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將計就計

弘治皇帝當皇帝也有十一年了,在這個位置上,他自然是有諸多的感想和收穫。

儘管他重用文臣,君臣之間關係很不錯,大明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也是一舉扭轉了弘治皇帝便宜老爹明憲宗時候的局面。

但當皇帝多年,他其實也是挺憋屈的一個皇帝。

自己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一省再省,但是依然每天會收到很多的要求弘治皇帝厲行節儉,勤儉節約、不要鋪張浪費的奏章。

一個個都恨不得指着弘治皇帝鼻子說,弘治皇帝吃的太多、太好了,應該要再縮減開支,更加清儉才行。

這十多年的時間,好不容省吃儉用,辛辛苦苦的攢下了百萬兩白銀的內帑,滿朝的大臣都天天盯着,戶部尚書周經更號稱豬扒皮,扒的是皇帝這頭豬,剛剛好弘治皇帝也是姓朱的。

軍備廢弛,邊軍困頓,戰鬥力低下。

弘治皇帝也是想要整軍,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和開支,但是枚每每又受制於內閣六部,在軍費開支方面,朝中的這些文官是能縮減就縮減,能打壓就打壓,能夠保持原有的就不錯了,想要整軍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每次小王子南下扣邊,他也只能夠被動的防禦,根本就不可能像當年的成祖皇帝一般,狩獵塞北,北逐元胡,打的北方遊牧民族一個個俯首稱臣。

從各個方面,他都感受到了巨大的限制,縱然是有心想要做出一些改變,也往往是有心無力,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沒錢,實在是太窮了。

現在聽到朱厚照層層剝繭抽絲的分析,頓時就深有感觸,忍不住直點頭。

接着他看了看朱厚照,實在是有些不相信這是他能夠分析出來,所以也說道:“這些都是劉晉和你說的吧?”

“不是,我需要他來說嗎?”

“以我的聰明才智,自己就能夠想出來。”

“這事情很容易就分析出來的嘛,不過多多少少也是和劉晉有那麼一點點關係的。”

朱厚照一聽就不高興了,好不容分析出來的東西,竟然要算到老劉的頭上,他可不樂意了。

“既然是你分析出來的,那你說說看該怎麼辦?”

弘治皇帝點點頭,也是半信半疑。

“這個就好辦了,我有上中下三計,你想先聽那個?”

朱厚照小眼睛一轉,想了想說道。

“哦,還上中下三計,你倒是都說來聽聽。”

弘治皇帝頓時就來興趣了,饒有興趣的說道。

“下策嘛很簡單,我們要查出誰倒賣了糧食,這些糧食最終到了誰的手中,這應該不難,然後在以雷霆手段懲戒這些人,將糧食收回來,用這些糧食度過這個饑荒並不難,但此計只能夠懲罰一些糧商和官吏,對於背後真正的人卻是無傷大雅,他們以後還會有類似的計謀出來針對我們。”

“中策嘛,我們可以先將計就計,引蛇出洞,弄清楚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他們的人,到時候不僅僅將這奸商一舉殲滅,還要將朝堂之上這些蛀蟲也給掃乾淨。”

“上策就是以這個事情爲契機,我們不僅僅要讓這些奸商傾家蕩產,讓朝堂之上的這些蛀蟲、奸商代言人給掃乾淨,而且還要在錢財上徹底擺脫他們對我們的控制,讓我們掌握錢財話語權,以後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用再受到錢財的掣肘。”

朱厚照一口氣將自己心中所想的三個策略說了出來。

“你的上策雖好,但是又該如何實行?”

“現在糧食在他們的手中,如果我們不查出來,強制將糧食收回的話,眼下這個饑荒又該如何度過?”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着,也仔細的想着,想了想問道:“難道真的要用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銀子拿去買他們的糧食不成?”

“父皇你說到關鍵點上面去了。”

朱厚照點點頭,接着說道:“這些人之所以敢制定出這個陰謀,那是因爲他們手中有糧,是現在饑荒時期最大的籌碼,沒有解決糧食的問題,我們始終還是要被他們牽着鼻子走的。”

“但我早就已經有辦法了,父皇,你可能不知道吧,天津這邊,諸多的災民吃肉都已經吃到吐了。”

“吃肉吃到吐?”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傻眼了,這糧食都沒有,竟然說吃肉吃到吐,這怎麼可能。

“父皇,他們吃的是海魚肉。”

朱厚照看到弘治皇帝表情,就開心的笑了起來。

“海魚肉?”

弘治皇帝更是一頭霧水了。

“對,海洋之中的魚實在是太多了,前往美洲的船隊在海上訓練,老劉這邊覺得反正也是出海,也是可以順帶着捕捕魚什麼的。”

“所以採用了拖網捕魚,這一艘船出去在海上面轉一圈,來回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時間,可以帶回來幾萬斤海魚,天津這邊有幾艘船,每天出去捕魚,這打回來的魚吃都吃不完,所以也是招收了大量的災民做事。”

“沒有糧食就給他們發魚肉,用魚肉來充當糧食,這吃肉都吃到吐了。”

朱厚照笑着將天津這邊的事情說了出來。

“一船魚幾萬斤?來回一天一夜?”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驚呆了,肉食在這個時代可是非常難得的,沒想到這捕魚的收穫竟然如此之大,簡直難以置信。

“海洋之中蘊含無窮寶藏,這漁業資源極其的豐富,各種各樣的海魚是河魚的幾百上千倍,只要有船去捕魚,隨隨便便都能夠獲得大量的魚,而且這海魚營養價值高,絕對是最好的肉食。”

“我們只需要多派一些船去打魚,每天收穫的海魚就足夠養活數以萬計的人,而且這一次受災的北直隸、山東、山西三個省,北直隸和山東都靠海,出海捕魚都是很方便的事情。”

說完這話的時候,朱厚照也是有感而發的說道:“我看過那些饑民將樹皮吃的精光,吃觀音土吃的肚子漲的跟十月懷胎一般。”

“陸地上沒有食物,可是這海洋之中的食物卻是多到吃不完,我們爲什麼不開海禁捕魚呢?”

聽到朱厚照的話,弘治皇帝陷入了沉思,關於海禁這個事情,這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來的,他這個守城的皇帝卻是從來去思考過這方面的事情。

沒想到這海洋捕魚的收穫竟然如此之大,一艘船出去兩天就能夠帶回來幾萬斤海魚,這幾萬斤海魚就是幾萬斤肉食,只要船的數量夠多,開了海禁,以大明綿延萬里的海疆,能夠收穫多少海魚,又能夠養活多少人?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的內心之中也是動搖了,這是用實際的事情來說明開海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捕魚,可以獲得大量的食物,還是肉食,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只是一想到這是老祖宗定下來的,想到成祖時期鄭和下西洋的諸多事情,想到了朝臣的激烈反對,他就又皺起了眉頭,開海禁這事絕對沒有那麼容易,也不是他弘治皇帝說開就開的。

“天津造船廠這邊正在建造專門的捕魚船,而且很快就會下水了,到時候捕魚量還會更大,足以滿足京津地區災民的需求。”

“另外劉晉這邊也是已經派船隊前往朝鮮這邊進行短途航線的訓練,順帶着也是跟朝鮮這邊做做生意,將玻璃廠的玻璃和鏡子賣過去,然後再從朝鮮這邊購買糧食,往來一次,也只需要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現在第一批五艘船應該差不多要抵達朝鮮了,再過上五六天的時間就能夠返回,到時候也能夠購買大量的糧食回來。”

“這糧食的問題解決之後,他們手中的最大的籌碼就沒有任何作用了,我們再從南方調糧進來,三管齊下,這糧食的價格就可以迅速打壓下去,讓這些奸商傾家蕩產,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財源,掌握更大的資源,從而一步步擺脫他們對我們的控制。”

“俗話說的好,手中有錢心中不慌,只要我們有皇家有自己的錢財來源和渠道,掌握足夠的資源,他們就休想在錢財上對我們進行控制。”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沉思,也是繼續將自己的上策計劃給說完,核心點其實還是要解決糧食的問題,只有手中握有足夠的糧食,才能夠有足夠的底氣去反擊。

第271章,詩書傳情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298章,大渣男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2037章,大寒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856章,一路往西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2069章,青黴素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2150章,熱氣球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864章,由哭轉笑第771章,蒸汽時代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547章,真便宜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867章,黃金灣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69章,董小山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956章,滅佛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
第271章,詩書傳情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298章,大渣男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2037章,大寒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856章,一路往西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2069章,青黴素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2150章,熱氣球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864章,由哭轉笑第771章,蒸汽時代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547章,真便宜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867章,黃金灣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69章,董小山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956章,滅佛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