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節 三個奇蹟

火槍騎兵,火槍在前,東南軍騎兵得來不易,賣少見少,爲了保存珍貴的騎兵部隊,東南軍參謀部制定的策略是保守的,要騎兵們遇敵時,下馬列陣以火槍作戰。

刀劍無眼,火槍則是東南軍的強項

也不是不給他們用馬刀,如果遇到敵軍敗退時可以用馬刀追斬。

條文是死的,軍官們大膽敢戰,不拘一格,也就取得了相應的戰果。

目前,東南軍派往埃及的騎兵部隊有六千人,分駐開羅與蘇伊士城,兩支騎兵部隊沒有呆坐城裡,而是開出城外,趁奧斯曼帝國之時,與先行到達的部族騎兵展開了廣泛的野戰,均能戰而勝之。

可能是經驗稍遜色於部族軍,在其他方面,包括訓練、力量與速度、軍紀、士氣等,東南軍騎兵輾壓部族騎兵。

部族騎兵首要是求財與保命,有了這樣的觀念,遇到強敵時,他們望風披麾。

如果在奧斯曼帝國立國之初,部族騎兵敢這樣畏敵如虎,蘇丹會將他們找來,立斬當場!

然而奧斯曼帝國成立已過二百年,變得腐朽,長於深宮婦人後的蘇丹豈有當年蘇丹的雄才大略,殺伐果斷,因此,部族騎兵心安理得地該逃,以保存實力爲上,不敢進攻。

到來的部族兵馬越來越多,已達三萬人,在戰火中成長的東南軍規定誰在西奈半島就打誰,誰也就老老實實地聽話,不敢越雷池一步。

區區六千人東南騎兵,竟然把部族騎兵給壓制在西奈半島以東,可謂威風八面。

至於埃及及以西的昔蘭尼加、的黎波里、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部族,東南軍人少,防守如篩子一般,很容易被奧斯曼帝國派出的使者穿越防線,找到那些部族,要他們起兵反抗東南軍,然而響應者寥寥無幾,多是做做樣子,有姿勢沒有實際。

埃及地區竟然是水靜河飛,沒有奧斯曼帝國所想象的遍地烽火,沒有攏亂埃及,沒給奧斯曼帝國爭取時間。

東南軍同樣也在做工作,對那些部族說道:“除了尼羅河地區,我們華人對於象土耳其人那樣的統治沒有任何興趣!”

意思是說給部族自由,各部族欣然,那感情好!

誰會想在自己頭上安多一個太上皇?

奧斯曼帝國徵召大家打仗,不發工資和補給,戰後雖說可以任意掠奪來幫補幫補,可大頭又給土耳其人拿走,這樣的活沒法幹。

於是他們面對着奧斯曼帝國的徵召而置若罔聞,按兵不動,如此就給東南軍爭取了時間。

修葺加固城防!

把開羅民衆遷走!

東南軍不在開羅舊城設防,而另建一座新城以迎強敵,這座城池建立的時間短,工程量極大,華人以排山倒海勢,廢寢忘食,每天三班倒,拼命地幹活,只用了三個月,就讓一座堅固耐用的華人新城聳立在尼羅河三角洲邊。

這是不可想象的工程,換作其他人來做,可能要三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完工,而華人竟然做到了!

這是一個奇蹟,埃及民衆明白了華人的厲害,懂得了什麼叫做基建狂魔。

另一個奇蹟是起建伊初到完工,竟然沒有一支部族騎兵到來騷擾,開羅地區水靜河飛,工程不受任何影響,也就順利完工。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當開羅失守後,他們的使節就已經派出,向各部族下達命令,要他們出動,爲奧斯曼帝國爭取時間,然而他們失望了!

部族苦土耳其久矣!

各部族隔山觀虎鬥,等的是兩強相爭,分出一個勝負來,至於怕土耳其人治罪?

如果土耳其人勝出,也必然實力大損,反倒對他們要懷柔以待,不能追究他們的罪過,頂多是認個錯,給土耳其人一個面子罷了

要是華人勝出,他們可是說過允許部族獨立的哦。

反正怎麼都有好處,部族拿小板凳當起了吃瓜羣衆,等着看好戲。

話說回來,打鐵還須自身硬!

如果不是東南軍奪取了開羅,顯示了自身的強大,各部族心存忌憚,否則早就進攻拿人頭向伊斯坦布爾請功了。

就拿東南軍騎兵來說,只要稍一軟弱,表現不佳的話,部族騎兵同樣會來進攻。

第三個奇蹟就是東南軍把開羅舊城十萬民衆盡皆遷移!

管轄開羅的東南軍第四軍的軍長李來亨召見了開羅市政委員會的委員們---這是華人設立的傀儡政權,但也有相當的權力,畢竟華人表示尊重他們的宗教習俗,這個委員會是必要的,通過他們來管理開羅,因此他們也有權力,受到尊重,工作愉快。

李來亨說道:“新城建立,土耳其人就要來了,一旦開戰,你們不能留在這裡,否則性命難保!”

一點沒錯,在市政委員會的組織下,開羅人給予華人很大的支持,他們出動了大量的人力,幫助華人建城。

大工做不來,打下手做做小工還是可以的,幫助華人填補了人力短缺的缺口,幫助非常大!

三個月建城的奇蹟不是說笑的,動員了大量的開羅民工來幫忙,此外,開羅給予華人的物資非常多,單是每天的新鮮食物就是一個天量。

有了新鮮食物,吃下去幹勁大,工作時有力。

還有其他的建築物資如砂石、木頭,開羅人也提供不少。

開羅人幫助“敵人”幹活?

那是因爲華人按市場價給錢!

出工,給錢,買東西,給錢,買賣公平,可不象土耳其人那樣光收稅沒好處。

這手幹得漂亮,開羅民衆賺了不少錢,他們喜歡華人。

要是你來橫徵暴斂,開羅民衆就算不揭竿而起,至少也會消極怠工了。

如今土耳其人就要來了,他們會徵召當地人從戎,要不運送物資、要不就是填溝壑、或者乾脆給他們發兵器,要他們上前攻打他們參與建造的開羅新城。

土耳其人不會心善,不會給大家發錢的!

這城有多堅固,開羅民衆是清楚的,所以李來亨說要遷走他們,委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市長阿卜杜拉·費薩爾是個帶路黨,徹頭徹尾的華粉,尤其擔心自家安危,他請教李軍長該怎麼辦?

於是李來亨不慌不忙,說出一番話來!

第1690節 惡土司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671節 打城牆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191章 在閩南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740節 進徐州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53節造船(二)第186節勝利之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769節 殺鰲拜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445節 硬剛(一)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761節 黃金艙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150節 拆城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33節倭奴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064節 招供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618節 北海!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
第1690節 惡土司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671節 打城牆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2191章 在閩南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740節 進徐州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53節造船(二)第186節勝利之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769節 殺鰲拜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445節 硬剛(一)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761節 黃金艙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520節 奧地利人(二)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150節 拆城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33節倭奴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064節 招供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618節 北海!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