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

海瑞的“退田一半”當然毫無法律依據。

如果讓前世學法律出身的高務實來評價的話,海瑞這個簡單粗暴的處理辦法,不僅沒有法律依據,甚至反過來是在蔑視法律。因爲中國曆來實行的都是成文法,而不是像後世英美那樣的不成文法。

所謂“不成文法”,粗陋一點說,就是在一定的法律原則基礎上,依據過去的判例來進行斷案。而成文法,則需要把案件的情況一點一點的去對應已有的法律條文。

譬如《大明律》,就是典型的成文法法律條文。

“退田一半”這種操作,在大明任何法律條文裡面都找不到依據,所以海瑞的這種判罰,其本身當然是違背法律精神的。

但是,如果同樣讓高務實來品評,他還有另一半結論:“退田一半”並不違背更廣泛意義上的公理。

也就是說,這個操作本身違法,但卻不違背最廣義上的公理觀。

公平和公正,其實從來就不是一碼事。

打一個也許不甚恰當的比如:國家給全國人民發放福利,每人發一百元,這很公平。

但實際上,可能很多富人根本沒興趣去拿這區區一百元,而很多窮人卻覺得自己哪怕拿了這一百元,仍然窮得要死,所以他們要求國家把原本該發給富人的錢也拿過來分掉。國家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叫公正。

富人再有錢,也只能有一張身份證;窮人再貧困,也肯定有一張身份證。這是公平。

富人因爲收入高,所以要交個人所得稅;窮人因爲收入低,所以不交個人所得稅。這是公正。

一視同仁,概無例外,公平是也。

損有餘,而補不足,公正是也。

海瑞的粗暴操作顯然並不公平,因爲作爲一個司法權力的代表,他本應該不偏不倚,就事論事,然而他卻直接站到了弱勢羣體一邊,他治下的富人和窮人打官司,哪怕本身是富人有道理,多半也打不贏官司。

但海瑞有自己的理由,他說: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簡單的說,海瑞斷這種貧富相爭的案子,思路是這樣的:跟財產有關的,基本都判窮人贏,因爲富人虧得起那點錢,而窮人如果虧了,他說不定就要餓死,或者鋌而走險;跟面子有關的,基本都判富人贏,因爲你窮得連飯都不知道還能有幾頓吃,面子這種東西你考慮來幹嘛?

這就是海瑞的原則,理論上來說不僅無視了法律,甚至無視了正常的是非觀。但這種原則的用意很明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正是因爲海瑞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所以江南的百姓稱呼他爲“南海青天”,無數人給他畫了像掛在家裡祭祀;也正是因爲海瑞堅持這樣的原則,所以滿天下的官員豪紳恨海瑞入骨,不管跟徐階有舊無舊,都不希望看到海瑞繼續“囂張”下去。

不過剛纔馮保說,徐老相爺出了這檔子事肯定第一個來找他張居正,這一點張居正自己知道是不對的。其實徐老相爺找的第一個人是首輔李春芳。

李春芳是知道徐階對海瑞有救命之恩的,所以得知海瑞拿徐階開刀的消息後,實在是哭笑不得,趕忙派人給海瑞送信,讓他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是自己的大恩人。

海瑞對於徐階的這一手其實是有所準備的。他一貫是個認真的人,所以也認認真真地給李春芳回信了,信裡說:徐閣老近來麻煩很多。膽這個麻煩是怎麼來的呢?不怨別人,只怨他家的產業多得嚇人。而且他的家業,多爲侵奪小民而來,所以民憤極大,這就是爲富不仁惹的禍。松江民風刁險,如果徐家退田不過半,以後會有什麼後果,誰也沒法預見。所以,我讓徐家退田,其實是在保護他們,保護徐閣老能夠安享晚年。他們家已經那麼多財產了,破財消災,有什麼不好呢?

這下好了,海瑞不聽,而李春芳對海瑞的這種表態居然也毫無辦法,只能乾瞪眼。其實李春芳這個首輔並不是手裡沒有權力,而是他的性格讓他不敢隨意使用這樣的權力——你要讓他將海瑞罷官,可以是可以,那他是真的不敢,怕被罵死。

但是徐階畢竟是徐階,李春芳治不了海瑞,徐階乾脆就拿出當年的絕技“綿裡藏刀”,當面不做聲,私底下讓別人來治海瑞。

誰能治海瑞?只有一種人,就是專爲找茬而生的言官。

隆慶四年正月十四日,高拱上臺還不到一個月,刑科都給事中舒化上疏,先是肯定了海瑞以氣節名聞天下,不愧爲一代直臣。但立刻話鋒一轉,說海瑞爲人過於迂腐,不通人情世故。所以,海瑞可用來做道德的榜樣,卻不宜擔當重要的行政職務。因此他建議朝廷給海瑞換個崗位,這個位置可以高一些,但不能讓他挑太重的擔子。

接着,吏科給事中戴鳳翔上疏,指責海瑞沽名釣譽,無視國家法律,凡是衣冠之族,溫飽之家,皆受荼毒。又聽任刁民告狀,“魚肉縉紳”,逼迫富家退田,

舒科長還聽說(無風注:科長是某科都給事中的俗稱,確有其事,與現代的科長當然完全不同。),江南已經出現了“種肥田不如告瘦狀”的民謠,人心浮動,百姓逃亡。長此以往,國家的根基要被動搖。

這個奏疏的火力相當猛,它涉及了一個重大問題,即江南財賦。如果再讓海瑞這樣弄下去,富人被清算,窮人卻仍然交不起租,那麼國家的田稅如何得到保障?而且,海瑞這種粗暴做法,置國家的體統安在?

隆慶皇帝處理事情首先要看內閣的票擬,而李春芳已經不敢在這件事上說話,所以這件事就擺在了高拱的面前。張居正是深知高拱爲人的,他知道高拱用人的最大特點:對能力要求極高,而對德行要求一般。所以,今天上午張居正看見那麼多彈劾海瑞的奏章呈上來的時候,張居正立刻就猜到了兩件事。

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2章 覆滅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62章 二段擊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08章 隱情(上)第225章 三策(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205章 政策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68章 揭謎(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15章 切蛋糕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94章 無間道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85章 成交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
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2章 覆滅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62章 二段擊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08章 隱情(上)第225章 三策(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205章 政策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68章 揭謎(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15章 切蛋糕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94章 無間道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85章 成交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