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節 殺鰲拜

韃子的攻勢確實不同凡響,只見得鰲拜手執鐵骨朵衝殺明軍,一股重騎跟着他猛貫上去,鐵騎過處,人仰馬翻無人能擋。

骨朵左右翻飛,砸飛了一個接一個明軍,在他手下無三合之將!

被他如此衝鋒,那批明軍不過是佔了吳三桂的便宜,一時間雙方各有死傷,但對上真韃子,那就恢復了前明軍的特色---比誰跑得快,爭相向後逃去,陣崩!

就連黨守素也見勢不妙,立馬就跑。

他一跑,走的人更多,一窩蜂向後退,大家都搶着跑,把道路都給阻塞了。

原來,明軍有序列陣,後面陣勢各方陣與方陣之間留有道路以便讓潰兵離開,但是沒起到作用。

一聲令下,箭矢如飛蝗般的射出,將韃子軍的攻勢暫時地阻隔住,接着陣勢大開,一隊人馬雄糾糾,氣昂昂地殺出來,爲首一次,乃是忠誠營大將郝搖旗,又叫郝永忠,初于軍中爲大旗手,故名爲“郝搖旗”。

軍中大旗高大沉重,能執大旗隨軍行動者,無不是力士。

郝搖旗有力氣,且有勇氣,手執一把大斧,與鰲拜展開大戰。

兩個都是勇將,喝!力氣如火山迸發岩漿般激射而出,各自震退三步。

然後再湊一起,大斧在郝搖旗的手中,如同一把絕世的兇器,上下左右,劈砍斬抹,無微不至,而鱉拜的骨朵則發動了狂潮巨浪般的攻勢,但見得骨朵沉重,斧法凌厲,打出一溜的火星,周圍的人都看得癡呆!

而他們的部下亦不甘弱,展開了狠狠的廝殺,固然韃子兇厲無比,但是郝搖旗率領的正是忠誠營的老兵,悍不畏死,且人多!

上萬的忠誠營將士一波接一波的衝擊韃子兵,前仆後繼,就算是死,也要咬掉韃子兵一塊肉!

一時間兩支部隊僵持戰局,誰都打不贏誰,但明軍士氣大振!

新調上來的對戰吳三桂的明軍部隊由袁宗第和李來亨指揮,兩人有如蛟龍出海,直插吳三桂軍!

同樣是忠誠營的部隊,差不多二萬餘人,當中許多中高級軍官都是追隨老闖王李自成的舊人,見到吳三桂軍那是仇人眼見,分外眼紅,高呼着“爲闖王報仇!”的口號,猛衝猛打,殺得吳三桂的軍隊如被斬菜切瓜一般!

血流成河,死傷累累!

他們拼命反擊,只是力量在先前的戰鬥中消耗掉不少,更關鍵的是,被袁李兩人火焚掉的近三千軍,纔是吳三桂軍的精華!

餘衆雖有武力,終究不及先前那支沉河的軍隊。

原先還有上萬人的部隊又不見了一半,吳三桂只覺得眼前一黑,竟有點心灰意懶的感覺!

真是一場辛苦爲誰忙!

好在傳來陣陣喧譁,原來是阿濟格着後面的僞軍出動接應他們,讓他們退後。

撤到空曠地的吳三桂軍皆默默無語,此時他們只能仰面問蒼天,爲什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新出動地僞軍上前,也有大大的幾萬人,但就在這時,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明軍皆大呼道:“今有大明皇帝旨意,東南公鈞令,凡前明人者,投降者皆赦之!”

僞軍們齊呼道:“願降!”

投降象風暴般地席捲了戰場,明軍在戰場左右翼山坡處各豎起大旗,上寫到“招降!”

幾萬人如潮水般地涌向了山坡,場面蔚爲大觀,讓後方的阿濟格震怒無比!

他拍馬上前道:“兒郎們,隨我來!”

帶領軍隊,銜尾追殺,他用的兵器的是大刀,揮舞大刀,直闖前僞軍人馬密集之處,一路殺將過去,砍得人頭滾滾,無人可擋!

見他如此兇暴,前僞軍逃得更快了,相互擁護,被踐踏踩死的不在少數。

阿濟格殺了一陣,發泄之後,心情稍好,突然醒悟:殺他們有什麼用,關鍵是打敗大順餘孽,於是他棄了前僞軍,殺嚮明軍中軍處。

立即與袁宗第和李來亨的部隊打成一團。

只見那方圓陣內,塵霧瀰漫,阿濟格率騎兵在裡面橫衝直撞,耀武揚威,

此時阿濟格殺入對方大陣,他哈哈一笑,將手裡的沉重大矛藉着戰馬衝鋒投擲,快如閃電猛力“哐”地一聲,足足打飛了五六個人,撞開一個缺口。

片刻沉重的鐵騎趁機衝入,頓時馬刀居高臨下在飛速之中收割稻草一般。左右親兵重騎也隨之撕開缺口,大量重騎兵衝撞上來,瘋狂刺砍踐踏。

明軍步卒見到沉重的戰馬像巨石一般碾壓到陣中間來,很少有人還敢在前面站得住,紛紛避讓躲避,進一步撕裂動搖了陣營。

潰陣!

似乎不費吹灰之力,袁宗第和李來亨算是見識過韃子的厲害,再次遇上時也難以招架,他們急用密集的長槍兵頂在前面,教後陣放箭。

空中箭矢亂飛、長槍如林敵住韃子重騎兵攻擊。

但是韃子也是經驗豐富,他們不急於闖槍陣,而是對着方陣騎射,只在陣中向空中胡亂拋射,明軍長槍兵被騎兵圍攻、缺乏盾牌掩護,被韃子騎兵來回射殺,象被暴雨打中般吹襲倒下許多人。

看到陣營中被射得出現了空缺疏漏,阿濟格便拔刀衝上去嘗試破陣。

他的騎兵席捲進來,塵土之中只見刀槍揮舞、馬蹄翻飛。此時阿濟格的的處境相當好:進退自如,殺得萬餘忠誠營老兵不到個把小時,又被殺掉一半,不過,忠誠營又有增援上了一萬。

可是又個把小時,忠誠營又死傷了萬餘,阿濟格的七千人,不過傷亡了二千多!

實在是戰鬥力出神入化,要不是忠誠營咬牙死戰,只怕早就敗北,但也被殺得膽寒不已!

正在形勢大好時,突然聽到了右翼的戰場上歡呼聲響成一片:“鰲拜死了,殺掉了鰲拜!”

只見郝搖旗駐馬山崗,手提一個巨大的頭顱,讓清軍看得到,正是鰲拜的首級!

郝搖旗倒是勝之不武,他以衆凌寡,一萬人打鰲拜三千人,當中有兩千斧頭兵,都持雙手斧,使用了大殺招:飛斧!

二千把斧頭齊齊脫手而出!這二千把斧頭砸在韃子密集隊伍中,事出倉促,又在短距離裡,韃子被砸傷砸死者實在不少!

反應快的,舉盾牌去擋,就會沒事,用兵器去擋的,那斧頭有分量,就算被磕飛斧頭,卻不掉地上,無規則的亂飛,他們旁邊的韃子就會遭秧!

刷!斧頭黨再來第二次齊擲,當中一面斧頭,不偏不倚,正正鑲入鰲拜戰馬的額頭!

那匹馬自然掛得不能再掛了,把倒黴的鰲拜摔下馬去!

說時次,那時快,郝搖旗馬匹猛衝,經過剛從地上爬起的鰲拜身邊,一斧頭劈下,卡在了鰲拜的脖子間,險些把郝搖旗拉了下馬!

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266節 降與戰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8節女婿強撐!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51節船底世界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744節 腿第751節 殺人質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150節 拆城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40節 進徐州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839節 剃鬚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67節落子(二)第1744節 爲何反?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15節金銅童子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351節 殺,不殺!
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266節 降與戰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8節女婿強撐!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51節船底世界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744節 腿第751節 殺人質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150節 拆城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40節 進徐州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839節 剃鬚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67節落子(二)第1744節 爲何反?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15節金銅童子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351節 殺,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