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暴跌

“孫管事,現在整個淞滬的土地都已經集中在鄭良佐、徐浦他們這些人的守着,而且這些人,全部都對外舉借了大量的債務,少則幾十萬兩銀子,多的有人甚至於借了百萬兩銀子。”

淞滬縣一處別院當中,孫新正在聽取手下的彙報。

聽到這裡,孫新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看來該收網了,他們替我們都將土地給集中起來了,倒也省下了我們很多麻煩,還是公子高明啊~”

“簡簡單單的一招就可以讓這些人乖乖的將土地心甘情願的賣給我們。”

“不,到時候他們會搶着賣給我們。”

“立即將這封信寄回京城,告訴公子,可以收網了。”

“是~”

做完這事,孫新也是走出了這個別院來到了淞滬縣城的外面,看着黃浦江,再看看黃浦江兩難的水田,眼神之中彷彿看到了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這裡平地起高樓,成爲一座堪比天津的繁華都市。

幾天之後,松花樓上面。

“嘭~”

“怎麼可以這樣,竟然不在我們淞滬這裡開口岸,而是要選擇到南京。”

“南京怎麼可以和我們淞滬相比?”

鄭良佐難以置信的看着從京津這邊傳回來的最新的大明早報,大明早報上面刊登了內閣首輔大臣劉健的奏疏。

劉健認爲淞滬雖然地理位置不錯,但是沒有一定的基礎,作爲南方的開放口岸,朝廷這邊需要大量的投資。

但是南京就不一樣了,它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基礎,三寶太監七下西洋也都是從南京這裡出發的。

南京又還是大明的南都,在南京這裡甚至於還有整套的班子,南方這邊開放口岸,理應選擇南京,而不是還是一片水田的淞滬。

劉健是內閣首輔,他的話還是相當有份量的,現在朝堂之上爲了這個事情也是分成了兩派。

其中劉健、謝遷爲首的文官們認爲,應該要開放南京,南京的地理位置也不差,基礎相當的雄厚,非常合適。

不過以張懋、朱輔等武將勳貴們卻是認爲應該開放淞滬,淞滬雖然基礎比南京差一些,但是地理位置卻要優越很多。

而且淞滬和天津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沒有基礎,這也意味着可以更好的進行規劃和建設,所以開放淞滬是比較合適的。

兩邊都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一方支持南京,一方支持淞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南方這邊必然會有一個新的開放口岸。

“劉健真是老眼昏花了啊,他一個河南人,他怎麼知道的對外口岸的重要性,地理位置纔是關鍵啊。”

“這南京雖然有基礎,但是南京這裡根本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的建設碼頭和港口,不像我們淞滬,靠海,又有黃浦江,建再多的港口和碼頭都可以。”

“他竟然信口雌黃,來都沒有來過我們淞滬,竟然說南京比我們淞滬更好。”

“簡直就是昏庸不堪,庸才誤國啊~”

徐浦也是跟着憤怒的喊了出來。

這南方的開放口岸要是真的選在了南京而不是他們淞滬的話,他們這些手中囤積的土地就會變的一文不值。

一想到這裡,在場的衆人頓時都忍不住眼前一黑,大家可都是借了很多外債來屯田的,那些錢莊、大家族、大商人之所以願意借錢給他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看中了淞滬的地理位置。

這裡真的具備了成爲第二個天津的條件。

可是如果淞滬不能成爲南方的開放口岸,那他們手中的土地就不值錢了,舉借的外債就足以將他們給壓垮。

“老爺,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這時,有人急匆匆的跑來,人還沒有上樓,聲音就已經傳了過來。

“跌了,跌了~”

“我們淞滬的土地跌價了~”

“什麼?跌了?”

一聽到這個聲音,在場的衆人頓時一個個一陣恍惚,接着瞬間拼了命一般的衝下樓。

“快~快~”

“立即將我們手中的田地都賣了,都賣了~”

徐浦第一個反應過來,一下樓立即對着自己的下人吩咐道。

“立即幫我聯繫那些北方佬,將手中的田地全部賣給他們。”

鄭良佐反應也是不慢,趕緊讓自己的下人去找那些北方佬,尋找接盤俠。

然而,他們兩個聰明,其他人也不慢,此時一個個都好像清醒過來的賭徒一般,頓時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危機了。

淞滬縣這裡,很快就有大量的土地開始掛牌出售,接着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淞滬本地的地主、士紳、大家族們就開始瘋狂的拋售土地。

僅僅只是一上午的時間。

昨天還能夠賣六百多兩銀子一畝的土地,一下子就跌到了僅僅只賣三百多兩銀子一畝地,關鍵是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人接盤了,而且還有更多的人在不斷的拋售淞滬的土地。

原先隨處可見,舉着牌子求購土地的北方佬彷彿一夜之間都消失了一般,再也見不到人影,到處都是再賣地的人。

你家賣三百兩銀子一畝地,我這邊就賣二百九十兩一畝地。

前一刻還是四百兩銀子一畝地,下一刻就直接降低到了三百兩銀子一畝地。

漲起來花了差不多幾個月的時間,可是跌下來的時候,竟然連半天的時間都不需要。

沒人買田地了。

同時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也接踵而至。

南京將取代淞滬成爲南方的對外開放口岸,同時朝廷這邊有意在廣州也開放一個對外口岸。

南京魏國公、南京六部尚書等聯名上書,要求開放南京爲對外口岸。

接着又有消息說,天津造船廠準備在南京這邊選址建一個南方造船廠,說是淞滬這邊沒有什麼基礎,不適合建造船廠。

還有消息說,淞滬本地的這些地主、士紳、大家族阻擾北方人來淞滬開工廠、辦作坊,所以現在北方的那些工廠主、作坊主都不太考慮淞滬,而是更多的考慮南京。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雪上加霜,不斷打擊着淞滬的地價,同樣也是在不斷的敲打着淞滬這些大地主、大士紳、大家族。

到了當天下午的時候,上午還掛着三百多兩銀子一畝的田地,現在直接跌到了一百多兩銀子一畝地。

同時又有壞消息傳來,一直待在淞滬這邊的北方佬準備去南京這邊買地了。

而且伴隨着消息的傳開,江南這邊本地的錢莊、豪族、大商人等等也是紛紛派人來淞滬這邊,找到了鄭良佐、徐浦這些淞滬本地的地主、士紳們,要他們現在就將銀子還給他們。

以前願意借銀子,那是因爲看到了淞滬這裡的價值。

可是現在想一想,頓時就覺得太過瘋狂了。

淞滬怎麼可能和南京相比?

怎麼可能爭的過南京?

南京是大明的南都,南京這裡有大量的權貴,大家族、大地主、大商人,淞滬這裡只有大貓小貓三兩隻。

南京可以影響大明的朝堂,印象大明的決策,淞滬的這些人可以嗎?

另外淞滬即便是真的成爲了開放口岸,它短時間內真的可以和天津相比?

天津這邊能夠有現在的局面,前前後後都不知道砸進去了多少銀子,淞滬這裡有人願意砸銀子進來?

認真的思考清楚了這些之後,大家就理智多了。

所以原先借錢給淞滬本地地主、士紳的人開始着急了,他們比本地這些人還要急,紛紛派人過來催債。

第二天,淞滬的地價繼續暴跌,直接跌破了百兩銀子大關。

絕望的地主、士紳們,一個個都被人給逼的走投無路了。

借錢給他們的錢莊、地主、士紳那都是江南本地這裡真正的地頭蛇,和他們相比,他們這些淞滬的地頭蛇只能算是蚯蚓。

借了他們的銀子,而且都是高利貸,他們手中的土地又在暴跌,可想而知他們這些人的日子是何等的難過了。

瘋狂的拋售手中的土地,價格都已經不管了,只要有人願意買,他們就賣。

一個比一個的價格更低。

此時大家都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都在瘋了一般的尋找下家,尋找原來那些到處求購土地的北方佬。

但是北方佬據說是去南京這邊考察了,南京這邊因爲這些消息,南京的土地價格也是開始漲了起來。

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淞滬這裡的土地已經暴跌到了白菜價,幾兩銀子一畝地的價格都已經無人問津了。

他們需要銀子,不然他們可能連死都沒有地方死,甚至於連他們的家人都要跟着受到牽連,到時候男的爲奴,女的爲娼,世世代代都要如此,那纔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2276章 ,坐看風雲變化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704章,西班牙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83章,一個不留第838章,鄙視鏈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953章,各地叛亂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748章,波斯帝國的艱難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2033章,窮啊第2250章 ,南雲的美人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362章,鹽商聚會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1879章,冰城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30章,一對三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03章,回家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558章,孩子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8章,夜課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
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2276章 ,坐看風雲變化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704章,西班牙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83章,一個不留第838章,鄙視鏈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953章,各地叛亂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748章,波斯帝國的艱難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2033章,窮啊第2250章 ,南雲的美人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362章,鹽商聚會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1879章,冰城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30章,一對三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03章,回家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558章,孩子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8章,夜課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