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宮金鑾殿,弘治皇帝和羣臣正在上早朝。
“陛下,新學學校所授之內容多爲旁門左道,奇巧yin技,強枝弱幹,非長久興盛之道,臣懇請陛下下旨要求新學所授課程之中需大量增加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並且加以嚴格的考覈。”
劉晉、王守仁走了,守舊派翻身了,朝堂之上對於新學的攻擊就開始變的勐烈起來。
前幾天還說着要讓部分的新學學校轉爲書院、私塾以便來擴大儒門,讓更多的人讀聖賢書,成爲儒家子弟。
今天又在這裡嚷嚷着說要對新學的教學課程和內容進行改變,要求增加更多的儒家典籍之中的內容,並且還要加以嚴格的考試。
這擺明了就要拆臺新學,讓新學成爲傳統舊學的附庸和從屬,對於新學的壯大,他們其實早就已經看不順眼了,恨不得直接一巴掌拍死新學。
但是新學現在的學生羣體實在是太大了,每年都有上百萬的學子入學新學,整個新學各個階段的學生加起來在讀的都有一千多萬,並且20多年的時間前前後後已經畢業了近2000萬新學學子。
如此龐大的人數和羣體,遠超過舊學的人數。
儘管新學的人基本上都是社會的普通民衆,極少有當官的,即便是有也是小官小吏,貌似不如舊學的人有影響力。
然而這樣的一個龐大羣體,他們的影響力依然不容小覷,他們是組成大明社會中產階級的支柱。
身影遍佈於大明的工業、農業、商業、海洋貿易、商行、軍隊等等諸多的領域,是大明真正的中產階級。
並且和以往目不識丁,什麼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不同,這些人可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並且還善於思考的新時代大明人。
他們從小都是看着報紙,讀着新學長大的,或許在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方面是不如傳統的舊學讀書人,但是在其它方方面面都要碾壓傳統的讀書人,他們知識面更廣,眼界更加的開闊,同時又往往見多識廣。
真要是一巴掌的拍死新學,估計着整個大明都要爆發巨大的動亂,到時候,以他們的強大力量,指不定分分鐘就反過來拍死了舊學都是難說的。
舊學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掌握着朝堂,擁有話語權,所以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的逐漸的將儒家學說的影響力滲透到新學之中去,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又要保持住舊學現在的地位,繼續壟斷仕途。
要求新學這邊增加四書五經的內容,這還僅僅只是第一步,將來最好是能夠讓新學這邊也跟科舉考試差不多,用八股文的方式來控制和約束新學。
“陛下,臣也支持張翰林。”
“新學雖然有不少的可取之處,然其在效忠君王、倫理綱常、治國安邦之道上尚有欠缺,理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學習,我儒家之學說乃是萬世治國安邦之道,是正統之學說,歷朝歷代都是國本。”
“新學規模浩大,學子衆多,理應加強正統學說的傳授,讓更多的學子上知報效君王,下知君臣父子綱常。”
又有大臣站出來抨擊新學。
舊學的人一直以來都自詡爲正統,什麼歷朝歷代都以儒家治國,以儒安邦定國,是國本什麼的,對於新學那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還分成了各種各樣的課程,專門學一些旁門左道之類的,簡直就是旁門左道、奇巧yin技,絲毫沒有什麼治國安邦之類的學說在裡面。
弘治皇帝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心裡面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想法。
新學怎麼樣,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大明這些年來的迅勐發展和新學是密不可分的。
舊學或許是像你們所說的那樣,是治國安邦之道,歷朝歷代都是正統,然而朝代在不斷的更迭,沒有千年的朝代,卻是有千年的儒家。
歷朝歷代重視儒家,然而還不是一樣要經歷衰亡。
大明也是如此,原先的大明內憂外患,百姓困苦、貧窮,稍微有點災荒必然餓殍滿地,烽煙四起。
要不是劉晉主導的新學不斷髮力,提高了大明的生產力,強大了大明的軍隊,不斷擴張獲得更多的土地、資源和財富來反補大明的話,能夠有今日的大明?
朝廷是不需要那麼多人當官做臣子的,現在新舊之分就已經很不錯了,舊學讀書是爲了當官,新學讀書是爲了能夠有一個好工作,能夠研究現有的各種自然規律,提高生產力和工作效率。
難道非要分個你死我亡才甘心嗎?
真的到了那個地步的話,這大明必然會動盪不安,到時候儒家未必就真的能夠戰勝新學的,因爲新學它已經強大起來,涉及方方面面了。
一個接一個的大臣紛紛站出來,不斷的抨擊着新學,對新學指指點點,要求新學必須進行改變等等。
不過這些大臣都是一些御史、翰林之類的,楊一清、楊廷和、蔣冕、毛紀、樑儲等大老一個個都沒有開口。
其實嘛,他們心裡面也是門清的很。
新舊之爭雖然關係重大,但也並不是完全的水火不相容,其實朝堂之上的這些守舊派官員更多的還是想着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打擊實幹派的官員,同時爲各自背後的羣體利益服務。
實幹派的這些官員除了掌握大全之外,往往背後也都有着龐大的利益羣體。
像劉晉自己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資本家和殖民者,擁有大量的產業,麾下的工廠、商行、殖民地等不知道有多少。
此外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等也都是大明的大資本家和殖民者,都有着極其龐大的產業,他們的產業遍佈大明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還都是領頭羊的存在。
本身來說,因爲跟着劉晉,起步早,發展快,最早享受到了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的紅利,現在又是享受着工業革命的紅利。
可以說實幹派的人目前是佔據着大明最多的利益羣體,擁有最龐大的產業。
守舊派的官員以及背後的羣體呢,他們因爲起步晚,一開始死守着家裡面的一畝三分地,還想着靠以前的耕讀傳家的方式來延續。
然而在時代的滾滾潮流之下被衝擊的體無完膚,糧食價格大跌,土地價格大跌,大量的貧苦農民移民海外和關外。
這對於傳統的士紳階層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傳承和生活。
等到他們緩過來了,想要改變的時候,發展自己已經落後於人,想要趕上就很難、很難了。
但傳統的士紳階層,他們又是最善於利用權力來爲自己服務的,現在好不容易翻身,掌握了話語權,自然是要藉此機會來打壓新學的同時來爭奪更多的利益。
說到底爭來爭去還不是爲利益。
很多的大臣爲什麼會成爲實幹派的官員,還不是因爲他們也跟着劉晉嚐到了時代的紅利,自然而然也是要維護住現在的一切來。
朝堂之上,守舊派的官員在抨擊新學。
朝野之外,舊學的書院、私塾等舊學學子們也是被振奮鼓舞,紛紛成羣結隊的跑到新學的學校去鬧事。
帝國理工學院、帝國大學、京城機械技術學院等新學代表的高等院校自然而然也是成爲了這些舊學學子們攻擊鬧事的對象。
一時之間,在一個個學校的大門口這裡,新舊學的學子們吵鬧不停。
“你們新學就是旁門左道、奇巧yin技,看看我給你們出的對聯:新學、新學,美其名曰學,實則男盜女娼,旁門左道、奇巧yin藝,烏合之衆,難登大雅之堂!”
“你們新學要是有人能夠對出來的話,我們立刻馬上就走人,再也不來你們帝國理工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的大門口這裡,一羣舊學的學子帶着一副對聯的上聯直接在校門口堵路,對着羣情激憤的新學學子嘲諷起來。
簡單的一個對聯,直接就諷刺了新學裡面男女一起教學,沒有進行區分,這嚴重違背了大明傳統的男女大防的思想理念。
又諷刺新學學的東西雜七雜八,什麼都有,關鍵是學了之後都還不能考科舉做官,永遠都是處在底層的烏合之衆。
殺人誅心也不過如此罷了。
其結果就是引來了新學學子的一頓拳腳伺候,新學的學子玩對子,玩文字遊戲什麼的肯定是玩不過這些舊學的學子。
但正所謂能夠用拳頭說話就別用嘴,一羣拳腳伺候,頓時就揍的舊學的這些學子們鼻青臉腫,一個個趕緊落荒而逃。
然而今日捱打,明天又有舊學的學子過來鬧事,這次的人數還更多了,似乎想要找回昨天的場子一樣,也非要和新學這邊掙個高低之分。
只是舊學的學子人數遠遠不及新學的人數,你來的人多,新學學校裡面的人數還更多,昨天打完,今天接着又打,又是一頓修理,又打的很多人鼻青臉腫,讓這些學子們直呼。
動口不動手、有辱斯文、野蠻粗暴、不識教化和禮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