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

乾清宮尚書房內。

剛剛纔登基的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看了看眼前的這些臣子,劉晉、楊一清,還有激動帶病上朝的楊廷和,王守仁,鍾藩、李昆、樑儲、楊雲,童瑞,方永良。

現在就當皇帝,朱厚照其實是並不請願的,他其實更喜歡當太子,因爲那樣的話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當了皇帝了,方方面面需要忙的事情就太多了,大明帝國龐大無比,人口衆多,地域廣袤,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發生,最終匯聚到天子手中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相比起朱厚照一臉的澹然,在他身邊的劉瑾則是顯得激動多了,熬了多年了,終於熬出頭了。

弘治皇帝退位了,朱厚照登基了,自然而然他也是跟着水漲船高,當上了這皇宮裡面的太監頭頭,手中握着巨大的權力。

只是相比起歷史上來,劉瑾想要成爲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似乎好像是有些不太可能了。

歷史上朱厚照還很年輕就當了皇帝,少年天子,心性未定,人很貪玩又好大喜功,所以劉瑾就有很多的可趁之機。

現在的朱厚照就不一樣了,已經快要奔四的人了,在各個方面都已經完成成熟,還經過了縣令、知府、布政使的歷練,可以說人成熟又有着豐富的執政經驗,他就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了。

再者就是上面還有一個弘治皇帝,雖然現在是看不見了,但有他在,也是不會容忍劉瑾胡來的。

更何況,劉瑾此時此刻的年紀也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身體其實也已經不行了,根本就折騰不了幾年的時間了。

縱然是心中有着天大的抱負,到了這個年紀了,基本上也都是在想着如何才能夠安享晚年了。

朱厚照在看着大家,其實大家也都在看着朱厚照,這個新老闆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朱厚照的三把火會燒到哪裡去。

劉晉和王守仁自然是一臉的澹然,朱厚照當皇帝對兩人貌似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到時候楊廷和顯得比較激動。

他是朱厚照的老師,教過朱厚照很多年的書,按照大明一直以來的傳統來說,他這個老師必然是會受到重視和重用的。

不過激動歸激動,想到自己的病情之後,楊廷和又很快變的平靜下來。

年齡太大了,身體又不行了,縱然是現在讓自己當內閣首輔,自己又能當幾年呢?

楊一清和楊廷和差不多,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其實也都是在想着該如何退隱下去,好好的安享晚年了。

“陛下,朝鮮國國君、倭國倭王、暹羅國王、真臘國王、呂鬆國王發來賀電,祝賀陛下隆登大寶,同時宣佈尊您爲天子,誓死效忠大明天子!”

“西班牙皇帝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發來賀電!”

“奧斯曼帝國蘇丹蘇來曼、波斯帝國皇帝尹斯瑪依一世、埃及國王發來賀電!”

“海外藩國寧國寧王、楚國楚王、蜀國蜀王、興國興王.....南非總督、錫蘭總督、緬甸總督等發來賀電,各藩王、各殖民地總督全部宣佈向陛下您效忠!”

“羅馬教皇阿德里安六世發來賀電!”

“阿茲特克王國國王、印加帝國國王發來賀電,宣佈向您效忠!”

禮部尚書方永良向朱厚照彙報起大明帝國這邊最新收到的來自全球各地的賀電。

現在的大明帝國皇帝,可不僅僅只是這大明帝國的皇帝,同時還是衆多藩屬國、藩國、殖民地的皇帝。

朝鮮、倭國、呂宋、暹羅、阿茲特克王國、印加帝國等藩屬國,那是全部都要向大明帝國這邊效忠的,大明帝國是他們的宗主國,這大明帝國的皇帝自然也是他們的君主,至於這些藩屬國的國王什麼的,那都是大明帝國皇帝的臣子。

新皇帝登基了,他們這些臣子自然是要來宣誓效忠的,現在僅僅只是發來賀電。

根據大明帝國這邊的安排,朱厚照今天只是簡單的先登基,在後面還會安排一個隆重的登基大典,到時候這些藩屬國的國王全部都要親自過來送上賀禮,同時宣佈向大明帝國皇帝效忠。

宗主國可不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根據當初劉晉所制定的大明藩屬國協議,成爲大明帝國的藩屬國,好處很多,但是同樣的將深深的綁架到大明帝國的這艘龐大大船上面,方方面面都要受到大明帝國的控制和影響。

當然,等到真正舉辦登基大典的似乎,不僅僅是這些藩屬國,大明海外的藩國、殖民地,還有西班牙、奧斯曼、波斯、埃及、法蘭西等等這些國家也都是要派人前來參加的。

現在的大明帝國幾乎是關係着整個全球的方方面面,大明帝國皇帝登基,那自然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

大家現在先發賀電,等收到大明這邊的正式通知之後,也是要馬上準備賀禮,同時準備派人過來參加隆重的大典。

“嗯!”

朱厚照微微點頭,藩屬國什麼的都還好,這海外的藩國、殖民地實在是太多了,方永良唸的口乾舌燥,自己聽的也是有些不耐煩了。

但朱厚照還是耐着性子聽了下去,現在當皇帝了,不再是太子了,很多東西都不能由着性子胡亂了。

有時候就是如此,需要有耐心,慢慢的去聽,慢慢的去看。

“陛下,根據司天監推算,明年二月初五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是舉辦登基大典最佳的時日,登基大典選擇此日是最好的。”

接着方永良又開始彙報起籌備登基大典的事情來。

現在大明帝國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帝國了,這天子的登基大典不僅僅要非常的隆重,而且還要考慮到全球各地前來祝賀的事情。

所以選來選去之後,也是定在了明年的二月初五,而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算下來,也就是在三個月之後的事情。

之所以定在三個月之後,這也是爲了給各方一些時間來準備。

像歐洲這邊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他肯定是要派大臣前來大明祝賀的,這從歐洲這邊到大明來,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走最快的路線。

從西班牙的地中海港口出發,乘船前往黑海,抵達南雲省之後乘坐火車前來大明帝國京師這邊,這是最快的路線了,算下來也是差不多要2個月的時間。

此外大明在西非這邊的藩國、殖民地,那也是要派人前來祝賀的,從這些地方來大明京師,那都是要坐船的。

即便是乘坐現在最快的內燃機輪船,也是差不多需要花費近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抵達大明京師,而且還要一帆風順,馬不停蹄的才能夠三個月的時間抵達大明。

再加上大家還要準備賀禮什麼的,算下來,其實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即便是在三個月後舉辦大典,對於全球各地的人來說,這依然還是很緊張的。

大明禮部這邊也是充分的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也是將時間儘可能的定在了三個月之後。

當然時間充足一點,禮部這邊的準備也是可以更充分一些,不至於太匆忙。

“嗯,你們這邊定好就可以了。”

朱厚照聽完也是點點頭。

他現在的心情很不好,沒有絲毫當皇帝的開心和激動。

現在依然在爲弘治皇帝的身體而擔心,弘治皇帝雖然是醒過來了,可是眼睛看不見了,而且身體也差多了,他非常的掛念,現在哪裡還有心思去關心這些事情。

好在現在大明也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大家一起商量和討論的,商定下來登基大典的事情之後,大家也都沒有什麼事情要彙報了。

早朝就這樣散了。

“劉晉,你先留下來。”

等到大家要離開了,朱厚照卻是單獨將劉晉給留下來。

等到其他人都離開了,朱厚照也是和劉晉說道:“老劉,你一向足智多謀,幫忙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治好父皇的眼睛來。”

“陛下,太上皇的眼睛太醫院的教授也都已經說了,應該是摔倒的時候導致壓迫了神經,或者是因爲血壓和心力衰竭的緣故所造成的。”

“所以需要靜養,經過長時間的靜養之後,還是有希望可以慢慢的恢復視力,並且身體也會變的更加健康的。”

“以臣之見,我們不妨在京城周圍尋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興建一座皇家園林給太上皇好好的靜養身體,相信太上皇的身體一定會慢慢的好起來,陛下您不必過於擔心。”

劉晉想了想也是說道。

“修建一座皇家園林?”

“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朱厚照一聽,頓時眼睛微微的亮起,自己這個當兒子的,那肯定是要給自己父皇修一個好園子、大園子用來安心的靜養,這樣纔可以顯得自己更加有孝心,而且弘治皇帝確實是需要好好的靜養。

這皇宮之中雖然也是很安靜,但它真的不適合用來靜養,用來養老。

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2152章,電話第248章,海魚行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38章,商議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92章,望遠鏡第504章,無情屠戮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256章,捕鯨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306章,開爐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56章,環境?森林?第93章,朱厚照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269章,猜字謎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865章,賺錢利器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93章,魚溪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244章 ,時代的鉅變第2273章 ,順勢而爲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536章,西域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885章,考成制度第287章,撒錢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57章,人與自然第337章,狂人唐寅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224章,思想之爭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64章,就是便宜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
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2152章,電話第248章,海魚行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38章,商議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92章,望遠鏡第504章,無情屠戮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256章,捕鯨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306章,開爐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56章,環境?森林?第93章,朱厚照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269章,猜字謎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865章,賺錢利器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93章,魚溪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244章 ,時代的鉅變第2273章 ,順勢而爲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536章,西域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885章,考成制度第287章,撒錢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57章,人與自然第337章,狂人唐寅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224章,思想之爭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64章,就是便宜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