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後黎王朝

廣西北海,劉晉和王守仁從戰艦上下來,登上了新修建不久的軍港碼頭,此時,整個北海港口都一片火熱朝天的景象。

英國公張懋、破虜候楊雲率領的九萬新軍也是在這幾天陸陸續續的抵達了北海。

“張公、楊侯~”

劉晉和王守仁很快就找到了張懋和楊雲,這一路南下,劉晉有種遊山玩水的感覺,不過劉晉可不敢忘記自己這一次南下的使命,到了廣西北海這裡,接下來就沒有心思遊山玩水了,該商量着如何儘快拿下安南,再掃蕩南洋各國了。

“臭小子,你們來的正好,我和破虜候正在商量着如何進攻安南呢,你們來了就一起過來商量、商量。”

張懋看到劉晉和王守仁走了過來,皺着的眉頭也是很快就舒展開來。

劉晉和王守仁走近一看,赫然是一張安南的地圖,上面非常詳細的標註出了安南這邊的主要城市和防守情況,很顯然,事先大明的情報機構就已經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臭小子,你覺得這一戰該怎麼打?”

看着地圖,張懋精神抖擻,他的祖先張輔就是靠着攻打安南,立下了戰功,所以才被永樂帝封爲英國公。

現在弘治皇帝派他來主持攻打安南的事宜,他也是非常激動的,英國公這個鐵飯碗可都是靠着打安南獲取的。

“很簡單,直接從海上進攻安南的核心之地,紅河三角洲,一路殺到他們的東京(也就是河內)去。”

劉晉看了看地圖,想了想就直接說道。

打安南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特別是有大量船隻、戰艦的情況下,直接繞過他們重兵防守的十萬大山地區直插他們的心臟。

“嗯,我和楊侯也是這個意思,目前調集到北海這裡的艦船數量也是已經有500多艘,分幾批也足夠將十萬大軍投送到紅河三角洲這裡。”

“另外還有五千倭國武士和五千朝鮮武士也已經抵達了北海,加起來我們的總人數達到了十一萬,即便是海軍這邊沒有辦法登陸作戰,也應該是足夠了。”

張懋點點頭說道,這一次進攻安南和以往進攻安南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在以陸地進攻爲主,而是以海路進攻,直插安南心臟。

“你們說安南這邊會不會已經知道了我們大明要進攻的消息?”

一直沒有開口的王守仁想了想說道。

“肯定知道,這裡距離安南非常近,我們乘船不需要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紅河三角洲這裡。”

“廣西這邊和安南往來比較密切,在廣西這裡就有大量的安南人,北部灣這裡也有他們的漁船,知道消息也是必然的。”

張懋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說道。

“那如果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安南國王,在知道了大明會進攻自己的情況下,又會怎麼做呢?”

王守仁點點頭,想了想又說道。

“拿下安南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多想一想該如何儘可能的減少自身的損失,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衆人一聽都紛紛點頭,張懋對王守仁也是忍不住刮目相看,這個年輕人做事非常的謹慎、小心,又聰明無比,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

王守仁在攻打倭國、蕩平草原人、滅女真各部的時候都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現,雖然是一個文官,但絲毫不會遜色於歷史上的那些名將。

多聽一聽他的意見總不會錯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再怎麼小心謹慎都不爲過,更何況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安南雖是小國,大明兵強馬壯,也還是應該要小心謹慎。

…….

安南東京的禁城皇城(王宮)之中,安南後黎王朝第五代國王黎暉正滿臉憂愁的召開朝會,商討應對明軍大軍來襲的事情。

黎暉算是一位比較有作爲的君主,在位期間勸課農桑,興修水利,講究以德治國,以忠孝爲綱,提倡溫良恭儉。

當然,後黎王朝當中最有名的君主還是要算他的父親,黎聖宗黎思誠,這個黎思誠就相當的厲害了,後黎王朝的建立其實是在明朝放棄對安南控制之後。

後黎王朝的建立者黎利在1418年的時候,在安南藍山打起了反明的旗幟,自稱‘平定王’,先佔領了安南中部地區,之後東進佔領安南的核心東郡(也就是紅河三角洲所在的地區)。

到了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時候正式將明朝的黎利驅逐出了安南,明朝放棄了對安南的統治權。

黎利就扶持了傀儡君主陳嵩爲國王,沒過幾年之後,等逐漸掌控了安南之後,又將這個陳嵩給毒死,自己建立了後黎王朝。

他雖然是推翻了明朝在安南這邊的統治,但是後黎王朝的建立上,一切依然都是按照明朝這邊的制度來。

尊儒道、推動儒學、參照唐朝的刑法制定律法等等,甚至於連京都的設計上面也是參照了大明京城的設計來建造的。

不過黎利這個人生性多疑,等到政權穩固之後,他就和老朱同志學,大肆殺戮功臣,以至於朝局動盪不安。

黎利一死,他兒子黎元龍繼位的時候才十歲,這大權就落到了輔政大臣的手上,再加上這個黎元龍好色無度,很快又駕崩了。

他一死,黎元龍的兒子黎邦基繼位的時候僅僅只有兩歲,這大權就落到了太后阮氏英的手中。

等到黎邦基長大要親政的時候,安南國內又發生了涼山王叛亂的事情,涼山王也是黎家人,見大權落到了外戚手中,這才起兵造反。

只是他雖然成功的殺入了京都,奪取了皇位,但是在位僅僅243天,他又被後黎王朝的大臣阮熾、丁列給推翻了統治。

這兩人扶持了黎元龍的第四個兒子黎思誠爲帝。

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個黎思誠的處境可想而知,登基之初,這大權都在兩個扶持他的權臣手中,朝局又非常的動盪,內憂外患。

可就是這樣的環境下,這個黎思誠不僅僅逐漸的掌握了大權,並且開始穩定整個後黎王朝的統治,尊儒道,開科舉,禁佛、禁道,對外又不斷的討伐占城、哀牢、柬埔寨等等。

這纔給現在的後黎王朝國王黎暉打下了雄厚的基礎,有了他挑釁大明的一點資本。

這個黎暉從弘治十一年登基開始就屢屢上書給大明王朝,希望大明這邊能夠賜予安南和朝鮮同等的藩屬國地位,賜予其代表王爵身份的‘袞冕’。

當然了,不僅僅是這個黎暉,前面的幾任安南國國王也都是如此,他們一方是推翻了大明在安南的統治獲得了王位,另外一個方面又希望得到了大明的承認。

這是非常矛盾的一種現象。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爲安南這邊受大明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僅有大量的明人在安南定居,並且明人在安南這邊地位非常高,基本上掌控了安南的方方面面。

再加上安南方方面面都受到大明的影響,尊儒道,信佛道兩教,甚至於連文字都是使用的漢字。

所以後黎王朝如果能夠得到大明的承認,這對於他們在安南的統治極其有幫助的。

不過大明這邊卻是從來都沒有應允,反而指責其使臣“不知彼國之王,其名爲王,實亦爲臣,而朝廷之制,其名器固有在也……”,每一次給予斷然拒絕。

這讓黎暉也是覺得非常惱怒,再加上安南國統治穩定,有他父親打下來的基礎,去年的時候大明又出臺了大明藩屬國條約的內容,這讓他非常的不爽。

因爲他雖然想要當大明的藩屬國,但卻是不敢簽署這個協議,因爲安南國內有太多、太多的漢人,他們又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一旦簽署了這個大明藩屬國協議,他擔心自己後黎王朝的統治,到時候或許不需要大明出兵,只需要大明天子下一道旨意,他的統治就要被人推翻了。

因此,他也是下令兵犯廣西龍州,不斷的挑釁大明,加深安南和大明之間的仇怨,如此一來的話,大明對安南必然會記恨在心。

只是他沒有想到大明會如此迅速的派遣大軍拿下征討安南,此時他已經收到了消息,大明朝廷這邊派遣十萬大軍征討安南,而且這一次似乎好像並不僅僅只是教訓安南一頓就完事的樣子,極有可能是要重新將安南收歸到大明的統治之下,重新設置交趾布政使司。

這意味着什麼?

黎暉太清楚了,這意味着他們後黎王朝的統治到頭了。

之所以敢去挑釁大明,主要還是因爲以往挑釁大明,大明這邊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表示,更何況他們後黎王朝的開創者黎利就是靠趕走了明人才建立的後黎王朝。

從這一點來說,後黎王朝的歷任君主對大明其實都缺少敬畏之心。

因爲他們一直覺得,這裡天高皇帝遠,大明縱然是再大,再強,它也不可能說來對安南怎麼樣,即便是他們屢屢挑釁大明,大明這邊也很少有所表示。

第536章,西域第1137章,旗幟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1章,唐老虎第905章,巴布爾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000章,大糧倉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25章,孫夫子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796章,五萬騎兵第43章,組建船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220章,征戰令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1419章,密謀第629章,熱議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2261章 ,巨大的反差,品牌的價值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962章,各有不同第375章,蔗糖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84章,先洗澡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447章,金島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34章,老好人怒了
第536章,西域第1137章,旗幟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1章,唐老虎第905章,巴布爾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000章,大糧倉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25章,孫夫子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796章,五萬騎兵第43章,組建船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220章,征戰令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1419章,密謀第629章,熱議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2261章 ,巨大的反差,品牌的價值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962章,各有不同第375章,蔗糖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84章,先洗澡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447章,金島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34章,老好人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