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傾扶桑之物力

法皇和左右大臣一行人是經過數天的跋涉纔來到南方的,如同當年的後醍醐天皇一樣,他們輾轉流離出了京都,然後在忐忑不安當中南行。

後醍醐天皇南行後,藉着天皇的權威和其他人對鎌倉幕府的不滿,一度重新君臨御極,並且統治了大片的區域,開闢了南北朝時代,而法皇和他的左膀右臂們,他們的雄心要比前輩更大。

因爲大漢軍隊在九州島的入侵,所以南國已經是一片混亂,到處都有難民往北逃亡,各藩原本想要用武力來阻擋難民出境,但是很快在洶涌的人潮面前就變得無濟於事,所以最後都放棄了阻擋,甚至還有不少藩士也攜家帶口加入到了逃亡的人潮當中。

在洶涌人潮的衝擊下,各處的道路都有些阻塞,而且沒有人來維持,秩序也變得十分混亂,甚至還有不少盜匪充塞其中,落單的婦孺甚至沒有結團的青壯都會被搶掠一空,哭喊聲此起彼伏,令人爲之惻然。

一路南行的這一羣人混跡在難民潮當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方向和自己不同,現在人人都只顧得上自己,再也沒有餘裕去管別人的事情了。不過,好在由於這一行人人數衆多,手中也拿着兵器,看上去很不好惹,所以零星的盜匪也並沒有光顧他們。

一路上,看着與京都迥異的風景,又看着源源不絕的人潮和他們臉上的驚恐絕望表情,法皇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沉重,最後他長嘆了口氣。

“真希望這些災難早日過去,讓……讓子民們早點重新安居樂業,再不用受這樣的苦楚!”

“只要幕府能夠早點被擊垮,我等就已經能還天下一個清淨。”守護在他旁邊的二條康道低聲說。“爲了擊垮幕府,付出一些代價總是必須的,現在只能讓萬民先忍耐一下了。”

“你說得對。”法皇垂下了視線,顯然對二條康道的話深以爲然。

縱使心有惻隱,但是對權力的渴望還是在他的心中佔據了上風,只要能夠讓自己奪回失去的權力,那麼就算讓天下人受一受苦,他也在所不惜,正因爲看出了法皇心中所想,所以二條康道乾脆給了他一個臺階下。

“是的,現在萬民吃一些苦,但是隻要能夠推翻幕府這就是值得的。”左大臣一條兼遐適時地也參入了進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世世代代都在幕府的統治下煎熬,不如來一次大的風潮,將幕府的統治推翻,這樣萬民的苦楚只會少幾分。”

“左府大人說得很對。”二條康道也馬上附和了他,“這次我們絕對不與幕府之人妥協,否則那就是重蹈覆轍了。我等寧可死,也不願意再受那等屈辱!”

他所說的覆轍正是南朝的教訓,在後醍醐天皇逃到南國並且建立政權和室町幕府對壘了幾十年後,南朝的形勢變得日漸窘迫,地盤也越來越少。終於,在第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統治時期,經過了長達數十年的對壘,已經無力再對抗北朝的南朝皇室,在幕府承認他們天皇繼承權的誘降條件下,終於選擇了對北朝投降。

然而在他們投降之後,幕府將軍卻出爾反爾,收回了自己的承諾,讓南朝天皇一系失去了承繼之權,當時的南朝後龜山天皇在憤懣當中憂鬱而死。這樣的教訓,這些人當然瞭然於心,他們之所以說出來,也就是爲了讓法皇堅定意志,免得到了現在這一步還有動搖。

“不錯,如今我們和幕府已經勢不兩立了,斷沒有妥協的餘地。”法皇緊握住了手,顯然要比剛纔堅定了許多。“衆位愛卿深明大義,實在讓朕甚爲感動。”

“陛下,現在重要的是給大家一塊容身之處,讓大家可以稍稍安歇,同時能夠儘快將詔令發佈出來。”一條兼遐馬上說出了現在他的打算,“如果我們一直在路上顛沛流離,恐怕京都會有不測之危……”

他所說的不測之危,就是恐怕幕府在他們逃離之後,在京都另立攝政王,甚至另立天皇,然後將他們打爲叛逆,如果真要是這麼做了,這不啻爲釜底抽薪,讓他們原本就薄弱的權威變得更加稀薄,也會讓他們更加難以擡高自己的地位。

好在現在他們將天皇也挾制在了手中,另外江戶已經是一片混亂,倉促之間他們就算想要另立朝廷,也未必能夠做得到。

另外,現在就算想要打出朝廷的旗號來,也是十分困難。現在到處都是流離的難民,各地的秩序都混亂了,就算朝廷現在在這裡打出旗號,又有誰肯聽?更別說還想要發佈詔令,傳檄天下了。

根本送都沒有人會去送。

現狀的困窘,每個人都瞭然於心,之前因爲需要逃離幕府掌握的緣故無暇去顧及,但是在輾轉流離到了南方的如今,也必須予以正視了。

“如今之計,只能找尋一二強藩,然後用與強藩合作,讓他們打出尊奉朝廷的旗號來。”右大臣二條康道沒有那麼多顧忌,馬上就說出了心中的考慮。“現在到處兵荒馬亂,強藩纔有兵有人,可以保衛住朝廷,而且強藩可以壯大朝廷的聲勢,讓朝廷更加能夠號召得動天下人。”

這個道理政仁法皇當然也也是心知肚明,可是他也知道事情不會像說起來這麼容易。“若要跟強藩合作的話,該找哪個強藩纔好呢?朝廷失墜多年,各藩早就自行其是,他們……他們居心叵測,恐怕未必會樂於幫助朝廷啊……”

他說得也是事實,朝廷的權威不張已經延續了好幾百年了,現在各藩的藩主,他們的先祖就沒有服從過朝廷的號令,現在又怎麼可能輕易服從?不服從也就罷了,他們若是存了向幕府表功的心思,或者乾脆就是爲自己的私利着想,在接到消息之後將朝廷挾持起來,到時候又該如何?

凡此種種,確實讓人憂慮。

“說到底還是朝廷手中無兵無財,以至於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行事不得不瞻前顧後,生怕前功盡棄。”想到這個恨處,法皇忍不住又長嘆了口氣,“只盼朕和愛卿能夠得天之佑,讓朝廷擺脫這樣的困窘,讓子孫後代再不用受這樣的苦楚!”

看到法皇如此悲憤的樣子,兩位大臣自然只能一起跟他告罪,同時不住寬慰,這才撫平法皇的情緒。

忿恨歸忿恨,既然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不面對現實是不行的,只能按照之前的定計,在南國找尋強藩來求援。

南國的強藩並不多,能夠稍稍值得信任的就更加少了,左右大臣兩個人仔細地考慮斟酌,尋思到底向哪幾個人求援。

現在離他們最近的、主家和分家各自統治着因幡國鳥取藩和備中國岡山藩大片石領地的池田家,是首先被排除的。池田家的先祖池田輝政是戰國時代的武將,先是爲織田信長效力後來歸屬於豐臣秀吉,最後在豐臣秀吉死後投靠了德川家康,並且在關原大戰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得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信賴和倚重。

爲了籠絡他,德川家康將女兒督姬嫁給了他,而且池田家的後人都與德川家的女兒或者養女通婚,可謂淵源甚深。

除了他本人直系子孫之外,幕府還特意封賞其親族,其弟池田長吉、次子忠繼、三男忠雄統統都被立爲藩主,最後統算起來池田家的朱家和各個支系分家總共擁有近百萬石的大領地,因此池田輝政也爲世人稱爲“西國將軍”或“姬路宰相”。

池田輝政現在已經死去,池田家依舊極得幕府寵信,他們家也是幕府在西國的支柱,雖然這些恩寵未必能夠敵得過被大漢破家滅國的恐懼,但是朝廷不可能去對他們抱有什麼指望。

廣島藩的淺野家,同樣也和幕府淵源極深,先祖淺野長政是豐臣秀吉政權當中的五奉行之一,在豐臣秀吉死後文臣武將們的激烈鬥爭當中,選擇了投靠德川家,並且爲德川家奪取日本做出了重要貢獻,於是被德川家重重犒賞,封了安藝國廣島藩四十二萬石的領地。

同時,與池田家一樣,幕府也着意用姻親關係來籠絡淺野家,繼承淺野長政家主之位的兒子淺野長晟,娶的正妻就是德川家康的女兒振姬,而且德川振姬生下的嫡子淺野光晟,現在已經在淺野長晟死後繼承了藩主之位——淺野光晟說起來還是現任將軍德川家光的親叔叔,雖然年紀比家光還小。

從這一點來看,淺野家同樣也不能夠依靠。

算來算去,在西國的大大名當中,能夠予以一定程度上信任的,只有毛利家了。

毛利輝元與德川家康的紛爭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而且毛利家被德川家肆意打壓,家族領地大爲縮水也是人盡皆知,他們心中不懷有忿恨是不可能的,至少值得試一試。

更何況,在大漢平定了九州島之後,毛利家的領地就是首當其衝,大漢只要想北上,毛利家就必須要作出抉擇了——而在大漢的兵鋒下,法皇和左右大臣都相信他們不會打定主意爲幕府效死。

可是,就算確定了要先聯絡毛利家,如何聯繫上他們卻又讓君臣犯了難。

毛利家地處本州島的最南端,現在領有周防和長門兩國,雖然領地還算廣大,但是卻被幕府和忠於幕府的大藩給孤立了起來。他們領地的西方和南方是大海,北方的石見國因爲有石見銀山所以被幕府收爲了天領,屬於幕府的直接管轄區;而他們東面的安藝國,正是淺野家的廣島藩。

德川幕府在奪取了天下之後,爲了鞏固統治而煞費苦心,這樣的安排自然也是爲了防堵毛利家而進行的精心設計,各地的親藩、譜代以及可以信任的外樣大名,將那些身懷異心的大名們給包圍了起來,不給他們任何發展的空間,然後再用各種政治和經濟手段打壓他們。

如果沒有大漢突然打過來,把這種絕對強勢的平衡打破的話,恐怕一兩百年裡面,毛利家等強藩都沒有機會起來反抗幕府的統治吧。

在這種被隔絕的情況下,究竟怎樣建立兩邊之間的聯繫,並且讓朝廷得到一個安生的地方,實在讓人犯難。

可想而知,爲了防備大漢,現在沿途各地都已經緊急戒嚴了,自己這羣人一路南行這麼扎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發現。

“大家一起南行去毛利家的地盤肯定是不行的。”一條兼遐也點了點頭,“姑且不說一路上艱難險阻,若是毛利家懷有二心,不肯爲朝廷出力的話,我們落入到他們手中,豈不是羊入虎口?”

“左府大人說的是。”二條康道也頗爲認同,“那左府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繼續南行的話,越來越靠近九州前線,沿途各地防備會越來越森嚴,而且人潮越來越稀薄,我們難以掩飾身份……所以依我看來,最好現在往西行,借小路去石見國內。石見國山多,雖然是幕府的直領地但是駐兵也不多,只要我們小心隱藏就不會有事……”一條兼遐說出了自己一路上的考慮。

在衆人期待的視線下,他繼續說了下去,“到了那裡之後,我們一邊窺測天下時局,一邊想辦法跟毛利家等藩主聯繫,只要能夠說動一二藩主爲我們前驅,佈告天下就不是難事了……就算一切都不順利,至少我們可以等待大漢軍隊北上,再前去投靠他們,保有餘地。”

他的考慮十分全面,二條康道想了一下,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地方。

他點了頭之後,其他人都轉頭看向政仁法皇,等待他作出最後的決斷。

“愛卿的謀略甚是精當,朕也覺得極好。”法皇先是點了點頭,然後馬上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慮,“只是前往毛利家的使者,該派誰爲好?時局艱難,想要說動毛利家,非要有大智大勇不可……”

“陛下,以臣來看,毛利家現在已經完全動搖了,只要我們再推上一把,他就肯定會倒下去,臣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一條兼遐突然篤定地說。

“爲何……爲何如此說?”法皇有些驚異。

“臣等一路南行,見到的難民當中,居然極少有看到來自廣島藩的難民……陛下想想,此事不是頗爲蹊蹺?”一條兼遐放低了聲音,“難道廣島藩的領民不想跑嗎?必定是廣島藩上下另有打算,所以不讓領民逃跑。”

法皇和二條康道面面相覷,顯然看出了某些端倪。

一條兼遐露出了笑容,“爲了方便自己禦敵,各地藩主都在主動讓領民外遷,還特意將藩主們的家眷也送往北行,甚至還有自己主動逃亡的藩主……爲何廣島藩竟然一點跡象都沒有呢?難道毛利家真的就這麼忠於幕府,決定全藩玉石俱焚嗎?”

“對!對!”法皇恍然大悟。“愛卿所言極是。”

從這種跡象來看,在大漢的兵鋒面前,毛利家必定已經存了別樣的心思了。

這倒也不奇怪,原本毛利家只能在心裡憤憤不平,但是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大漢已經給了他們機會,他們沒想過利用機會纔是怪事。

只不過,一條兼遐能夠如此細心,並且見微知著,倒是出人意料,也令其他人深感佩服。

很明顯,現在與其說是要說動毛利家反逆幕府,倒不如說是要搶在他們投降大漢之前,把他們拉攏過來,作爲朝廷的奧援,大家各處所需。

“既然這樣的話,乾脆就讓我去廣島藩交涉吧!只要許以利害,想必他們也能夠看到對他們最爲有利的出路。”二條康道極爲激動地說,“前路艱險,派其他人去我還不太放心,請讓我去吧!”

法皇和一條兼遐對視了一眼,最後同意了他的請求。二條康道膽略非常,又是右大臣之尊,前往廣島藩確實是個好的人選。

“陛下,想要說動毛利家心向我們,不給出一些好的條件是不行的。”就在這時,一條兼遐突然出言提醒法皇,“毛利家素來奸巧,而且唯利是圖,不給出實際的利益,他們絕對不會有所行動的。”

法皇微微閉上了眼睛,顯然是在考慮如何對待毛利一族,開出讓他們動心的條件來。

“具體的事項,愛卿自己可以考慮,朕可以給你全權來應對。”片刻之後,他下定了決心,然後睜開了眼睛看着二條康道,“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答應把西國之內毛利一族原有的領地都賜封給他們,並且……可以仿豐臣家之例進行封賞。”

仿豐臣之例?二條康道微微怔住了。

豐臣秀吉當年可是作爲公卿之首,當上了太政大臣的啊……而且,豐臣家也曾被列爲攝關家,當成了最高等級的公卿家門。

毛利太閣?聽上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現在是非常之時,做一些非常之事也是無可奈何吧,引大漢外兵的事情都做了,還怕做這個?

“是!”他鄭重地跟法皇陛下行禮,答應了下來。

第763章 進門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1239章 萬事順利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831章 罵得嗎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531章 這是俺們拼命打下來的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917章 趙進出行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793章 遼陽城下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996章 歸家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985章 立功心切第610章 還以爲是從前嗎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985章 立功心切第276章 怪事第994章 奪門而逃第308章 近戰混戰第559章 真正的龍頭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404章 死鬥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23章 傳授第991章 火漸熄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95章 還要趕路第1664章 攻城戰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576章 在藩屬的太子第535章 浮躁的情緒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680章 夜驚第680章 夜驚第300章 城下第741章 北上的馬隊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569章 山陽縣衙第46章 路上所見第1340章 等到第39章 驚恐之極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192章 曲阜第534章 抓孬種第1236章 營正們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159章 品酒會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45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25章 勸誘和誆騙第1551章 西洋第354章 小鐘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1005章 棉、布、人心第1410章 號稱十萬第1436章 建州女真的炮隊第357章 內宅門前第1174章 這是拿第1490章 一葉障目否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714章 我自巍然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1560章 公武不共戴天第11章 木淑蘭第591章 急報急報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889章 夜不靜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433章 天已經亮了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938章 發餅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595章 女兒第1019章 劫船第676章 幾位第一次來徐州第145章 掃蕩第186章 春節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1317章 木筏第1000章 皆看徐州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104章 海主登門第88章 不識好歹第1017章 聖人子弟大漢太祖趙進研究2第933章 再擴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
第763章 進門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1239章 萬事順利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831章 罵得嗎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531章 這是俺們拼命打下來的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917章 趙進出行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793章 遼陽城下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996章 歸家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985章 立功心切第610章 還以爲是從前嗎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985章 立功心切第276章 怪事第994章 奪門而逃第308章 近戰混戰第559章 真正的龍頭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404章 死鬥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23章 傳授第991章 火漸熄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95章 還要趕路第1664章 攻城戰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576章 在藩屬的太子第535章 浮躁的情緒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680章 夜驚第680章 夜驚第300章 城下第741章 北上的馬隊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569章 山陽縣衙第46章 路上所見第1340章 等到第39章 驚恐之極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192章 曲阜第534章 抓孬種第1236章 營正們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159章 品酒會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45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25章 勸誘和誆騙第1551章 西洋第354章 小鐘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1005章 棉、布、人心第1410章 號稱十萬第1436章 建州女真的炮隊第357章 內宅門前第1174章 這是拿第1490章 一葉障目否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714章 我自巍然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1560章 公武不共戴天第11章 木淑蘭第591章 急報急報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889章 夜不靜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433章 天已經亮了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938章 發餅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595章 女兒第1019章 劫船第676章 幾位第一次來徐州第145章 掃蕩第186章 春節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1317章 木筏第1000章 皆看徐州第1161章 出口悶氣第1104章 海主登門第88章 不識好歹第1017章 聖人子弟大漢太祖趙進研究2第933章 再擴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