是大明陸軍的旗幟,而是一隻藍底、紅日、黃月組成的旗幟,這是白名鶴頭一次在海外掛起大明王旗。

大明的旗,藍底代表青天,象徵着我大漢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日月重疊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於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於四方之中之意。

旗幟中央的黃色又代表着漢人的膚色,象徵着大明是漢族人建立和統治的國家,黃色位於中央,意指大明將漢族的利益視爲核心利益。紅色的光芒是太陽的光芒,又象徵大明屬於火德,亦指統治大明的朱姓皇族。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光芒位於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

紅色光芒中四個尖銳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規範。

“傳令,換裝!”陳阿大扯着嗓子高喊了一聲。

白名鶴深吸一口氣:“幾位大人,請入倉換官服。這旗是頭一次在大明之外飄揚,所需要配飾我這裡準備極多,一會來接待我們的是南掌峴港總督,相當於我們大明的巡撫與總督二職集一身。

三十里,半個時辰就能夠趕到。

半個時辰雖然按後世計算要一個小時,可對於船上的人來說卻是很緊張。

頭一次在海外露面,要丟了臉面可不是自己的臉,這丟的是大明的臉面。看着水手們一個人的開始輪翻的下倉換上顏色鮮亮的衣服,商人們也不敢怠慢,重新束髮,整理衣冠。既然是商人都不窮,肯定把自己壓箱底的衣服都拿了出來。

一聲炮響從船上發出,然後三色煙飛騰空而起。

並不用事先安排,白名鶴也沒有事先派船過來,這一點在場的人大半都相信。

很快,岸邊發出了連續二十一聲炮響。

“哈哈哈,這是最高規格的禮炮了。上次小白說過,不管誰來給我們找麻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他孃的再說。所以這二十一響炮,就是咱水師最高禮節。本督倒是要看一看,小白把這峴港經營成什麼樣了。”楊能半開玩笑的解釋着二十一響炮的由來。

事實上,最初的禮炮二十一響,是在十八世紀的日不落帝國。

白名鶴這二十一炮只是隨便給了一個解釋罷了。

四艘戰船迎了出來,船甲板上站着二十一名手持長刀的鐵甲軍士,清一色的大明軍服。

碼頭上有着數以百計的大小船隻,紛紛讓道兩側。許多南掌人這纔是頭一次見到日月旗,他們並不是知道這是什麼大人物到了。

桑鬆卻是知道,能在船上掛起日月旗的,在大人也不會是小人物。

白名鶴也僅僅在於暹羅王子簽約之時,在背後掛起了代表大明王朝的日月旗。

陳阿大第一個下船,衝着桑鬆一抱拳:“總督大人,好久沒見呀。”

“陳將軍好。”桑鬆微微點頭示意,目光卻盯着船頭。先是四十人的護衛隊下船,列陣兩側,然後是白名鶴下船,身穿蟒袍的白名鶴。桑鬆知道,這蟒袍在大明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穿的。

別說你是大明親王,也未必有資格穿。

在大明蟒袍屬於另類的官服,稱爲御賜服。只有功勳之臣、內閣重臣、帝師、天子近臣等極特殊的人才有資格穿的。比如英國公,他雖然身爲國公,可眼下卻沒有資格穿,因爲他們英國公府的功勳是他父親的,不是他的。

只有他爲大明立下功勳,纔有資格穿上蟒袍。

從白名鶴下船開始,一、二、三、四……,桑鬆的眼睛都瞪圓了,連同白名鶴在內,一共五位身穿蟒袍的。愣神之後桑鬆趕緊快走幾步迎了上去,長躬一禮:“不知大明貴人到訪,我南掌準備不足。如事先有通告,我南掌王必來親迎。”

衆官員都沒有開口,因爲他們搞不清這裡的情況,貿然開口也不知道是否對錯。

倒是白名鶴笑着扶起了桑鬆:“桑總督客氣了,今日非是正式拜訪,只是我要回京述職。幾位長輩聽聞南掌這裡風景獨特,而你桑總督又是極好客之人,前來打擾兩天。這是私訪,非是公務。”

大明有多少人有資格穿蟒袍桑鬆不知道,可這裡五個人絕對不是小人物。

“我來介紹,這位是南掌峴港總督,是我的也是大明的朋友。”介紹完桑鬆,白名鶴才依年齡介紹:“這位胡老,我大明四朝元老,曾爲先帝帝師。眼我大明皇上每月也在請胡老數次進宮,聽胡老講從政之道。”

“胡老!”桑鬆這是一躬到底,大明帝師,這級別絕對他們小小南掌王大多了。

白名鶴繼續介紹:“這位,我大明兵部尚書於大人,掌管大明天下兵馬。於大人劍指之處,大明百萬雄師揮師而上,無往不利。”

“於大人!”桑鬆額頭上有汗了。

兵部尚書於大人,就是他這樣一位南掌人都聽過,這位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論實權絕對是響噹噹的頂尖大員,別說是一個小小的南掌王,就是放下這南洋,誰敢說一句不敬。

于謙依也是躬到底,依同級別的禮回了禮。

于謙的品德更讓桑鬆佩服,大明不愧是以禮治天下,大明這些上位者果真有風度。

“這位我大明東廠都督,護衛我大明皇上的安危衆臣之一。這次純粹是來散心的,你可以安排幾位風景秀麗之地呀。”

桑鬆心說,你白名鶴是怕嚇到我才這樣說吧,你當我不知道大明東廠是什麼?

就是在你們大明都是讓人害怕地方,這是大明的秘密力量所在,傳聞強大無比。東廠內高手如雲,說要讓誰死,誰絕對看不到次日的太陽。

趕緊施禮,還能說什麼。

“這兩位,你可要好好巴結一下。我回京述職之後,廣東軍方就是楊大人爲主,政務自然是揭大人爲主。日後兩位大人來是來你的峴港,可要好好招待。”

這纔是最直接掌握南掌命脈的人呀。大明一個廣東,就比南掌強大十倍,這一點桑鬆絲毫也不懷疑,趕緊分別施禮。

接下來,隨着一起過來的京城、廣東官員,白名鶴也一一介紹。

白名鶴的禮物自然不輕,一百隻箱子。

至於裝的是什麼,胡濙與于謙等人也懶得問,問了也沒有必要。只是一些區區的財貨。

出了碼頭,于謙才真正意識到白名鶴在這裡作了什麼。

碼頭外連綿不斷的屋子,左邊清一色的大明建築風格,右邊依照大明的樣式而建,可卻看得出這不是大明原樣的屋子。再看街上,有穿着大明衙役服色的人在維持街面秩序,還有身穿大明軍服的軍隊在巡邏。

如果不是有人說這是裡海外,怕真的以爲這裡是大明瞭。RS

第345節 只是小生意第550節 大明報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328節 白老師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531節 狂熱的葡萄牙商人第319節 好多兵!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26節 偷心之策!第579節 一間道觀第467節 三夜第72節 一力破十會(上)第558節 這才叫不擇手段第22節 花癡純真美道姑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60節 白福收徒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491節 淡馬錫第580節 再往南……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491節 淡馬錫第619節 白名鶴致仕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614節 兵發西班牙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365節 死士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93節 峴港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74節 初見趙弟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238節 屠戮(二)第597節 謝家千金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435節 廟算(一)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287節 忠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67節 洞房花燭夜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217節 封海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370節 租界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93節 峴港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233節 絕秘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77節 忍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9節 士不交宦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579節 一間道觀第610節 神兵出第92節 兩座城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8節 白名鶴的初次早朝第466節 晚宴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
第345節 只是小生意第550節 大明報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328節 白老師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531節 狂熱的葡萄牙商人第319節 好多兵!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26節 偷心之策!第579節 一間道觀第467節 三夜第72節 一力破十會(上)第558節 這才叫不擇手段第22節 花癡純真美道姑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60節 白福收徒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491節 淡馬錫第580節 再往南……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491節 淡馬錫第619節 白名鶴致仕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614節 兵發西班牙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365節 死士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93節 峴港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74節 初見趙弟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238節 屠戮(二)第597節 謝家千金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435節 廟算(一)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287節 忠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67節 洞房花燭夜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217節 封海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370節 租界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93節 峴港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233節 絕秘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77節 忍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9節 士不交宦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579節 一間道觀第610節 神兵出第92節 兩座城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8節 白名鶴的初次早朝第466節 晚宴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