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定鼎之戰(三)

大明水師接戰不利!

東南府遠攻開炮,近戰用槍,無往而不利。

大家戰成一團,東南府往往把敵人放近纔開槍,命中率頗高!

排槍射擊,子彈是達姆彈,打入人體,痛苦無比,根本就無力再戰!

電影裡面中槍後還生龍活虎現象在這裡不可能上演,子彈從一顆花生米大小的槍口射進去,鬧成了酒杯大的空竅,痛到人發瘋,命中要害時一槍斃命。

除了達姆彈,東南府還開發出霰彈,即紙包裝着十顆小鐵珠,裝進“霰彈槍”(其實就是鋸短槍管的長槍)和手槍裡,近戰是專門打臉!

打臉!打臉!打臉!

當明軍官兵看着對方的槍口朝着自己臉上時,無不戰慄三分,勇氣大減!

黑火藥槍普通子彈的威力,打在身體各處往往死不了(達姆彈無法遠射),近距離霰彈槍打臉,眼珠則有很大的被命中率,如是,就算活着,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明軍也有火槍,絕大多數是落後的火繩槍,與燧發槍對陣是盡落下風。

明軍官兵訓練有素,槍炮不如人,且兵力上不佔優勢,東南府許多船上都是急就章的民兵,要是用槍需要訓練很長的時間嗎?

民兵也很適應船上,他們絕大多數的人都上過船:東南府有補貼,民間買船非常便宜(針對小船和小帆船),而且停靠碼頭也不用錢,不收稅,誰不弄上條船,閒暇時出海打魚,補貼一下家用呢。

別看大家土裡刨食,但有六成的家庭有船,沒船的人也跟隨着親戚朋友上過船,不致於暈船。

用槍也簡單哪,懂得裝填是重點,裝填完畢,瞄準誰不會?開槍誰都行!

明軍中有火繩槍,射擊效率很低(你不可能端着點燃後的火繩槍衝鋒,也不可能見到敵人才點火繩,人家已經衝過來了),而使用弓箭,東南府普遍裝有藤牌,擋着遠射的箭。

結果明軍杯具了。

……

哪怕朱一馮把鼓檑得山響,手都疼了,俞諮皐急吼吼發號施令,喉嚨冒煙,部隊一批批地駛過去,一批批地被打倒。

他們不再檑鼓,不再喊叫,從望遠鏡裡看到一個個的官兵被槍打得仰天倒下,痛苦得讓朱一馮流下了眼淚,俞諮皐想親自帶隊衝鋒,被部下攔住。

身邊百戶楊世爵自告奮勇地道:“下官願帶隊衝鋒!”

朱一馮大喜道:“楊百戶,等你功成歸來,就是千戶了!”

楊世爵苦笑道:“請巡撫放心!”

他精心挑選了上百健壯,着他們帶上盾牌,唯恐不牢固,又在盾牌上繞了帆索加厚一層,以此抵抗子彈。

他上去後不久,消息即傳來:“楊百戶陣亡了!”

楊世爵死得很英勇,他率衆攻擊東南府李英的指揮船!

“衝啊!殺啊!”楊世爵打上了李英船甲板上,立即遭遇排槍槍斃。

舉着盾牌衝!

槍子兒打在盾牌上,根本穿不透,官軍一轉盾牌,方待衝鋒。

東南府的軍官見浪費火力,立即下令“擲彈!”

還噝噝作響的炸藥包落在官軍叢中,所有的人臉上都變色了。

“轟!”煙霧升騰而起!

連擲三個炸藥包,水師官兵給炸東歪西倒,叫苦不迭。

這炸藥包的裝藥量炸人綽綽有餘,不會炸燬甲板(可能受損),盾牌防得了面前卻防不得地下,被炸

人員炸飛,沒穿裝甲的遍體鱗傷,穿了裝甲的,一般不會防下面,結果菊/花一緊,屁股挨炸!

楊世爵同樣不能倖免,只覺得身下某處痛苦傳來,他不敢多想,大吼道:“兄弟們跟我上!”

直衝進東南府官兵叢中,迎面的是一排排的槍刺!

東南府的槍刺,不是刺刀,爲了省錢,乃是棱狀鐵,頭部磨尖,另一端則用專門套管固定在槍管外部。

槍刺實際上當紅纓槍來用,不講什麼高明槍法,攻是刺殺,防是擋格。

“八槍齊進!”一大把槍刺捅過來,楊世爵用盾牌擋了三把,用刀格了兩把,再側身直闖進人羣中,揮刀砍去!

一刀砍在一名火槍兵的臉上,劈得他滿面是血,可惜刀不敢砍重,否則當場要他的命!

再用刀重劈在一個火槍兵的左臂上,這回大出了一口氣,當場砍斷!

然後楊世爵大出血,東南府的一名新兵蛋子,依照着軍訓,端着用全力刺向楊世爵,刺進了他的肚子上,用力之猛,直刺進刀頸跟前。

楊世爵只覺得劇痛入心,睜眼看到的是那個下巴光光的敵兵,捅了他之後,驚慌失措地看着他!

“想不到……”喃喃地,楊世爵大聲地出了一口氣,好象蒸氣噴出去似的,仰天倒下去了。

他陣亡後,他的部下前仆後繼,英勇衝鋒!

大多數都戰死在大帆船的甲板上,上面死屍堆了幾層,最近的一具已到達大帆船艉樓樓梯下!

指揮官李英放下了冒煙的手槍,方纔那個明軍已經衝上了艉樓,被他一槍打倒!

果然,老大不是那麼好當的!

他在船上督戰,衣着並不象孔雀般顯眼,但身上披着的勳帶是普通官兵所沒有的,很明顯他就是大官!

向他開炮!

向他開槍!

殺了他!

他象磁鐵般吸引了明軍向他開槍打炮,衝鋒不斷,自然,東南府也落力保護他,雙方遠射近戰,短兵相接打得這條大帆船象被血洗一般,船上屍體堆砌,周邊海域飄浮的爛船死屍無數!

……

明軍則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久戰不下,起初訂的戰術統統無效,例如什麼“五船攻一船”想以多打少,結果呢,東南府的船隻比他們還要多!

人家船多、人多、槍多、炮多,打得朱一馮眼裡沒了眼神,呆呆地發楞。

打到現在,盡是亂戰,什麼指揮也失靈,俞諮皐拿了副弓箭遠遠射人,嘿,還讓他射中幾個,他興高采烈地大笑不止。

但很快他就樂不起來。

“報!都司洪先春陣亡!”

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336節 賀勝利第1351節 殺,不殺!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8節女婿強撐!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878節 負責任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23節刺客(一)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045節 抓壯丁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744節 爲何反?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3節月港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55節 此起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351節 殺,不殺!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088節 比比面子
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336節 賀勝利第1351節 殺,不殺!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8節女婿強撐!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878節 負責任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23節刺客(一)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045節 抓壯丁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744節 爲何反?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3節月港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55節 此起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351節 殺,不殺!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088節 比比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