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3章,依依不捨

李木匠夫妻兩個經過兒子的一夜勸說,也是終於決定跟隨兒子前往黑土省生活。

之所以下定了決心,主要還是爲了孩子,幾個孩子都移民出去了,自己老兩口在這大山裡面,有個病什麼都不知道,這什麼時候走了,到時候都沒人給埋了。

其次老兩口也是想自己的孩子了,也想去看看自己的孫子、子女,四個兒子生了一堆的孫子、孫女,自己一個都還沒有看過呢,這是必須要去看看的。

所以還是去吧,跟着一起去黑土省生活了。

至於祖上傳下來的田地、房子什麼的,真到了要走的時候,卻是又有萬般的不捨。

第二天,李木匠起的很早、很早,早早的就去自己家的祖墳這邊燒香。

這一旦去了黑土省,這以後肯定是不會再回來了,這祖墳又沒辦法遷過去,這一次燒香之後,估計着再也無人來燒香了,也許再過上一些年就被雜草所徹底的覆蓋了,再也沒有人知道這裡曾經還有墓碑的村子。

李木匠一直嘮嘮叨叨的說了很多,很多,說自己不孝什麼的,丟掉了祖上傳上來的這一切,也說自己不孝,以後沒辦法再來燒香之樂的。

對於以孝爲主的大明人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燒完香之後,李木匠又是在自己家的田地,房子,菜地等轉悠起來,腦海中浮現的點點滴滴,過往的一幕幕不斷的浮現。

在這大山裡面生活了一輩子,從小就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這說走就走的時候,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不捨了。

祖上傳下來的田,這可是一代代先輩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還有這房子也是辛辛苦苦一磚一瓦的建起來的,非常的不容易。

就連家裡面的菜地,李木匠自己都有開墾過,在山坡上足足忙了許久纔開墾出一點土地出來,起初的時候這些土地還非常的貧瘠,後來一點點的運塘泥,牛糞等等過來這才讓菜地慢慢的肥沃起來。

還有家裡面大大小小的物件,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是李木匠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家裡面的牀,桌子,凳子等等。

所有的一切李木匠都記得清清楚楚,家裡面的碗快都還是李木匠辛辛苦苦去山外買回來的,那碗碟漂亮的很,當年還被村裡麪人好一頓羨慕呢。

現在要走了,這些東西全部都帶不走,叫上村裡面過來,田想種的自己去種,菜地想要的也自己去種,房子等李木匠走了之後,想要就佔着吧,放點柴火什麼的還是挺好的。

只是如今的上坪村本身就已經沒幾個人了,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老人,大家種不了幾個田,也吃不了幾個菜,房子自己也都有。

估計着這田和菜地都要荒蕪下來,這祖上傳下來的老房子也可能最終還是要倒掉的。

“哎,多好的田地和菜地啊,都沒人要了,要是在以前的話,這親兄弟都要爭的頭破血流呢。”

李木匠感嘆連連,時代變化的太快了,這樣的上好田地,菜地現在都沒人要了,自己這房子也是很好的,也一樣沒人要了。

實在是上坪村已經沒有什麼人了。

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李木匠才處理完了家裡面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處理的了,都帶不走,也沒人要。

只是一直捨不得,捨不得離開這裡,捨不得丟棄自己的祖產,故而才一直慢悠悠的拖了幾天的時間。

等待李大的岳父母魯篾匠來了之後,這才極其不情願的動身出發了。

“李木匠,真要走了?”

“你這一走,我們村就更沒人了。”

“是啊,就剩下我們這些老骨頭了,你也走了,這以後想打點凳子,桌子都找不到人了。”

李木匠要走了,村裡人都到李木匠家裡面來送別,一個個都既羨慕又是覺得很突然。

羨慕的是李木匠的孩子很孝順,在外面都掛念着自己的父母,不遠萬里的回來接自己的父母一起去外面過好日子。

很突然是因爲原本大家都相約好了一起在這大山裡面到老,結果李木匠突然就說要走了,這讓大家很是意外。

“我先替大家去外面看看,如果好的話,我就寫信回來給你們,到時候你們也一起跟着出去算了。”

李木匠儘管有很多,很多的不捨,但表面上卻是一副笑容滿面的樣子。

“李木匠,我是真想也跟着一起出去了。”

陳老頭很是羨慕的說道,他其實也想跟着一起出去算了,但是奈何自己的孩子沒有寫信提這個事情,也不知的歡迎不歡迎自己老兩口。

這一次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跟着李大一起出去,也免得自己的孩子親自回來一趟接自己,太麻煩了。

可是自己的孩子沒有提這個事情,他們也是不想添什麼麻煩,更何況真要走的話,這山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的羈絆。

“想出去一起出去唄,到了外面還能夠餓着你不成。”

李木匠笑着說道。

“李木匠,你這一走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回來一趟。”

“多半可能這輩子是不回來了,太遠了,上萬裡的道路,來回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這也難說的很呢,說不定以後時代變了,這想回來的時候啊,你就回來,你的房子,田地,菜地什麼的,大家也不會動,你要是在外面住不慣啊就回來算了。”

“是啊,雖然說外面好,外面好,但我看啊,我們指定是住不慣的,在這大山裡面活了一輩子,外面那裡能夠住得慣啊。”

“是啊,是啊!想這大山了就回來。”

衆人也是依依不捨的和李木匠告別,看着李木匠一家三步一回頭的離開。

走在崎區的山路上,李木匠再次回望上坪村的方向,再過了眼前的這個山頭就看不到上坪村了。

“哎,住了一輩子了,沒想到到老了竟然還要離開這裡,也不知的這輩子還能不能回來一次。”

李木匠看着自己家鄉的方向,忍不住駐足下來,足足看了十幾分鍾,這才頭也不回的繼續走了下去。

“出去也好,出去也好。”

“省得孩子掛念,以後也是可以幫孩子一些忙,帶帶孩子,做做飯什麼的,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也挺好的。”

相比之下李大的岳父魯篾匠就想的開,雖然也是有很多的不捨,但想想外面的孩子,孫子什麼的,這出去了也挺好的。

他都已經想好了以後的生活了,感覺也挺不錯的,這大山裡面是不錯,但孩子孫子不在身邊總覺得不夠圓滿。

“是啊,帶帶孩子,做做飯也挺好的。”

李木匠也是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一行人在崎區的山路上不斷的行走,山路崎區,從大山裡面到最近的小鎮,足足花了半天的時間,到了中午的時候才抵達了最近的小鎮。

李大也是特意的去鎮上林老闆的哪裡致謝。

這幾年來,書信的往來全靠着林老闆幫忙,這林老闆也沒有額外的收什麼錢。

看到李大,林老闆也是很高興,讓李大坐下來,詳細的聊起了外面的世界,也是讓林老闆聽的津津有味。

“這黑土省還真是不錯啊!”

“出去了好啊,這出去了纔有出息,有好日過,留在這大山裡面是沒有什麼前途的。”

“這幾年不見,你人都大變樣了呢。”

林老闆聽完也是感嘆連連,儘管從報紙上已經看過了很多相關的報道了,但卻是遠不如當面聽李大講述一般。

一望無際的平原,廣袤而肥沃的黑土地,隨便你去耕種,隨便你種地也好,養殖也罷,都是可以的,也都是可以過上富裕生活的。

還有大規模的機械化耕種方式,很難想象這一對夫妻耕種幾千畝的土地的場面,也難以想象一到收穫季節的時候,糧食多到都沒有地方堆放的場面。

“這些年真的是要謝謝林老闆你了,要不是,我們和家裡面的書信往來都要斷掉。”

“這是應該的,應該的,也就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不管如何,還是要謝謝你的,這是我路過西北省凜冬稱時買的一塊皮草,不值什麼錢,但好在冬天的時候用來保暖是挺不錯的。”

“哎呀,這怎麼好意思呢,不行,不行,這可不行啊。”

“林老闆,你就別推辭了,一點小心意。”

告別了林老闆,李大一家人也是抓緊時間繼續趕路,按照計劃,要在天黑之前抵達鳳縣,到了鳳縣之後就可以坐汽車前往開封然後再轉坐火車了,那個時候就輕鬆多了。

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630章,一團糟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371章,鹹魚產業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285章,電與磁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483章,真來了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532章,涼涼了第1318章,黑煤礦第1419章,密謀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533章,足球第25章,孫夫子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780章,聖人之心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53章,招工了第603章,黃金熱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98章,慚愧、慚愧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259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1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369章,這就是橫掃天下的大明鐵騎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601章,千河城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84章,大明上國
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630章,一團糟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371章,鹹魚產業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285章,電與磁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483章,真來了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532章,涼涼了第1318章,黑煤礦第1419章,密謀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533章,足球第25章,孫夫子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780章,聖人之心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53章,招工了第603章,黃金熱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98章,慚愧、慚愧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259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1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369章,這就是橫掃天下的大明鐵騎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601章,千河城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84章,大明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