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羣臣激憤

“周愛卿,你先說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站出來的幾位朝臣,其中品級最高的正是當今大明的戶部尚書周經,其他幾個大臣大多數都是一些品秩不高的翰林、御史之類的,自然也是讓周經先說。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其他的大臣則是默默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周經這個戶部尚書有事啓奏,除非是內閣三閣老,否則基本上都是要先讓着他的。

“臣周經啓奏陛下,近日臣奉旨前往天津籌措賑災糧食,在天津親眼所見,一艘海船出海日獲超過十萬斤海魚,足以供應幾萬人的用需。”

“今天,北直隸、山西、山東三省饑荒,餓殍滿地,生靈塗炭,臣請陛下爲天下蒼生,爲黎民百姓解開海禁。”

周經的話幾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話剛剛落下,整個金鑾殿裡面就好像炸開了鍋,不等弘治皇帝這邊發言,立刻接連就有十多位大臣站立出來。

“臣反對,實行海禁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是國之根本,萬萬不可動搖,否則必生禍患。”

說話的是翰林院的一個翰林吳寬,當初就是他上言說要用銀子購買糧食賑災的,徵用商人糧食會失信於民,現在聽到周經這邊要諫言說要開海禁,那是立刻就拿出了祖制,拿出了國本。

“臣也反對,海禁乃是國策,亦是國本,從太祖皇帝定下開始,歷代先王莫不嚴格遵守,嚴厲打擊私自出海的商人。”

“現如今僅僅只是爲了一點海魚就開海禁,實乃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舉,上負歷代先王之心血,下至黎民百姓生死於不顧,臣誓死直諫,堅決不能開海禁,相反陛下理應嚴格遵守祖制,嚴厲打擊私自出海之人,嚴禁出海捕魚,否則國本動搖,必然天下大亂。”

第二位站出來的人叫徐子元,是一名御史,他的話極具攻擊性,不僅僅反對開海禁,更是將開海禁說成了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事情,在他的口中,彷彿這海禁一開,大明的天就要塌下來一般。

“臣附議,海禁乃是祖制,從太祖皇帝開始,我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就屢禁不絕,實行海禁能夠有效打擊倭寇,一旦解開海禁,必然會讓東南沿海地區倭寇肆虐,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第三爲站出來的人叫許龍,是一名翰林院翰林,他講出了明朝實行海禁的原因,認爲這海禁一旦解開,東南沿海倭寇必然橫行。

“臣附議,海禁是絕對不能開的。”

“當年太祖皇帝定下海禁之策,劃分士農工商,實行戶役制度,這一切都是爲了堅持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實行的以農爲本的國策。”

“這海禁一旦解開,商人牟利,大舉販賣我大明之財貨於海外,必然致使我大明日漸困頓,普通百姓也會因爲海貿之利而變成商人,放棄農耕,動搖國本,則我大明必然危也。”

“況且一旦解開海禁,我大明四方的藩屬國必然年年大舉上貢,而我大明國庫空虛,必然無力回贈,有失我大明國威。”

第四位站出來的人就有些份量了,他叫戴珊,官職是左都御史,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檢的一把手,是正二品的朝之重臣。

他的話直接將這個海禁和以農爲本的國本聯繫在了一起,開海禁就是放棄以農爲本,就是動搖大明的國本。

同時又提到了藩屬國朝貢的事情,因爲好面子,所以每次有藩屬國來朝貢的時候,大明這邊必然數倍還之,導致大明大量財力的消耗,這也是嚴格實行海禁的一個重要原因。

周經的話一出,一個接一個的大臣接連站立出來,彷彿他激起了羣憤一般,周經僅僅只是說了一句話,接下來接連十多個大臣都紛紛表示了堅決反對。

從祖制說到國本,又說忠孝仁義,同時在他們的口中,這海禁一旦解開,大明就會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國之不存等等。

“臣彈劾周經,周經身爲戶部尚書,爲國之重臣,上不思爲君王、社稷分憂,下不思爲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竟胡言亂語要開海禁,實乃尸位素餐、不忠不孝之人,如此之人豈可位於廟堂之上,又豈能一心爲國爲民。”

同時有御史直接站出來彈劾周經,將周經說一文不值,同時一心要見周經給直接打死。

弘治皇帝一直沒有說話,臉色卻是並不太好看,其實這開海禁的事情,周經、李東陽和謝遷、劉健、張懋幾人也是找弘治皇帝這邊昨天商議過的。

李東陽和周經從天津這邊回來,可不僅僅只是帶回來了百萬斤的海魚,還有一百多萬兩銀子,這是杜明恩出海賺回來的三百萬兩銀子當中,除開成本之後歸屬弘治皇帝的利潤。

所以他也是嚐到了這個海貿的甜頭,知道這個海貿非常賺錢。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從太子朱厚照這裡,也從李東陽和周經這裡,更是從掌管錦衣衛的蕭敬這裡知道了天津這裡發生的一切。

知道這海洋捕魚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一旦開放海禁,大明萬里海疆可以捕魚的話,整個大明每年捕撈的海魚足以養活沿海地區成千上萬的人。

特別是現在北方三省鬧饑荒,因爲這海魚的收穫巨大,北直隸和山東都靠海,只要有船就可以出海捕魚,就可以讓饑民填飽肚子,度過眼前這一關。

所以愛民如子的弘治皇帝昨天的時候就召集了朝中的重臣統一了思想和意見,準備在今天早朝的時候由周經提出來,然後大家商議一番,這海禁不一定要全面開放,可以先開放捕魚,至少讓沿海地區的老百姓能夠出海捕魚,用來填飽肚子。

然而讓弘治皇帝沒有想到的是這周經僅僅至少剛剛提出來,這朝堂之上竟然會有如此多的人站出來反對,實在是讓人意外。

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16章,回京第17章,商議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563章,營銷手段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48章,廷議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761章,厚照城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390章,獎懲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66章,真是好用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423章,你敢拿嗎?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82章,好巧啊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048章,大旱2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363章,價格戰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571章,天竺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章,練字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690章,抵達淞滬第500章,血戰到底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
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16章,回京第17章,商議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563章,營銷手段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48章,廷議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761章,厚照城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390章,獎懲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66章,真是好用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423章,你敢拿嗎?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82章,好巧啊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2048章,大旱2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363章,價格戰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571章,天竺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9章,練字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690章,抵達淞滬第500章,血戰到底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