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平衡與制度

弘治皇帝一身便裝,身後面跟着朱厚照、劉健、杜明恩幾人,一行人一邊在西山這邊隨意的逛着,也是一邊有說有笑。

“這西山還真是熱鬧,來到這裡我都覺得一點都不冷了。”

弘治皇帝看着西山熱鬧非凡的景象,也是滿臉笑容。

他當然是非常開心了,這西山煤業他纔是大老闆,去年年底分紅,他拿的最多,一想到今年這西山煤業如果運轉正常的話,他能夠從這裡分紅到幾十萬兩銀子的事情,他心情就更好了。

“這裡怕是聚集了有上萬人了,如此多的人都管理的井井有條,這劉晉確實是一個人才。”

劉健摸着自己的鬍鬚點點頭說道。

“豈止是人才啊,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我也是經商的,在江南這邊也是有些棉紡作坊,我管理幾百號人就已經覺得非常難了,這管理成千上萬人,這需要很深的學問才行。”

杜明恩也是笑着插話道,他儘管猜到了弘治皇帝和眼前這個劉健都是大有來頭的人,但對方沒有表明身份,杜明恩也是沒有太過拘謹、約束。

就在幾人聊天之際,劉晉就走了過來。

“朱先生、劉先生、杜先生,蕭先生,還有朱兄,新年好啊~”

劉晉笑着和幾人打招呼。

“新年好~”

弘治皇帝和劉健笑着點點頭算是迴應,杜明恩則是同樣拱手回敬,至於蕭敬也是笑了笑,朱厚照則是對着劉晉眨了眨眼睛,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劉公子你來的正好,剛剛我和朱先生、劉先生說道管理方面的事情,正要向你請教一二呢,你是如何管理將這西山如此多人管理的井井有條的?”

“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下你的經驗和方法。”

杜明恩笑着問道。

“這其實也很簡單,這管理一個作坊、經營一個產業其實和治理國家也是一樣的,關鍵在於用人。”

劉晉點點頭,接着想了想說道:“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用人之道的關鍵點在於將人用在他擅長的方面。”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劉健也是立刻就來了精神,仔細的聽起來,同時心裡面也是覺得這劉晉真能夠吹的,這管理一個西山煤業竟然也能夠和治理一個國家相提並論,倒是來了興趣,想要聽一聽他能夠說什麼東西來。

“以西山煤業這邊來說吧,有的力氣大,所以我就安排他們去挖煤或者挑煤,有的人心靈手巧,我就安排他們去做煤爐,還有的人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學習能力強,我就升這些人來做管理。”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其實管理方面就是圍繞這一點來轉的。”

劉晉簡單的將自己的管理經驗說了出來,這管理學非常的浩瀚,後世這方面的書籍不知道有多少,但核心點還是圍繞着人來轉的,因爲管理、管理,重點還是人的管理和利用。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弘治皇帝微微點點頭,這邊劉健卻是微微皺眉想了想說道:“劉公子剛剛不是說了,這經營一個產業和治理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但自古以來這治國之道首先看重的卻並非是才能,而是忠孝。”

“夫大國者當以禮儀爲幹櫓、以忠信爲甲冑、以孝爲根本,以德而遠播天下,如此四方自當賓服,天下歸心,這纔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劉公子一味的強調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卻是沒有提到忠信,這有些人雖然有才能,但卻是不忠不孝之人,如此之人用之只會禍國殃民。”

劉健不愧是內閣首輔,這口才自然是沒得說的,這引經據典又說的有禮有節,讓一旁的弘治皇帝和杜明恩也是連連點頭,深以爲信。

劉晉看了看這個老頭子,知道自己要論嘴皮子的話,十個劉晉也絕對不是這種官場、文場上磨礪了一輩子的劉健的對手。

想了想,劉晉也是笑着說道:“劉先生的話確實是很對,忠孝二字任何時刻都要牢記於心。”

“但才能是可以看得出來的,這忠孝是深於人心的,劉先生覺得我們又該如何知道一個人是否忠孝呢?”

“自古以來的亂臣賊子,一開始的時候可都是口口聲聲的喊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到頭來卻都是亂臣賊子,漢之王莽、三國曹操、唐之安祿山之流的還會少嗎?”

劉晉這招叫以退爲進,先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可不是你口中所說的有點才能但不忠不孝之人,我也是一個時刻牢記忠孝的人。

接着又是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說明這才能夠是可以看到的,但這忠孝是根本看不出來的,以忠孝爲用人的標準完全是不可取的。

“這~”

聽到劉晉的話,劉健一時也是語塞,竟然無言以對,至於一旁的弘治皇帝則是陷入了沉思,他當皇帝十多年了,對此還是頗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正如劉晉所說的,有些人口口聲聲的喊着忠孝,但背地裡做出來的事情卻是上無君王下無父母,這以儒家提倡的忠信治國給人的感覺總好像是理想主義。

有些人也確實是對皇帝忠心對父母孝順,可是這些人往往又沒有什麼才能,空有忠孝,卻根本辦不好任何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還會適得其反,誤了大事。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也是問道:“剛剛你所說的那些亂臣賊子一個個也都有才能之人,又該如何防止這些人禍國殃民呢?”

“這說來就話長了,關鍵還是兩個點吧,一個就是平衡,一個就是制度。”

“所謂平衡指的是權力的平衡、力量的平衡、資源的平衡,對於手下的任何人,都不能將所有的權力交給他,比如掌握軍權就不能掌握財政權,掌握了財政權就不能掌握人事任命權,各個權力需要進行平衡和制約。”

“另外就是制度,這些亂臣賊子之所以能夠霍亂起來,其根本原因在掌握了軍權,本來這軍權是屬於君王的,但是卻一步步逐漸轉移到了這些亂臣賊子的手中。”

“原本可能僅僅只是想要做一個忠臣、賢臣的人,在大權在握的時候,也可能會萌生出不該有的想法和念頭,變成了亂臣賊子。”

“所以第二個就是制度了,非常簡單,以我西山這邊的用人制度來說,我招收人的時候,我會注意進行區分,比如根據這些人的籍貫、年齡、擅長的手藝來進行區分。”

“我會將來自各個地方的人混合打亂起來使用,這樣的話就可以消除地域上的小團體,因爲一旦一個地域的人太多了,形成了小團隊的話,他們就會排擠其它地域的人,等到人數一多,他們就會逐漸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最終整個西山煤業的生產經營都要受到影響。”

“另外我在西山這邊開設了夜課,傳授這些目不識丁的人認識一些簡單的字,算一些簡單的數目,同時也是藉助機會向這些人灌輸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大家對西山煤業的奉獻精神。”

劉晉想了想回道,對於這個東西,弘治皇帝肯定比自己更懂的,也肯定是更懂平衡之道,但是這封建社會最大的不平衡就是皇帝集權於一身,一切的好壞全靠皇帝的喜好,再好的制度也是枉然。

有人會拍皇帝馬屁,皇帝高興了立刻就大力提拔,也不管這人是好是壞,有沒有才能,適不適合坐到這個位置上面。

很多時候,歷朝歷代的制度其實都很不錯,真正破壞制度,讓大家不依循制度做事的往往就是皇帝,最終制度的崩壞也會帶來朝代的更迭,說到底又是迴歸了平衡與制衡的話題了。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着劉晉的話,結合自己怎麼多年來當皇帝的心得,也是對劉晉的話深表贊同。

以前做皇帝總是覺得有點朦朧模糊的感覺,很多東西都知道,但是卻沒有像劉晉所說的這樣具體、明瞭,劉晉將權力詳細的進行劃分,讓他也是一下子就豁然開朗,明白了很多東西。

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2章,賣鹽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516章,馬尼拉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88章,夜課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716章,大城條約第960章,述職第219章,有貓膩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25章,孫夫子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2248章 ,足夠大明帝國吃幾百年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768章,蒸汽機第1867章,黃金灣第371章,鹹魚產業第376章,商定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2章,賣鹽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30章,一對三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2249章 ,南雲三寶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59章,暈船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266章 ,歐洲人也一樣崇洋媚外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261章 ,巨大的反差,品牌的價值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23章,狼吞虎嚥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
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2章,賣鹽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516章,馬尼拉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88章,夜課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990章,英國海盜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716章,大城條約第960章,述職第219章,有貓膩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25章,孫夫子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2248章 ,足夠大明帝國吃幾百年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768章,蒸汽機第1867章,黃金灣第371章,鹹魚產業第376章,商定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2章,賣鹽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30章,一對三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2249章 ,南雲三寶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2247章 ,凜冬城的資源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59章,暈船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266章 ,歐洲人也一樣崇洋媚外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261章 ,巨大的反差,品牌的價值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23章,狼吞虎嚥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