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炒作

“竟然有錢都買不到地~”

京城,劉晉收到了孫新的來信,頓時就沉思起來。

淞滬的地是必須要買的,而且還要大規模的買,儘可能的拿到更多的地來才行。

淞滬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且也是事關自己接下來的佈局。

江南這個地方,它是大明的經濟中心。

同時江南這些地方還是大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沿着長江的這些省份,人口衆多,經濟發達。

大明要真正的邁入殖民時代、資本主義時代,江南地區是絕對不可忽略的地方,也是必須要發展起來的地方。

只有江南地區這裡真正發展起來了,大明買入殖民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動力纔會更加強勁,速度纔會更快。

再沿着長江,基本上都可以輻射整個大明的絕大多數地方了。

這淞滬的發展和規劃,必須按照劉晉的規劃來做,所以淞滬就必須是下一個天津。

以淞滬來帶動整個江南地區,然後沿着長江帶動長江沿線的發展,促進大明向殖民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轉變,釋放出更強大的力量出來。

“南方這邊一直嚷嚷着要開放對外口岸,這剩下的時間可不多了,必須要先拿下淞滬的土地,然後再將淞滬作爲南方第一個開放的口岸,如此一來纔是最好的。”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淞滬更適合了。”

劉晉看着地圖腦海中迅速的思索起來。

“不願意賣,連市價幾倍的價格都不願賣,肯定是又其它因素在裡面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一個,其它的因素肯定也還有。”

想到了這裡,劉晉就立即寫信給孫新,讓他弄清楚淞滬這裡的情況來,同時也是想一個辦法,後世金融市場最常用的一個辦法。

幾天後,劉晉的信就到了孫新的手上。

“這招真的有用?”

孫新仔細的研究着劉晉這邊出的新招,腦海中充滿了懷疑。

不過懷疑歸懷疑,他還是開始按照劉晉的吩咐操作起來。

孫新大筆的資金開始在淞滬這裡買地,表現出一種不管價格是多少,只要願意賣,他就立即願意買的意思。

所以淞滬這裡的土地價格開始直線飆升。

原先即便是一畝上好的水田,它的價格也不過在8兩銀子左右,但是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淞滬土地的價格就不斷的飆升,很快就漲到了二十多兩銀子一畝。

如此高的價格,市場上面也是終於開始有人賣地了。

當然,這也還是孫新所安排的,因爲一開始收購了一些土地,所有可以左手換右手,反正這個時代連交易費都不用,這換來換去,對於孫新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損失。

這樣的結果卻是讓淞滬這裡的這些地主、士紳們變的躁動起來。

松花樓,鄭良佐、徐浦等淞滬縣的地主、士紳們又在聚在一起。

“一畝地都已經漲到二十五兩銀子了~”

“北方人真是有錢啊~”

鄭良佐忍不住感嘆一聲,如此昂貴的價格,讓人難以置信。

“北方人當然有錢了,你們可能不知道,這辦工廠非常的賺錢,這水泥廠、紡織廠、船廠、玻璃廠、鋼鐵廠等等,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就這幾年的功夫,北方的那些人一個個都豪橫起來了。”

徐浦笑了笑點點頭說道。

“我們怎麼辦?”

“是不是可以考慮賣掉一些地來?”

有人想了想說道。

“賣地?”

“你有多少全部賣給我,我就以現在的價格買你的地,這地啊,肯定還會漲的。”

鄭良佐笑了笑說道。

“真的會漲?”

有人不相信的說道。

“你不信啊?”

“你們知道現在京城和天津的地價是多少了嗎?”

“一畝地要上千兩銀子,關鍵是有銀子都買不到地,你就知道了,現在這個價格根本就不算什麼。”

徐浦笑了笑說道:“多看看大明早報,你就會知道我們大明的一些事情了。”

“那怎麼說來,這地是真的不能賣了?”

“廢話,誰賣誰是傻瓜。”

鄭良佐回道。

事情似乎也正如鄭良佐、徐浦所預料的一般,淞滬這裡的土地還在不斷的飆升。

幾天之後,淞滬這裡的土地價格已經漲到了五十兩銀子一畝地,到處都是一些北方來的人在求購土地。

這些北方佬一個個財大氣粗,手裡面拿着一疊、一疊的大明第一銀行銀票,只要是誰願意賣地,立即就給現錢。

甚至於在淞滬這裡,只要有人能夠介紹人賣地給他們,他們都願意給幾兩銀子一畝地的佣金給你。

不過,因爲淞滬這些地主、士紳們聯合在一起,所以他們依然也是很難買到地,但成交量卻是明顯上升起來。

孫新這邊安排人左手換右手,給人營造的感覺就是有人在偷偷不斷賣地。

接下來,淞滬的地價依然在不斷的上漲。

幾天之後,淞滬的地價已經突破了一百兩銀子一畝地,甚至於不需要是良田,只要是地,這些北方佬都要,哪怕是河邊的灘塗地,他們也要,只要願意賣,立即就給錢給你。

到了這個時候,淞滬這邊終於有些人開始坐不住了,一些僅僅只有少量土地的農民以及一些沒用的田地之類的陸陸續續有人開始出手。

而且在這個時候,又有小道消息說,未來朝廷將會在淞滬這裡打造第二個天津港口,所以淞滬這裡的土地可以對接天津的地價,未來可能可以和天津一樣,這一畝地啊,可以漲到上千兩銀子。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淞滬都要沸騰起來。

天津是什麼地方,現在的天津可是寸土寸金。

淞滬是什麼地方?

淞滬僅僅只是長江出海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地方了,這裡除了田地就還是田地,什麼都沒有,這要是真的和天津一樣,那淞滬就牛叉了。

對於這個消息,大家起初是不相信的。

這朝廷要在南方開口岸可以選擇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南京就是最好的選擇,怎麼可能會是淞滬。

但是很快,大家聯想到孫新這些北方人在淞滬大規模的買地,不惜血本的買地,大家就覺得這個或許真有可能。

甚至於消息傳到南京這邊,傳到整個江南地區,於是乎江南地區的這些大家族、大士紳們也是開始關注起淞滬來。

有些手眼通天的人也是派人到京城這邊打聽,得知的消息是朝廷這邊確實是在考慮在南方這邊開新的口岸,淞滬的位置不錯,或許極有可能會是下一個天津。

這一下子,整個淞滬就變得熱鬧起來。

不僅僅有孫新這些北方人,也有很多來自江南其它地區的士紳、地主、大家族等等參與進來。

大量的資金開始涌入到淞滬這裡,帶來的後果就是淞滬這裡地價開始再次飆升。

原先就已經漲到一百兩銀子一畝地,很快就翻倍的漲,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淞滬的地價就漲到了三百多兩銀子一畝地。

到了這個時候,在淞滬人的觀念當中,這淞滬就已經等同於天津了,大家覺得淞滬的土地還會繼續漲下去。

只等着朝廷這邊的聖旨一到,淞滬就馬上可以成爲第二個天津一樣,這裡的土地可以漲到上千兩銀子一畝地。

於是乎,淞滬本地的這些地主、士紳們也是開始出手了。

他們不僅僅不賣地,而且還開始利用自己是本地地頭蛇的優勢,開始強買強賣,強迫淞滬本地的一些農民、小地主將自己手中的土地賣給他們。

毫無疑問,他們收購這些土地的價格也是非常高,三百多兩銀子一畝地,他們利用自己宗族的勢力,利用自己地頭蛇的優勢。

在很短的時間就將淞滬這邊的土地慢慢的集中到自己的手上。

松花樓,淞滬衆多的地主、士紳們聚集在一起,一個個紅光滿面,滿臉笑容。

“地價又漲了,現在都已經漲到了三百五十兩銀子一畝地了,聽說南京這邊的魏國公都派人來買地了。”

鄭良佐笑着對衆人說道:“我就說嘛大家不能把地給賣了,這些北方佬可真會做生意,當時要是幾十兩銀子的時候給賣了,現在哭都沒地方哭了。”

“可不是嘛,可惜了,當時要是多買一些地的話,現在就賺大了。”

有人跟着說道。

“現在也不遲了,這天津的地都要上千兩銀子一畝,我們淞滬未來會是第二個天津,現在才三百多兩銀子一畝地,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我可是已經借了幾十萬兩銀子,準備將我們淞滬這邊剩下的零散地都吃進去。”

鄭良佐笑着說道。

“我也準備借銀子來買更多的地,這一畝地才三百多兩銀子,一點都不貴,等淞滬成爲了第二個天津,這一畝地轉手一賣可就賺好幾百兩銀子。”

有人也是跟着說道。

“這淞滬真的會成爲第二個天津?”

有人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問道。

“當然了,魏國公知道不,他都已經派人來我們淞滬買地了,他的消息肯定不會錯的。”

“朝廷這邊現在就在討論着淞滬的事情呢。”

徐浦很是自信的說道:“大家趕緊都去多買點地,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買賣,以後我們淞滬可是寸土寸金的。”

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264章,鯨魚進京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174章,我明白了第518章,殺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950章,南州城第148章,大買賣開車回家過年,請假一天!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843章 ,黃金洲第2000章,大糧倉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319章,鹽山第657章,木骨都束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867章,黃金灣第1917章,時間過的真快啊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14章,張家第1950章,南州城第568章,暴跌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45章,休整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318章,長蘆鹽場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480章,下場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490章,石見銀礦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879章,意義非凡第885章,考成制度第66章,真是好用
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264章,鯨魚進京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174章,我明白了第518章,殺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950章,南州城第148章,大買賣開車回家過年,請假一天!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843章 ,黃金洲第2000章,大糧倉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319章,鹽山第657章,木骨都束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867章,黃金灣第1917章,時間過的真快啊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14章,張家第1950章,南州城第568章,暴跌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45章,休整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318章,長蘆鹽場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480章,下場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490章,石見銀礦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879章,意義非凡第885章,考成制度第66章,真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