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不怕災荒

京城皇宮的一角,一座新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這裡,建築的頂端一根根天線高高的豎起,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銅圈。

建築內則是大大小小的房間,數量非常的多,能夠看到衆多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以及東廠的番子在裡面忙碌不停。

伴隨着電磁通訊技術的出現,廠衛作爲天子的耳目,自然而然也是第一時間內運用上了這種先進、強大的通訊技術,在第一時間內就迅速的在大明各地架設起電磁通訊基站,傳遞信息,以便讓天子能夠隨時掌握大明各地的大小事務。

相比起以前的通訊手段,電磁通訊更加的快捷,更加的安全和可靠,並且耗費的人力物力要更少很多、很多。

以前的時候,爲了保證政通令達,歷朝歷代都會花費巨大的代價去興建驛站,以便用來傳輸信息。

全國範圍來說,要構建覆蓋整個大明的驛站系統,每隔幾十裡設置一個驛站,這花費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有了電磁通訊技術,隔着遙遠的距離都可以迅速的傳播、溝通,所需要的人手和花費就小多了,並且傳遞的速度要比以前快無數倍。

江南發生水災的時候,以前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夠送到京城,天子和羣臣做出決策之後,又還要馬不停蹄的送到地方去執行,一來一回,需要的時間就要好幾天。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通過電磁通訊技術,災情可以第一時間內傳達到京城,並且做出的決策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傳遞到地方或者各衙門去執行,效率比起以前來快太多了。

此時,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正在看着從全國各地傳來的信息。

“江南發生水災~”

“河南發生旱災,還真是如當年劉晉所言,南旱北澇或者是南澇北旱,幾乎都是同時上演,季風的移動只要稍有變動,必定會出現災害。”

“今年的情況就是如此,這南方洪澇嚴重,北方各省卻是極度的乾旱,不僅僅是河南、山西、山東、北直隸、陝西等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災,最嚴重的就是河南了。”

弘治皇帝對着巨大的地圖,看着手中的信息,腦海中想起了當年劉晉所說的季風。

這些年來大明一直風調雨順,今年卻是風雨不順,南方洪澇,北方大旱。

如果是以前的話,必然會出現極大的問題。

南方可能還好一些,南方的氣候和環境都還算不錯,即便是有些災害,也能夠扛得住,可是北方的話。

一旦有災害的話,必然會餓殍滿地,盜賊四起,甚至於如果朝廷賑災不力的話,還有可能會烽煙四起,出現大量的農民起義之類的。

當年一場雪災,北直隸都餓殍滿地,易子而食,不知道多少人餓死,直接戳破了所謂的盛世之景。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從在各地的廠衛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儘管這次南方的水災也好,還是北方的旱災也好,都算是幾十年一遇的大災。

但是各地的情況都還算不錯,老百姓家裡面都有糧食,一時半會也不至於沒有吃食,而且因爲這些年來,大規模的從關內各省遷移了大量的人口到關外、海外。

故而原本兩京十三省的人口密度大大的降低,無論是江南還是河南,人口都大量的流逝。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的土地根本就無人耕種,特別是那些下等田、容易乾旱的田地更是無人耕種。

剩下的這些人,很多都還跑到城裡面去務工,種地也都是種的上等田,容易灌溉的田,這種田條件好,抗災害能力要強,即便是大旱,影響也可能不是特別大。

此外就是現在的交通條件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以前運輸糧食去賑災,需要的時間久,關鍵是100斤的糧食運過去可能連一半都剩不下,都被中途給吃掉了,賑災其實是很難賑災的。

這也是古代糧商爲何能夠發國難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爲交通不便,特別是發災害的時候,往往朝廷即便是有糧食都很難運過去,手中有糧的糧商很自然的就可以坐地起價,大發國難財。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水泥馬路幾乎已經遍佈大明各地,而且很多地方都還通了火車,用火車來運輸糧食的話,不僅僅速度快,而且成本低,賑災就可以非常的快速,成本也更低。

河南也好、江南也好,都已經通了火車,一車車的糧食可以直接拉過去,輕輕鬆鬆賑災,成本變的很低。

糧商想要發國難財都很難,這一車車的糧食拉過來,你還怎麼靠糧食發國難財?

再加上從黃金洲這邊引種回來的高產作物,玉米、番薯,這兩種東西,非常的耐乾旱,也非常容易種植,產量還高,絕對妥妥的抗災利器。

只要種上一些,就不用擔心餓肚子的事情了。

此外,大明的資本主義正在迅猛的發展,各地的工廠都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涌現出,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變成了最早的工人。

工廠裡面工作,自然是不怕你下雨或者不下雨,只要工廠有單子,自己有工廠,工資在手,吃喝不愁。

在諸多因素之下,縱然是江南洪澇、北方乾旱,各地的民生依然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這兩地不產糧,有的是地方的產量。

遼東這邊條件極好,糧食產量非常足,即便是遼東產出的糧食就足夠整個大明吃了,再加上遼東已經通了火車。

朝廷一聲令下,一車車的糧食直接從遼東這邊往南運到北方各省,再運到江南各地,別說一年不產量,即便是來幾年不產量都不用慌。

還有西域、河中這邊,同樣同了火車,這裡的糧食、肉的產量非常大,根本就吃不完,一車車的糧食可以不斷的運過來。

往南,南洋各省的糧食產量也是極高的,通過現在發達的海運系統,可以直接通過長江運到江南各地,保證江南的糧食穩定。

“還是現在好啊!”

“這些年的努力總算是看得出效果來了。”

弘治皇帝臉上露出了笑容,絲毫不會像以前一樣對災荒感到憂愁。

要是以前,每當收到某地出現災荒,弘治皇帝都會憂心忡忡。

一方面擔心災荒嚴重,子民受災、受苦,另外一個方面又擔心朝廷的賑災銀子被地方官員給吞吃了,又或者是在荒之地出現人禍,以至於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等等慘像的出現。

關鍵是弘治皇帝還什麼都做不了,只能夠省吃儉用的從自己的內帑之中拿出一些銀子來賑災,還要不斷的祈禱,下面的官員別貪污太多,多少給下面的百姓留一些。

現在,弘治皇帝卻是笑了起來。

因爲即便是災荒之年,他也不需要擔心什麼,在荒之地的情況依然很不錯,來百姓有吃有喝的,不用發愁。

朝廷賑災也可以變的更加容易,一火車、一火車的糧食,一個電報過去就即可發往災區,災區各地的賑災情況,他弘治皇帝也是可以實時掌握。

官員是否用心,是否貪污賑災銀子之類的,他都可以及時的掌握在手,也可以及時的做出部署和調整。

這種感覺,弘治皇帝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天下之事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所以他能夠笑的出來,也不需要爲災荒之地的百姓感到什麼擔憂,老百姓有吃有喝,工作穩定,發不發災荒對他們影響不大。

甚至於在北直隸這裡,大量的田地本身就已經荒蕪,大家都去京津地區務工,田地無人耕種,你即便是旱災也是一樣,反正都是荒着,頂天了種點番薯、玉米之類的,又是非常耐乾旱的,一時半會影響不大,大不了挑點水澆下也就夠了。

“嗯,這公路還得要繼續修,不僅僅要聯通各省,各州府、各縣之間的道路也是要修通的,鐵路就更要修了,必須要做到各省都有鐵路聯通,形成一個鐵路網絡。”

“到了那個時候,什麼災害我們都不需要害怕,天下之物皆可以快速的調轉。”

弘治皇帝看着龐大的大明帝國版圖,心裡面也是在規劃着繼續修鐵路的事情,基建不能停,必須要繼續搞下去。

現在都已經能夠享受到基建的好處了,這大明的基建如果進一步完善的話,未來的大明將會更加無所畏懼。

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413章,都瘋了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481章,大買賣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239章,成功了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94章,金子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2037章,大寒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637章,徵稅開始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137章,旗幟第903章,買女人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95章,鯨魚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841章,旁門左道?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658章,崑崙奴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452章,琉球糖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842章,都有用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2114章,回大明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332章,就有了?第2104章,正德朝第73章,招工第95章,玩物喪志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
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413章,都瘋了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481章,大買賣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239章,成功了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94章,金子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2037章,大寒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637章,徵稅開始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137章,旗幟第903章,買女人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95章,鯨魚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841章,旁門左道?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658章,崑崙奴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452章,琉球糖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842章,都有用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2114章,回大明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332章,就有了?第2104章,正德朝第73章,招工第95章,玩物喪志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