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

“楊一清,你說說。”

弘治皇帝接連讓兩個朝廷重臣滾蛋回家養老去,也是讓朝野上下的官員一個個都心驚膽戰起來。

當官不容易啊,尤其是在大明朝想要當官只能夠考科舉,這很多大臣都是在三四十歲的時候才考上的,這頭頂上的烏紗帽來之不易,誰都不想就這樣輕易的丟了。

其實下去歷練、歷練也好,不就是走個過程嘛,反正大家其實都已經默認了現在的規矩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無非就是去地方歷練一番,走個過程,該升職還是要升職的,不管如何,都是要比其他官員要更快很多的。

沒必要爲了這個事情跟弘治皇帝死槓,這弘治皇帝難得提一件事情,也不是什麼特別過分的事情。

不就是改下翰林們以後的發展道路嘛,總歸來說,這大明朝廷的重臣以後還是出自他們這些翰林院的翰林。

“陛下所言有理!”

“這一次的疫情確實是暴露了很多的問題,適當的去歷練也是好的,多知曉百姓疾苦,對於官員來說也是好事。”

“更何況連太子都是從知縣、知府、布政使一步步的在歷練,大家也都該學習、學習。”

楊一清自然是聰明人。

“嗯!”

“說得好,太子原先是什麼樣的,大家相比也都知道。”

“但是現在太子經過了歷練,已經成熟了很多,翰林院的翰林們,作爲我們大明的重要儲備人才,自然也是要多加歷練,不僅僅要有才華,而且還要有治國安邦之能力才行。”

弘治皇帝笑着點點頭,然後看了看楊廷和說道:“楊廷和,你說說看。”

“陛下和諸公所言有理。”

“臣也以爲應該進行歷練,知曉地方的情況,體察百姓的疾苦。”

楊廷和心裡面一千萬個反對,但是嘴上卻是不能反對。

他熬了十多年前才重新來到朝堂,得到了天子的重用,他可不想就這樣回家養老啊。

所以即便是不支持,但也要表示支持。

他的心裡面很清楚守舊派的大本營就是翰林院,這些翰林們不需要什麼太多的考覈,升遷都是可以非常快速的。

可是一旦下放到地方去歷練的話,他們就要和地方的官員一樣參與考覈了,每年的稅收增長情況、人口增長情況、道路修建了多少等等。

這些都硬性的指標,如果想要升遷那就必須要幹出一些業績來,這自然而然的也就慢慢的變成了實幹派的人了。

這對於守舊派來說,肯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了。

但天子的意思就是這樣,他也沒有辦法,更何況羣臣們還不是一條心,還有實幹派的官員在支持,沒辦法說像以前一樣,羣臣齊聲反對,縱然是天子也要收回自己的旨意。

“嗯,那此事就這樣定了。”

“從今以後,翰林院的翰林都必須要去地方進行歷練,只有表現優異者纔可以成爲朝廷重臣。”

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掃視一圈將此事給定下來。

羣臣有人反對也沒有用,朝中的主要大臣都沒有意見,少數人有意見也是毫無作用的,惹毛了,直接讓你回家養老去。

“現在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禮部左侍郎、山東布政使、南直隸布政使等諸多重要的職務都已經空缺出來,必須儘快補上才行。”

“韓文~”

弘治皇帝看着羣臣,想了想又說道。

“臣在!”

聽到弘治皇帝喊自己,韓文連忙站立出來。

“現在吏部尚書的位置空着,暫時由你來兼任,這一次就由你來擬定相關的人選名單。”

“臣遵旨!”

韓文一聽,連忙恭敬的領命了。

“退朝!”

隨即弘治皇帝大手一揮,也是懶得在這裡浪費時間了,直接退朝閃人。

羣臣見弘治皇帝離開,這才緩緩的推出金鑾殿,一個個面色凝重,皺着眉頭。

等出了金鑾殿之後,有很多的大臣都紛紛的趕緊去巴結起韓文來。

當然,韓文本身就是內閣首輔,平時就有很多的大臣巴結,但現在巴結的人更多了一些。

因爲這一次的人事變動非常大,空出了幾個重要的關鍵性位置。

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禮部左侍郎這三個位置可都是尚書侍郎的位置,尤爲關鍵和重要,一旦可以做到尚書侍郎的位置上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有很多人都去巴結着韓文,想要讓韓文幫忙把自己給推到這個位置上面去。

此外,山東布政使和南直隸布政使,以及兩省的按察使、儉事、知府、知州等位置,也是空出了一大把。

這以後翰林院的翰林們又都要到地方去歷練了,這兩省可都是好地方啊,都是大明本土的身份,並且還都是富庶、平原之地,很容易都幹出業績來的。

可比黃金洲、澳洲、黑土省這些地方好太多、太多了,能夠到這些地方去歷練的話,那也是很不錯的。

所以也是有一大批的翰林們圍着韓文在哪裡巴結着,希望韓文能夠賞識自己,派自己到這些地方去歷練。

“真是一羣牆頭草!”

樑儲看着那些圍着韓文轉的翰林們,都忍不住鄙視道。

“都不容易啊,幾十載寒窗苦讀才中了進士,進了翰林,這自然是希望能夠步步高昇,位極人臣了。”

“現在制度改了,風骨也就丟了。”

楊廷和笑了笑感嘆道。

以前翰林院的翰林,那可以說是大明最牛的存在了,天大地大,翰林院的翰林們最大,連天子都不怕,也都幹頂撞,恨不得噴天子一臉唾沫,這樣才顯得自己鐵骨錚錚。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沒辦法吐天子一臉唾沫不說,這以後還要看着吏部的臉色了,想要升遷可沒以前那麼容易了。

“楊公,你還笑得出來。”

“這以後我們守舊派怕是要勢力大減了,這實幹派又要壓過我們了。”

樑儲無奈的搖搖頭,這個楊廷和,這個時候竟然還笑得出來。

Wшw✿ т tκa n✿ ¢ ○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

“國家大事也不能真的由一羣只會寫文章的人來決定,有時候也還是需用那麼一些人去做一些實事的,否則我大明也不會有今日之強盛局面了。”

楊廷和笑了笑說道。

樑儲聽着他的話,再看看他一眼,這楊廷和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另外一邊,衆多的翰林們聚在一起,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討論着以後下地方歷練的事情。

“這每一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們大明本土的十三省,這自然是更容易幹出業績的,以同樣的修路來說。”

“這北直隸和貴州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北直隸要修條水泥公路是很簡單的事情,都是一馬平川的,修起來簡單、資金也少,關鍵是北直隸這邊富庶,隨隨便便都能夠籌集到足夠的銀兩來修路。”

“但是在貴州就不一樣了,貴州這邊道路崎區,山地險要,修建道路就非常的難,而且耗費的資金還非常巨大,很難籌集到足夠的銀兩,只能夠靠朝廷的撥款。”

“所以啊,這去地方歷練的話,最好的自然是還是本土附屬的省份。”

“聽說去河中、黑土、南雲、西域這些省份也是很不錯的,這些身份的人口增長非常快速,這一塊可以拿不錯的業績。”

“唉,這好好的,我等清貴的翰林竟然要去地方歷練,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去了地方要做些什麼呢。”

“其實也就是那樣,無非就是要抓稅收、人口和基建這三塊,多收稅、多鼓勵生育、多修路和水庫什麼的就不會錯了。”

“那個童瑞知道吧?”

“知道,河南布政使嘛。”

“他就是靠着修河提幹出業績,河南境內的黃河兩岸都讓給全修了新的河提,這一次北方乾旱,他有趁機去清理黃河河道的淤泥、河沙,直接將黃河的河道都給挖低了好幾米。”

“因爲修河提修出了成績,以前的時候就很得劉晉賞識,所以一步步的做到了布政使的位置,估計這一次可能要當尚書了。”

“這修河道也可以?”

“是啊,這修河道和治國安邦有什麼關係,自古以來治國安邦都是要靠讀書才行啊,這修河道也只是一時、一地有作用而已。”

有翰林很是疑惑的說道,在他們看來,這治國之道嘛都在聖賢書裡面,按照書裡面所說的去做就可以了,修個河提、河道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

“這就實幹派的人觀念和思維了,他們覺得一個人所能夠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當一個個人都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合起來的時候整個社會和國家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童瑞在河南修河提、疏通河道,可能只是那一段黃河,但如果各地的官員都能夠如此的去做的話,整個大明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以後啊,大明的道路更多、更寬敞、這河提也不容易決堤、黃河不容易氾濫,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無數件小事匯聚起來的時候,,整個大明就發生了巨大改變了。”

“他們的信條是實幹纔有前途!”

“原來如此,看來以後還是要多向他們學習、學習了。”

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318章,黑煤礦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92章,遠征倭國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16章,大城條約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502章,一把利刃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16章,回京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480章,拼了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98章,大渣男第43章,組建船隊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89章,高效運轉第478章,南洋航線第628章,賜姓東方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8章,雪鹽第66章,真是好用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525章,蘇祿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558章,大明魚溪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206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2第568章,暴跌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713章,大平原第518章,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537章,羊毛第2249章 ,南雲三寶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419章,舉國歡慶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65章,肉管夠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257章,大西安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710章,幾封信第2245章 ,西域第849章,風波平息
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318章,黑煤礦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92章,遠征倭國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16章,大城條約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502章,一把利刃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16章,回京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480章,拼了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98章,大渣男第43章,組建船隊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89章,高效運轉第478章,南洋航線第628章,賜姓東方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8章,雪鹽第66章,真是好用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525章,蘇祿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558章,大明魚溪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206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2第568章,暴跌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713章,大平原第518章,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537章,羊毛第2249章 ,南雲三寶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419章,舉國歡慶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65章,肉管夠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257章,大西安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710章,幾封信第2245章 ,西域第849章,風波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