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孫夫子

昌黎縣昌黎書院。

這昌黎書院是整個昌黎縣最好的書院,也是劉晉原先就讀的書院。

劉晉所在的地方是北直隸永平府昌黎縣,絕對是妥妥的屬於北方,在明朝的時候,北方和南方在讀書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

南方文風鼎盛,文人才子輩出,浙江、江西、南直隸這三個地方從宋朝以來都是有名的考霸之鄉,文人才子輩出。

在南方,各種各樣的書院非常多,上到名揚四海的四大書院,下到普普通通的村塾之類的,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在北方卻完全相反,北方雖然有山東這個孔聖人的孔孟之鄉在,但是文風比起南方來差了不知道有多遠。

南方可能在很多的村子裡面都有私塾可供良家子弟讀書考科舉,教書育人的先生、夫子也更多,水平也相對要更高一些。

可是在北方,私塾、書院非常的稀少,教書育人的先生、夫子也少,水平也比不上南方,想要讀書就更不容易了,這昌黎縣也是如此。

劉晉以前讀書都是要到昌黎縣縣城的昌黎書院來讀書,下河屯,乃至下河屯周圍一帶二三十里的範圍內都沒有私塾或者書院。

劉晉穿着棉衣,戴着棉帽,非常悠閒沿着書院的石階一步步往上走,同時也是饒有興趣的欣賞這個古代的書院。

書院依山而建,上山需要走很長一段路,這裡遠離鬧市,非常的清靜,單單就讀書而言,倒是非常不錯,有點苦修的意思在裡面。

事實上在古代讀書,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寒窗苦讀絕對不是形容詞,而是最爲真實的描寫,劉晉腦海的記憶中就想起了以前來這昌黎書院讀書時的一幕幕場景。

小小年紀就遠離父母來這裡獨自生活,每天圍繞着四書五經,不是背就是寫,吃不好、睡不好就算了,古代的私塾、書院的先生、夫子可不是後世的老師,要是不能讓他滿意,戒尺絕對不會有絲毫的留情,縱然是皇帝的兒子讀書也絕對少不了挨戒尺的打。

往往被夫子、先生打了戒尺,連哭的地方都沒有,古代的父母是絕對不會去找老師的麻煩,更別說還去打教書的先生、夫子了。

劉晉考到了秀才的功名,按照書院的規矩,劉晉可以不用留在書院讀書,可以回家自行學習,專心準備明年的秋闈。

這一次過來昌黎書院,劉晉也是爲了拜訪自己的老師孫夫子,向他請教寫字方面的東西,沒有辦法,劉晉自己練來練去,這字始終得不到系統的認可,完不成任務就沒有積分。

沒有積分就沒有辦法動用系統的各種神奇功能,就沒有辦法開掛了,沒有辦法開掛的話,這鹹魚翻身就難了,更何況還有一個唐老虎對自己虎視眈眈的。

劉晉的身後,趙二虎挑戰擔子,裡面有劉晉準備的禮物,幾十斤來自江南的上好大米,一匹棉布,10斤豬肉,還有幾斤白糖、幾斤曬乾的棗子,林林總總,加起來花了劉晉好幾兩銀子。

作爲學生上門拜訪自己的老師,這是絕對不能空手去的,更何況劉晉還有事要請教自己的老師,那更是要好好準備。

而且來自後世的劉晉也是很清楚,不管是這清高的讀書人,還是下河屯村裡面的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村民,大家都是人,是人都是要吃飯的,既然是要吃飯的,自己多準備一些東西總不會錯的。

縱然是不看自己的面子,到時候總要看在這些禮物的面子上吧,對自己總是會多用心一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劉晉剛剛來到學院這裡,一陣嚷嚷的讀書聲就傳了過來,循聲看過去,一間教室內,有十幾個大約十歲左右的孩童正跟着一個夫子搖頭晃腦的念着書。

“天天讀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看着眼前的一幕,來自後世的劉晉也是忍不住搖搖頭,古代的讀書人,天天四書五經,幾本書不僅僅要背的滾瓜爛熟,還要去看、去背比這龐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各種各樣註解,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幾本破書上面,以前讀書人提倡的君子六藝到了現在也只剩下最沒用的東西了。

“華夏的落後就是始於此吧。”

劉晉的心裡面這樣想道,連讀書人的思想都被禁錮的死死的,這普通人就更別說了,整個社會就如同一潭死水,沒有一絲的活力,沒有一絲的創新,任何新的東西都會被排斥,科技的創新會被說成是奇巧yin藝,不落後於人纔怪。

搖搖頭,沒有去想太多。

很快,帶着趙二虎,劉晉就來到了自己老師孫夫子的住處,此時孫夫子還在上課,接待劉晉的是孫夫子的夫人溫氏。

“學生劉晉拜見師母~”

劉晉非常恭敬的給溫氏行禮,同時示意趙二虎將帶來的禮物一一拿出來。

“來就來嘛,帶怎麼多東西做什麼?”

溫氏見劉晉帶了很多的東西,這又是大米,又是棉布,還有肉的,林林總總,各種各樣,頓時就滿臉笑容的收了下來。

以前劉晉雖然束脩從沒有少過,但是劉晉家裡條件有限,除了束脩之外,其它的孝敬可就都沒了,沒想到這一次,劉晉竟然帶足了禮物過來。

“學生慚愧,一直以來蒙先生教導,卻沒能好好報答恩師,區區一點心意不足掛齒。”

劉晉笑了笑回道,和溫氏閒聊了一下,劉晉非常有耐心的等待起來。

並沒有等待太久,劉晉的老師孫夫子就下了課回來,見到劉晉也是滿臉笑容,顯然也是從溫氏哪裡知道這一次劉晉過來帶足了禮物,劉晉可是從腦海的記憶當中知道,以前這個孫夫子對劉晉可沒有多少好臉色看,原因就是因爲劉晉除了束脩之外,根本就沒有別的孝敬。

“學生見過恩師。”

孫夫子一來,劉晉也是趕緊行弟子禮。

“嗯,坐吧。”

孫夫子看了看劉晉,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劉晉這纔再次回到座位上,接着仔細的打量了下孫夫子,眼前這個孫夫子大約40多歲,留着山羊鬍子,穿着長袍,戴着舉人帽。

以前是個舉人,但是會試一直不中,想着做官又沒有錢去走路子,所以也只好來昌黎書院這裡當了個教書先生。

劉晉在打量孫夫子,孫夫子也在打量劉晉,心裡面一直在尋思着劉晉爲什麼突然會有錢給自己送怎麼多禮物,同時也在猜測劉晉的來意。

“近來天降暴雪,天寒地凍,不知恩師身體可好?”

劉晉率先打破了兩人之間的沉默,非常簡單的問候。

“尚可。”

孫夫子捏着自己的山羊鬍子點點頭說道,接着想了想問道:“明年就要秋闈了,你準備的怎麼樣?可有幾分把握?”

“學生愚鈍,學藝不精,談不上任何的把握,恐怕是要辜負恩師的教導了。”

聽到孫夫子問起自己的學業來,劉晉心裡面就知道自己送的禮物沒有白送,表面上很是恭敬的回道。

“在諸多的學生當中,你讀書是最用心、最刻苦的一個,我其實是非常看好你,你要多多努力,爭取一次高中。”

“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來問我,也可以多和其他的同窗多多交流,你以前太過孤僻了一些,和同窗交流的太少,這對於你以後仕途的發展可是非常不利。”

“我們讀書考科舉雖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在科舉之後的仕途,多認識、多結交幾個同窗、同期,未來仕途也會走的更寬廣很多、”

孫夫子看了看劉晉,想了想說道,這是實話,劉晉以前雖然沒有什麼孝敬,但是讀書方面卻是他所有學生當中最有天賦、最刻苦的一個,他也比較看好劉晉。

很多和劉晉同一時間進來讀書的人到現在連秀才都還沒有考到,劉晉現在才十七歲就已經是秀才了,明年要是能夠中舉的話,那前途無量。

“學生定當謹記恩師的教誨。”

劉晉非常鄭重的點頭回道。

“學生這一次過來,也確實是有很多地方想向恩師您請教。”

話都聊到這裡了,劉晉也是沒有再浪費時間了,將自己的來意說了出來。

“說吧。”

孫夫子點點頭說道。

“近來學生在練字,可是這字練來練去,始終沒有什麼進步,以前恩師就教導我們,人如其字,讀書人必須要寫一手漂亮的字才行,眼看着明年就要參加秋闈考試,我也是非常着急,所以特來向先生請教。”

劉晉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來意說明。

“字確實是非常重要。”

“嗯,跟我來書房,我先看看你的字已經練到了什麼地步。”

孫夫子點點頭,接着想了想說道。

“是~”

劉晉連忙恭敬的起身,跟着孫夫子往書房這邊走去,心裡面也是再次感嘆這禮真的沒有白送。

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383章,一個不留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481章,大買賣第768章,蒸汽機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855章,這是好事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95章,鯨魚第523章,月牙城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831章,達伽馬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05章,四輪馬車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041章,黑海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796章,五萬騎兵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245章,休整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76章,將計就計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903章,買女人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819章,電燈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07章,丁憂第294章,金子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467章,富可敵國第288章,少女懷春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
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383章,一個不留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481章,大買賣第768章,蒸汽機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855章,這是好事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95章,鯨魚第523章,月牙城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831章,達伽馬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05章,四輪馬車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041章,黑海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796章,五萬騎兵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245章,休整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76章,將計就計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903章,買女人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819章,電燈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07章,丁憂第294章,金子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467章,富可敵國第288章,少女懷春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