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

港寬水深的基隆港中進進出出的戰船商船千帆竟過,帆影翩翩。整個基隆港一片繁忙,水師駐地位於基隆外港,基隆造船廠位於基隆內港。

基隆港口東面有天然防波海島社寮島,島上修築有東西兩座炮臺,與基隆港外港南北兩座炮臺及內港一座炮臺構成基隆港嚴密的炮火防禦。

五座炮臺都安裝鑄炮廠新鑄造的大型無敵大將軍炮,射程在三裡之外,完全覆蓋整個基隆港及外海三裡之內。主要防禦來自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順着黑潮北上襲擊。

王旭帶着百餘侍衛隊同沈飛帶着兩百特戰隊護衛着主公陳瀚第一次前往基隆縣巡視,衛隊護衛着陳瀚沿着基隆縣至淡水城之間的官道趕來基隆縣。

陳瀚剛一到基隆縣立即前往基隆造船廠視察,位於基隆港內港東北方向的基隆造船廠外碼頭突然前來百餘特戰隊在前開道戒備,王旭帶着侍衛隊緊隨其後護衛着主公陳瀚前來。

基隆造船廠由軍器營副帥陳阿清親自坐鎮監督造船,陳阿清得知主公親自趕來基隆港視察造船廠,忙從碼頭北邊的造船局衙門帶着十幾名隨從匆忙趕來,忙朝着主公陳瀚見禮道:“標下參見主公”

“不必多禮”陳瀚看向王平安吩咐道:“隨我到造船廠內各處走走看看,造船廠有何需求,有何弊病也要及時提出來,做好糾正立即改進。”

“是,主公請。”陳阿清在前忙着引路陳瀚在王旭、沈飛護衛着進造船廠來,整座造船廠內港內碼頭上堆滿了無數船料。

各類造船工匠正在忙着加緊作業,鐵匠忙着打鐵,木匠忙着趕製造船所需木料,船匠忙着裝船,一切進行得有條有序。

船上所需帆布、纜繩等放在淡水城生產,整個造船所需各種船料設備分散在各地生產,再運到基隆港造船廠裝配完成。

隨行的徐光啓忙着記錄造船廠中的一切,不斷與造船廠工匠及歸順的葡萄牙戰俘工匠接觸瞭解造船技術記錄下來。

陳阿清在前介紹着造船廠中各個部門:“主公請看,這裡是鐵器打造作坊,主要打製船上所需鉚釘、鐵鏈、鐵錨、鐵板、鐵皮甲板等物件,所有碼頭上都堆放滿造船所需船料,木匠作坊位於船塢外,最裡面就是造船船塢,防衛更加嚴密。”

陳瀚看着鐵器作坊中鐵匠光着上身在炙熱的火爐旁賣力鍛造打製鐵器,陳瀚隨即問道:“安排到造船廠的浙閩兩省工匠如何?”

“回主公,浙閩兩省工匠都已經習慣造船廠工作,造船廠分配有住房,俸糧待遇優厚,對他們這些國朝工匠來說造船廠簡直就是人間天堂。”陳阿清隨即稟道:“有不少工匠提出不想加入匠戶,希望主公准許。”

陳瀚當即道:“我臺海遊擊將軍府治下沒有世襲戶籍,自然也沒有匠戶,馬上宣佈下去,好讓所有工匠們都安心做事。”

“主公英明”陳阿清領命朝着身後幾名造船廠管事吩咐道:“馬上去各處作坊宣佈主公命令”

“是”幾名管事領命離去

沒多久,整個基隆造船廠內一片歡呼聲震耳欲聾,鐵器作坊內的工匠們紛紛高呼感激之語:“遊擊將軍聖明啊,我們一家再也不用世代做匠戶了。”

“謝遊擊大人大恩大德,小人們沒齒難忘,遊擊大人公侯萬代,……。”

“大家都起來吧”陳瀚看向數百名鐵匠安撫道:“我臺海遊擊將軍府治下沒有世襲戶籍,你們都是有一技旁身的大匠,在國朝你們中不少人是低賤的匠戶,在我臺海遊擊將軍府治下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

你們的手藝不管是傳給兒子還是徒弟,都要儘量傳下去,或者可以記錄編造成書,以便後人繼承你們的真傳,加以發揚光大。”

一名老鐵匠朝着陳瀚伏地叩拜道:“謝遊擊大人給予我們匠人平等待遇,遊擊大人放心,小人們絕不會讓手藝失傳。”

“好,老人家快請起。”陳瀚隨即向陳阿清吩咐道:“去船塢看看”

陳阿清忙恭請道:“主公請”隨即在前引路前往船塢

基隆造船廠船塢防衛甚嚴,所有進出船塢人員都要經過駐防士兵檢查腰牌登記。陳阿清引領着主公陳瀚前來吩咐道:“主公前來巡視就不必檢查登記了”

“慢”陳瀚當即道:“我身爲主公豈能帶頭破壞規矩,都要檢查登記,萬不可有一絲懈怠,讓細作有機可趁,窺視造船廠機密。”隨即拿出腰間遊擊將軍腰牌,駐防將士忙按照主公大人吩咐登記。

“主公英明”一衆隨從侍衛紛紛取下腰牌登記跟着進入船塢

船塢內各種戰船正在加緊建造,十五座幹船塢內正在忙着鋪設龍骨,幹船塢外的船塢碼頭停靠着不下三十艘建造好了一半以上的各種戰船正在繼續建造完工。

陳阿清引領着主公陳瀚查看船塢內造船流程進度,船塢內戰船建造分工細緻,配合有序,完全按照一條龍流水作業生產建造,造船速度大大提高。

陳瀚的目光被東北方向海面上一艘體型巨大還在建造的戰船吸引,問道:“那艘船可是新式戰船?”

“回主公,那艘戰船是王院使親自主持打造的遠洋大戰船。”陳阿清忙介紹道:“那艘船結合了國朝及西洋各國包括大小弗朗機戰船各種優點打造,安裝有自唐代發明的木槳輪,木槳輪有一半在水下,靠人力轉動槳輪軸,使輪軸上的槳葉撥水推動船體前進,還可以藉助風力轉動槳輪軸航行,……。”

陳瀚聽着陳阿清解說竟然裝有木漿輪,急不可耐吩咐道:“過去看看”

“主公請”陳阿清忙引領着主公陳瀚登上一艘鷹船前往東北方向的那艘遠洋大戰船

陳瀚查看着露出水面的外裝水下木輪吩咐道:“去船尾看看”

“是”陳阿清忙吩咐着水手划着船前往船尾:“去船尾”

陳瀚看着遠洋大戰船船尾與福船、西班牙大帆船頗爲相似,卻又大加改進,陳瀚當即指着船尾道:“把木漿輪安裝到船尾推進航行會更快,可以做模型試驗一下,木漿輪也應該大力改進。”

徐光啓及陳阿清身邊的一名書記忙着記錄主公陳瀚指示改進造船工作,陳瀚爬上遠洋大戰船,看着還在打造的龐然大物遠洋大戰船問道:“遠洋大戰船長寬多少?”

“回主公,遠洋大戰船長二十六丈,闊八丈,規模與三保太監下西洋時寶船相差無幾,比之大弗朗機遠洋大戰船也更長更闊,光風帆桅杆增加到八桅,加上船舷兩側增加水下木漿輪在無風之時也能借助人力推動航行。”

“水下木漿輪必須改進,藉助風力轉動推進航行,在無風條件下依靠人力轉動推進航行,這次改進得非常不錯。”陳瀚隨即來到工匠所用小桌提筆畫出螺旋槳圖紙吩咐道:“按照這種水輪要求鐵器作坊打造,不對,鐵在海水中容易腐蝕,改用青銅,一定要用上好的青銅打造螺旋槳,先做出模型試驗成功後再安裝到遠洋大戰船船尾推動航行。”

“是”陳阿清忙拿起風乾的螺旋槳圖紙問道:“主公,那船舷兩側的木漿輪可要拆掉。”

“暫時就不用了,木漿輪就當做備用推進航行。”

“是”

陳瀚隨即問道:“到目前爲至已建造了多少艘各種戰船?”

“回主公,已建造新式福船一百八十六艘,飛月船一百六十八艘,還有各種小型戰船百餘艘,大多都已分配到三大水師中,按照主公命令給西洋商行分配了十艘新式福船。”

陳阿清提議道:“稟主公,造船廠所需造船木料太多,整個東番適合造船船料遠不如南洋各國船料,標下以爲當在南洋也設立造船廠分廠建造戰船,便於就近取材。”

陳瀚欣然贊同道:“提議不錯,此事你與王平安寫一份詳細彙報遞上來。”

“是”陳阿靖道:“標下認爲金蘭灣、西貢港皆適合設立造船分廠”

“那就定在西貢港吧”陳瀚直接否定了金蘭灣設立造船分廠,金蘭灣在占城國三面包圍之中,占城國與西洋商行關係有些微妙,不能冒險,一旦讓占城人或安南人掌握大量先進造船技術,對臺海遊擊將軍府將會非常不利。

“是”陳阿清引領着主公陳瀚在基隆造船廠各處巡視查看

陳瀚隨即巡視基隆外港的水師駐地,東海水師督師陳阿信還在浙直沿海率東海水師接引河南饑民出海,停泊在基隆港的多是東洋水師戰船,木山六郎親自坐鎮基隆港防禦馬尼拉西班牙人北山偷襲臺海北部一帶。

隨着呂宋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當局與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合作往來,陳瀚開始將注意到與臺海遊擊將軍府僅隔着呂宋海峽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

東海水師與南洋水師的防區早已做出調整變化,東海水師防區包括整個臺海遊擊將軍府十二縣及赤嶼以西,浙閩沿海。南洋水師防區包括香江澳門及廣東沿海,以及剛在南洋海外開拓的疆域,南洋水師分別駐守西貢、海市、香江。

陳瀚下令負責駐守臺海南部的東海水師第三編隊副帥黃阿旺加強戒備呂宋西班牙人偷襲,同時對前往呂宋的福建海商加強檢查,防止奸商向馬尼拉西班牙人殖民者刺探臺海軍情泄密。

基隆港東海水師衙門大堂中,負責留守防禦的木山六郎正向主公彙報臺海、琉球、九州一帶海防情況:“啓稟主公,駐防九州長崎港第三編隊副帥何崇奇稟報島津氏正在打造不下數十艘戰船。

立花家水軍目前兵力達到三千餘人,各種戰船不下兩百餘艘。豐臣秀吉將小野義勇、大野義仁、蒲池信義三人手下水軍大部分徵召前往名護屋參陣,我們在九州沿海的水師防禦薄弱,何崇奇不得不招募兩千餘浪人編爲臨時武裝防禦倭寇。”

“何崇奇做的不錯,三大水師編隊目前都增加了名額,每支水師定額爲一萬五千人,東洋水師也需要加緊操練備戰。豐臣秀吉出兵征伐朝鮮,我即將北上日本捲土重來,東洋水師將會是水師作戰主力,好生準備吧。”

“嗨”木山六郎朝着主公伏地叩拜高呼道:“恭祝主公武運昌隆”

“喲西”陳瀚深感欣慰吩咐道:“你率東洋水師協助輜重營加快運送輜重前往琉球國備戰,你也準備移駐今歸仁城。”

“嗨”木山六郎再次伏地叩拜

陳瀚看向木山六郎吩咐道:“免禮”

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四四零章 爭霸爪哇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四三八章 欲速不達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
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四四零章 爭霸爪哇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四三八章 欲速不達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