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

許孚遠剛走,劉阿杰忙進船艙行宮大殿來稟道:“啓稟主公,臣剛查探一番得知關於坊間傳播主公謠言之事已有半月。”

陳瀚看向劉阿杰問道:“你怎麼看?”

“臣以爲此事必然與明廷脫不了干係”

陳瀚一臉譏笑道:“看來明廷是擔心我會圖謀中原天下啊”

劉阿杰解釋道:“臣以爲大明已然懼怕我海東,殿下何不趁機問鼎中原。”

不少文武紛紛跟着跪拜奏請道:“臣等奏請殿下出兵問鼎中原”

也有文武忙勸道:“殿下萬不可如此啊”

陳瀚被手下文武不斷勸說出兵問鼎中原,不厭其煩,當即表態道:“我海東與大明同系華夏子孫,如今四夷窺視華夏,豈能手足相殘,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我海東君臣豈能做歷史罪人。”

一衆文武喜憂參半忙領命道:“臣等謹遵王命”

秦勇進來稟道:“啓稟主公,陳第老將軍率長樂縣士人求見。”

“宣”

陳第在前領着徐熥、徐火勃、謝肇淛等進船艙行宮大殿來躬身見禮道:“陳第攜長樂士人拜揭海東王殿下”

一衆長樂士人忙跟着躬身見禮道:“拜見海東王殿下”

“免禮”陳瀚掃視着一衆長樂士人問道:“不知陳老將軍前來有何事?”

陳第忙道:“吾等長樂士人聽聞殿下率大軍渡海前來助我大明剿滅大弗朗機夷寇,特來拜揭殿下。”隨即又道:“大弗朗機夷寇犯我大明東南沿海,軍民死傷慘重,生靈塗炭,不知殿下助我大明剿滅大弗朗機夷寇後是否會立即撤兵回國。”

原來陳第是擔心自己趁機出兵進攻大明,問鼎中原天下,陳瀚當即笑問道:“陳老將軍以爲本王可有勝算?”

陳第聞言大驚,萬萬沒想到陳瀚如此直截了當表明問鼎中原之心,當下警告道:“殿下並無勝算”

不少海東文武也躍躍欲試準備出奏,卻被陳瀚出聲止住道:“願聞其詳”

“我大明兩京十三省兩百餘萬大軍,海東兵不過二十萬,還望殿下不要以卵擊石爲好,豐臣秀吉就是前車之鑑。”陳第看向陳瀚頗有不悅道:“大弗朗機夷寇突襲犯我大明東南沿海,官兵猝不及防,已至東南沿海失陷皆因殿下將我大明精兵留駐東瀛所致。”

劉阿杰當即不滿道:“豈有此理,大明朝廷腐朽不堪,東南沿海明軍面對西寇大軍入侵不堪一擊,還想將爛賬算在我海東頭上嗎?”

沈惟敬當即朝着陳第怒斥道:“分明就是強詞奪理,對我海東無禮之甚也!臣請殿下將此等無禮之徒趕出行宮。”

不少海東文武紛紛準備羣起舌戰陳第,謝肇淛隨即展開反擊喝問道:“海東乃我大明藩國,欲反叛不成?”

沈惟敬朝着謝肇淛咄咄逼人怒喝道:“我海東何時成了大明藩國了,大明朝廷都未有國書佈告中外,真是可笑至極。”

“你……”謝肇淛氣得就要同沈惟敬當殿對罵了

陳瀚當即喝止道:“夠了,都給本王住口,爾等還在此爭執不休,欲至淪陷區百姓生死於何地。”

陳瀚怒斥陳第一幫人道:“爾等不明是非,還強詞奪理將大明東南沿海淪陷之罪強加我海東,真是無禮之甚。若非我海東臺海軍民拼死抵抗西寇入侵,西寇兵力更盛,我海東國早已遣使告之大明官員,可笑大明官員不予理睬,纔有此大禍。”

陳第忙躬身致歉道:“殿下息怒,都是吾等不明是非,還望殿下諒解。”

“本王又豈會與爾等一般見識”陳瀚當即下令道:“送客”

“吾等告辭”陳第忙帶着一幫長樂士人悻悻然告退離去

秦勇進來稟道:“啓稟殿下,三一教教主攜弟子求見。”

陳瀚原本是要早些接見三一教主林兆恩師徒,哪知許孚遠、陳第等人接連趕來拜揭,反倒是讓三一教主林兆恩師徒等候召見,陳瀚當即吩咐道:“宣”

“是”秦勇領命出行宮大殿去

一襲青衣道袍古稀之年身形較高的三一教教主林兆恩一張略微發福的國字臉,一幅慈眉善目相,帶着六名弟子進行宮大殿來躬身見禮道:“貧道子穀子攜三一教弟子拜揭海東王殿下”

陳瀚忙揮手示意道:“子穀子真人及三一教弟子免禮,來人,賜座。”

“謝殿下”林兆恩忙同弟子躬身相謝,端坐宮女端來放在左下方的錦墩上,林兆恩朝着端坐王位上的海東王陳瀚觀望一番後深覺陳瀚看似平易近人,舉手投足間盡顯王者風範。

陳瀚看向林兆恩道:“貴教弟子爲我海東前線將士搶救醫治功不可沒,我海東朝廷法務院宗司已向貴教弟子頒發度牒,准許貴教在我海東國治下傳教,貴教還需繼續融會貫通華夏先進思想文化與我海東律法結合,教義也要相應作出更改。

貴教以融合儒道釋三教合一思想創教,提倡三教歸一學說,勸人爲善,反對邪惡。設館興學,宣揚九序心法,治病救傷,收埋遺骸。所做所爲皆爲正義之舉,爲天下樹立新風,有大功於天下。”

林兆恩忙起身相謝道:“謝殿下誇讚”

陳瀚隨即提醒道:“羅清創教之初與貴教何其相似,然羅教不過是羅氏家族斂財工具,不乏野心家混跡其中,趁機作亂。羅教就是前車之鑑,貴教需加強對弟子信徒正義思想宣傳,避免門徒信衆中出現不法之徒陰謀作亂。”

林兆恩聆聽着陳瀚諭令,帶着弟子躬身一禮道:“謝殿下提醒,鄙教會加強對弟子信衆宣導,決不會讓弟子信衆重蹈羅教誤入歧途。”

“如此甚好”陳瀚深感滿意道:“我海東大軍渡海剿滅西寇,貴教也需協助我海東駐軍治病救傷,收埋遺骸。春暖花開時節,疫病也會出現,不論敵我遺骸皆要收埋。”

“此亦貧道所慮”林兆恩隨即提議道:“稟殿下,海東將士將大弗朗機夷寇及作惡漢奸屍首暴屍梟首示衆城外,貧道以爲不宜示衆太久,屍首腐爛恐引發疫病。”

“真人言之有理”陳瀚當即宣佈道:“傳令收埋福建沿海梟首示衆西寇漢奸屍首,勿使出現疫情,多向百姓宣導防疫病之法。”

一衆海東文武忙躬身領命道:“臣等謹遵王命”

熊廷弼忙起草詔諭

陳瀚接連安排北上作戰部署,以福州府爲東南沿海中轉補給站,先期派出陳沖、劉雄、何崇奇等統率三萬大軍北上溫州府,協同陳寅收復溫州、台州兩府。

福建巡撫許孚遠接到閩北邵武府、建寧府羅教白蓮教教徒鼓動信衆流民起兵叛亂,忙下令福建南部參將徐爲斌領兵三千北上參與平叛,陳瀚派劉慶、郭國安等統領兩萬大軍助福建明軍平叛。

黃阿有在後押解輜重趕來向主公陳瀚稟報中都臺海事務,陳瀚命黃阿有鎮守福州府,配合王平安調度糧草輜重支持前線大軍作戰。

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視(上)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二四九章 收買義兵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八章 魚死網破
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視(上)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二四九章 收買義兵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八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