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琉球之事

琉球羣島,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及其附屬島嶼)往西南延伸約1,100公里到臺灣東北,是東中國海與菲律賓海的分界線。陸地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爲3個較大島羣:

北部爲奄美島鏈,中部爲琉球諸島,南部爲先島諸島。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爲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樑”。

琉球羣島上存在着琉球國,公元1372年,琉球諸國成爲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1429年,統一後的琉球王國仍一直與中國保持着宗藩關係。

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日本慶長十四年),日本德川幕府派薩摩藩率軍侵略朝鮮,薩摩軍攻佔首裡王城後,大劫七日,一切可動財物,全部裝箱運走。還將琉球國王尚寧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直至1611年(日本慶長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尚寧王被迫與薩摩藩簽訂《掟十五條》,承認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同時將奄美五島(即喜界島、德之島、奄美大島、衝永良部島和與論島)劃歸薩摩藩直轄,才得以釋放生還。此外,琉球還被迫遣使謁見幕府將軍,此舉被稱爲“上江戶”。(倭國喜歡把諸侯去國都叫做‘上’,例如日語中的上洛,主要是謂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別稱就是洛陽(rakuyo),故謂“上洛”,江戶則是當時幕府的首都)。

時倭國統治者爲德川幕府,出於琉球在明日之間的特殊位置考慮,江戶幕府和薩摩藩雖把琉球納入日本式華夷秩序之中,但在對外關係上,對琉球王國的存在採取了默認的態度。

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後,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琉球王國的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都是用漢文寫的。連它的國都首裡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

……

當東南艦隊出現在琉球王國國都首裡對出海面上,讓琉球人大爲震驚!

他們看到紅毛番的夾板大艦如此之多鼓帆跨海而來,當中更有兩條大艦,足有滅國之力!

但當他們看到了星辰、山峰和大海的旗號,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是明人的艦隊,是那個佔據了臺灣的“東南府”的艦隊。

之前,東南府艦隊的炮艦有多膄經過琉球王國,但來去匆匆忙,只作補給和休整,很快就離開,並不與琉求人溝通。

他們雖然衣冠不類明國,不奉明國旗號,但是不折不扣的明人!

見到明人的艦隊如此強大,一些琉球人心中不禁活絡起來,王子尚讓密謂長史蔡令飛道:“此爲良機,或可令吾國迴歸中華!”

陳天平點頭道:“然也!”

此時琉球國王是尚豐王,自公元1621年登位,乃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八代國王,尚讓是他的第二子,年方十六,文質彬彬,年少而聰慧,心向中華,表面卻崇敬倭國,熟中倭兩國語言,平日穿和服,懂得和歌(倭國的一種藝術),他與對倭國薩摩藩駐守琉球的倭人恭敬,因此迷惑了倭人,又因其年少,對他的監視不力。

沒想到尚讓藉機發展反倭勢力,其中長史蔡令飛、法司阮元沅是中堅。

他們是天生的反倭派,沒辦法,不得不反,因爲他們祖宗就是明人!

大明朱元璋洪武“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期泰等隨載入朝,貢方物。”從此,琉球與中國建立起長達五百餘年的朝貢冊封藩屬關係。

此後不久,朱元璋因憐琉球人嚮往中華,卻憚於海上波濤,特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入琉球,以他們的航海技術往來朝貢。這三十六姓中,在琉球聲名顯赫者有樑、蔡、毛、鄭、陳、曾、阮、金等姓。

蔡令飛和阮元沅就是這三十六姓的後人!

倭國薩摩藩入侵,說直白點就是倭寇,琉球王國是彈丸之地,軍力薄弱,豈可抵抗!(1609年倭人攻入琉球,薩摩藩清點琉球的武器,發現琉球只得五百張弓,還是輕弓力的,三百把長槍、三百付皮製裝甲等,這點武力連大明的一個府的軍力都不如。)

倭人刀下,不得不低頭,但蔡令飛和阮元沅根本不服!

我等本是天朝人,豈可事倭!

倭人算根毛!毛都不如!

他們非常注意一切能夠推翻薩摩藩管治的機會,此次東南艦隊即將抵達,讓他們看到了一個機會,不過阮元沅有顧慮地道:“聽往來的商船說這東南府乃大明化外之民,不服王化,目無大明君父,實爲海賊,只怕揖盜入門,走了一個惡人又來一個狠人!”

尚讓亦有顧慮。

倒是蔡令飛失笑道:“再差也比不得倭人差吧!”

尚讓和阮元沅一起點頭稱是,蔡令飛出主意道:“我等立即散佈‘明人來了’的消息!”

……

這消息在東南艦隊還沒到來之前就已經傳遍了整個首裡(該城並不是很大),立即擾亂了許多人的心。

幾乎所有的琉球人一片歡欣:“明人終於來了!”

原來,倭國的黃金白銀有多,而明國的物資豐富,互補有餘,海運外貿大有可爲,琉球羣島佔據了有利位置。

從澎湖、臺灣、琉球一線再到倭國,是非常可靠的線路,一路有島嶼座標不易迷路、可以靠泊琉球諸島,得到補給,尤其是水源,

琉球王國通過與中國的宗藩關係從中國獲得大量的物資供應,還發展成爲鎖國狀態下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總代理”。琉球的船隻往來那霸與福州之間,還北上日本、朝鮮,南下安南、呂宋、暹羅、亞齊、爪哇、滿剌加等,遍佈整個南洋羣島。琉球從這樣的“轉口貿易”中富裕起來。

其海外貿易的大宗貨物是向中國出售日本的白銀、漆器、刀劍、屏風和扇子,將中國出產的藥材、瓷器、絲綢、銅錢轉售到日本和朝鮮,並將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出產的犀牛角、蘇木、香料、錫、糖、象牙、乳香、龍涎香銷售到中國、日本、朝鮮三國。

號稱“萬國津樑”絕非虛言!

琉球國土貧瘠,農業難以發展,靠轉口貿易獲得所需物品,對於貿易的看重可想而知。

先前,琉球王國憑藉着是大明的屬國得到了很大的便利!(要不然人家認你做老大!)

福州是琉球主要的在華貿易港口,琉球商人在福州交易的貨物種類繁多,有各種手工業品、醫藥、香料、礦產、海產、紡織品及其他珍奇貨物。福州還有人“代售球商之貨”。琉球商人從福建帶走的貨物主要是陶瓷、漆器和絲綢三大類。

朝鮮王朝通過琉球向南洋的轉口貿易也有發展,從南洋進口藥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國都城首裡城(朝鮮稱爲海浦)出現了專門航行到朝鮮的琉球貿易船。因爲他們同屬於明朝的藩屬,情分格外不同,因此經濟往來繁密。

而給薩摩藩控制,將外貿所得利潤截流,琉球人就內外交困,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就連王族也窘迫無比。

民間普遍食蕃薯,王族雖然還能吃到大米,但吃到的也是糙米。。。還不一定吃得上,因爲有颱風橫掃,把許多作物都給撥了,如果沒有外貿幫補,這特M的還是王族過的日子?!

這樣的環境下,琉球人盼大明如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

而駐留在首裡的倭人們則頭痛了!

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96節海洋貿易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51節船底世界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065節 得上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846節 過關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804節 不緊張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431節 謠言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1243節 夜茶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618節 過癮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60節輕取敵船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9節搶上風口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355節 打·炮·歌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
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96節海洋貿易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51節船底世界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065節 得上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846節 過關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804節 不緊張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431節 謠言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1243節 夜茶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618節 過癮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60節輕取敵船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9節搶上風口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355節 打·炮·歌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