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節 火車動土

禮部測算過日子了,這一個好日子,可以破土動工。

土地爺要祭祀的,然後綁着黃色絲帶的鐵鍬由大明皇帝朱祁鈺親自來了那麼第一下後,一聲炮聲,三萬勞工開始挖地基,砸碎石。

當第一條鋼軌架在地上面的時候,就是許多官員都不明白,這是什麼?

難道四條這樣的鋼條擺在地上,會出現什麼奇蹟嗎?

不需要解釋,白名鶴站在這裡就是最好的解釋。白名鶴站在這裡,百姓們會無條件的信任,相信白名鶴就一定可以過上好日子。

線已經畫出來了,第一階段的起點是南京碼頭北半里,就是後世南京長江大橋的位置。順着江邊到南京新興的工業區,就是後世雨花臺區的位置,也接近後世南京火車站的位置,畢竟火車選路,也不是隨便什麼都可以。

第二階段就長了,從南京站修到太湖西的宜興府。這一段的難度就在河道多,雖然不寬但也是河,有了鋼筋混凝土,加上大明原本就非常高超的建橋水平,白名鶴沒壓力,他們會修的非常好,所差的就是時間。

第三階段就是最重要的部分,沿着太湖南下,過湖州直達杭州,計劃兩年內完工。全條五百二十里,雙向車道。中間有多少車站,再根據各地情況考量,幾個大站是肯定要有的,州、府級的車站是必須的。

投資多大朱祁鈺不關心,他只要看到鐵路,看到火車跑起來。

最短的第一階段,作爲試驗性的鐵路,三個月內肯定能通車,只有幾十里長。

但,有一個小小的麻煩。

爲了這個麻煩,白名鶴親自去了玄武湖東北的一個小村。

白名鶴是誰,南京城之中獨一份的大人物。家家立有長生牌位的人,白名鶴能夠親自到這麼一個小村來,整個村子無論男女老少全部出迎。

白名鶴站在村口長身一禮,全村長也抱拳回禮。

里正向前,再次施禮:“白大人您老親臨,我等鄉野小民惶恐萬分。官府修路之事,我等鄉野小民自然是支持的。可是……”

“我懂,遷墳是大事。如果不是這種必須筆直不能有彎,純精鋼打造,想彎極難。否則也不會驚擾鄉民,白某爲難之處,還望體諒。我白名鶴這裡有理了。有任何要求,只要我白名鶴能夠作到的,絕對不二話!”

“小民不敢有所有求,只是這一家,家中無丁!”

白名鶴聽了這話,也感覺真是爲難了。詳細的問詢之後,這家人只有兩個孩子。一個寡婦。原本就是別處遷來的,家中老人死的早,男子也在一年前意外落水死掉了。那寡婦也在考慮改嫁,家中是真的無作主之人。

那墳白名鶴詳細問過,是一座孤墳。與這個村子的墳根本就不在一處。

但就是這麼一座孤墳,當地縣令也不敢隨便應下,依大明律,動人祖墳是大罪過。更何況在民間,也是有極大禁忌的。

別說是縣令了,就是南京禮部也不敢隨便說平了誰家的墳頭。

真正的無主孤墳,荒平了才能動,而且也需要當地有僧道作法事,這是驚了墓主人。這墳頭還是新的,要等荒平了至少也要五六年。白名鶴等不起。

這女人要改嫁,自然作不了這家人的主。

“敢問,她要是帶着孩子改嫁,這兩個孩子是否改姓?”白名鶴又問了。

“回大人的話。不改姓,此事已經作了備案,但這兩孩子列丁籍也至少十幾年後了,最大的一個才四歲,小的才兩歲。”縣丞在旁邊小聲的回答着。

爲難呀!

白名鶴心中有些無奈,可也有許多欣慰。至少官員們沒有欺壓百姓,也沒有因爲自己修鐵路這一等一的大事爲藉口,強行要求百姓遷墳。儒家有些腐,可不代表要全盤否定儒家,這中華傳統的禮儀道德還是必須的。

正在雙方都爲難的時候,縣丞突然說了一句。

“下官倒是有一個想法,下官願收下這兩個孩子爲義子,以義兄之名來遷墳。此事依縣禮,鄉禮操辦起來大約需要五日,下官會請此村裡正,宿老,以及縣令大人爲鑑證。既然爲義子,這兩個孩子蒙學之事下官當仁不讓!”

這是一個解決辦法,爲了修路,這位縣丞也算是作出了犧牲。

白名鶴不能沒有表示,當下就說道:“如果你願意,本官願意爲師。”

聽到這話,村裡幾個老者立即就將那兩個孩子叫了出來,趕緊給白名鶴磕頭。在南京有句話,你就算能從江山逆流而上游南京,也未必能夠求得自家的孩子給白名鶴作學生。別說是一個草民的,就是許多達官貴人都難。

更何況,此事聽聞萬歲還壓着呢,理由自然是不是隨便什麼,都有資格作白名鶴學生的。

里正心說,要早說白大人您願意收這那怕一個孩子爲學生,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的道理普通村民也懂,爲師者自然有資格代表這孩子遷墳了。可這話卻沒有人敢講,要是傳了出去他們村子拿遷墳爲條件,讓那個孩子被白名鶴收爲學生的話。

這十里八鄉他們全村都擡不起頭了。

“完成儀式之後,如果你同意的話。這個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先給沂王殿下作伴讀,雖然年幼,但也可以學到一些。”

小傢伙雖然還不懂事,也從長輩們的態度上看來也知道可能是自己的大事。

要給白名鶴磕頭,白名鶴卻拒絕了。

這可是讓村裡人很緊張。

白名鶴又說道:“先認父,再行正式的拜師禮不晚。遷墳所需要的費用……”白名鶴不用再吩咐,身邊一個親隨將兩張十兩的銀票交在里正手上:“一張是在遷墳的費用,另一張是大人的儀程。”

“謝過大人!”衆鄉民齊齊施禮。

這總算是順利的把小麻煩解決了,墳不是不能遷。只要有是有主的墳,道門會派專人再重測風水,挑選合適的地方重新安置。

白名鶴回到白馬閣,第一件事情就把整條線路給標註出來。安排沿路各府、州、縣、村勘察。無論是佔了農田,還是毀了誰家的屋子,提前早作準備,應該賠償的銀兩由大明新立衙的大明鐵路司來負責。

這個大明鐵路司眼下只有兩個官。

一個是大明太師于謙兼職左司正,另一個是大明海司都督、東廠都督白名鶴兼職右司正。而正位主官還空着呢,是個什麼品階也沒有定位出來。

大明皇帝朱祁鈺的意思是,這個官必須是二品官,獨立於六部之外,由文華殿直管。

吏部的意思卻是希望歸由工部,單獨設立一個衙門這不是等於廢掉了六部的大原則嗎?三省六部論,是立朝的根本,所以不希望新增加一個部出來。

“吵,讓他們去吵,等鐵路真正修到幾千裡的時候,他們會知道這東西就不是工部可以管的了,所以眼下,就讓他們去吵吧。”白名鶴甚至沒有摸一下那個大明鐵路司的印章,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爲什麼?因爲這東西對白名鶴來說是麻煩事。

鐵路代表着強大的運輸力,到時候誰敢說沒有人會粘手,兵部想運送兵源物資,戶部想運賦稅糧食,吏部還想更快的派駐官吏,工部也需要運輸各種建築物資,誰敢說這東西不重要,所以白名鶴也不想被夾在中間難作人。

于謙倒也明白,他的身份也不可能作鐵路的主官,只是要選一個有能力,而且也不能死板,還要堅持原則的人,也不容易。

但眼下,還是先把鐵路第一階段修完再說吧。

累了一天的白名鶴終於回到後院了,享受着熱水,按摩,美食。一邊聽着孫苑君給自己告狀:“夫君,你可知道懷玉已經四天沒回家了,她身邊的侍女卻數次來拿些日常的用品,就是爲了一條船嘛,女兒家的也不知道規矩,你也不管她。”

“我管得住嗎?她背後有萬歲的支持,如果不是我攔着,怕是她能拆了我的那條船!”

“我去找皇后娘娘說說去。”孫苑君真的是準備收拾懷玉了。

白名鶴趕緊一把拉住:“別,剛纔我是說笑呢。要管真的是可以管得住的,但是這次卻要由着懷玉一次了。要知道她在,那怕不動手。她和安琪婭兩人會讓匠師們加倍的努力,這代表着皇家對這條船的重視。”

看孫苑君還是不理解,白名鶴繼續解釋:“更何況,你讓懷玉在家,她的心也飛到船廠了。你想一想,那天一百時辰跑出二百里的船,整個大明都以觀注呀。”

“似乎真的很重要。”

“不信你去看,魏國公夫人,孫都督夫人都會以探望的名義去看懷玉,當然她們重點在船。因爲魏國公與孫原貞兩位大人不能親自去,卻也不能一點消息也不能他們。畢竟將來這船真的能用了,肯定是優先配給南京水師的。”

孫苑君懂了。

“那麼夫君,我明天也去探望一下懷玉了,順便打她幾下竹板。”

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61節 回到白家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380節 戰爭的意義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6節 舌戰七裡二十八村第604節 菊花王朝的終結第538節 走出去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46節 關中白氏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396節 年二十九夜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246節 白父到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107節 君臨暹羅灣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153節 情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249節 預謀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577節 禁忌第469節 相信我,這不是侵略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143節 等一下第410節 二十萬…斤!第406節 心細如絲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163節 那就臣對臣吧第292節 疑似天堂第556節 也先領兵第186節 徐承宗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587節 安南人第114節 撫軍令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287節 忠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409節 大明貴族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284節 暗招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509節 上稅五十倍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493節 仁愛島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453節 分兵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142節 白府一個連的鋼牙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210節 金礦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
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61節 回到白家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380節 戰爭的意義第592節 女人的智慧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6節 舌戰七裡二十八村第604節 菊花王朝的終結第538節 走出去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364節 海戰倒計時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46節 關中白氏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498節 奧利維亞萊女皇號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396節 年二十九夜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246節 白父到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107節 君臨暹羅灣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153節 情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249節 預謀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577節 禁忌第469節 相信我,這不是侵略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143節 等一下第410節 二十萬…斤!第406節 心細如絲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163節 那就臣對臣吧第292節 疑似天堂第556節 也先領兵第186節 徐承宗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587節 安南人第114節 撫軍令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287節 忠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409節 大明貴族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284節 暗招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509節 上稅五十倍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493節 仁愛島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453節 分兵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142節 白府一個連的鋼牙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210節 金礦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